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诏狱开始修仙 第72节

  只有把身边一切关系、矛盾、环境都彻底弄清楚,做事情才会有底气。

  “或许那金丹期修士真的和裴擒虎或者青云门有仇,借机杀掉裴擒虎,然后引得御灵宗宗主迁怒于青云门,这姑且算是一个理由,但绝不是唯一一个能够推理出来的理由。”

  “他如果不仅仅是冲着青云门呢?有可能他是冲着御灵宗,而青云门背后站着神霄圣地,他想引起神霄圣地和御灵宗的矛盾?!”

  “不!”

  “他是想造成神霄圣地和金阳圣地这两个庞然大物之间的冲突!”

  猛然间,顾慎想到一个可能,被震得头皮发麻!

第107章 郑师姐

  顾慎心中的想法,没有对孙丰庆和郑师姐说,因为这太难以置信。

  神霄圣地和金阳圣地是两家上古圣地,是南域的主宰者,是这片天地间最顶级的庞然大物,如今竟然有人要算计这两大圣地,恐怕就算说出去,也没人会相信他的猜测。

  就连顾慎自己也知道,这只是他众多推测中的一个。

  顾慎看向二人,道:“师姐,丰庆,你们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吗?”

  郑师姐想了想,摇头道:“不知道,我还没有想好。”

  孙丰庆道:“我想等伤彻底养好,就去神霄圣地统治的疆域,那里是南域的中心,繁华、昌盛,强者无数,有更多的机缘,有希望快速成长。”

  顾慎看着孙丰庆,他感觉经历这一番生死,自己这个兄弟有了一些变化,甚至是比较大的变化。

  “你想报仇?”顾慎问道。

  孙丰庆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缓缓道:“以前我有一个仇家,现在我有了另一个。”

  “以前我总是在逃避,用喝酒来掩盖,自欺欺人。”

  说到这里,孙丰庆抬头看向顾慎,笑道:“元霸,你之前不是问我有什么藏在心里的事吗?那时我没有跟说,这些事关系到我的身世,我本来打算永远也不会讲出来,在我心里藏一辈子,不过现在,经历了宗门大难,我倒是想通了,以前经历的事情,没有什么大不了。”

  顾慎点了点头,他确实发现,孙丰庆似乎看开了许多。

  接下来,顾慎和郑师姐听着孙丰庆讲述他的过往,两人都很是惊讶,看似平平无奇的孙丰庆,竟然还有这么离奇曲折的经历。

  赵国在胤国的西北方向,中间有胤国和元国阻隔,实际上并不接壤,而且因为凡俗界交通不便利的缘故,胤国很少有关于赵国的消息。

  孙丰庆是赵国皇族,或者说,他曾经是赵国皇帝,只做了两个月的赵国皇帝。

  孙丰庆的父亲身体不好,登基之后没有两年就驾崩了,之后将皇位传给太子,也就是孙丰庆。

  孙丰庆登基后,年纪尚轻的他难以令赵国其他皇族成员臣服,在孙丰庆登基两个月后,二叔晋王起兵造反,孙丰庆调兵平叛,但晋王军队中有撒豆成兵、刀剑不入、腾云驾雾的奇人异士,在那些奇人的帮助下,晋王军队很快攻破赵国京城,孙丰庆突然想起太祖传下的青云金帖,便带着青云金帖,趁城破之际的混乱出逃,带着青云金帖,一路上风餐露宿,上了青云山,拜入青云门,成了杂役弟子。

  “最开始的时候,我也想过学成神通法术,去找二叔报仇,夺回皇位。”

  “但我是劣灵根,修炼速度太慢,没有大的机缘,一辈子也难修到练气中期。”

  顾慎皱了皱眉,问道:“你二叔军队中的奇人异士应该是修士吧?”

  孙丰庆点头道:“我也是后来才知道那些人是修士。”

  “是青云门的弟子吗?”顾慎问道。

  孙丰庆摇头道:“不,青云门禁止弟子插手凡俗国家的事务,那些修士可能是散修。”

  “也可能是碧云宗的人。”郑师姐补充道。

  孙丰庆点了点头,道:“是,赵国是青云门和碧云宗接壤之处,我二叔能寻到碧云宗修士的助力,也是有可能的。”

  顾慎想起孙丰庆之前总是一副无心修炼的模样,问道:“后来你不打算报仇了?”

  孙丰庆笑了笑,道:“不想了,一个原因是我前途渺茫,看不到报仇的希望,还不如混吃等死。”

  说到这里,孙丰庆顿了一下,继续道:“还有一个原因是我报仇的意愿没有那么强烈了,在凡俗间,皇位至高无上,但是在修士眼中,皇位不过是过眼云烟,我对皇位的执念没有那么强了,而且这皇位也没有落到外人手里,后来偶然听说我二叔现在做的挺好,把赵国发展的蒸蒸日上,比我做皇帝强,呵呵。”

  顾慎有些明白了,难怪以前孙丰庆总是借酒浇愁,他自己心里也有这种矛盾,自己解不开自己心中的结。

  不过看孙丰庆现在的样子,他心里的结应该是已经解开了。

  “唉。”

  顾慎轻叹,他知道孙丰庆是将以前的仇恨放下了,但他心里现在多了一个更大更强的仇恨。

  顾慎是从孙丰庆的变化中猜出来的,刚才进房时,顾慎就注意到孙丰庆盘腿坐在床上,那很明显是刚刚修炼收功的姿势。

  而以顾慎对孙丰庆以往的了解,他几乎很少去修炼,每天都会喝得酩酊大醉。

  还有精气神方面,孙丰庆虽然断了一条手臂,话也不如以前那么多,但整个人的精气神却很饱满,内心充满动力。

  而他为什么突然有了这么强的动力?

  很明显,因为对御灵宗的仇恨。

  如果没有张执事,孙丰庆也不会活下来,而张执事死在了御灵宗的手中,顾慎了解孙丰庆的性格,如果不把张执事的仇报了,他一辈子都会生活在仇恨中。

  孙丰庆目光下移,落在桌面上,道:

  “在神霄圣地的疆域待上几年,尝试能不能找到些机缘,然后再去中域圣城,据说那是东荒最繁华的大城,各大圣地、大教的圣女、神女都曾在那里露面,说不定我被哪家圣女看上,成了圣地姑爷,灭掉一个小小的御灵宗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吗?哈哈哈。”

  顾慎和郑师姐也被孙丰庆的话逗笑。

  笑过之后,孙丰庆砸吧了一下嘴,道:“有生之年,总要去一趟御灵宗,不为别的,总该为张老头去讨个说法。”

  御灵宗是南域大教,宗中高手如云,宗主裴龙更是大能层次的强者,孙丰庆向御灵宗讨一个说法,说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这注定是一道坎坷至极的道路。

  又说了一会儿,郑师姐看向顾慎,问道:“孙师弟,你有什么打算吗?以后要去哪里?回家乡吗?”

  顾慎想了想,道:“我准备再待一段时间,然后去一趟胤国京城,那里有几位故人,我想去看一看。”

  顾慎原本也是打算前往神霄圣地,但青云门的突然覆灭,以及覆灭的原因,让他决定不着急走了。

  之前打算尽快离开,是因为青云门的门规,他作为杂役弟子私自离宗不归,宗门必然会“清理门户”,而现在不同,青云门都没有了,头顶上悬着的那把刀也就没了。

  而且神霄圣地作为南域的中心,那里高手如云,自己贸然过去,不稳定的因素太多,尤其是这次得知青云门满门被灭,见识到了修真界的残酷,顾慎更想稳妥一些再去神霄圣地的疆域。

  再等一段时间,等实力更强,比如突破到筑基境界,那时候再去更辽阔昌盛的地方,自己的安全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证。

  当然,留在这里也是有危险的,比如马绍文,这是一个大敌,很棘手的敌人。

  但无论是马绍文还是他内心中对修真界残酷斗争的认识,都让他心中升起了紧迫感以及对实力的渴望!

  而如果顾慎所料不差的话,这里的热闹不会因为青云门的覆灭而停下来,接下来或许会有更大的冲突爆发,这对他是一种危险,但也是一个机会。

  顾慎庆幸,幸好他身上有着那一张“遁”字符,不然的话就没有底气,做许多事情都会束手束脚。

  郑师姐听了顾慎的话,眼睛弯成了月牙儿,笑道:“我家乡已经没有亲人了,正好也没想好去哪里,师弟,等你去京城的时候,我跟你去看一看吧?还没有去过呢。”

  “好啊。”顾慎笑着答应。

  郑师姐脸上笑容更灿烂了。

  这些天来,她一直生活在惊恐、噩梦之中,只有在见到顾慎后,脸上才多了笑容。

  这时,一旁的孙丰庆略微犹豫,开口问道:“元霸,有件事我想问一问你,当初你为什么突然离宗?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吗?还是你猜到宗门会有生死大劫?”

  不怪孙丰庆这么想,实在是顾慎走的太巧了,从顾慎离开后,御灵宗裴擒虎就来到青云门索要莲花战衣,后来因为裴擒虎的身死,整个青云门都被裴龙屠灭。

  顾慎离宗的时间段正是在青云门大变之前,这不得不惹人多想,孙丰庆也没怀疑什么,只是心中确实对此疑惑。

  郑师姐也看向顾慎,如今她身上还留着当初顾慎给她的那封信,对于顾慎为何突然离宗,郑师姐心中也是疑惑。

  顾慎暗道一声果然,他知道孙丰庆或者郑师姐中必然有一人会询问他离宗的原因,他可以选择不回答,但若是那样,难免会在二人心中留下一个疙瘩,所以他还是要说出缘由的。

  但顾慎自然不能说是因为猜到青云门会有大难,他提前跑路了,他选择说了另外一个原因。

  “我在凡俗中时,得罪了人,而那人的兄长是青云门中一位真传弟子,那几天我察觉到有人在调查我,心中不安,担心那真传弟子对我出手,便借着下山采购的机会,偷偷离开宗门。”顾慎苦笑说完,看向郑师姐道:“倒是给师姐添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郑师姐连连摆手,她听了顾慎的话,心中很是惊讶,没有想到顾慎之所以离开宗门,是因为门中有真传弟子要暗害他,“真是太危险了,真传弟子要是想对付我们一个杂役弟子,那真是太简单了,我若是在师弟这样的处境,也会坐卧不安,找机会下山离宗。”

  孙丰庆脸上露出恍然之色,他道:“我想起来了,那时我们从火灶房忙完回去,我说从小路捷径走,你偏要从人多的大路走,是不是担心那真传弟子会暗地里动手?”

  顾慎点了点头。

  “师弟,和你有仇的是哪个真传弟子?”郑师姐问道。

  往日在宗门中的时候,提到真传弟子,都会称呼师兄,而现在青云门都没了,大多数真传弟子都已经埋尸青云山,郑师姐和孙丰庆两个人也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

  顾慎摇了摇头,道:“我只知道有一名真传弟子与我有仇,还安排人调查我,但具体是谁,我不清楚,只能确定有这么一个人。”

  按照青云门的规定,弟子突破到筑基境界,就会晋升真传弟子,享受更多更好的待遇,而那马绍文实力不凡,一心三用对敌,还能力压对手,应该不是寻常真传弟子。

  如今马绍文没有死,不是孙丰庆和郑师姐所能够应对的人,说出来也只会给两人平添烦恼,顾慎索性不告诉他们,对他们来说,不知道反而是更好的。

  对于顾慎的话,孙丰庆和郑师姐两人都是并不怀疑。

  孙丰庆道:“这次青云门大难,多数门中弟子都没能逃出来,元霸说的那真传很大概率也死在了青云山上。”

  郑师姐点了点头,刚才听顾慎说到有一位真传弟子的仇人时,心里还很担忧,现在听到孙丰庆这么说,终于松了口气。

  不过孙丰庆说完,又补充道:“元霸,你也不能大意,虽然大半真传弟子都死了,但也有几个在御灵宗修士到来之前就离开了宗门,说不定你的仇人就在其中,所以你还是不能大意,平时要多留意身边。”

  顾慎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会多注意。”

  青云门被灭,孙丰庆和郑师姐心中都是震动,如今好不容易又遇到了顾慎,有许多话聊。

  直到顾慎看到孙丰庆脸色还有些发白后,才道:“今天我们就说到这里吧,丰庆好好休养身体,我们有的是时间慢慢聊,我在顺宁客栈寄放了一匹马,我去把马牵回来,也住这个客栈,咱们三个住一起,也好有个照应。”

  “好,你快去,忙完晚上一起吃饭。”孙丰庆高兴道。

  顾慎笑着点了点头,说完后,便和郑师姐一同站起身,走出了房间。

  “师弟,我陪你一起吧,顺便逛一逛这蓉城的街市,以前来这里都是为了采购物资,每次都是急匆匆来然后急匆匆走,还没有仔细逛过。”郑师姐低着头说道。

  顾慎笑道:“好啊。”

  两个人并肩走出客栈,男子卓尔不凡,女子优雅温婉,走在街上,引得一些路人注目。

  路过卖风车的摊子时,顾慎走上前去,那小贩看到顾慎,当即变了脸色,以为顾慎是来索要银两。

  “师姐,喜欢什么颜色?”顾慎转头,看向身后的郑师姐,出声问道。

  郑师姐脸上浮现一抹坨红,道:“月白色。”

  “嗳。”顾慎应了一声,挑选了一支白色风车买下。

  当小贩回过神来的时候,呆愣愣的看着手里的碎银子,再瞧瞧已经消失在人群中的那对夫妻,欣喜若狂的情绪再次涌上心头。

  妈呀!

  “一定是老天爷看我太可怜,安排了一位财神爷来给我送财!”

  顾慎从顺宁客栈将追风牵出来的时候,就看到郑师姐俏然站在客栈门口,望着她手中那扇月白色的风车发呆,不知在想些什么。

  “师姐。”顾慎出声喊道。

  郑师姐抬头,面色有些茫然,“啊?”

  “我们走吧。”顾慎笑道。

  郑师姐脸色唰的一下就红了起来,微微垂首,轻轻点头,发出了一声“嗯”。

  长街之上。

  男子牵马,女子把玩手中风车。

  “师弟。”郑师姐道。

  “嗯?”顾慎牵着追风,听到郑师姐的声音。

首节上一节72/440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