混血八旗 第298节

“地正法吧!”看着三个容留俄军败兵借宿的清军,果兴阿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这些破衣啰嗦的人,也是真的太苦了。

“王爷,他们也是生计所迫,您看……”特普钦有心求个情,刚刚打了打胜仗,希望果兴阿能开一面。

“其情可悯,法理难容!身为旗人,却里通外国……唉!你们自尽吧!用鲜血洗刷你们犯下的过错!你们的家小,我会照顾,他们不会再穷苦,也不会有人因你们今天的罪过而嘲笑他们,将来他们可以堂堂正正的活着,并且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果兴阿看着几个在初夏还穿着棉袍子的旗丁,心里也有点不忍了。

“多谢王爷!”三个旗丁一个头重重的磕在地,捡起士兵扔给他们的刺刀,从容的自我了断了。他们容留俄国人不过是为了几个钱而已,为的是让家里人能吃饱饭,所以他们并不怕死,反而更怕被剥夺了旗人的身份,失去了朝廷发给的粮饷。如果是那样,他们的家小,更没有活路了。

“把他们的家小带回吉林吧!送他们的孩子去读书!”果兴阿心里有些苦涩,这些士兵在江边守卫着国土,心肯定是爱国的,但是为了几个钱却又通敌,实在让人无法接受。果兴阿在心里默默的说着,要让东北富起来,让人有爱国的基础。

第三百九十一章 瑷珲之约(二更)

果兴阿一直留在瑷珲没动,到不是他要亲自镇守江防,而是他不敢动了。自己的部队换装之后弹药消耗有点快,果兴阿是知道的,但是因为之前没有远离根据地作战过,后勤补给一直很充足,所以具体消耗会快到什么程度,果兴阿一直都没有算过。

这次在瑷珲小打了一下,果兴阿傻眼了,除了重骑兵营、工兵营、辎重营,其他各部的弹药几乎全部见底,也剩了点随身弹药,这些再打光了之后,只能拼刺刀了。而且辎重部队已经成了普通步兵,因为他们已经没有辎重了,除了一些杂物之外,所有的弹药都已经补给给了各部。果兴阿也担心老毛子杀他个回马枪,所以只能让轻骑兵团保护着各部,等候后方的支援。

果兴阿在瑷珲蹲着,也没有闲着,而是拿着地图开始了各种划。这次的弹药危机,让他看清了两件事,第一是打消了对俄全面开战收复外东北的幻想,第二是兵工厂不止要扩建,而且要大建多建,不然将来算建成了铁路,运弹药也能累死人。

瑷珲小打小闹了一下,随军弹药给打见底了,如果全面开战,弹药的消耗量肯定会更加浩大。虽然现在可以确定远东俄军的实力较孱弱,但是弹药补给这一块实在是吃不消。固安军现在只有长春一处兵工厂在建,产能十分的有限,而且算产量跟的,运输也是大问题。黑吉现在的交通基本靠腿,道路还都是荒野土路,连四轮马车走起来都费劲,从长春向外东北运送军火,时间肯定是以月为单位的。收复百万平方公里的疆域,战线肯定要达到几千里下,这种运输效率怎么跟的。沙俄如果从西伯利亚,甚至是欧洲增兵,战事迁延日久,拖也能拖垮了果兴阿,所以这仗暂时还不能打。

果兴阿原本有过拆分兵工厂的打算,毕竟长期一家独大,会形成垄断经营模式,对于产品的质量以及未来的长远发展都没有好处。现在还不只是引入竞争机制的问题,还要解决运输问题,当然更要分散建设兵工厂。果兴阿在地图研究了许久之后,终于下了拆分自己军工体系的决心。除了长春之外,哈尔滨也要营建同等规模的大型兵工厂,同时在齐齐哈尔和三姓地区建立弹药工厂,作为补给性质的供应前哨站。

齐齐哈尔和三姓地区的弹药厂,只需要调拨一部分技术人员和工人,但是哈尔滨的工厂则是以抽签的形势直接从吉林分一半人走。这样能保证两大核心兵工厂均势,便于以后引入竞争机制,刺激双方在管理和技术研发方面进步。当然丰升阿和郑峰抓总的格局并不改变,不能让兵工厂的发展脱离核心决策层的控制。

果兴阿还没有想出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对应策略,沙俄的使者马列维找了门来,而且态度非常的强硬,先期接待他的爱绅泰,被马列维弄得都有点含糊了。刚刚被暴揍了一顿的沙俄侵略者,没有一点失败者的觉悟,反而好像他们打胜仗了一样,不仅蛮横异常,还提出了许多非常无理的要求。

果兴阿和特普钦一同见了这位马列维之后,也被这位俄罗斯大爷给弄不会了。果兴阿有很强的抽离感,他觉得自己好像和这位大爷并不生活在同一空间内,明明说的是同一件事,但是两人对于这件事的认知却完全不同。看着信誓旦旦的沙俄使者马列维,果兴阿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莫非几天之前自己做了一场怪的梦,今天才刚刚被这位大爷唤醒。

按照马列维的表述,事情经过应该是这样的。沙俄进占了外东北之后,各族人民一片和谐,全都生活在沙皇赐予的伟大幸福。俄军与南岸的清军也一直和睦共处,俄军不但对清军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教导他们接受西方先进明,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很多的致富途径。在新的边境,两国人民互通有无,如邻里一般亲密祥和,商贾往来,农业兴旺,大家正携手走向美好的明天。但是这美好的画面,却被清军突然的无理袭击所打破了。

先是三姓地区的清军,突然撕毁了互利互惠的《瑷珲条约》,无耻的越过了两国合法的边境线,突袭了正在为两国人民谋求福利的三千俄军,杀伤爱好和平的友善俄军近两千人。紧接着瑷珲的清军又偷袭了,为完善两国通商条款而前来瑷珲的沙俄使团及其护卫队,造成俄国使团护卫队两千余人死难。而且清军后续又绑架了近千名怀着友好目的进入清军控制区的俄军士兵,并残忍的将他们抛入黑龙江,致使其八百余人被无情的江水夺去了宝贵的生命。

“鉴于以的一系列事件,均由贵军无故挑起,且对我国军民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害,我俄罗斯帝国东西伯利亚总督卡尔萨科夫阁下,正式要求贵国对于以损失交付相应的赔款,严惩肇事的战犯,向我俄罗斯帝国谢罪道歉,并割让乌苏里江以东原定双方共管地区彻底割让给我国作为赔偿!”马列维在长篇大段的胡说八道之后,终于提出了他的要求。

特普钦本想用一些相对婉转一些的用语,回绝马列维,但是果兴阿却先说话了。

“库页岛你们要不要,要不要一起给你们!”果兴阿好像有接受马列维要求的意思。

“库页岛原本是我俄罗斯帝国的领土,不需要你们割让!”马列维可不能认库页岛的事,因为沙俄和大清签订《尼布楚条约》的时候,他们根本不知道有库页岛的存在,所以他们自认为库页岛是他们在一八五零年打败当地部落,自行开拓出来的领土。

“要赔偿多少钱,怎么处置战犯啊!”果兴阿懒得纠缠库页岛的事,他现在也趁几艘渔船,库页岛真的是有心无力,只能等容闳等人从英国回来了,再找老毛子算账。

“你们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必须赔偿我们白银五百万两,同时处死所有指挥对我们发动袭击的军官!”马列维气势汹汹,不过他有些发现不对了,为什么手握大权的特普钦不再说话,一直是这个从没见过的,懒洋洋的少年在和自己对答。

“嗯!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我是新任的吉林和黑龙江将军,今后你们不用在麻烦特普钦老将军了,所有黑吉的事务都可以和我说。因为我有抚远大将军的封号,所以你称呼我大将军可以了。果兴阿一边搓手,一边随意的介绍了一下自己。

“你好,年轻的大将军阁下!”马列维觉得大清政府彻底疯了,居然撤换了老成的特普钦,换来了这么一个毛还没长齐的小孩子。

“嗯!至于贵国的要求嘛!我有几点看法!首先,我非常佩服使者先生您胡说八道的能力,我也是个喜欢胡扯的人,但是因为我知道自己在说瞎话,所以表情总是不到位。像使者先生您这样一本正经的颠倒黑白,还能配以义愤填膺的表情,我实在是做不到,所以我对您致以十二分的敬意,您真是一个好演员。”马列维对得起果兴阿的称赞,因为早知道谎言会被拆穿,所以他被表情没有任何的变化,还出现了愤怒的神情,以示对于果兴阿诬蔑的抗议。

“其次,对于您胡编乱造的各种情况,我都懒得反驳你,唯独对于你指控我虐杀战俘这一项,我必须解释一下。我的确俘虏了九百多名侵略者,也把他们扔到了江里,但我并没有准备虐杀他们。是贵国的哥萨克勇士,声称自己可以游回北岸去,我只是满足了他们的要求而已!虽然这次有不少人因为自己的吹牛淹死了,但是如果下次贵国的战俘再次提出这种要求,我还是会满足他们。”果兴阿不咸不淡的威胁了一下马列维,马列维这次的表情不太完美了。

“最后,对于贵国总督先生的要求,我统统拒绝,他如果不服我们可以接着打。如果他因为损失太大,不方便南下,我可以北去找他,刚好收复我国的失地。素闻贵国的哥萨克骑兵勇武彪悍,我也很想与其一较高下,看看是我的军队先打到伊尔库斯克,还是贵国的哥萨克骑兵先杀进吉林。在北京我亲手绞死了法军的蒙托邦将军,我真的很想试试绞死一个总督是什么感觉!”因为弹药的关系,果兴阿也已经打不动了,不过他必须好好的恐吓一下俄国人。而且摸了摸脸的伤疤,他忽然觉得杀蒙托邦这事挺好,他走到那里都可以拿这事吹牛。

“你是清廷的正规军?”马列维也知道大清有一支神秘的正规军,不但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而且曾经击败过英法联军。

“换一种你较熟悉的叫法,我是大清镶蓝旗固安驻屯军第一师少将师长果兴阿!”看着马列维惊慌的表情,果兴阿知道自己的恐吓成功了。

“好吧!我们愿意收回之前的条件,重新与贵军议和!”马列维的任务是过来恫吓一下,能骗点好处最好,骗不到乖乖议和。俄军这次损失惨重,连重新整军都困难,根本无法对抗清军,所以马列维只敢狮子大张口的要价,却没敢提出任何的武力威胁。

“好吧!我也希望以和谈的方式来解决领土问题,但是在和谈开始之前,为保证我国在北岸居民的安全,我要求撤回除海兰泡、庙街、伯力、江东六十四团之外,所有在乡野散居的我国百姓!果兴阿权衡许久,还是提出了这条非常吃亏的要求。

“没有任何问题,我国将全力配合贵国迁移居民!”马列维抢在特普钦阻止之前,一口答应了下来,而且他开始轻视果兴阿了,这个孩子或许很有军事天才,但他完全不懂政治。一旁急的不行的特普钦,却一下子整个人都萎了下去,他的心在滴血。

一块领土到底属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除了军事占领之外,还要看片土地生活着的是谁。大清丢失外满洲,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缺人,因为这片广袤的土地生活的人太少了,所以才会被老毛子轻易窃取。但是眼下这里好歹还生活着很多国人,这是种子,是将来收复故土的希望。果兴阿一句话把这些人都给撤回来了,将来这片土地生活的都是俄国人,还怎么把故土收回来啊!

果兴阿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他不得不这么做。在没有军事实力做支撑的情况下,生活在敌占区的百姓一切都没有保障,俄国人可以对他们予取予求,他们除了为俄国人生产粮食之外,起不到任何的作用。现在黑吉全都缺人,还不如把他们迁回来,起码生产的粮食是供给自己人的,等将来富强了再打回去。土地的所有者变成了俄国人这事,果兴阿也有打算,在这个传媒还不是特别发达,世界舆论还是不是那么强的时候,果兴阿不介意把这些侵略者全部人道毁灭。

之后的一个多月,虽然援兵到了,但果兴阿还是没有离开瑷珲,因为他要亲自主持人口迁移工作。老毛子这次真的非常积极的配合了果兴阿,他们发动了全部的力量,来驱逐这些原住民,把他们都赶到了果兴阿的控制区。面对近三十万除了衣服和随身口粮,啥也没有的难民,果兴阿只能说一句“人回来了好!”。

在这一个月里,马列维和皮润民、邹德归进行了艰苦的谈判,双方对于领土有了粗略的分配方案。因为运力和补给的问题,虽然有着万分的不舍,但整个黑龙江以北还是全部落入了老毛子的手。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也只能以实际控制线分割,伯力以北含库页岛全部成了老毛子的地盘。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因为没有《北京条约》,这次阿克敦的反击打的也够漂亮,毕歆以南包括海参崴在内的大片地盘总算保住了。当然双方没有签订任何的协议,这条实际控制线只是双方的口头停火线。等双方舔好了伤口,准备好了弹药,江山为谁所有,还得打过了才知道。

“泽远先生、怀远先生,我不甘心呐!我们该好好处理内政了,五年之后,我要全面收复故土!”果兴阿看着黑龙江水,恨恨的说道。

第三百九十二章 六百万贫下中农

各项事务已了,特普钦便要离开他耗尽毕生精力的黑龙江了,朝廷要他调任盛京将军。 特普钦是盛京人,一把年纪能回老家是天大的喜事,但是看着黑龙江的滚滚江水,老将军的心里,却是无限的不舍。

“将军北复故土之时,在我灵前烧几张纸钱,告诉我一声啊!” 特普钦临走前只求了果兴阿这一件事。

“老将军回去盛京,好好修养身体,定有你我于庙街对饮之时!”庙街是失地较北的地区,果兴阿用此来表达了自己收复故土的决心。

“拜托了!”特普钦对果兴阿深深的施了一礼,然后洒泪而去。

送走了特普钦,果兴阿也要回吉林去安排内政,在离开瑷珲之前,他对固安军各部的部署做了细微的调整。以博日图的轻骑兵旅部,驻防哲里木盟地区,威慑哲里木盟、锡林郭勒盟、昭乌干达盟等蒙古王公。以纳什的暂编第四步兵团驻防吉林省的乌苏里江以东的地区,以吉英的第二步兵团驻防吉林腹地,并协防博日图的轻骑兵旅。阿克敦的暂编第三步兵团则驻防三姓地区,并沿江部署防御,与伯力地区的俄军对持。李枝的第二轻骑兵团以齐齐哈尔为心,驻防黑龙江东部地区,阚长城的第三轻骑兵团以海拉尔为心,驻防呼伦贝尔等黑龙江西部地区。谭绍光的骑步兵一团、孔震的炮兵团一部驻防瑷珲,巩固江防,随时监视对岸俄军动向。曹梦的轻骑兵一团则沿江巡查,作为机动兵力,随时支援各部。毕云涛的步兵一团,作为预备队驻防哈尔滨,随时准备应对各地的突发情况。以各部,除谭绍光、毕云涛、曹梦、博日图、阿克敦所部外,全部兼有生产建设兵团任务,在地方教导百姓开垦耕种之外,还要组织编练民兵。

走到哈尔滨的时候,果兴阿又给前线各部下了两道命令。第一,除固安军外的原有各部清军,一律打散编制撤至哈尔滨,由毕云涛重新整编训练,军官进入教导队培训考核后再行安排,如有违令者地正法。第二,断绝与北岸俄方的一切贸易往来,封锁黑龙江、乌苏里江航道,禁止任何船只以任何理由往来,仅允许沿江百姓在获得军方许可后,在部分水域打渔。凡私越停火线者,一律拘捕,各类物品全部没收,其人送往军屯服两年苦役后,遣送回俄控区域。

果兴阿的第一条命令,执行的非常顺利,果阎王的大名早传遍了黑吉,哪有人敢来送死。第二条命令却引起了点连锁反应,国这方面到是没问题,大家也不需要老毛子的东西,俄方疯了,他们迫切的需要国的粮食。所以俄方连续遣使向谭绍光抗议,但谭绍光除了摇头之外,没有任何的回复。被逼急了的老毛子只能派遣内河舰队武力冲关,结果自然是挨了炮兵部队的一顿暴打。而且这次次瑷珲之战打得还狠,因为孔震跟果兴阿回吉林之前,特意给留在江边的部下留了十几门一百五十毫米口径的重炮,谭绍光还帮忙修了炮台,自然打的更狠。老毛子不仅没能冲关成功,还赔了最后的十几条船。最恶心的是,有七艘型俄军内河舰船陷入了炮台的交叉火力,在炮兵有意的留手和威慑之下,七艘基本完好的舰船居然向谭绍光投降了。老毛子自己的内河舰队只剩下了小猫两三只,谭绍光却搞起了内河舰队。这七艘船换了固安军的新式轻型火炮,没事在江里转悠一圈,巡逻的同时,也压得俄军内河舰队的残兵败将根本不敢出港。

谭绍光让战俘教自己部下玩船的时候,只是想威慑一下老毛子,顺便保护一下在江里打渔的百姓。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用内河舰船,向俘虏学操船,练出来的水兵,会成为容闳、博敦等人归国前,果兴阿海军的主干。谭绍光一个陆军名将,怎么也没想到,日后国海军“留洋派”和“内河派”的纷争,居然是由他这个有点晕船的人埋下的伏笔。

当然俄方被谭绍光暴打了一顿之后,也没有此甘休,他们打不过固安军,只能通过外交途径向北京的清政府施压。俄国公使伊格那季耶夫接到东西伯利亚的情报之后,第一时间找了总理各国事务的奕欣,要清政府对满洲的事件做出赔偿,严惩果兴阿,并马开放边境贸易。奕欣的答复也非常的诚恳,他没办法,因为他根本管不了果兴阿。果兴阿开赴黑吉之前,已经和奕欣、肃顺和两宫太后商量好了他对外事务的由头,抚远大将军兼黑吉将军只是大清内部的说法,果兴阿对外的称呼应该是华清帝国北满洲自治政府。自治领这种事在国际早有先例,奕欣说他管不了果兴阿,伊格那季耶夫也没有办法。而且伊格那季耶夫亲身经历过果兴阿围攻北京城的变乱,他也能理解果兴阿根本不鸟奕欣的实际情况,所谓强硬的抗议,也只能是随便说说而已。

面对气愤无的伊格那季耶夫,奕欣也非常的理解他,他除了权利对果兴阿的自治不满,名称他也不舒服。清帝国清帝国,果兴阿非要加华两个字,实在是让人讨厌。不过这个时候果兴阿又干了一件大事,让伊格那季耶夫和奕欣都有了台阶可下,果兴阿再一次证明了奕欣管不了他。果兴阿把黑吉境内包括五司和道府的全部清廷官员都给遣送回了朝廷,黑吉的官员全部由他自己搞定。虽然很气愤,但是有了这个事,奕欣可以微笑的看着伊格那季耶夫了。

黑吉的果兴阿可不只是把人给奕欣送回去了,连大清原有的黑吉分界和道府制度,他都全给废除了。果兴阿是需要精耕细管的,大清原有的道府和盟旗划分则太粗放了,所以移镇长春的果兴阿,要全部推翻了自己来。纳什驻防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被果兴阿划分为东江省。阿克敦驻防的三姓地区,因为是三江合流地区的三江平原,被划分为了三江省。谭绍光驻防,李枝生产建设的地区仍为黑龙江省,但是阚长城驻防的区域单独划分为兴安省。毕云涛驻守的哈尔滨及其南北的大片地区,则合并成了全新的松江省。吉英驻防的吉林及长春至延吉一线,则成立吉林省。果兴阿有心把博日图驻防的哲里木盟也收进来,弄一个通辽或者双辽省出来,但蒙古王公们的势力还是太大,只能暂时以蚕食为主。

自己做家里,把自己的地盘从两个省变成了六个省,果兴阿玩的非常嗨,不过等官们把统计的北满地区百姓情况汇报给果兴阿,果兴阿高兴不起来了,他面对的麻烦有点大。北满地区共有在册居民四百多万,而因为流民逃荒等原因,还有一百多万籍册没有的百姓,再加北边迁回来的三十多万人,总数人口数才区区六百万而已。民族汉、满、蒙、回、锡伯、赫哲、鄂伦春等等全都有,还有二十多万的朝鲜族。而且这帮朝鲜人的来历还有点问题,他们聚居在延吉一带,谁也说不清他们是祖辈一直居住在这里的,还是趁着大清封禁东北,从朝鲜逃过来垦荒的。这帮家伙除了能歌善舞、会做辣白菜之外,还异常的滑头。官府若是统计田产,他们是世居于此的本地人。官府若是收税,他们是逃荒而来的小邦饥民,乞食于国仅一季而已,得活命之后便返回故国,哪里能够缴税。

果兴阿可没吉林将军那么好糊弄,一句话解决了朝鲜族人问题。若是自认国人,好好耕作,服从政府安排,按时的缴纳税赋。若是只想占便宜,不承认自己是国人,全都回朝鲜去。固安军马要建立边防站,再敢无故越境,立即格杀。

一帮仗着民族身份,想偷税漏税的小朋友,还是好处理的,果兴阿为难的是大头的六百万贫下农。毫不夸张的说,整个北满地区除了个别的贵族富户,绝大部分人都住的是窝棚,吃的是野菜,一年四季只有一身衣服。如果不能改善这一大群人的生活状态,果兴阿接手的不是一个根据地,而是一座巨大的难民营。而且果兴阿这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六百万人还没有一个欧洲大国的军队多,将来怎么依靠他们去争锋世界。

所以在宽城子的破衙门里,果兴阿苦思了三天,又和皮润民等人商议了五天,才勉强想出了一个相对靠谱的主意。北满州地大物博,荒地连天遍野,这帮人之所以混的连饭都吃不饱,主要是因为技术落后。漫长的小冰河期,让东北的许多地方都不适合耕种,所以辽宁以北的居民大多数都退化回了渔猎部落水平。当气候回暖之后,他们已经忘记了如何耕种,又没有先进的农具和适合的作物,自然是越混越惨。同样的环境里,刚刚从关内迁来的移民,可以快速的开垦荒地,大肆耕种,不但能够自给自足,还能*钦的江防部队。找到了大概的方向,问题好解决了,原住民不会种地,让关内的移民来教他们种好了。

再有是土地方面,关内有大量的地主,农民很多都是佃农,关外也大部分都是佃农,但却没有多少地主,因为开垦出来的土地都在八旗贵族手里。因为旗籍隶属关系的问题,百姓们仅凭辛苦劳作是无法改变自己生活的,他们的一切劳动所得,都属于他们的佐领和世家,他们能得到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八旗制度是把军、政、财三方面都集到了集体,然后归属于大奴隶主所有的一种制度,所以果兴阿在解决政权和军权问题的时候,已经把土地的事都解决了,所有的原有贵族都被果兴阿给弄到了城里,他们原有的一切都归了果兴阿。现在果兴阿把这一切都交给政府好了,虽然名义果兴阿依旧是一个以个人为单位的大领主,不过他把一切都变成了政府运营,成为了一种变相的国家土地所有制。这样旗下人、旗奴的耕地问题都解决了,他们头大小的奴隶主被一扫而空,只剩下一个果兴阿,而果兴阿相当于国家。至于不归八旗管束的人,更没有土地问题了,朝鲜人私自开垦的直接没收,小地主依旧是果兴阿赎买,部落方面更省心了,他们根本没有土地的概念。

首节上一节298/50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