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文明很强,就是科技树有点歪 第104节

“玄女,搞几个液氢液氧小功率助推器。”

“在安全距离之外,把这卫星送上太空。”

“后续的卫星也一样,推进剂预留维持20次攻击的标准。”

吩咐玄女一声。

陈易就回去二楼,准备完善这次演习的方案。

“闪击德里城,斩掉蓝方指挥部,最快的办法就是无人机突击。”

“光见无人机不见人,这也是一种潜伏和隐藏。”

“等无人机把对面有生力量消耗差不多,胜利天平自然就倾向红方这边。”

陈易想起全球第二副本,风靡一时的闪击战术。

当然,现在不是百年前。

现在一场战斗核心考验的是空中力量,陆地人员差不多变成扫尾清场的角色。

想要进行闪击,只能通过空战进行。

凭借先人一步的战术,还有飞行器性能,完成强大的闪击。

“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对于无人机的性能要求较高。”

“不过,攻坚无人机凭借强大的气动布局,还有强大的太空冲刺发动机。”

“性能已经满足需求,欠缺的只是操控能力,导致许多机动和攻击性能无法发挥出来。”

“只要想办法把无人机的操控能力补上,这场演习,胜利就在望。”

虽然在陈易的设想里。

还有其他几个办法能让红方取得胜利。

但这些办法,跟这样的技术横推比起来,无人机横推比起来,效果和震撼性显然要差了许多。

拿出AR眼镜,还有感应脑电波的运动头带。

跟大脑直接联系的脑电波虚拟头盔。

这个黑科技含量太高,暂时不适合拿出来。

不过,脑电波虚拟头盔不方便拿出来。

这脑电波感应头带,还有AR眼镜倒是没问题。

毕竟读取脑电波的仪器,医院已经有一堆的脑电图设备。

更进一步读取脑电波信息的脑机仪器,在一些实验室也有了雏形。

他翼飞,他科技天才陈易。

研究出一款稍微强了亿点点,可以读取脑电波控制指令的仪器,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把AR眼镜,还有感应头带,做成一体化的VR设备。”

“再搞个仿真版的打飞机大战游戏,红军里面筛选出一批比较猛的玩家,等到演习战斗开始,就当打游戏般冲就行。”

陈易根据之前虚拟头盔,沉浸式AR眼镜,脑电波感应头带的技术。

无需系统的调整,自己就确定了这次VR打飞机大战,可行性的设备方案。

“玄女,生产一批这些配件,给我送过来。”

陈易给设备的方案,填充亿点公式和细节。

然后制作好生产技术流程和细则,发给玄女进行制造。

随着读取的技术信息越来越多,融会贯通自成宗师。

现在很多设备和技术,陈易已经能做到无需系统的辅助,自己就独立研究生产的程度。

趁着VR设备生产的时间。

陈易又开始设计打飞机大战的游戏框架。

这款游戏核心的要求就一个,真实。

无论是对方的战机,还是自己操控的无人机性能。

陈易都按照现实版的威爷,咆哮狼,鲲鹏等等战机,还有攻坚无人机的真实性能,进行了设计。

至于这些性能参数哪里来。

攻坚无人机是自家的,陈易比谁都清楚。

其他战机,当然也不可能在网上抄的。

陈易就打个电话说了一句。

说想要研究一下现代战机飞行器。

不用几个小时。

超音速快递。

一份绝密级的移动硬盘送过来了。

就当是给某个飞行员,某架战机,安排一个本身就需要训练的转场任务。

称不上铺张浪费。

拿到了硬盘。

陈易把相关性能参数和自己设定的游戏框架,交给玄女制作好游戏。

自己就拿着生产好的配件,开始组装。

很快,一个苹果新发布的头显设备差不多,但要更精致更轻薄的设备出现在陈易面前。

“有点像,不透明款的泳镜。”

陈易吐槽一下,戴上虚拟头盔,开始编写这个VR头显眼镜核心的脑电波算法

很快,算法程序编译完成。

经过玄女加密,烧录进VR的芯片内部。

一个全新款的脑电波VR眼镜就制造完成。

【物品:沉浸式脑电波VR操控设备】

【属性:能源x34.9,强度x16.2,运算力x59.9,信息处理x59.2,感应x18.9,显示x32.8,美观x12.6,便携x10.3】

【注:这是一款沉浸式,脑电波控制的VR设备。

投射到视网膜的影像,可让你获得更强大的沉浸感和视觉体验。

多点多距离角度的声音发生器,可组合模拟现实来自四面八方的声响。

外部的摄像头语音交互系统,让你的体验在虚拟和现实之间完美融合。

脑电波控制的效果,让你念头闪烁,指令即可下达,做到几乎无延迟完美操控状态.】

“视觉,听觉,还有操控,几乎都真实完美的实现了。”

“这样的操控设备,配合体型小巧灵活的攻坚无人机,再加上顶级飞行员的技术,毫不客气的说,空战第二,无人敢喊第一。”

“等玄女把打飞机大战的游戏做好,玩玩试一下。”

看着自己初始设计制造的VR设备,性能已经够用,能满足需求。

陈易也没耗费意识波,继续调整升级。

毕竟,这不是自己私人使用,而是要拿出去公众使用。

太猛了,有点不好。

把vr设备收起来。

陈易继续设计一款新式的无人坦克装备。

“坦克,最重要的是护甲,这个抄就行。

但以少打多,还需要提高一下隐身能力,搞一层翼飞的太阳能充电膜,吸收大部分雷达波。

动力区域再反向弄一层,减少红外热量泄露。

红外线也是光,在吸收范围内。

武器的话,一门6公里射程的激光主炮,一门普通坦克的滑膛炮。

再来几门自动锁定攻击的小激光武器,避免被人钻肚子。

动力系统的话,燃油发动机肯定不行,热量和噪音太严重了。

上超大扭矩的电机,配置动力电池,玩的就是幽灵坦克,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这,好像超重了。”

“想要正常的跑起来,履带宽度需要增加差不多一倍。”

“履带跟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增大,损耗增大,哪怕采用翼飞的碳硅锂电池,公路行程400来公里就趴窝,草地荒野行程还更低”

陈易以99A作为基础,结合翼飞的新技术,稀里哗啦一通魔改。

最后得出一款超级猛。

但也超重,超标的坦克。

“丢电池模式?”

“坦克肚子就这么大,好像没地方丢”

“无语,这在地面跑的傻大个就是麻烦。”

“砍了!”

“体型砍小!不需要载人,空间不用这么大!”

“装甲性能砍了,能防住普通单兵武器就行,单兵反坦克那种不算。”

“反正等坦克上场,肯定对面已经被空对地轮了一遍,不会具备太强大的重火力。”

“常规滑膛炮砍了,这玩意需要携带炮弹不说,还死重死重。”

“激光主炮功率也降低,6公里射程降低到4公里,不然冷却系统太冗重了。

按照金属对激光能量敏感的特性,还有金属良好的热传导。

这激光主炮也不需要轰开对面的装甲,只要命中中心部位,产生的熔融和高温就能破坏掉仪器,同时把里面的人变成焖锅肉。”

陈易挥舞着刀法,一刀接着一道地砍下去。

很快,新的坦克就变得面目全非,跟一开始的99A完全不一样。

但整体却又没有脱离翼飞的技术框架范围。

确定了主要功能和框架。

陈易就开始往里面填充细节和技术。

首节上一节104/29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