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八旗 第208节

“大清的历代帝王应该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可惜啊!虽然他们穷尽了心力,却把力气都用错了地方,看死了汉人也禁锢了自己,最后白白便宜了洋人。”果兴阿也有些感慨。

大清得帝王们在国古代帝王里还算是不错的,起码没有太过分的昏庸无道之君,都是起五更怕半夜的处理政事。虽然都有勤政爱民的心,可是也不知道是大势所趋,还是这些人天分有限,励精图治之后大清的国运却一年不如一年。雍正之后的历代帝王,可以说是黄鼠狼下豆杵子,一代不如一代。凭良心说,乾隆、嘉庆、道光、咸丰,放在任何一个朝代,也不算是混蛋皇帝,可是大清在他们的手里,却是江河日下,眼看着被洋鬼子打门来了。也应了那句话,三千年未有之畸变让他们赶了,他们抱着孔圣人用了两千多年的套路不变,也只有死路一条。

“东翁过虑了,您挡住了洋鬼子!”邹德归不阴不阳的接了一句,谁也听不出来他是什么意思。这话即像是说果兴阿可以扭转大清的颓势,进而取而代之,也像是说大清还有忠臣良将,还有死灰复燃的希望。

“挡住一时有什么用呢?国将来必须要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不把我们这个社会翻个个,将来洋鬼子还是要打进来的。希望穷我们三十年,甚至五十年之力,能够让国不再被外族欺辱吧!”果兴阿有点不自信了,他会鼓捣点武器,真要改革社会,他也是抓瞎。

“好做,好做!”皮润民频频点头,也变得云山雾罩了起来,即可以理解为鼓励果兴阿当一个兴名臣,也可以理解为让果兴阿在龙椅好好做。

“大人啊!您快些下来把!哪可不是您该坐的地方!”显德和赛尚阿几乎都快急哭了,果兴阿今天的行为漏出去一点,都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嘿嘿,封建迷信害死人啊!袁大头还真是个冤大头!哈哈哈……”果兴阿见显德两人急的不行,也从龙椅站了起来,不过抬头看了一眼棚顶,想起了一件好玩的事又笑了起来。

原来果兴阿看到了殿顶方的藻井,藻井有一条流金的蟠龙,从蟠龙口垂下来了一个看去亮晶晶的大圆球,这个东西叫做轩辕镜。果兴阿游览故宫的时候,曾经听导游讲过关于轩辕镜和龙椅的一个故事。袁世凯称帝前夕,马要称帝举行登基大典的袁世凯,暗指使身边的亲信将故宫太和殿丹陛的龙椅悄悄向后挪动了三米。究其原因,是因为轩辕镜。这个大圆球怎么看也不像镜子,但却有一个神的功能是可以鉴别真假天子,如果龙椅所坐之人不是真龙天子,轩辕镜会掉下来把他砸死。据传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的时候,德军总司令瓦德西曾经在龙椅坐过一会,还真被轩辕镜晃得有些头晕。篡夺了华民国胜利果实的袁世凯,自然也是害怕自己光光的脑袋与同样光光的轩辕镜有“亲密接触”的机会,所以才心虚的将龙椅后移了三米。

“据宋代赵希鹄《洞天清禄集》记载“轩辕镜其形如球,可作卧榻前悬挂,取以辟邪”。且有鉴别天子真假之能,若龙椅所坐之人并非真龙天子,这轩辕镜,便会将其击毙!”皮润民和邹德归也抬头看到了轩辕镜,虽然不知果兴阿所说的冤大头是何人,但却说出了轩辕镜的典故。

经两人这么一说,所有人都傻了,显德、赛尚阿等人浑身颤抖,慕顺也觉得有些不自在,福全等人却是个个满脸喜色。皮润民和邹德归说完之后,也是相视微笑,一时信心大增。

“有这么神吗?福全,去弄快盾牌去!”果兴阿伸出舌头舔着嘴唇,龙书案御面条也不着急吃了,对轩辕镜的兴趣一下子占了他全部的精力。

“显老,您坐坐看!”福全取来了技勇太监用的盾牌之后,果兴阿拉着显德便往龙椅按。

“五爷,不行,不行,我不敢!我不!”显德被吓得魂飞天外,死命的争扎。

“没事,这不有盾牌嘛!真掉下来也砸不着您啊!我不信了!”果兴阿招呼警卫班的人过来帮忙按着显德。

“不,不,不行啊……”显德被七手八脚的架了龙椅,已经哭成了一个水人。

显德挣扎不脱,只能在龙椅坐了一会,果兴阿则带着众人一起盯着轩辕镜,看看是不是真会有迹发生。等了好一会,轩辕镜也是纹丝未动,果兴阿正准备普及科学知识呢,却见龙椅的显德已经口吐白沫昏了过去。

“我去,显老,显老!……”果兴阿可是大出意料,急忙带人前救护显德,一行人慌慌张张的把显德给抬了下来。

虽然显德已经吐沫子了,但是果兴阿正在兴头,所以科学实验还是没有结束。倒下了显德,果兴阿又把赛尚阿给架了去。赛尚阿虽然没晕,但却好像坐在了电椅,整个人都在不停的抽搐,果兴阿只能把他给放了下来,不然也是个吐沫子的结局。

“慕大侠,你是练武的人,你来!”果兴阿也不敢再找心理素质不行的人了,这轩辕镜没试出来,再吓死几个不好了。

慕顺到底是光棍一些,也没挣扎,有些局促的坐了龙椅,不过才坐了一会跳了下来。

“大人,我也坐不得,眼前恍惚的厉害,头也疼的很!”慕顺胆气是壮一些,但是毕竟心里太多敬畏,坐龙椅也是浑身难受。

“哎呀!你们这不行啊!泽远先生,您来试试!”果兴阿本是胡闹的性子,现在正在兴头,非要找个不难受的人出来试试。

“好,我来试试!”皮润民喜笑颜开,乐呵呵的爬了龙椅。

“东翁啊!这轩辕镜怕是落了灰尘,让人擦擦,不然试不出效果来!”皮润民坐之后没有任何的不适,还开起了玩笑。

“好,好,福全去擦擦,我说没有这么邪门嘛!”果兴阿是个玩,根本不当回事。

福全带着几个人,步枪缠了抹布,举高了之后,把轩辕镜给擦拭了一遍。皮润民抬头看着光亮如新的轩辕镜,更是和果兴阿一起哈哈大笑。但是两人的笑声还没落,轩辕镜已经挂动风声,呼的一下掉了下来。如果不是有警卫员一直在龙椅边拿着盾牌看护,关键时刻替皮润民挡了一下,这巨大的轩辕镜绝对能把皮润民砸个半死。

“还真灵啊!”这下连果兴阿都给吓着了,所有人都看着地乱滚的轩辕镜说不出话来,皮润民更是抖得像瘟鸡一样。

直到海淀镇的方向传来了隆隆的炮声,殿内的人才勉强活动了一下,不过大家看果兴阿的眼神都怪了起来。

第二百五十一章 防御思想

海淀镇开打的毕云涛和米切尔,各自都信心慢慢,都怀着必胜的信心。但是两个人和他们的部下都不知道,他们接到的命令都是错的。以为自己有金手指的果兴阿,固执己见的额尔金,都错误的判断了局势,然后下达了错误的作战命令。

额尔金不相信精锐的幽灵兵团会丢下北京城不顾,即便他们真的驻扎在圆明园,也肯定会因为法军兵临北京城下而回师救援。额尔金死也不肯相信,世界会有为了保护皇帝的私家园林而放弃首都的军队,所以幽灵部队肯定只是在圆明园做做样子而已。他们像狐狸一样狡诈的指挥官,肯定有着一个阴险的计划,圆明园只是一个虚幻的诱饵而已。而且额尔金还有一个阴险的想法,他要让英军去摧毁圆明园,让英国人获得击碎满清帝国皇帝骄傲的荣耀。把和幽灵部队拼命的苦差事留给法国佬,让这些可恶的人同归于尽。所以额尔金命令英军,全力进攻圆明园,妄图把幽灵部队给逼到法军那里去。他觉得幽灵部队绝对没有和英军进行大规模战斗的可能,幽灵部队在北京不能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肯定要保证自己的机动能力,而不是和英军陷入缠斗。

果兴阿则是过于相信他前世的历史知识了,他总觉得自己有预见未来的金手指,认为自己能够预见联军的动向。历史联军没把北京城怎么样,而是烧毁了圆明园,英法双方都有因为抢劫圆明园而暴富的幸运儿。所以果兴阿认为联军根本不会在北京城多做纠缠,肯定会集全力来争夺圆明园。他在完全不了解联军为什么进军圆明园的前提下,固执的认为联军一定会尽全力来摧毁圆明园,完全按照在此决战的准备进行了部署。虽然侦察兵已经汇报了法军依旧停留在北京外围的情报,可是果兴阿还是觉得联军会陆续杀向圆明园。他完全忽略了自己对于历史的影响,更忘记了自己的历史知识根本不靠谱,太多的细节是他完全不清楚的。

同样忠实的执行了长官命令的毕云涛和米切尔,要打很久之后才会发现自己的错误。米切尔一来拼劲全力向海淀镇发起了猛攻,把防守海淀镇的步兵一营给打懵了,不停的向毕云涛求援,声称联军主力向海淀发起了全力进攻。毕云涛却执行了果兴阿对于阵地进行弹性防御的命令,开始进行诱敌深入的策略。非但没有命令一营坚守海淀镇的外围阵地,反而主动放弃了一些防守劣势区域,利用地形优势分割英军,并开始袭扰、迟滞分散的英军。

两支部队的战法,都给了再次加深了对方的错误判断。米切尔的一顿猛攻,让毕云涛觉得联军主力真的杀了过来,北京城外的法军是摆样子的疑兵。而且因为观察不到位,只是单纯的依靠火力判断敌军兵力,错误的把英军的兵力估计在了八千人下。而毕云涛一再退入,利用纵深杀伤英军有生力量的打法,也让米切尔觉得幽灵部队的确没有恋战之心,一触之后便纷纷溃退。更加坚信额尔金的判断,所以英军可以毫无顾忌的向海淀镇发起了全面进攻。

英军的打法如英国绅士一般古板,步兵还是排起了密集的空心方阵,火炮随同步兵一起前进,因为丧失了全部的骑兵,阵列的突击能力还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种战术是英国人三个世纪以来,征战全世界百试不爽的打法,英军靠着这套战术几乎征服了半个地球,不过这次他们完全没有考虑到幽灵部队所使用武器的不同。后膛步枪远超前膛步枪的超高射速,已经让密集的步兵方阵成了战场的靶子,高爆炮弹和机枪更是把战争彻底变成了屠杀。英军习惯的后发制人、精准射击,因为缺乏适当的战术,已经完全没了用武之地。固安军密集的火力,已经让他们无法走到开枪的位置了。不过好在毕云涛目前还没弄明白情况,外围阵地稍有压力便主动后撤,才让英军付出的伤亡有了些战果。

果兴阿要求的弹性防御,准确的说是一种防御战术思想,而不是确切的战斗方略。防御思想大体三种:即前沿防御、纵深防御和弹性防御。前沿防御的特点是拒敌于外,重兵云集前沿,不过可能导致后方可能极度空虚,例如明朝的长城防线。优点无需多言,起码可以拒敌于国门之外,减少自身损失,方便大军在外围展开会战。但其也有着致命的弱点,漫长的防线,只要被撕开一个口子,可能演变出灾难性后果。如果选择前沿防御,一般都会有个不可割舍的战略、战术利益,一旦放弃前沿防御便会陷入极端被动的局面。如僧格林沁防守天津,必须在前沿完成防御,不然敌人直接兵临北京城下了。一般只有实力强悍的一方,出一对于对己方实力的自信,才会首选前沿防御。当然如果是僧格林沁并不是这种,他是背水一战,不这么打也不行。原因非常简单,清军缺乏纵深,已经无路可退。

纵深防御的意图则是最大限度地增加敌军占领和推进的困难,从而消耗敌人的锐气,以纵深来达到疲劳敌军的目的。不过纵深防御是一种最无奈的选择,是以空间换时间,这种打法很容易把自己的防区打成一个破瓦窑。选择纵深防御往往是无奈之举,虽然有可能最终击败敌军,但其惨烈程度往往最终得到的也只是一片亟待修复的废墟,所以纵深防御即便成功也通常损失惨重。僧格林沁从天津一路打到北京,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纵深防御,如果他连北京城也可以扔了的话,觉得可以耗死联军。不过要付出的代价也是显而易见,圆明园要烧一烧,紫禁城估计也要点一把火,沿途的老百姓也要倒大霉。

弹性防御究其实质,其实是纵深防御和前沿防御相辅相成的混合防御模式。其意图是在一定的弹性空间里,依托后方的物资与人员支撑,于运动扑捉战机,并最终击败入侵敌人的战略思想。弹性防御既可以是战略的,也可以是战术的。果兴阿从天津开始,一路不断的消磨联军力量,是一种弹性防御,不过与果兴阿配合的僧格林沁等部清军,实在是太过失败,导致整个防御进程也非常的失败。战术则可以应用在阵地防守,主力坚守主阵地,其他各部灵活机动,将敌军所死在阵地之内。守军可以在内线集相对优势的兵力,逐个击破敌人几个并进的集群,也可以凭对地形的熟悉,隐伏一定兵力,或派出一支部队迂回于敌军的侧后,配合正面的大部队同时前后夹击。还可以作大幅度的退却,拉长敌军的阵线然后再加以袭击,削弱敌军整体战斗力,然后集兵力进行决战。

三种防御思想相辅相成,其实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如果敌军成功突破前沿防御,而己方无法堵截缺口,可能导致防线的全线崩溃。所以当前沿防御失败时,弹性防御则成为必然选择,而纵深防御则是连弹性防御都失败后的最后也是最无奈的选择。僧格林沁和果兴阿把这三种思路都用了个便,先是僧格林沁在天津前沿防御,然后从天津到通州,两部一起进行弹性防御,最后僧格林沁所部清军大败,只能退到北京城下进行纵深防御。当然因为僧格林沁所部一败再败,三种防御其实已经全部失败,果兴阿也只能成为了看园子的保安队长。

因为果兴阿担心联军主力全部压过来,固安军会陷入和联军拼消耗的决战,所以他命令各部一律采取阵地弹性防御。不计一园一地的得失,利用三山五园周边巨大的纵深空间,与联军拉开了打。在运动消耗联军有生力量,直到把联军的补给线拖垮,把联军的主力消耗殆尽,再进行最后的决战。

毕云涛正是秉承了果兴阿的这一思想,而且还进行了该思想的国传统化革新。他在自己一团的防御的万泉河、海淀镇、畅春园一线,设置了几个防御要点,然后其他的部队全部在简易阵地内灵活机动,形成了一个以防御要点为阵眼的巨型八卦阵。机动部队按照阵法运行运动,英军攻击部队仅仅能占领部分建议阵地,然后便陷入了八卦阵。

所谓八卦阵,简单来说是一种步卒应对骑兵冲击的手段。阵法的变化,实际是在敌方骑兵冲击时,有意识地在战线的某些位置让出真空,引诱骑方下意识地集向这些路线行进。待其杀入阵之后,我阵虽破却不散,一路在两边集结固守,让出前方空间任由敌人冲刺。阵势的核心在于,这种路径可以事先确定,通过有意识地引导,让对方本来是战阵两端的直线冲杀,变成我方主导下的,在阵内的环型路线连续不断地接触。敌军骑兵将陷入,我方无穷无尽的步兵阻击,将会逐步消耗骑兵的气势和体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阵内的敌军最终会被逐渐消耗一空。

稍加变化的八卦阵,正与果兴阿弹性防御的思路一致。有意识的让出的阵地,便是八卦阵的真空地带,阵法的运动则成为了迂回穿插。攻入固安军防线的英军,实际便成为了八卦阵的瓮之鳖。

“兵力不对头啊!”海淀镇主阵地的毕云涛举着望远镜观察了半天,发现英军的兵力并没有他预计的那样雄厚。

“来多少,先干多少吧!早晚都是这么回事,咬一口是一口!”阿克敦也觉得开始的判断有误,不过果兴阿的要求是尽量多的弄死洋鬼子,先弄一批是一批。

“也对,把那些将军请出来吧!”毕云涛得意的笑了起来。

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清炮阵

毕云涛绝对算是固安军大炮兵主义的第一人,从他还是副营长的代管一连的时候,他非常重视步炮协同作战。 时至今日,阿克敦的步兵一营,依旧有着重视火炮的传统,更是火炮应用最为熟练成功的。固安军一路走来,火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毕云涛也越来越沉迷于其。

不过步兵团的编制内火炮,早已无法满足毕云涛的胃口了,毕云涛曾数次向果兴阿要求将直属炮兵营调给他使用,不过都被果兴阿给拒绝了,让他很是郁闷。果兴阿拒绝毕云涛一是因为其他部队也需要火炮支援,炮兵营需要在全局调度应用。二来也是因为毕云涛防线的地势并不非常适合火炮使用,果兴阿认为万寿山一代的山地更合适一些,炮兵居高临下会有更好的效果。

虽然果兴阿精锐的炮兵营他没弄到,但是他还有压箱底的法宝。炮兵营如果不算火箭炮,也不过数十门火炮而已,威力最大的也不过是刚刚缴获的二十四门二十四磅阿姆斯特朗重炮。毕云涛现在手里却足足有一百五十余门火炮,不仅有三十门二十四磅滑膛炮,还有十五门四十八磅的万斤巨炮。

毕云涛虽然也是果兴阿的心腹,但距离爱将还有很遥远的距离,所以这些宝贝不是果兴阿调拨给他的,而是他在路捡回来的。果兴阿攻克军粮城的时候,曾经缴获了一大批的火炮,先进的洋炮都别炮兵营给弄走了,一门也没给毕云涛。但是清军那个怪军械库里的装备,却有一些老旧货是果兴阿瞧不眼的,被毕云涛腆着老脸都给弄到了手里。一路从厮杀过来,但凡联军的先进装备都被果兴阿给弄走了,毕云涛看着眼馋也没有办法。但是他们也发现了一些清军的装备,有些是联军的战利品,有些是被仍在野地里没人要的。果兴阿对于这些玩意儿,可是没什么兴趣的,在果兴阿眼里这是一堆废铁,又不是黄铜的,果兴阿也懒得搬。毕云涛却当起了捡破烂的,果兴阿也懒得管他,只要他搬得动,不耽误行军速度,毕云涛愿意捡也随他了。

从八里桥到北京城,联军追着清军的路线,固安军跟着联军的步伐,大家都捡到了大量清军遗弃的装备。联军和果兴阿都拿这些东西当摆设,谁都不太在意,毕云涛则成了破烂王,百辆大车的搬搬扛扛,更是在宛平一下子捡到了数十门养护良好的各口径火炮。

大清能够定鼎原,火炮是出了大力的,所以清朝前期非常重视火炮,后期也是以重炮为兵器发展核心。而且因为国是众神信仰,神仙也非常平易近人,所以神仙的管理也非常细致。哪行哪业都有自己的神仙,妓院里都供着祖师爷管仲和白眉赤眼大仙,所以炮兵也得有自己的神仙。每年秋季都要在卢沟桥集一部分京师的火炮,搞一搞祭祀活动,给炮神老爷送送礼。

今年开了大仗,但是火炮却已经运到了卢沟桥,毕竟虽然仗在打着,但是祭祀活动不能停。不然主管祭祀的这帮老爷,今年的外快找谁要去。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僧格林沁败得这么快,转眼之间从天津一路败回了北京,这祭祀自然也搞不成了。可是咸丰皇帝走得太急,留守的官员门乱了章法,居然把这防守京城的利器给扔在卢沟桥没人管了。路过此地的毕云涛,二话不说都给笑纳了,这些祭祀用的火炮都极为威武,可他之前捡的那些破烂强多了。

首节上一节208/50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