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周开始 第173节

这是打算借顾廷烨的势了,可惜了,如今站在小秦氏面前的是杨五,顾廷烨如今虽然风头正盛,一时无两,可他也只是个京卫指挥使,管不到锦衣卫的头上。

更何况

“大娘子这就有些不讲道理了,如今证据确凿,本千户奉命前来拿人,顾指使虽然位高权重,可在律法面前,也断然没有半点不同之处!”

说着,杨五忽然一声闷声,嘴角扬起了笑容,看着小秦氏。

“还是在小秦大娘子眼中,我大周的森严律法只是摆设?所谓的律法严苛,只是用来约束旁人的? 却唯独宁远候府是例外呢!”

杀人诛心? 莫过如是。

小秦氏顿时色变,原先的从容不迫和淡定悉数消失? 面沉如水。

“怎么会呢!五郎多心了? 既然五郎是奉命而来,我侯府自当全力配合!”小秦氏讪讪笑道,又侧身对着身侧的向嬷嬷吩咐道:“向嬷嬷? 还不快些吩咐下去? 将府上的仆役下人们都唤到前院来!”

“是? 大娘子!”小秦氏身侧的嬷嬷便是向嬷嬷,冲着小秦氏福身一礼,当即便躬身快步退出了大堂? 依着小秦氏的吩咐下达命令去了。

杨五听到小秦氏的话却眼睛一亮? 目光落在这位向嬷嬷身上? 带着打量,意味颇有几分深远。

不多时? 大堂外头的院子里? 便满满当当的站了将近二百人? 年轻的小女使? 年迈的婆子? 年轻机灵的小厮,沉稳老练的管事儿。

杨五拿出名册,当着众人的面,将刘管事放印子钱,追讨至一家五口死亡的消息说了出来,顾家的下人们纷纷色变,随即杨五便开始点名。

先后点了十多个名字,多是顾家嫡系这边的管事和仆役,四房和五房的仆役倒是没有一个。

最后,杨五走至面沉似水的小秦氏身前,拱手礼道:“秦大娘子,劳烦你身边的这位向嬷嬷也随本千户走一趟!”

“什么?”

这一下子,小秦氏再也淡定不起来了,向嬷嬷可是她身边最当用,最信任的人了,往日里有什么事情她可都是和向嬷嬷商议的,就连以前对付顾廷烨的那些个阴招儿,也都是向嬷嬷一手操办的。

可以说,向嬷嬷就是小秦氏的左膀右臂,方才杨五点名的那些个管事也都是她平日里惯用的人,如今若是连向嬷嬷也被杨五抓走的话,那她在这侯府里头,岂非就成了孤家寡人。

“向嬷嬷一直在我身边听命,替我操持府里的事情,平日里连府门都极少出,怎会和此事有关联?”

杨五却不说话,只微笑着看着小秦氏,认认真真的听着她把话说完,然后看着她的眼睛,一旁的几个锦衣卫,却已经已然走至向嬷嬷的身侧,有的摩拳擦掌,脸上露出轻蔑的笑容,有的则是目光冰冷,手掌也搭在了刀柄之上。

只待杨五一声令下,他们便会直接动手。

小秦氏终于急了,一旁的向嬷嬷赶忙站出来道:“大娘子不必为难,老奴随他们走一趟便是,咱们大周律法森严,锦衣卫又是天子亲卫,断然不会污蔑老奴区区一个下人的!大娘子莫要担心!”

小秦氏深吸了一口气,顷刻之间,便调整好了状态。

“既如此,那你便随着五郎走一趟南镇抚司衙门,好好的配合五郎他们查案,知道什么就说什么,切莫有丝毫隐瞒!”

小秦氏看着向嬷嬷,语重心长的叮嘱着。

向嬷嬷也道:“大娘子放心,老奴虽然蠢笨,但怎么说也跟在大娘子身边这么多年了,个中利害还是分得清的!”

看着这主仆两一唱一和的,一副主仆情深的模样,杨五这铁打的汉子竟也生出那么一丝丝的感动。

感动归感动,杨五可不会因为感动了就对向嬷嬷网开一面,律法昭昭,锦衣卫的律例更是铁律,杨五可不蠢。

相较于这一点点的感动,这一两颗无足轻重的眼泪,还是他的前途,他的差事更加重要。

小秦氏以为,这一次杨五登门将向嬷嬷和侯府里一干和刘管事相关的人员带走,只是为了配合查案,不会有什么事情,等到过一段时间,那个放印子钱至百姓死亡的案子破了,向嬷嬷她们自然也就能回去了。

可她不知道的是,若是没有掌握实际的证据的话,梁昊是断然不会让杨五带队登门,把人带回南镇抚司衙门的。

而且这一次小刘管事出事,和小秦氏一直巴不得弄死的继子顾廷烨可脱不开干系。

澄园,外书房。

顾廷烨正坐在坐在长案前的蒲团上处理军务,石头笑嘻嘻的走了进来。

“怎么,遇上什么好事儿了!开心成这样!”顾廷烨抬眼看了一下石头,又复埋头到案上的军务之中。

石头笑眯眯的说道:“爷,事情妥了!”

“什么事情妥了?”顾廷烨的注意力依旧在案上的军务上。

石头往前走了几步,说道:“就是您答应了卫家舅老爷的事情,已经办妥了!”

顾廷烨的动作顿时一僵,目光从案上收回,抬眼看着石头,问道:“当真?”

石头笑着道:“小的办的事儿,爷您还不放心嘛!”

顾廷烨却将信将疑的看着道:“就你小子这样的我怎么放心!”

石头也不脑,而是笑着道:“就在刚才,南镇抚司的杨千户亲自带人去了侯府,把向嬷嬷还有侯府的十几个管事儿都给带走了!”

“这杨千户又是何许人也?”

石头道:“您忘了?就是令国公家的五公子杨云聪呀!”

说起杨云聪这个昔日的狐朋狗友,顾廷烨怎会不认识,当初这家伙被家里人塞进锦衣卫的时候,他们几个交好的还陪着他一块儿在广云台呆了三日,然后杨五就彻底在汴京城的纨绔圈子里头销声匿迹了。

等到顾二再次听到杨五消息的时候,就是当初杨五亲手把他堂哥杨三抓回南镇抚司衙门,然后便被卫允直接破格提拔之时。

“梁镇抚那边怎么说?”顾廷烨问。

石头答道:“梁镇抚已然派人来知会过了,一应证据皆已俱全,此次把人抓了,就绝没有在让他们回到侯府的可能,向嬷嬷的儿子乃是首犯,定然是要被砍头的,余者皆按从犯论处,最低也是个罚没银钱,脊杖四十,发配边疆!”

罚没的当然是侯府的银钱,若非这些人都是侯府的下人,都在奴籍之上,而非良民百姓的话,只怕就不是罚没银钱,而是抄家了!

这可是整整五条人命的重罪,如此处置,已然算是轻的了。

顾廷烨冷笑道:“这一回,我倒是要看看我那位继母还能翻起什么浪花来!”

石头道:“这次咱们便如同将她的左膀右臂都给折了,让她成了光杆的将军,侯府里头上上下下那么多庶务,若是少了这些管事儿的,岂非要乱成一团!”

“是啊!”顾廷烨语气颇为感慨:“如此大好时机,四房五房那边定然不会轻易放过,而是把他们的人推出来,想尽办法从我那位继母手中将打理侯府上下的庶务的差事儿给接过去!”

说到这儿,顾廷烨的话音却忽然一转,“不过现在得火候还远远不够啊!顾廷炳和顾廷狄的事儿,还得再拖上一拖!我那位大哥哥如今可还不肯服软,不愿松口呢!”

石头道:“要不小的再跑一趟南镇抚司,再往里头添一把火?”

顾廷烨却笑着摇了摇头:“这事儿就不用你去了,咱们家大娘子已经往火上浇了不少油了,如今你要做的,就是带着四叔和五叔去一趟南镇抚司的黑狱,瞧一瞧我那两位堂兄弟此时的模样!”

前几日明兰被顾二的四婶婶和五婶婶给气炸了,连顾二都被记恨了半日呢!之后明兰让人带话去南镇抚司的事情可没瞒着顾廷烨。

第 267章 处置

如今的宁远侯府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四房五房的顾廷炳和顾廷狄还在南镇抚司的黑狱里头没出来,侯府上上下下十几个管事又悉数都被抓了回去。

这还不够,当天下午,侯府在外头的那些产业之中,凡是和刘管事有关的一应人员,也都被锦衣卫给抓走了。

这一下子群龙无首,顾家一大半的产业都被迫歇业整顿,如今宁远侯顾廷煜卧病在床,整日咳嗽不停,就靠着汤药吊命,哪里还有精力处理宁远侯府的事情,顾廷煜的大娘子邵氏又是个绵软的性子,自己没什么主见不说,耳根子还是个软的,极其容易被人左右。

顾家里里外外的事情,自然也就握在小秦氏这个先宁远侯的大娘子身上。

可现如今顾二这厮联和锦衣卫给她来了一招釜底抽薪,把小秦氏平日里惯用的心腹亲信一下子全给撸了,一个都没剩下。

收到各处府外各处产业消息的小秦氏顿时便头大如斗,想要派人去接手吧!可手底下又没有当用的人。

无奈之下,小秦氏只得把这些产业铺子什么的都给关了,把这些个消息暂时压了下去,瞒着四房五房的人。

好在如今四房五房那边如今都忙着自家儿子的事情,根本没时间理会这些事情,否则的话,依着他们那闹腾的性子,是绝不会像现在这样,什么也不做的。

小秦氏只能一边快速物色新的人选,接替那些个管事们的差事儿,一边撺掇着四房五房的人一块儿往澄园跑,想要让顾廷烨和明兰帮着捞人,探听南镇抚司那边的情况。

卫允和明兰之间的关系,知道的人可没有几个,在外人眼中,卫允只是一个和盛家有亲的远亲而已,不过是关系亲近了一些。

现在顾家所有的目光都放在顾廷烨的身上,想让他帮忙,可顾二就是个软硬不吃的家伙?他要等的东西没有等到?就绝不会松口。

顾家那一大家子人没有办法,就只能去找如今的宁远侯爷顾廷煜了。

南镇抚司处?顾廷炳和顾廷狄还没处理?顾廷烨求到了官家的面前,官家亲自发了话?把这两人的事情先搁一搁,先处理其他人。

倒是顾家的那一应仆人?拉到南镇抚司衙门里?就直接被塞到了黑狱里头,只关了一天便悉数都认了罪,只有一个向嬷嬷,依旧咬着牙关?在无穷无尽的黑暗中苦苦支撑。

可惜?纵使她不认罪也没什么用处,一应画了压的口供和案件卷宗,已然送至永安帝的案头。

御书房中,永安帝看着梁昊递上去的折子,看着上面的论述?顿时便火冒三丈。

想他刚刚即位不久,就出了西夏那么一档子事儿?后来吐蕃也跳了出来,民心浮动?流言四起,朝臣们便提议让曹太后垂帘听政?执掌玉玺。

永安帝的心里本就十分不爽了?偏生这个时候?这些个世受皇恩的勋贵之家还要搞事情,而且一闹就是五条人命。

这满汴京城除了上一次逆王叛乱的时候,就没一下子出过这么多的人命,而且人家还是一家子,那可是灭门之祸。

而且这件事情涉及到的是宁远侯府,是他的宠臣顾廷烨,若是处理的不公允的话,若是被有心之人挑了出来说事,那才是真正的麻烦。

永安帝已经感受到了危机,如今曹太后在朝堂之上已经逐渐变得强势起来,把着朝政大权不肯退还,还明里暗里的打压永安帝。

若是这件事情处理不好,被曹太后拿出来说事,不论是永安帝还是顾廷烨,都将受到来自曹太后的打击。

永安帝虽然怒火中烧,可理智却仍旧没有失去,这些人虽然和宁远侯府有关,但终究只是些下人,而且还是侯府里头的下人。

顾廷烨和侯府之间的关系恶劣,永安帝可是知道的,当即便直接下令,让南镇抚司依律从严处置,不能有半分徇私。

一收到永安帝的回复,梁昊便当即让人把这三十多号顾家的奴仆都给处理了,几个和刘管事儿牵连比较深的,直接处死了,剩下的那些,包括那位向嬷嬷,则是依着卫允留下的话,将他们刺字发配去了西北边境,屯田戍边,永世不得离开。

不过这事儿可还没完,永安帝这边下了申敕的圣旨,内侍拿着圣旨去了宁远侯府,学着永安帝的口气,声色俱厉在小秦氏和宁远侯顾廷煜面前宣读了圣旨,骂他们管教无方,纵容仆役胡作非为,还闹出了人命云云,最后还罚了宁远侯三年的俸禄。

传旨的太监刚走,杨五就又带着十几个锦衣卫登上了宁远侯府的大门,锦衣卫的惯例,除了相应的刑罚之外,还有罚没银钱这一项。

这些案犯都是侯府的下人,身契都握在小秦氏的手里,自然没法抄家,那就只能对宁远侯府罚没银钱了。

先是五百两银子的赔偿,若是受害的那家人还有亲人的话,那就给他们的亲人,若是没有亲人,便给他们族里。

除此之外,宁远侯府还要迎来锦衣卫的巨额罚款,依照锦衣卫条例,致那五人死亡的小刘管事罚款白银五千两,三个罪行稍微轻一些的,一人三千两,加起来就是九千两,其余还有三十二人,按照每人五百两来算,就是一万六千两白银。

总共加起来就是三万两银子。

“什么?三万两!”宁远侯顾廷煜听到杨五的报出的数字之后,当长久被惊的大呼起来,然后便是一阵猛咳,宁远侯夫人邵氏连忙扶住顾廷煜,抬手不停的轻拍他的后背,表情分外的担忧。

一旁的小秦氏也被杨五这一开口给惊到了!

“五郎是不是看错了?”震惊之后,小秦氏强撑着笑脸问杨五。

杨五却道:“当年我三哥在广云台外头无辜殴打百姓,被我亲手给抓了,送去了黑狱之中,那几个平民只是受了些轻伤,大娘子可知道我大伯除了垫付了那几个百姓的汤药费,以及每人五两银子的补偿之外,还被南镇抚司罚没了多少吗?”

小秦氏愣了一下,根本没有想到杨五会忽然抛出这么一个问题:“不知令国公被罚了多少?”

杨五伸出手,摊开五指,道:“五百两,整整五百两银子,那几个平民都只受了些皮肉伤,只要将养个十天半个月便无大碍!可我大伯还是被罚没了整整五百两银子,可就是如此,我三哥还是在黑狱之中被关押了整整三日!受尽了苦楚。

如今贵府的管事犯的可是命案,那可是整整五条人命!难不成在秦大娘子眼中,百姓们的性命便是草芥?死了便死了?”

外间日头正盛,阳光普照,炎炎的烈日驱散了世间的黑暗,却驱不散那些影藏在犄角旮旯里头污秽和肮脏。

小秦氏的定定的看着杨五,愣了半晌。

那可是整整三万两白银,不是三千,也不是三百。

想当初顾家因为那点狗屁倒灶的事情,让堂堂宁远侯世子顾偃开,娶了顾廷烨的生母,一个盐商之女,唤来了近百万两白银的嫁妆,填补了顾家的亏空。

这么些年下来,顾氏一族,便靠着顾偃开一人苦苦支撑,四房五房的那些人就跟吸血的蚂蟥似的,依附在顾偃开的身上。

这么多年下来,当初顾廷烨的生母白氏带来的那些嫁妆,如今已然花的只剩下一小半不到。

小秦氏虽然更看重宁远侯的爵位,可钱财在小秦氏的心里同样重要,否则的话,等整垮了顾廷烨之后,她和顾廷炜难道抱着宁远侯的爵位坐吃山空吗?

如今若是骤然拿出去三万两,对宁远侯府而言,伤筋动骨是必然的。

“五郎,能不能打个商量············”可小秦氏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杨五给打断了。

“此事绝无半点商量的余地,难不成大娘子认为这是在做生意么?还能够讨价还价?实不相瞒,若是你们宁远侯府不肯出这些银子的话,那我也只能回去禀报我们镇抚,再由咱们梁镇抚上报官家,只怕到时候下来的就不是申敕的圣旨了!”

杨五的脸上挂着一脸意味深长的轻笑,眼中闪烁着冷芒。

首节上一节173/3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