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八旗 第175节

天光大亮的时候,联军动用了五十余门火炮开始了炮击,新式的*炮展现着科技的进步。不过炮台不仅仅是有坚固的护墙,内部也有各式各样的堡垒,联军的炮击并没能打出摧枯拉朽的效果。清军的火炮口径较小,射程也不足,乐善没有进行无谓的还击,而是静静的等待着联军的步兵。

“军门,着洋夷的炮咋打起来没完了?”乐善和几个戈什哈蹲在护墙下,在震耳欲聋的炮声,轻松的闲聊着。

“早晚会完的,不急!等他们来!”乐善没想过自己会守住炮台,他是要拖着更多的敌人一起去死。

不过乐善也没有想到联军的炮击会持续这么久,足足打了半个时辰还没有停歇的意思,好像要把炮台里的人通通炸死才甘心。而且从炮声可以发现,联军有添置了更大口径的火炮,火炮的声势刚刚更加骇人。

乐善还偷眼看了看守军的情况,旗兵们死伤了一部分,但是大部分还算正常。团练却都不行了,这些不久前还是普通百姓的兵丁,做梦也没有梦见过如此地狱般的场面,死伤了数百人不说,还个个都被吓得抖成一团。乐善并不怪他们,他们肯留下已经是勇士了,寻常人忽然面对这恐怖的炮击,被吓疯了也不怪。

忽然炮台里响起了骇人的爆炸声,好像数十门火炮同时在耳边轰鸣一般,大爆炸带着尘土和碎木犹如火箭一样凌空而起,然后泥土和木块又如暴雨般纷纷落下。

“*料库?”一名戈什哈指着蘑菇云升起的方位,失魂落魄的说道。

“唉!天不佑我啊!”乐善也看清了,主炮台最大的弹药库被击了,里面数万斤的*被引爆了。弹药库的位置非常隐蔽,而且还设置了防护,联军很难击哪里的,而且小口径的炮弹也不能击穿弹药库引燃*。但是是这么巧,刚刚参战的大口径火炮直接命了弹药库,只能说联军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乐善的叹息声还没落,又一座炮台的弹药库被击引爆了。

“军门!”戈什哈们并不怕死,但是这种情况,乐善应该不要坚持了,他退回南岸也没人能说他一句不是。

“他们要来了,尽忠的时候到了!”乐善也知道戈什哈们的心思,他只是笑着摇了摇头。

第一百九十八章 九美元一月的优秀员工

弹药库爆炸产生的巨大烟尘渐渐散去,被炸得血肉模糊的残肢混着碎木瓦砾飞散的到处都是。还有一些浑身是血但周身*的人,精神恍惚的从浮土爬了出来,爆炸巨大的冲击波撕去了他们宽松的衣服。

联军的反应慢了一下,并没有抢到军火库爆炸清军大乱的好时机,因为该死的法国佬在赌气。攻击开始之前的六天里,联军的统帅们商讨几次,法军主帅蒙托邦始终主张,凭借炮舰支持,首先夺白河右岸大沽主炮台。英军统帅格兰特的意见则是攻打北岸炮台,最后经过激烈的争吵,法军决定采用英军的作战方案。当然法国佬也不是好说话的人,他们之所以会同意英军的意见,是因为他们的补给又出了问题,还得找英国人借东西,口风自然软了。

国古语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英法联军原本的计划是速战速决,不过由于其后勤物资补给系统问题频现,致使二次鸦片战争变成了一场“被延误”的远征,当然出问题的主要是法国人。六月初,英军及各种战备物资已全部到达直隶湾驻地。经过一段休整,英军统帅格兰特提议在七月的第一天开始登陆作战。但是法国佬出了问题,由于法军物资补给系统落后,战备物资准备不充分,海路运输能力有限等等原因。英军足足在大沽口的海面,等了法军近一个月,才发起北塘登陆战。

法国人总是丢三落四,今天缺*,明天缺炮弹,搞得英国人头疼无。这次虽然用物资把法国人拉到了北岸,但是骄傲的法国人,还是有些不情不愿,有点出工不出力的意思。清军弹药库发生爆炸的时候,法军正处于冲锋的最佳位置,但是法军却看起了焰火,直到侧翼的英军都冲过来了,他们才发起冲锋。

乐善抽出了自己的战刀,高呼着以死报国,开始指挥清军反击。联军虽然在武器和战法全面超越清军,但是这个时代的武器毕竟还不能支撑散兵线战术,联军的冲锋也依旧排着密集的队形。而且除了后方的火炮,他们也没有任何的火力支援,前装枪也不能让他们一边冲锋一边射击。在冲进大炮轰开的缺口前,他们也只能用血肉之躯去承受清军的火力。清军小口径的原始火炮、火绳枪、弓箭,劈头盖脸的打了下来,百名联军士兵在摸到护墙之前,倒在了冲锋的路。

不过联军的炮火依旧凶猛,清军头顶也不断的有炮弹飞落,而且威力巨大。但是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勇士们,依旧咬着牙,奋勇的射杀着敌人。联军冲到了护城河边,开始用手里的步枪还击,炮台一时弹雨横飞,炮台的护墙几乎被清军士兵的鲜血染成了红色。火绳枪的精度,无论如何也是无法与线膛枪相提并论的,清军在用十一甚至十五一的伤亡例,坚韧的和联军对射着。

过远的距离不仅限制了火绳枪的精度,同时也严重削弱了火绳枪的杀伤力,倒下的联军士兵往往是伤的多死的少。而线膛枪超高的射程,可以在两百米的距离轻松的击穿清军的肢体,甚至打碎他们的骨骼。弓箭本不是远程的精准武器,远距离只能抛射,而依靠抛射杀敌必须要大量的弓箭手形成箭雨,以求完全覆盖敌军,凭概率杀敌。但是现在炮台根本没有那么多可用的弓箭手,弓箭只是作为火绳枪的补充品,这些不熟练的射手,完全是在靠运气杀敌。

不过好在炮台工事完备城高池深,防守方具备天然的优势,联军停滞在护城河边许久动弹不得。随着伤亡的增加,联军的一波攻势已经隐隐有退去的迹象了,乐善的脸也露出了笑容。不过这个时候,战场却突然出现了变数,一群搬运填河沙袋的苦力,没有随着大队的苦力退回去,而是跳入了护城河。他们站在齐颈深的水里,用头顶着云梯,为联军搭出了一道浮桥。这显然不是联军的安排,因为被困在河边的联军士兵,也被这些人突然的举动震惊了,并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不过道路已经打通,联军很快踩着这些苦力的头顶,冲过了护城河。

“牲口!”乐善几乎气得七窍生烟,因为他看清了这些苦力的脸,这些混账都是大清的子民。他们有着黄皮肤和黑眼睛,他们的头顶也梳着辫子,这些背祖忘宗的畜生居然这样为洋人出力。

联军对付清军护城河的方案并不是很高明,只是步兵设立防线后,由苦力背负着沙袋去填平护城河。联军的苦力原本有非洲黑人、印度黑人、马尼拉人,后来有多了许多国广东人。其的广东人是联军在占领广州后,发现原本带来的苦力不够,以九美元一月的价格从广州招募的。在这个旗人都能成片饿死的年月,九美元简直是天价了。只是联军不会按月付工钱,而是要等到战争结束,一次性发给。洋鬼子也不傻,这帮哥们儿要是先领了工钱,半道一准开溜。广东人更是不傻,这绝对是洋鬼子的花招,这么高的工钱,里面肯定有诈。广东街头巷尾甚至有了一种传说,说是洋鬼子招募国人,不是用来干活的,而是用来打仗的,开战的时候会逼着他们打头阵。所以,无论联军怎样解释,广州和香港两地的正经人家,也是绝少有应募的。最后联军和传教士的待遇差不多,他们招来的人,大多是社会的无赖和流氓,其很多人还有帮会背景。这些人平时也没有什么正经工作,偷盗抢劫,受雇杀人,无所不为。联军开的价钱,似乎平日受雇杀人的还要多,信一回洋鬼子,冒一次险,也值得。况且这帮人很多都是大烟鬼,联军的工钱虽然先欠着,但是鸦片可是随时免费供应的。

他们一路从广东跟到了直隶,每天是和黑人们一起劳作,并没有什么特别。能吃饱饭,又有钱赚,还能随便抽鸦片的生活,也让苦力们觉得很惬意。他们从广东出发之后,广州的居民也很高兴,因为城里的人渣一下子都走了,境内太平连小偷都没有了。

见仗之前,这些苦力们一直惴惴不安,生怕传言是真的,他们可没有去打仗的勇气。不过真的开战了,苦力们发现,洋鬼子并不用他们打头阵,只让他们在旁观战。等到仗打完了,才用他们去抬伤员,不仅抬鬼子,有时也抬受伤的清兵。这个发现让苦力们很踏实,也很兴奋。他们兴高采烈地看着双方大炮互相射击,无论弹的是洋鬼子还是清兵,他们都兴奋地一阵欢呼。不过较起来,清军死得要多得多,但是这一点都不影响他们捧场喝彩的热情。僧格林沁满蒙骑兵的玩命冲锋,在联军的优势火力下竞相倒地的场景,让他们感到格外过瘾,刑场看杀头,场面惨烈多了。

确认了自身安全之后,苦力们只要过足了大烟瘾,干起活来,也格外卖力。抬担架卖力,挖战壕卖力,搬伤员也卖力,从来不会叫苦叫累,感动的洋人老板眼泪哗哗的。黑人没有这么自觉的时候,他们总是不听话,而且还抱怨不休。

这些绩优员工,虽然都是国人里的人渣,但是多少还是有一些国人的传统美德的。既然洋鬼子没有让他们打头阵,那么工钱的事儿也是靠谱的了,既然赚了人家洋人的高薪,该好好给人家干,把活给人家干好了。

他们当然知道这些洋人是来打他们皇帝的,也知道自己是皇帝的臣民,更知道正经人是怎么看他们的。不过他们还是忠实地履行了一个看客的职责,非常立地看热闹,玩命地喝彩,把掌声送给演的好的一方。显然他们是把洋人侵略国的战争,当成了一场没有是非的好戏。同时也履行着自己作为高薪雇工的责任,雇主需要什么,他们干什么。忠义大节跟他们没关系,民族大义跟他们也不太懂。如果不被雇来当苦力,留在当地,当地的地方官,士绅,有谁会把他们当回事。其实如果清军花高价雇他们,给他们抽大烟,他们也可以成为对阵洋人的勇士,甚至乐善手下的旗兵还猛,不过大清没钱雇他们。

也不仅仅是他们,是旁观的百姓,也不见得对洋人有多少敌意。只要发现洋人没有伤害之意,大家都出来跟洋人做生意,联军的营地里每天都有大批的鲜货送到,因为可以卖个高价。从来没有人想过,弄点毒药放在里面,毒死这些洋人。硝烟刚散,老百姓成群结队地出来,围观洋人战舰和军队。某些小人看了之后,还要写观后感。怪地感慨,为何这支洋鬼子的队伍,白的人那么的白,黑的人那么的黑。只是言辞之间,稍微有点遗憾,但绝对掩饰不住好。当然这些旁观的百姓,仅限于联军不抢东西的新河和军粮城一带,北塘的百姓可没这个闲心。

今天也并没有任何一个联军要求苦力们做这样的举动,跳下河用头去顶梯子完全是他们自发的行为。黑人们回去取沙袋的时候,头脑灵光的国人,义无反顾的跳进了护城河。苦力们的任务是帮助联军渡过护城河,填沙袋也是过河,踩脑袋也是过河。苦力们都很聪明,他们选择了给老板省时间,给自己省力气的方式。

洋老板的眼眶再次湿润了,世界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员工啊!他们眼含着热泪,踩着优秀员工的脑袋,冲进了炮台。

第一百九十九章 陷落

炮台的护墙被联军的重炮炸出了一个大洞,像堤坝的决口,联军士兵源源不断的从这个大洞里冲进了炮台。 清军的各级军官急忙抽调了护墙的兵丁,在缺口处和联军展开了肉搏。

“儿郎们,杀啊!”虽然联军攻入了炮台,但是乐善并没有特别沮丧,他也没想过能够彻底的把联军挡在外面。

乐善承认弓箭和火绳枪干不过联军的线膛枪和快炮,但是兵对兵将对将的肉搏,乐善还是非常有信心的。不说悍勇的满蒙精锐,是乡勇团练也都是彪悍勇武之人,而且都练过些武艺,白刃肉搏绝对是清军的强项。

不过局势的发展却完全出乎了乐善的预料,无论是团练乡勇还是满蒙劲旅,在白刃肉搏全都落了下风。除了个别的武艺高强之人,普通兵勇面对洋人几无一合之敌,全部都被人家一招给干翻了。

“兵刃,兵刃!”乐善急吼吼的向部下喊道,他发现了症结所在,是双方士兵使用的武器。

联军冲进来之前,双方一直在隔河对射,联军用的是步枪,清军用的是火绳枪和弓箭。现在联军冲了进来,联军用的依旧是步枪,但是了刺刀的步枪是个小一号的长矛。而清军却没有时间换武器,他们依旧拿的还是火绳枪和弓箭,只有少数的军官才有腰刀。火绳枪还能当棍子用,弓箭却是连棍子都不如,几乎是赤手空拳的冲了去。而且清军的武艺可和江湖的武艺不同,他们练的是战阵之法,说白了是刀枪之类的阵战,没了刀枪盾牌他们也不会玩了。

而且人数清军也不占优势,联军差不多冲进来了七百多人,而主炮台的守军一共才一千多人。护墙还要压制联军的后续部队,真正能够参加白刃战的只有四五百人,还都是近跑过来的,指挥系统完全乱了。

牺牲了百十来号壮士,后队的清军终于换了近战的兵器,但是联军也利用这点空当搞了一次齐射。藤牌和绵甲面对线膛枪的近距离射击,像纸糊的一样,清军刚刚整理出个样子的阵势又被打的打乱。不等清军再次整队,联军已经呐喊着发起了又一波的冲锋。

有了盾牌和刀枪的清军终于找回了点感觉,但是依旧处于下风。果兴阿总结过打架气势很重要,联军士兵用刺刀突击的时候除了杀敌没有什么心理压力,清军却不一样。即便是一对一,清军士兵也是心里压力巨大,因为有些步枪里是有子弹的。经常会出现两边刚摆好架势,清兵一招白鹤晾翅还没使完,被对方轰的一枪给干死了。所以面对敌人的时候,清兵总是提心吊胆,即使对手是拿着一杆空枪,清兵也生怕对方突然给自己来一枪。但是人都分心了,还怎么专心厮杀,一心防备着子弹,却被刺刀给捅死了。

联军的刺刀术还没有后世那么完备,如果清军能拿起长矛,大伙儿对着捅,联军肯定捅不过清军。但是炮台里面太狭窄了,两米多长的大家伙根本施展不开,而联军的步枪刺刀才一米七,在这种不是特别狭窄的空间里刚刚好。

“你们也!”乐善必须扭转这种颓势,他已经顾不了许多了,直接命令自己的戈什哈参战,寄希望于这些武艺高强的人来扭转战局。

“军门,您怎么办?”戈什哈到不是怕死,可他们的任务是保护乐善的安全,他们都下场了,乐善身边可没有护卫了。

“快去!”乐善拔出了自己的腰刀。

“军门,保重!”十几名戈什哈深深的看了乐善一眼,把辫子叼在嘴里,抽出腰刀冲了下去。

这些戈什哈放在江湖也是好手,一出手放到了二十几名联军士兵,清军士气大振,乐善也是频频点头,但是好景仅仅维持了不到一分钟。联军的军官们也是冲锋在前的,他们发现了武艺高强的戈什哈,然后瞬间秒杀了他们。

金庸武侠世界里最强悍的武功应该是六脉神剑,戈什哈们虽然武艺高强,但也是个五虎断门刀的水平,面对六脉神剑肯定是个死。联军的军官们不会六脉神剑这种高科技的玩意儿,但是他们有一个类似的辅助道具,果兴阿特别喜欢这东西,那是*。

六脉神剑大概相当于无限弹药的手枪,*没这么厉害,但是可以连续来六下。戈什哈们身手矫健,也做到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但是躲得开第一枪,却怎么也躲不过第二枪,和慕容复干不过段誉是一个道理。

“老天啊!”乐善看着每日与自己形影相随的戈什哈一个个战死,只能含着眼泪仰天长叹,看来炮台连今天都撑不过去了。

“皇,奴才尽忠了!”乐善望着北京的方向拜了三拜,然后整理好了自己的衣冠,昂首阔步走向了混战的人群。

一枚炮弹再次在护墙炸开了一个缺口,一百余名英军海军陆战队在尉普林的率领下杀入了炮台。击杀了仅有的几名阻挡的清军之后,普林看清了周围的环境,然后喜出望外。这个缺口开的位置实在是太好了,他的部队刚好出现在了清军阻击防线的背后,虽然护墙不断有清军冲下来阻挡他们,但是大部陷入肉搏混战的清军还没有发现他们。普林急忙指挥着部下从背后掩杀向了清军,同时他也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目标,一个服饰特异,脑袋还戴着怪帽子的家伙。

乐善正在阵后喘息,他刚刚亲自出手斩杀了两名联军,但是自己也被*打伤了左臂。这些联军的刺刀还真不是乱捅的,他们也是受过严格的训练,一进一退都颇有章法,想斩杀他们并不容易。看着自己伤亡惨重的部下,乐善满怀愧疚,这些年轻人都非常的勇敢,他们身形健硕并不输于洋人,但是他们太缺乏训练了。大清没有人去严格的操练他们,他们所谓的武艺仅仅是学了个架势而已,只能算是体操。如果他们也能有很好的训练,他们即便死也可以带走自己的敌人,而不会像现在这样白白的牺牲。

联军的军官们具有非常高的素质,不仅能让搏杀的士兵得到喘息的机会,还利用交替的冲锋,时不时的组织一次齐射。联军这种刺刀加齐射的打法,好像一柄重锤,一次次敲打这清军脆弱的防线。又一批勇猛的清军倒在了弹雨,清军的阵势出现了散乱,团练开始退去,甚至带动了满蒙劲旅的阵形。

“儿郎们,尽忠报国在今日,给我杀啊!”乐善踩在几名士兵的尸体,站了出来,高举着战刀吼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乐善,阳光下他好像一个天神一样,所有人都信念都在他的身。

首节上一节175/50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