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用全网喂养智能AI 第80节

  他翻出纸巾擦手擦嘴,走过去,试探问道:“是卫老师吗?”

  “你是林同学?”对方委婉的问道。

  “对对,是我,时间还有,我们慢慢说,”林奇野看了下手机,就在校门口和卫老师谈起来。

  “是这样的,我新成立了一家代理公司,属于科技含量比较高的那种,现在从国外来了两名技术员,是总公司从研发中心调来了,他们负责培训员工,可说的是俄语,我必须配置一名长期翻译才行。”

  卫老师问道:“那五百块一天贵了,你们要弄多久?我可以少收点。”

  多可爱的人啊,竟然主动减少酬劳,林奇野感叹卫老师的实诚,拒绝道:

  “不用少,卫老师只要翻译的好,就值这个价。”

  来自学生般的尊敬,让卫老师放松了许多,不再围绕这个话题,而是转向其他。

  “小林同学,你经营的公司是干嘛的?”

  “虚拟现实,嗯,打个比方,就是将现实事物虚拟数据化,在互联网中完美重现。在接下来的翻译工作中,卫老师你可以看到他们实际操作的,要是有兴趣,也可以亲自参与。”

  “是吗,听起来很有趣。”卫老师被林奇野的话吸引了。

  林奇野再度看了下手机,随即拨打李雄业的号码:“李叔,车子准备好了吗。”

  手机不用开免提,就能听到李雄业爽朗的声音:“都搞好了,你说的虚拟现实技术到底是真是假,别跟看3d电影一样啊。”

  林奇野也没见过实物,真不好打包票,含糊回道:“我是代理,又不是厂家的人,等他们过来后才晓得。”

  “那行吧,我在公司等你,快点过来。”

  随即,电话挂断,林奇野和卫老师从堕落街的小巷子直穿到李雄业的贸易公司。

  贸易公司的门开着,两辆车准备出发,前面一辆是轿车,后面一辆是辆载货小卡车。

  林奇野和卫老师上了前面李雄业亲自开的汽车,两车启动开向机场。

  四十几分钟路程过后,在机场外停下,又等待了一阵,直到空中一架大型飞机降落。

  接下来,就是迎接两名满脸胡子的外国技术员,然后让宋老师负责接待他们,林奇野则和李雄业去机场海关那边取货。

  搞了好一阵,这批标注民用拍摄设备的货物终于通关取货。

  这批货充分体现了西佛尼亚那边的粗犷,明明说是三维全景数字扫描设备,终端没多大,可整体加起来却有2吨重。

  一共十套设备,每套二百公斤左右。

  难怪没有被选上,难怪伊万诺维奇会特别注明用遥控或者自动化载具运行。

  这玩意已经超过了单兵负重极限,根本没有适用性。

  但民用吗,就没那么多讲究,弄一台小皮卡,主机放在车上,然后让技术员带着终端扫描即可。

  现在问题是:

  光是司机和在场的几个人可没法将货物弄上车,只能花钱租了机场的叉车,这才将两吨重的货物装置完毕。

  上货麻烦,下货也不好办,到了创业园,又到附近工地借了一台型吊车下货,还请工地的工人帮忙抬上二楼,这才搞定。

  两位络腮胡技术员,等这刻已经很久,迫不及待拆卸货物,准备先组装一个测试品。

  宋老师在一旁一边问,一边翻译。

  “这是视频扫描端,全方位覆盖。”

  “大家伙他们说是主机,还是自己研发的工业主机。”

  “其他的我不知道该怎么翻译,太专业了,老式俄语字典里没有,得去查一下。”

  林奇野出声:“不用,我大概听明白了。”

  原来那么笨重,其实根本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好时光工作室没钱买新型主机,干脆自己倒腾,用的是十几年前电子实验室的科学服务器。虽然成功了,可设备过于古老,难怪这么重。

  1.0版本的老古董是肯定要淘汰的。

  现在随他们去吧,只要终端能过关,以后出资让好时光工作室换个小型化主机就行了。

  过了好一阵,安装调试完毕,一位大胡子技术员比划着说着。

  卫老师翻译:“他问你们,谁想尝试下单人观察模式?这是三维数据扫描器中很有趣的调试方式。”

  “怎么个有趣法?”

  林奇野谨慎的问道,单人观察模式是林奇野提议增设的,为的是制作出虚拟现实技术的视觉接入。

  可这个年代的技术很难达到,也不知西佛尼亚酒蒙子研究员弄出来的是什么玩意。

  卫老师问了,不知所以:“他说不清,就说很好玩,特别是喝了伏特加后用最有意思了。”

  林奇野感到一丝古怪。李雄业却大感兴趣:“是吗?我没喝过伏特加,倒要尝试下怎么个有意思。”

  没等林奇野制止,李雄业就走上前,让大胡子技术员给他戴上那个奇怪的头盔。

  才走出去转了一圈,李雄业就左右摇摆着,眼看要摔倒了。

  两名技术员连忙扶住他,将头盔摘下,李雄业放声呕吐起来。

  还好,旁边看戏的保洁大妈,已经将一个塑料桶放在他脚下。

第102章 像素级三维建模,幕后操盘(反诈)

  李雄业稀里哗啦呕吐完,说出自己的感受。

  “不行,这东西我玩不了,感觉天晕地旋,脑中一团浆糊。”

  大胡子技术员叽里呱啦一阵解释,卫老师翻译道:

  “显示模式结合了裸眼3d,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所以我说喝了伏特加会更有意思,因为酒精麻醉后,神经会更加耐受。”

  原来是这样的,看来虚拟现实技术的视觉接入装置,暂时还是别考虑了,等智能ai孵化后再说。

  林奇野让两名技术员去试试,无一例外都受不了那种眩晕刺激。

  既然头戴的方式不行,就得现场改造。

  林奇野提出新的建议,完全去除头显功能,把头盔改造成连接显示器的胸挂设备。

  这样的话,外出人员还是可以正常使用这套装置。

  头显改成外显倒不难,甚至可以用更轻便的平板电脑来代替,也不需要连接线,用蓝牙无线连接即可。

  视频输出端改成平板电脑却有个问题,就是这两位大胡子技术员并不会安卓系统编程。

  这得让研发中心那边重新编译调试一款安卓版本控制程序。

  拥有智能ai的林奇野原本可以轻松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却不能这么做,只能让他们忙活吧。

  还好,现在弥影公司收购好时光工作室后,打了第一笔20万米金的研究款项。

  有钱了的好时光工作室,终于可以请的起程序外包商。

  他们直接将部分不重要的外壳程序发给第三方编程外包商解决,极大的减少了工作时间。

  第二天,新的设备完工。

  两百公斤重的主机,一个半圆球形蜂窝状的三维数据采集器,采集器通过蓝牙无线连接平板电脑,通过平板电脑实时反馈数据采集情况。

  具体操作并不复杂。

  一名技术员在大胡子的指导下,将背包样的采集器挎在胸前,正对前方摆动三维数据采集器。

  三维数据采集器上蜂窝状的探头,全是激光扫描仪端口,虽然技术没有未来那么成熟,却远比五十年前才发明出来时好用的多。

  通过激光束对物体进行扫描,很轻松就能获取其三维几何信息。

  另一名技术员则拿着平板电脑查看实时扫描数据协助调试。

  这样,两人配合下,一个负责移动扫描,一个指挥调整角度,在二楼机房测试,逐渐绘制出完整的机房三维图像。

  这些3d影像数据清晰度较差,用来做战场沙盘倒是没啥,毕竟主要是展现全局观。

  但并不符合林奇野的虚拟现实要求。

  或者说,现阶段,没有一款3d软件能够完全还原现实中的事物。

  这涉及到非常复杂的3d建模过程,精确到像素级以下的建模。

  所以就需要另一个步骤,数据重组。

  林奇野将平板电脑中数据导入机房那台特殊的算力设备。

  然后再导入拍摄的机房内部结构高清视频。

  新一轮运算开始,

  通过高清视频对比,将原本粗糙的三维扫描数据不断优化,不断进行调整。

  一个近乎完全真实的三维模型出现。

  林奇野特别拿着完成的三维模型与现实进行对比,两者之间几乎完全没有区别。

  甚至可以通过鼠标调整观察角度后,看起来就像换了个角度真实拍摄那样。

  这让两名刚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技术员宅男大为震惊。

  “这技术牛啊!感觉就像在房子里一样,比现在的3d游戏真实多了。”

  “林总,我们用这技术做游戏吧,特定火。”

  林奇野笑得:“我就是一个代理商,做游戏的事可轮不到我做主。你们俩以后的工作就是拿着这套装备出去采风,将看到的景观事物收集起来,然后在机房转录成三维数据。等素材够了,我才能拿到旅游部门去推介。”

  两名技术员听明白了林奇野的话,非常认同的点头,然后又跑到大胡子那边,细心学习起来。

  他们俩不光要学会怎么使用这套装置,还得懂基本的拆卸组装,以及维护的方法。

  所以,至少一周时间,都得跟着大胡子学习才行。

  为了以后的数据采集,林奇野还特别花钱买了辆二手皮卡,有了皮卡后,四名技术员不再是呆在机房里倒腾。

  经过三天的室内学习后,他们将200公斤重的主机抬上皮卡车,然后在全昆市到处转,每天都在采集数据和学习的过程中。

  直到一个星期结束,两名大胡子技术员依依不舍的踏上飞机离去,卫老师满意的拿到了3500元翻译报酬,技术员也学会了如何维护安装运行,并且还录制了临江楼、金丝阁三维数据。

  ....

  现在,该去旅游部门推介了。

  袁健飞带着两个技术员,拿着资料,往来于旅游部门,试图找个机会将项目推介出去。

  他们只需要一个展示的机会,自信自己公司的产品绝对能够吸引人。

  就在这个过程中,一位自称是旅游部门的男子,主动邀请他们在附近的茶吧聚一下。

  袁健飞犹豫了下,还是同意了。

  他和两名技术员跟着男子来到茶吧。

  男子很有礼貌地再次自我介绍,然后话锋一转:“你们的事我都知道,项目是好项目,但不是好项目就一定能成的。”

  袁健飞迟疑问道:“那要怎么才能成呢?”

  男子露出笑容:“我有一个侄子,人很聪明,又肯做事,如果贵公司愿意录用他,我保证明天上午,你们的项目计划书第一时间被看到。”

  “这样啊,你等我打个电话。”

首节上一节80/3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