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挂的学霸 第12节

苏哲将XX-氢原子振动模型和XX-钙原子振动模型分开整理,用文件夹装好。

整理完这些,开始今天的主题。

研究离子束抛光技术。

点开第五次测试数据,正准备看的时候,手机响了。

是班主任范晓慧打来的电话。

先是问了他的状况,之后说到了高考成绩的事,说26号,也就是大后天的上午十点可以查询成绩。

最后班主任提醒他,这两天可能有清大和燕大的招生老师找他,告诉他没想好去那所学校就不要轻易答应。

就像约好的一样,班主任的电话刚挂,他老妈的电话来了。

说了一些关心的话,最后提醒他后天去市立医院复查。

还别说,要不是老妈的提醒,他都忘了要复查的事。

他老妈的电话刚挂断,班主任的电话又来了,说的是后天去医院复查的事。

班主任说,她给她老弟发了短信,让她老弟范晓明陪着他去医院复查。

……

结束和班主任的通话后,苏哲调整好状态。

从第五次测试数据开始,第四次、第三次……

挨个的看,挨个的分析。

这次,因为有分析第五次测试数据的经验,分析这些数据的速度快上了不少。

可分析来分析去,他也觉得提高离子束抛光技术的精度,问题是出在离子束上。

五次测试使用的十组离子束,多多少少都有些问题。

公开资料上,蔡斯使用的离子束是用惰性气体电离加速而来。

事实如何就不知道了。

要知道,这些公开的信息中,很多都是忽悠人的。

当然,五次测试数据的分析结果也提到了这个问题,而他们的重心却放在了光学镜头镜面凸起物,就也是凸起原子或分子的定位上。

他分析了一下,前四次测试失败,主要问题的的确确是出在定位上。

第五次,失败的原因不再是定位的问题了,相对前四次,第五次的定位精度已经满足了要求,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离子束。

苏哲根据前五次测试数据,计算了一下,用第五次测试,带负电离子束的那一组光学镜头镜片作为模板。

他为这种光学镜头镜片重新配置加工的带负电的离子束。

通俗的说,就是更换磨头。

第18章 DYN-离子束抛光技术,灵感乍现

找准了方向,苏哲将五次测试数据的五组带负电的离子束的相关数据挑出来仔细的梳理了一遍。

再根据作为模板的光学镜头镜片的特性,计算离子束的物质组成和加工时的能区,也就是离子在撞击光学镜头镜片镜面时的速度。

一条数据一条数据的分析,一个参数一个参数的计算,终于在耗了八个小时,消耗五个大馍,半斤大白兔奶糖,和满满一杯水的情况下。

带负电的离子束被他推算出来了。

这种离子束物质组成主要是氮,以及少量的氧和氖。

之所以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推算出来,一方面是他强大的脑力和计算力,再就是得益于有着大量的数据。

离子束的问题解决了,接着又把加工工件的过程和加工环境加入了进来。

通俗的说,就是使用相关的数据,模拟了离子束加工光学镜头镜片的加工过程。

结果,想当的完美。

当然,他做的都是理论,考虑到的因素基本上是理想状态下了,要在工程上实现,难度还是有的。

就比如离子束的能量控制,以及加工环境的控制,有着很多现实、工程上的难题。

相对的,他对工程实现这一块非常的薄弱。

这时他知道,要想在探索宇宙和研究基本粒子的这条路上走的更远,不仅要掌握理学相关的知识,工学相关的知识也要掌握。

想到这,苏哲站了起来,活动活动身体。

不管怎么说,他已经在理论上突破了离子束抛光技术精度,以他的计算结果看,使用这种离子束抛光技术,光学镜头镜片平面镜面能达到0.06纳米的面型精度峰谷值和10皮米的表面粗糙度。

较蔡斯公司加工出来的0.12纳米的面型精度峰谷值和20皮米的表面粗糙度要强上不少。

且加工光学镜头镜片的曲面精度能够达到0.1纳米的面型精度峰谷值和16皮米的表面粗糙度。

这样加工出来的光学镜头的镜片,不管是平面的精度,还是曲面的精度,使用在EUV光刻机上都是绰绰有余的。

当然,这些精度目前只是理论上能够达到的,实际效果怎样,还要看工程实现。

完成了离子束抛光技术的理论突破,苏哲整个人轻松了不少。

活动结束后,用毛巾将身上的汗擦干,就着温开水吃了五个大馍。

此时此刻,苏哲整个人,不管是从精神上,还是身体上,都觉得无比的舒坦。

靠在椅子上休息了一会儿,在感觉有些冷的时候,坐正身子开始整理数据。

将离子束的物质组成,电离、加速的相关参数整理好,加工的过程以及加工环境的参数等等写清楚。

一共整理出了十张A4纸。

他还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DYN-离子束抛光技术。

装订好后,看了看时间,已经是夜里一点了。

本想去找包正义和范晓明了,想到他们正在忙碌,也就放弃了去找他们。

现在正是第六次测试的关键时刻,去打扰他们不好。

再说,他搞出来的DYN-离子束抛光技术,理论上可行,工程上有着一定的难度,至少他是这么认为了。

想了想,还是等明天第六次测试的结果出来再告诉他们。

想通这些,苏哲将手中的DYN-离子束抛光技术文件放在了文件夹中。

他一边想,一边关了办公室的灯,夜很深了,他打算回宿舍睡觉。

本来想着是一场硬仗,也就花了将近十个小时,十个大馍,半斤大白兔奶糖就解决了。

突然间,心中想,提高光学镜头镜片的镜面精度,除了离子束抛光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的技术?

有了这想法,苏哲的大脑快速的运转起来,各种各样的设想、可能在他的脑海中呈现。

他直立立的站在办公室的门口,走道上的灯光照射进办公室。

苏哲的额头开始出汗,脸色越来越红,渐渐的,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滴落。

没一会儿,他的脸色通红,汗水已经湿透了他的全身。

突然间,他猛地摇头,嘀咕着,“不能想了,再想就要晕过去了。”

强行停止了思考,苏哲有些虚脱的靠在门边,无力感和饥饿感充斥了全身。

看了看时间,一点半。

估算一下,他思考的时间也就十几分钟,短短的时间直接给他干虚脱了。

这大脑消耗的能量也太夸张了。

“不行!去医院复查的时候要好好检查一下,我可不想英年早逝。”

打开办公室的灯,剥了一把大白兔奶糖吃下肚,又喝了半杯水。

坐在椅子上,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他算是明白了,千万千万不要毫无头绪的乱想,这样只会白白的消耗脑力,坑了他自己。

就如那次解哥德巴赫猜想一样,没头绪的坚持,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晕过去。

提高光学镜头镜片的表面精度,不可能只有离子束抛光技术,肯定有其他的方法。

只是一时半会儿想不到罢了。

缓过来的苏哲又吃了五个大馍,喝了半杯水,做完这些,他算是彻底缓过来了。

想了想,觉得做学术、搞科研真的不能强求,需要的是积累,需要的是灵感。

水到渠成才是做学术、搞科研的态度。

就拿他搞出来的XX-氢原子振动模型来说,没有之前的积累和他在原始数据中发现的异常,他是不可能搞出来的。

还有重光子,当时只是灵感涌现,没想到会有如此作用,让整个模型变得异常的自洽。

做学术、搞科研,需要的是知识的积累和灵感,两者缺一不可。

特别是搞创新,灵感非常非常的重要,但灵感的到来是有前提得,那就是足够知识的积累。

想通这些,苏哲也不在强求了,用布质手提袋装上剩下的五个大馍和斤把大白兔奶糖,拿着他的超大水杯,起身关灯,回宿舍洗洗睡觉了。

关灯的时候想,本来打算用两天时间的,没想到提前完成了任务。

满打满算也就十个小时。

回去好好的睡一觉,等第六次测试结束,他要给包正义和范晓明一个大大的惊喜。

要是第六次测试成功,搞出了符合精度要求的离子束抛光技术,那他的惊喜就是锦上添花。

要是没成功,那就是雪中送炭。

想着,他随手一带办公室的门。

砰的一声!

门在门框中来回振动,振动声连绵不绝。

“这门做的,这样的振动,绝……”

提到振动,苏哲脑海中闪过一道灵光,他兴奋的夺门而入。

第19章 灵感,QG-双原子震动技术

苏哲打开灯的开关,将手中的布质手提包和大水杯放在了办公桌上,抽出一张空白A4纸,拿起笔快速的在纸上写着。

很快,公式和数据写满了A4纸,他放下笔,看着A4纸上的内容,心中升起无限的感慨。

就因为办公室门的来回振动,让他将XX-氢原子振动模型和光学镜头镜片的镜面加工联系到了一起。

氢原子在特定环境下吸收波长1.25纳米X射线,接着释放波长0.02纳米X射线,从而氢原子发生位移。

利用氢原子的这个特性,就能操纵氢原子振动起来,利用氢原子的振动带动其他原子的振动从而使得光学镜头镜片的镜面更加平整。

A4纸上写的就是实现这个过程的重要公式和数据,接下来,他需要详细的推算,看这种方法理论上的可行性。

苏哲起身,将办公室的门关上,打开空调,将温度调到了最低温度16度。

首节上一节12/1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