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我成国产之光! 第346节

  在陈星的商业版图里,无论是高容量的存储芯片,还是新能源车主芯片,他全都要!

  128G以上的存储芯片就不用多说了,只要研发出来,西方的封锁垄断将会再次削弱。

  而新能源汽车就关键了,它是未来的趋势,也是龙国日后大力发展的方向。

  像目前的燃油车,或许很多龙国民众都不知道,内燃机筑起的专利墙,哪怕是在十年后,龙国的车企也没能突破。

  不夸张的说,燃油车的这个领域已经被西方彻底闭环,基本没有反超的可能性了。

  但新能源汽车不同!

  这是全新的领域。

  它的组成也很简单,有核心技术的就四个方面,电池、电机、电控和差减系统。

  电池领域,龙兴科技说一句遥遥领先真不过分。

  至于其他三样,陈星手握系统的人才市场,他可不相信自己会研制不出来。

  一旦龙兴科技掌握新能源汽车领域,那距离搭建完整的产品生态链就越来越近了。

  最关键的是,新能源汽车可是潜在的万亿市场,他可不想让马嘶克的特斯拉一家独大。

  而且这次马嘶克代表昂撒军工复合体到访,也提醒了陈星不应该只在一个领域深耕,必须要做出实质性的产业升级。

  ……

  在听了陈星的解释,高正谦却摇了摇头道:“300层堆迭技术的存储芯片已经尾声了,十天内就可以试生产,新能源汽车芯片我的团队当仁不让!”

  他语气坚定,不留余地。

  龙兴科技每次有技术创新,他高正谦团队都没有落下,这次他们也不会落下脚步。

  “到仿真验证环节了?”陈星心中一喜,连忙询问道。

  耳濡目染这么久,他也大概知道芯片设计的各个步骤。

  能说出十天内就可以试生产,那存储芯片肯定是已经进入了EDA软件仿真验证环节。

  一旦通过仿真验证,确认内部电路可以运行,芯片就可以去制作光掩膜版。

  等光掩膜版制造完成,再次确认芯片内部电路没有问题,才能正式生产芯片。

  “嗯,到了。”

  高正谦点了点头。

  在得到确认后,陈星的内心也有了主意,委派任务道:“既然高首席你们团队要接新能源汽车芯片设计任务,那就即刻立项,7纳米芯片的研发吧。”

  “7纳米?”

  高正谦有些不确定。

  7纳米?

  他们有生产设备吗?

  单单设计肯定是没问题的,可高正谦考虑到生产的问题,他们有EUV光刻机?

  其他首席也被惊到。

  “7纳米芯片,我没有听错吧?”

  “嘶!难不成我们已经具备了7纳米芯片的生产条件?这可是全世界都没有攻克的纳米级数啊!”

  “商用没攻克,军用不好说。”

  “设计7纳米芯片,难不成我们有光刻机了?”

  众首席相互议论着。

  而在会议室的另一侧,顾仁现在有点懵逼。

  他加入龙兴科技的时候,28纳米芯片还是主流,一年过去了,各厂商纷纷卷到了14纳米,直接越过了20纳米芯片。

  可现在!

  7纳米芯片???

  这速度已经不能用快形容了,而是神速!

  因为都是自家人,陈星也没有隐瞒,把抛狗岭那边的事情说出来道:“我知道你们有很多疑问,不过我可以明确告知你们的是,代替光刻机的光刻工厂已经建成,并完成了试生产。”

  “嘶!!!”

  众首席倒吸一口凉气。

  代替光刻机!

  居然有机器可以代替光刻机!

  高正谦也闪过抹意外,急忙追问道:“也就是说,这光刻工厂有13.5纳米波长的极紫外光?”

  “不!”

  陈星摇了摇头,全盘托出道:“它不仅有13.5纳米波长的极紫外光,它还有3纳米、7纳米、10纳米、20纳米、28纳米,甚至连48纳米的深紫外光都有。”

  高正谦:“……”

  顾仁:“……”

  众首席:“……”

  他们彻底懵逼了。

  这光刻工厂到底什么玩意,居然可以发出这么多光源,他们真的闻所未闻。

  陈星看着他们惊讶的表情,浇了盘冷水道:“我们只测试了13.5纳米波长的极紫外光,其他光源都没有测试,而且光刻工厂还存在能源问题,所以保守点,设计7纳米芯片是最稳妥的。”

  在他看来,哪怕其他光源不能使用,只要13.5纳米的极紫外光能用就行了。

  因为有多重曝光技术,13.5纳米波长的极紫外光,理论光刻极限是3纳米的芯片。

  但光刻3纳米芯片,需要四块光掩膜版配合,光刻步骤和成本太大了,7纳米只需要一次,各方面的性价比都是最高的。

  然而。

  高正谦不这样想。

  只见他双手放在桌面,表情严肃道:“既然13.5纳米的极紫外光已经验证成功,那7纳米、5纳米,甚至是3纳米的极紫外光肯定也八九不离十,我建议是要么上5纳米,要么就是3纳米拉满。”

  “这个是狼人。”

  顾仁心中喃喃自语。

  其他首席也被这番话惊到,3纳米拉满这句话太可怕,这已经是要挑战晶体管极限了。

  因为纳米等级越小,栅极就会越小,一旦栅极过小,就会发现漏电的情况。

  而芯片的计算,其实就是0和1,一旦某个栅极漏电出错,计算的数据就会不同。

  根据世界半导体联盟发布的期刊内容,它们认为晶体管最小纳米是3纳米,一旦超过3纳米,也就是3纳米以下,就有可能出现隧穿效应,导致漏电的情况发生。

  “有把握吗?”

  陈星尊重高正谦的选择。

  他也相信,林天的光刻工厂是可以制造3纳米芯片的,因为这两人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

  “100%!”

  高正谦嘴角带笑回应。

  刚说完,他讲述道:“根据我的研究,晶体管极限可能是在2纳米,也有可能是在1纳米,但绝不可能是3纳米,设计3纳米芯片,我有100%的信心可以完成。”

  “好!”

  陈星重重点头,委派任务道:“既然这样,那高首席们团队负责3纳米芯片的研发,项目代号为华夏,六个月内,我需要见到芯片的电路设计图。”

  他本想着求稳,但既然高正谦都这样说了,他也愿意承担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

  哪怕光刻工厂的3纳米极紫外光不能使用,他还有多重曝光技术,3纳米芯片是肯定能造的,只不过是成本多少的问题罢了。

  “六个月,足矣。”高正谦淡淡回应,他的嘴角依旧挂着那抹标志性的笑容。

第280章 《镰刀计划》,罗斯柴尔德家族出手

  在把芯片、散热、电池、快充四个实验室撮合搞新能源汽车后,陈星目光看向一侧的信息通讯实验室首席钱煜道:

  “钱首席你刚才也听见了,现在公司要进行产业升级,打造完整的产品生态链,手机与汽车,以及未来的智能家居都会涉及到万物互联的概念,所以我们的5G网络准备得怎么样了?”

  陈星想搞“产品生态链”可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早有想法,也是龙兴科技的终极目标。

  原因也很简单,任何企业想要成为巨无霸,都离不开“衣食住行”这四个字。

  就拿“食”来说,深耕这个领域的沃尔玛,它常年霸占世界500强企业的第一名。

  再者就是“衣”,像亚马逊、啊里巴巴或汪东这些电商平台,它们能够快速崛起,很大程度就是从廉价衣物做起,然后一步步延伸到全品类购物。

  住就更不用说了,“住”就是住房,房地产造就了多少富豪,那简直多如繁星。

  “行”则是出行,汽车、飞机、轮船、高铁都是出行的一种方式,无论深耕那种出行,都可以带来几千亿甚至万亿的市场利润。

  不难看出,社会财富的最基本面就是衣食住行。

  目前龙兴科技深耕手机领域,已经间接获取了“衣食”两个领域产生的利润价值,剩下的“住行”一旦也完成布局,那么龙兴科技将成为绝对的企业巨无霸。

  面对陈星的问题,钱煜早有准备,拿起一份文件站起身说道:“经过我们内部测试,5G网络已经初步实现,这是科研报告文件。”

  他离开自己座位,快步来到陈星面前把科研报告文件递上。

  紧接着,他又回到自己位置,讲述科研成果道:“经过我们通信技术团队,以及道伊奇曼教授团队的日夜赶工,5G网络的基础算法已经重写完成。”

  “经过我们测试,5G网络的下载速度已经达到了4MB/s,比4G网络快了将近1MB/s,虽说目前网速提升并不明显,但5G网络潜力巨大,4MB/s的网速只是受限于网络算法,等进一步将网络算法优化,网速可能会达到十倍以上。”

  4MB/s的十倍…

  40MB/s?

  会议室里的首席们无不闪过抹惊讶,40MB/s的网速潜力,怪不得敢说出“万物互联”这四个字。

  陈星翻开科研报告,也大致明白了自家5G网络的研发进度。

  早上的时候他还纳闷,怎么5G网络才4MB/s的下载速度,原来是网络算法没优化好。

  这就好比4G网络刚出来,它的网速大概在1.2MB/s,经过一年的发展与算法优化,网速已经达到了3MB/s,并且这个网速随着时间推移,还在高速上升着。

  现在龙兴科技的5G网络,就像是刚刚建成的毛坯房,住肯定能住,但想要住得舒服,那肯定需要进一步装修。

  再者,陈星是重生者,他见过5G网络的巅峰网速,所以并不会认为5G网络没有发展的潜力。

  在简单了解过后,陈星微微颔首道:“不错,钱首席你待会留下,我有事情要单独和你谈。”

  “好的总裁。”

  钱煜点了点头。

  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事情,但绝对是关于5G网络的。

  放下5G网络科研报告,陈星目光扫视其他首席询问道:“其他实验室还有实质性的进展吗?”

  “有!”

首节上一节346/4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