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挂的学霸 第6节

他愣在那回想了一下,将手中的《数学分析Ⅰ》放到了书架上,顺势抽出了旁边的《数学分析Ⅱ》。

在他看《数学分析Ⅱ》目录的时候,耳边响起。

“同学!到时间了,一会儿我们就要下班了。”

苏哲转身,看见一女生看着他,看到女生的胸牌才知道,这女生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

他拿出手机看了看时间,已经六点二十了。

“马上走!”

说着,他从书架上抽出《数学分析Ⅲ》和《解析几何》,就要离开的时候,发现女生一直盯着她。

“同学!你没有不舒服吗?我看你脸色微红,额头上冒汗,你还是去校医院看看。”

女生提醒后,不等苏哲反应,就离开了。

苏哲有点懵的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把手机屏幕当镜子看了看自己的脸色,是有点微红。

按理说,在有空调的环境下,他不会流汗才是。

莫非是用脑过度……

在他想这些的时候,他肚子叫了起来,随即一阵饥饿感涌上心头。

他也懒得想了,拿着三本书来到自助借还区,操作完成后,带着三本书前往食堂。

路上,他先是接到了班主任的电话,问他可习惯,接着和他说了高考数学的事。

南门一中理科生数学估的平均分出来了,连60分都没有,只有可伶的58分。

要知道,以前模拟考,数学的平均分可是120分上下。

可见这次高考数学的难度。

之后,又说了数学卷第24题标准答案的事,通过相关老师的复查,确定第24题标准答案有错,他提供的答案是正确的。

为了感谢他发现错误,高考数学出题组和考试院一致同意,给他奖励一万块奖金。

这奖金已经给他妈妈了。

结束和班主任的通话,就在他为一万块奖金高兴的时候,老妈的电话来了。

他老妈说了一万个奖金的事,接着又和老爸、爷爷,还有三岁的小妹,一人说了一会儿。

老爸和爷爷让他好好学习,注意身体啥的,小妹来来回回就两句话。

“哥哥什么时候回家,小妹想你了。”

小妹苏美芸才三岁,他们也就过年的时候待在一起,虽说时间很短,但小妹很粘他。

两通电话后,等他来到食堂的时候已经七点十分了。

食堂中只有稀稀拉拉几个人。

由于他苏醒不久,没要米饭,而是点了两大碗素面。

两大碗素面下肚,才压制了他的饥饿感。

吃完饭,刚离开食堂,手机又响了,是范晓明打来了。

说他今晚回来的很晚,不用等他。

苏哲本想说课程的事,范晓明已经挂了电话。

范晓明的导师包正义下午两点多才吃午饭,范晓明晚上还要加班,看这情形,EUV光刻机光学镜头的研发真的很辛苦。

路上,他经过篮球场的时候,整个篮球场都是人,有打球的,有看球的,经过宿舍楼的时候,远远的就能听见那些男生鬼哭狼嚎的声音。

遇到最多的是一对对男女,女的打扮的真好看。

这一对对的男男女女出现在路旁、亭中、树下、草皮……

热闹是热闹,可……来学校不是玩的,而是学习。

不说和高中时期相比,但至少……

人和人之所以拉开差距,先天智商是一方面,可后天的努力同样重要。

来到图书馆四层自修室,一眼看去,只有四男三女,其中三对男女坐在一起腻歪,也就一男生在那认真的学习。

他没在多想,找了一个拐角的位置坐了下来。

第9章 离子束抛光,拿它七八个诺奖

苏哲将手中的三本书放好,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

八点十分。

他回忆了一下,下午三点多的时候看的《数学分析Ⅰ》,看完的时间是六点多点。

三个小时看完一本书,且能掌握书中的知识。

至于副作用,大概是脑力的大量消耗,大脑需要大量的消耗能量。

上午检查的时候做了脑部CT,并没有查出问题,这意味着他的脑袋没啥不好的病变。

想到这,就没再想了。

看着课桌上的《数学分析Ⅱ》,翻到目录部分,开始了学习。

随着时间的推移,图书馆四层自修室中的人依然不多,认真学习的学生少之又少。

可几对情侣的悄悄话声,仔细听的话还是能够听见的。

苏哲可不管这些,也没心思去听情侣间的悄悄话,他完全沉浸在书本中。

看完《数学分析Ⅱ》,他连忙翻开《数学分析Ⅲ》,在他看到一半的时候,自修室的广播响了起来。

“现在是夜里十点五十,离关灯的时间还有十分钟,请没有离开的同学赶紧离开。”

苏哲抬头,扫了一圈,整个自修室就剩他一人了。

他合上看了一半的《数学分析Ⅲ》,算了算时间。

将近三个小时,看完了《数学分析Ⅱ》和半本《数学分析Ⅲ》,效率提升了不少。

他摸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感受到一丝丝的饥饿感,其他都还好。

拿着书本,前往食堂。

虽说是夜里十一点,但食堂还有一个餐厅开着门,他点了一碗素面。

吃完素面,在回宿舍的路上,发现超市还在营业,他到超市买了一大包大白兔奶糖。

回到宿舍,发现范晓明还没回来。

这班加的真够晚的。

他放好借的三本书,洗漱一下准备睡觉。

刚洗漱完,范晓明回来了,两人刚好在客厅碰上。

“小哲!你怎么搞这么晚,不要告诉我你是被自修室的广播赶回来的。”范晓明放下电脑包,从电脑包中掏出笔记本电脑。

“是的!”苏哲点头回答。

“那个,书可以回宿舍看,反正没人打扰你。”范晓明打开笔记本电脑。

“自修室有免费的空调,我也喜欢自修室的气氛。”苏哲来到范晓明旁边,看着笔记本电脑屏幕。

屏幕是快速刷新的数据,看不太懂。

“那倒是!”范晓明起身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苏哲见范晓明端着茶坐到沙发上,他指着笔记本电脑屏幕问:“晓明哥!你这是在干啥?”

“分析数据!”范晓明喝了一口热茶,解释说,“我跟着我导师研究EUV光刻机光学镜头的事你是知道的,这光学镜头的制造是非常麻烦的,光学镜头的物质组成暂且就不说了,就说说光学镜头的镜面加工,其中……”

范晓明讲得很仔细,苏哲听的很认真。

目前,给制造EUV光刻机制造商BSML提供光学镜头的是欧罗巴的公司蔡斯。

蔡斯公司加工光刻机镜头用了精密机床铣磨,后续经过小磨头抛光、磁流变抛光和离子束抛光达到0.12纳米的面型精度峰谷值和20皮米的表面粗糙度。

“现在,有了更加先进的数控光学加工中心,其中包含了应力盘抛光和磁流变抛光,经过这些,光学镜头能够达到10纳米的面型精度峰谷值和2纳米的表面粗糙度。”范晓明有些自豪的说。

“我们能自主生产这种数控光学加工中心吗?”苏哲问。

“可以!”范晓明有些失落的说,“现在,我们的问题就出在离子束抛光上,我们研发中心造出来的离子束抛光设备对数控光学加工中心加工出来的光学镜头抛光,光学镜头只能够达到1纳米的面型精度峰谷值和200皮米的表面粗糙度,和蔡斯加工的相比,差了整整一个数量级。”

“差距是有点大!”苏哲点头。

“这离子束抛光技术说起来简单,就是用离子束去轰击光学镜头的表面,可坑人的是,没办法确定离子束的物质组成,只能不断的去试。”范晓明摇头说。

传统的离子束使用的是惰性气体氩、氮等,可这样的离子束达不到精度要求。

“明白了!”苏哲想了想,接连问,“这离子束抛光技术是不是很值钱?几百万还是几千万?研发离子束抛光技术需要掌握那些知识?”

“当然值钱,只要你搞出了离子束抛光技术,不说一个亿,就是卖十个亿也有人买,要知道,高端光学镜头可不止应用在高端光刻机上,还有摄影、测量、显微镜、医疗、天象仪等等很多高精密领域。”范晓明站了起来,“至于研究需要掌握的知识,数学和物理达到博士水平就可以了。”

听到离子束抛光技术这么值钱,苏哲心痒痒的,可他也知道,自己没有博士的水平,暂时参与不了。

他有些疑惑的问:“博士?晓明哥,你不是在读硕士吗?”

“那个,我可不是一般的硕士,再说,我硕士论文发了五篇SCI,毕业答辩也完成了,再有个把月,我要回陵州理工参加硕士毕业典礼了,接着就是九月入学读博,说句不好听的话,要不是我自己要求高,博士我都毕业了。”范晓明拍着胸脯说。

“那你现在这是?”苏哲有些不解。

“现在帮着导师做研究,再过几个月,我就可以叫导师师兄了,没办法,我博士导师是现在导师的导师王修齐院士。”范晓明坐下来,满脸笑容的说。

“博士导师竟是院士,导师的导师是你的导师,这关系乱的……读博还在陵州理工吗?”苏哲有些羡慕。

“当然,我的博导王修齐院士是陵州理工的教授、物理学学院的院长、陵州理工大学副校长……”范晓明有些骄傲,“小哲!你可以考虑一下陵州理工,我承认,我们学校和清大、燕大是有那么点差距,但也不大,绝对不会埋没你的才能。”

“我会考虑的。”苏哲点头。

全国每年那么多状元涌向清大、燕大,其中是有道理的。

不说那些有的无的,清大和燕大在学术方面真的很强,相对国内其他高校来说,绝对是顶尖的。

“小哲!像我们这样的天才,选择清大、燕大或者陵州理工没啥区别,我们需要的是自由,选择专业的自由、学习时间上的自由、本硕博学制上的自由等等。”范晓明半真半假的说着。

在他看来,先忽悠着,苏哲一旦选了陵州理工,还怕他改了不成。

“陵州理工这么好?这么自由?”苏哲有些狐疑的看着范晓明。

范晓明咳嗽一声,肯定的说:“清大和燕大我不清楚,我们陵州理工,只要你足够优秀,想要的都能给你,当然,要在法律的框架内。”

“我回头好好想想。”苏哲想起了课程的事,“晓明哥!你能不能搞到陵州理工大学理学相关专业的课程表,最好是本硕博都有的。”

“能!当然能!我把理学所有的专业,本硕博的课程都发给你,不过这课程是四年前的,现在的不对外公开。”范晓明说着在笔记本电脑上操作了起来。

“可以的!谢谢晓明哥。”苏哲说完没一会儿,他收到了范晓明发过来的文件。

“不用谢!你是我老姐的学生,你实力越强,我老姐就有吹牛的资本,你想想,你以后有了重大成就,成了院士,拿了诺贝尔奖,我老姐脸上有光不是。”范晓明笑着说。

“啊!这样啊!那我好好努力,拿他七八个诺贝尔奖。”苏哲一本正经的说。

“小哲!你的心真大!”

首节上一节6/1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