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八旗 第243节

本来和大臣们吃吃喝喝,是果兴阿结交朝臣发展势力的好机会,但是有肃顺在,果兴阿是什么也干不成。无论是谁请吃饭,肃顺无论多忙一准都会跟着,进门是一句“这是我五弟”,然后接管了全局。虽然肃顺也一再嘱托众官员观照果兴阿,但是果兴阿自己除了喝酒,完全没有了发挥的空间。大多数时候,果兴阿一顿大酒喝下来,连请客的叫什么名字都记不住。一切的主角都变成了肃顺,好像果兴阿是个过来蹭饭的一样。

但是仅目前看,果兴阿遇到的都是好事。用肃顺的话说,果兴阿眼下是位极人臣,荣宠已极,风头更是一时无两,连他这个咸丰的头号宠臣都得退避三舍。不过果兴阿心里一直有些不安,所谓物极必反,爬得高摔得狠,自己这升期走完了,着陆恐怕要疼。果兴阿的预感还是准确的,风光了大半个月,腊月初三一大早,肃顺便一阵风一样跑进了果兴阿的军营,而且直接冲进了果兴阿的卧室。

“六哥,您够早的呀!今天咱俩又哪吃去呀!”天天被肃顺拉着应酬,果兴阿已经习惯了肃顺风风火火的作风。

“快收拾收拾,跟我进宫!”肃顺的态度却很严肃,而且语气有些焦急。

“万岁爷赐宴啊!这也太早了吧!午喝啊!万岁爷哪身子骨,得节制点了!”果兴阿也没当回事,咸丰最近总找他吃饭,他都吃习惯了。

“混账!别胡思乱想了,赶紧准备。这次是让你进宫去服辩的,你让人给参了!”肃顺焦急道。

“什么?”果兴阿下巴差点没掉地。

“翰林院修撰翁同龢折子把你给参了,万岁爷让你去服辩呢!”

肃顺非常理解果兴阿,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一点都不信。果兴阿现在荣宠正盛,咸丰几次亲口说果兴阿是当朝国舅,本朝的第一功臣,而且还手握兵权印把子,又有自己这个大哥,那个胆边生毛敢去参他。但是事实是事实,翁同龢敢干,真的把折子捅到了咸丰的面前。

“我不认识翁同龢啊?更不可能得罪过他。六哥,你对朝廷的事较熟悉,这翁同龢是谁的人,是谁在背后指使他的。”

翁同龢是两代帝师,更是因为私仇坑死北洋军的元凶首恶,果兴阿前世当然听说过他,但是这辈子可是毫无交集。所以果兴阿第一反应是有人要搞他,而这个翁同龢不过是个枪手而已,真正的敌人应该在翁同龢的背后。

“未必是有人要对付你,这个翁同龢和你有私怨,早参过你,次密云副都统申斥你的事,你忘了。那次的事,我教训过他,没想到这小子还敢再生事!”肃顺对翁同龢还是有印象的。

“申斥我,什么时候的事?”果兴阿当时正酒精毒呢!根本不知道有这么回事。

“我天,你可真行,还是你逛窑子的那点烂事。”肃顺没想到果兴阿居然完全不知道这事。

“哦!想起来了,当时哈福那还给我写了封信,劝我来着!但是这和翁同龢有什么关系,我都没见过他,怎么和他结怨的。”

果兴阿酒醒了以后,还真看过密云副都统哈福那申斥他的书。但是因为哈福那写的太委婉了,果兴阿根本没看出来那是一封申斥他的公,还以为哈福那苦口婆心谈嫖娼后悔的体悟呢!他也知道有人参劾他的事,但是这事是小事一件,果兴阿连是谁参的他都没打听。

“你呀!当时参劾你眠花宿柳的是翁同龢。你当时不是搅扰了人家的酒宴吗?里面有个姓翁的,是翁同龢的族亲,他为亲戚出头才参劾的你。次一本不成,还被我给教训了,估计这次是来找场子的。”肃顺把前因后果给分说了一下。

“这次他参劾我什么呀!我可一直老实呆着呢。”果兴阿最近可没机会出去风花雪月,而且次的事之后,他也没了这方面的心思。

“翁同龢参了你三条罪状,一是说你无礼抗,辱骂并私自扣押胜保。二是说你横行不法,倚仗权势当街勒令承德府衙役纵放匪徒。三是说你扰乱纲纪,私自带兵进入承德府城。”肃顺说道第三条的时候,用手指连戳了果兴阿几下,这第三条是果兴阿带人去砸他的户部衙门。

“妈的,他消息够灵通的!”果兴阿也嘬牙花子了,翁同龢还真不是诬告。

“都属实吗?”肃顺还以为多少会有点不实的地方,准备抓一两处疏漏出来,帮果兴阿翻案,顺便彻底废了翁同龢。

“第三条您知道,前两条也没啥出入,都是我干的。”果兴阿没什么可以狡辩的。

“你要疯啊!也太胆大妄为了!”肃顺差点没气死,他一直以为果兴阿是个低调的人,没想到惹祸的手艺简直令人发指。

“万岁爷什么态度?”果兴阿总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而且咸丰如果真想问他的罪,他可不会束手待毙。

“万岁爷到是没全信翁同龢的,不过翁同龢奏章里证据不少,万岁爷也有些难办。虽然有心偏袒你,但是为了公允,还是让你入宫陈情服辩!”肃顺也是明白人,现在骂果兴阿没意义,得赶紧想办法善后。

“成啊!第三条得您帮我兜着点,前两条我都还说的明白!您稍等,我换身衣服,咱们这进宫!”这三件事果兴阿不能说有理,起码没什么太大的罪过,所以果兴阿还不担心进宫会出什么意外。

“你快点吧!”肃顺示意果兴阿快去,自己皱着眉头思虑了起来。

果兴阿入内换衣服的时候,给皮润民留下了他刚刚雕刻的通令全军的八星捧日印章,而且召见了谭绍光。换了衣服之后,果兴阿跟着肃顺乘马前往了避暑山庄。果兴阿一走,固安军全军都都下发了实弹,直属部队和骑步兵团全都进入了战备状态,毕云涛等人也接到了准备演习的通知。阿克敦和希拉布两个参谋长接到了一旦团长无法指挥部队,由他们接管全团的秘密命令,李根和阚长城也接到了同样的秘令。好好的团长怎么会突然不能指挥部队,让两个参谋长一头雾水,李根和阚长城两个营长更是满脑袋的问号。

缓缓走向避暑山庄的果兴阿,心里也不安宁,咸丰的表现绝对是个危险的信号。如果咸丰真的像他表现的这么看重果兴阿,翁同龢的奏折应该当即驳回,甚至处罚翁同龢,根本不会让果兴阿做什么服辩。既然要果兴阿来解释,说明咸丰其实是相信了翁同龢的,只不过不敢轻动果兴阿而已。

陛见的地点依旧是烟波致爽殿,也没用再等,果兴阿和肃顺递了牌子之后,直接便有太监引着他们去见咸丰。进殿的时候,果兴阿有点意外,因为懿贵妃居然也在,而且眼睛红红的好像刚哭过,咸丰似乎刚刚正在哄媳妇。

“云闲啊!人红是非多,你也被人给参了!你来看看吧!给朕说说是怎么回事,朕好定一下怎么处罚翁同龢这个大胆狂徒!”咸丰态度十分的轻松,好像对果兴阿的荣宠和信任依旧。

“五弟,快给万岁爷说说,这恶徒都有哪里是诬陷你的!”懿贵妃也在帮腔,而且好像又要哭了一样。

“你休要哭了,你心疼弟弟,朕知道。但朕也是信任云闲的嘛!是让云闲来拆穿翁同龢这个狂徒的!”咸丰自顾自的安慰了懿贵妃。

“云闲啊!你姐姐听说有人参了你,一大早来朕这里哭了,你可得帮帮朕啊!哈哈哈……”咸丰很有开玩笑的闲情雅致。

“奴才有罪,请主子责罚!”果兴阿免冠跪倒。

“云闲你不要这样,这狂徒如何诬陷你的,你说是了嘛!这满朝武那个没被人参劾过!”咸丰依旧是风轻云淡。

“回主子,奴才确实有罪,翁同龢所参劾奴才的事,全部属实!”果兴阿偷偷眯着眼睛看了一下咸丰,摊牌一样一口认了下来。

果兴阿把咸丰和懿贵妃错愕的表情都看在了眼里,没有任何得逞的喜悦,反而有一些恐慌。咸丰的确不敢动果兴阿,他的心里确实有对果兴阿的各种不满,但他还必须压抑自己,尽力的拉拢果兴阿。这次翁同龢的参劾,让他有了一个宣泄的机会,他只是想借着这次的事敲打一下果兴阿,也仅限于敲打一下而已。果兴阿突然一口认了下来,咸丰不会玩了,处置果兴阿绝对是自杀行为,但是果兴阿认罪了,他不能没有个说法。果兴阿良好的认罪态度,一下子让场面变得非常的尴尬,咸丰脸的肌肉都开始抽搐,好像随时要变成赵四。

第三百零二章 一波平(二更)

在肃顺的眼里,原本果兴阿只是故人之子,是一个有些能力值得提携的后辈。然后随着果兴阿战功的积累,实力的发展,渐渐变成了他的政治盟友,一个还有些稚嫩的小老弟。

在咸丰的眼里,果兴阿则原本只是他和奕欣政治斗争的一个筹码,一个能在最后关头起到关键作用的筹码。随着对果兴阿的了解,渐渐发觉他是一个有些憨直的半大孩子,一个不太容易控制还有点危险的蛮人,但同时也是忠于帝国的武力支柱。

而在懿贵妃的眼里,果兴阿则原本是她为了帮助老公,硬拉来的远亲,又慢慢的发展成了,必须拉拢的重要娘家势力。但随着果兴阿疑似摊牌的一次认罪,这些都变了,懿贵妃很想把果兴阿变成自己的亲弟弟,因为她发现了果兴阿巨大的影响力。果兴阿的实力已经太过强大了,他足以让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畏惧,足以把皇帝逼入骑虎难下的窘境。帝国的统治者绝对不能容忍这样的势力,但是作为还在路的人,懿贵妃迫切的需要这样势力的支持。

“五弟,你不要怄气,有什么委屈和万岁爷说,万岁爷会给你做主的!”

懿贵妃好似嫡亲姐姐一样,走到了果兴阿的身边,亲自伸手来拉果兴阿。虽然这有违礼法,但却化解了咸丰的尴尬。咸丰在这个时候,说什么也没办法处置果兴阿的,他不能寒了有功之臣的心,也需要果兴阿给他护驾。同时他也有些畏惧,一旦果兴阿出了事,固安军随时都可能作乱,甚至做出拥立奕欣的事情来。

“娘娘,奴才不冤!翁同龢奏折所说确为实情。奴才带兵入京的时候,确实和胜保大人起了冲突,的确辱骂并且扣押了他。个月遛弯的时候,也的确从承德府的衙役手里保了一个抢劫商户的汉子下来,而且把他放了。奴才也的确带了五百骑兵进过承德城,虽然时间很短,但是进了是进了。”果兴阿自己把自己干过的事又复述一次。

“定然有什么隐情,你无缘无故的怎么会做这些事,你快给万岁爷说清楚,别让万岁爷为你着急!”懿贵妃把好姐姐演绎的非常到位,忽然发现咸丰还在发愣,急忙点了咸丰一下。

“云闲你说仔细了,朕不信你是这么糊涂的人!”咸丰被懿贵妃提醒了一下,也急忙表示对果兴阿的信任。

“回万岁爷,奴才进京是因为胜保要把安定门交给洋人,当时奴才在城外受了伤,又死伤了大批的弟兄,所以进城的时候,奴才心里有火气。见了胜保之后,他不但依旧要交出安定门,还要治奴才的罪,又要打散奴才的部队,奴才和他吵了起来…………后来奴才把他给抓了,不过恭王爷没一会也进城了,派人把胜保给领走了!”

果兴阿仔细的复述了他和胜保争执的全过程,包括指斥胜保是奸细,恭王爷图谋不轨等内容。听得肃顺冷汗连连,懿贵妃也是心惊胆颤,咸丰更是把眉头都快拧出花了。果兴阿这些话,即便是现在听来,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咸丰对于奕欣的戒惧当然变得更深了。

“胜保此人志大才疏,执掌兵事实在是不合适,奴才一时激愤也是没控制住,口无遮拦了。不过胜保这件事,当时在京里已经说开了,而且恭王爷也有了定论,认为奴才做的对!再说武人争执,哪有那么多顾忌,打起来也很正常。奴才是骂他了,这也是行伍间的常事。翁同龢当时不在场,又是人,这些事他怕是不懂!”

果兴阿当然要把奕欣搬出来,他是果兴阿的护身符。只要一提起奕欣,咸丰肯定要紧张,而咸丰一紧张,只能抓紧果兴阿。这种两面都有好处的事,果兴阿当然要大做特做。反正咸丰也是天天担心奕欣,再多点怀疑也无所谓。

“翁同龢着实可恶,一介书生不知详情,仅凭着道听途说,便攻讦于朝廷有大功的重臣,实在是不知死活!”咸丰的表情好像要吃人一样,嘴里是对着翁同龢,心里想的却全是自己的弟弟。

“翁大人,也是一心为国,万岁爷不要怪罪他。他说的都是实情,胜保官高于奴才,奴才的确有冲撞官的罪过!”果兴阿得了便宜当然要卖卖乖。

“不知轻重!战局和礼仪孰轻孰重都不知道,朕真不该点他这个状元!”咸丰的心里翁同龢不仅是小人了,还成了腐儒。奕欣有谋逆可能这么大的事不奏报,抓着果兴阿冲撞胜保这种小事穷追猛打,实在是不知轻重。

首节上一节243/50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