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诏狱开始修仙 第18节

第29章 震撼

  比如呼延胜、李荣、张平三人,半路加入拱州军,但却凭借其高强的武力,直接成为拱州军的首领之一。

  比如今天朝廷和拱州反军之间的交战,大将军董胜亲自出手,潜入敌营,将包括呼延胜、李荣、张平等上三品武道强人在内的十余名反军首领,全部悄无声息的击杀,甚至就连在帐外值守的兵士,都没有发现这些首领们的死亡。

  一直到朝廷一方的军队展开冲击,拱州军才发现首领们都死在了各自帐中。

  一时间,拱州军群龙无首、四散溃逃,在大胤朝军队的冲击下溃不成军。

  大胤朝军队掩杀数十里,拱州军可以说近乎全军覆没了。

  一直到傍晚,整个拱州失境全部被朝廷收回。

  这一战,真是震撼了世人。

  令世人震撼的不是朝廷大军的胜利,而是宗师之威,大将军董胜上演了一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而且对方都不是无名之辈,如果是普通人或者普通武者也就算了,那可都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大高手啊!

  这一战,也着实惊到了顾慎。

  要知道,他现在的实力,也就是大抵和呼延胜相当,甚至真动起手来,还不如呼延胜,毕竟呼延胜那是真正从江湖上杀出来的武道二品。

  大将军无声无息间杀了呼延胜,甚至连帐篷门口的守卫都没有惊动,这足以说明大将军和呼延胜、李荣、张平等人之间的巨大差距。

  呼延胜在大将军这位武道宗师面前,毫无反手之力,或许他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大将军一招杀死。

  想到这一层,顾慎后背就不由冒出一层冷汗。

  随着他武道达成二品,在整个皇城司中,也就只有司使纪安能够稳压他,而纪安大部分时间都不在诏狱里,作为诏狱中武道修为最高的人,顾慎难免心中会有些放松。

  二品修为,就算在大胤朝,那也是足以稳稳排进前十五的武道高手。

  可是在这种在江湖上可以说一方霸主的强人,在宗师面前,居然柔弱如稚童。

  “宗师!”

  “妈的,等我成了宗师,一定要出去好好浪一浪。”

  “天下之大,哪里不可去得?”

  这一刻,顾慎从未有过的渴望在心中浮现,他渴望成为武道宗师,成为像大将军董胜那样的绝顶高手。

  “不知道大胤朝是不是真的如表面上这般,只有一位武道宗师,不过其他人我不知道,纪安司使应该有望先天。”

  “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先修成武道宗师!这真让我看明白了,宗师之下,真是尽如蝼蚁啊。”

  “呼!”

  顾慎长出一口气,在心里下了决心!

  他现在算是看出来了,无论是二品还是三品,甚至是一品,都不能说有能力自保,在宗师面前,一品又能强到哪里去?

  只有成为武道宗师,才能真正站在天下绝顶,不管面对何方,都有了底气和自保的能力。

  接下来的日子里,顾慎加紧了修炼的步伐。

  以前只大致听说从一品晋升先天武道宗师是一场极大的蜕变。

  一品武者,就算轻功再好,也不能脱离大地,但到了先天宗师境界,就可以短暂脱离大地、平地升空了。

  甚至有人说,到了先天宗师,那就是另外一种生命体征了,超脱了凡俗,寿命能够翻上一倍。

  这些言论,顾慎都是从旁人口中听说,不知道真假。

  但现在顾慎也不想探究其真假了,因为通过大将军的这次出手,让他心中有了危机感,迫切的希望能够最快成为先天宗师。

  深夜,秋明坊,顾慎的小院子中。

  月光如水,洒在庭院。

  借着月光,一切都看的清楚。

  顾慎很喜欢这种景色,在前世,这种月色已经比较少见了,在他印象中,只有童年的时候,才有这种清澈的月光。

  修炼了两个时辰后,顾慎就躺在躺椅上面,透过梧桐树的枝丫看着黑幕上的月亮和星星。

  “这段时间,老吕倒是来的少了。”

  “不过也对,秋闱在即,那家伙应该在家里专心备考。”

  顾慎心中想着。

  穿越后顾慎交的朋友不多,几个是诏狱中的同僚,还有一个就是吕渊明。

  这段时间,吕渊明每隔几天就会过来,有时候只是和顾慎说几句话,有时候却是要喝上一壶酒。

  从诏狱中出来后,关于吕大官人的消息越来越少了,吕大善人也越来越少有人提及。

  不是吕渊明的善心被泯灭,而是他知道了该怎么去救更多的人。

  所以他在潜心研究学问,踏入他曾经不喜的官场。

  “不知道这家伙能不能中,今年秋闱倘若能中举,就有了做官的资格,如果明年春闱能得中进士,啧啧啧,老吕以后前途大大的啊。”

  在椅子上躺了一会儿,顾慎就起身回屋。

  一片略微泛黄的叶子落下,飘在顾慎的躺椅上。

  之后的日子里,顾慎对诏狱中所有犯人进行了列表式分析。

  根据犯人身体的健康状况,以及他们的实力,进行了划分。

  每天点卯后,就开始按照犯人的重要程度从高到低进行巡视,每天上午两遍,下午两遍,争取在犯人死后一个时辰内发现,不出现一条漏网之鱼。

  而顾慎关注的重点,就是甲九号狱的通玄老道,通玄老道一开始被酷刑折磨的疯疯癫癫,到了后面连疯疯癫癫的力气都没有了,一副快死的模样。

  “到底死不死啊,这贼老道。”顾慎暗暗吐槽。

第30章 宋大家

  转眼间,又过了月余时间。

  通玄老道还没有死,顽强的活着,不过任何人看一眼,都能发现他已经是强弩之末,死亡对他来说只是早或者晚的事情。

  这段时间,顾慎每天都会更新自己的表格,这表格是他用汉语和阿拉伯数字所列,这个世界的人根本看不懂,对于这一点顾慎倒是不担心。

  表格起到的作用也很大,有了表格后,顾慎每天都有了重点关注目标,大大降低了浪费这个问题。

  而且外面世道混乱,每天都有新的犯人进来,可供顾慎选择的范围大大增加。

  平均下来,每天都能够吸收两三次黑色物质,甚至吸收更多。

  随着这些黑色物质所带来的反馈和收获远远不及上三品高手,但胜在量大可持续。

  所以顾慎的提升,还是非常大的,不断的大踏步的向着一品进发。

  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今年的秋闱结束了,吕渊明有时间来找他喝酒了。

  顾慎询问吕渊明考的如何,吕渊明只是唉声叹气,看表情大概是考的不好,对此顾慎难免同情,因为他在潇湘馆中听一位王姓书生说今年乡试稳了,考的非常好。

  对比潇湘馆中兴高采烈的王书生,愁眉苦脸的吕渊明确实有些可怜。

  “老吕,不用气馁,人家都是寒窗苦读十年,你这才几个月,要是你埋头苦学几个月就能考上举人,让天下十年寒窗的读书人们该怎么自处?好好做准备,争取来年榜上有名。”顾慎劝慰着吕渊明。

  对于顾慎的劝慰,吕渊明只是摇头叹气不说话,看起来情绪有些低沉。

  顾慎能做的不多,只是陪他多喝酒。

  偶尔和吕渊明喝次酒只是顾慎生活中的小消遣。

  自从上次大将军悄无声息杀掉三名上三品高手的事情传出后,顾慎就打了鸡血,做梦都想成就宗师。

  早晨醒来先做犯人表格,然后放油后回家更新犯人表格,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去潇湘馆了。

  这天,放衙后,面对许岩、李嘎以及张顺利的热情相邀,顾慎摇了摇头,终究还是答应了下来。

  偶尔和吕渊明和次酒只是顾慎生活中的小消遣,勾栏听曲才是他的大消遣。

  前往潇湘馆的路上,李嘎抱怨几句,“明明说宋大家要选入幕之宾,害得我这些天每天放衙后都去潇湘馆,家里婆娘都闹翻天了,结果这一个月来,宋大家根本没选入幕之宾,这传言真是坑死我了。”

  许岩哈哈笑道:“坑的又何止你一个人?也不瞧瞧这些天潇湘馆的热闹程度,比往常可是足足翻了好几倍。”

  “好家伙,原来潇湘馆是最大赢家啊,我严重怀疑宋大家要选入幕之宾的假消息就是潇湘馆放出去的。”张顺利推理道。

  许岩道:“只能说是愿者上钩了,这假消息骗了我等俗人,却骗不了老顾这种不近女色的圣人,哈哈哈。”

  三人都笑了起来。

  也是顾慎很怪,去潇湘馆的次数极多,真真的常客,但却从不碰姑娘,从不过夜。

  话说去那种地方的人,怎么可能会真的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但顾慎偏偏就是这么一个人,听过曲儿、看过些酒水,就会心满意足的离开。

  几人一边说着话,一边来到了潇湘馆。

  顾慎一段时间没有来潇湘馆,果然如许岩所说,潇湘馆里生意比以前要好挺多,不只是潇湘馆,京城各大青楼的生意都不错。

  外面兵荒马乱,但不影响上流社会们的骄奢淫逸。

  人多了之后,再想像之前那样在潇湘馆一楼大厅里找个好位置就不容易了。

  等了一会儿,别说好位置了,甚至角落里都没有单独的桌子,看样子顾慎四人要打散和别人拼桌了。

  这个时候,小薇不知从哪里走了过来,“顾大哥,你来了啊。”

  有段时间没有看到小薇,这姑娘出落的越发玲珑剔透了。

  小薇看出顾慎等人没有桌子,就让人搬来一张桌子放在大厅,给顾慎等人坐下。

  几人自然都是连忙对小薇道谢,但小薇眼睛里只有顾慎一个人。

  看着小薇的模样,顾慎都有些头疼,早知道当初就不应该把《临江仙》里面的小改成小薇,现在好了,顾慎就算是傻子,也能看出小薇对他的情意。

  况且顾慎不是傻子,小薇这样的姑娘,长相可爱漂亮,身材也好,性格更是体贴会照顾人,如果顾慎只是一个普通人,身边能有这样的女孩子追求,他一定会高兴地纳了小薇或者娶了。

  但顾慎不行啊,他不是一个普通人,他身上的秘密太大,注定身边不能有亲近之人。

  所以对于小薇的情意,顾慎只能视若未见了,所谓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便是如此也。

  正在众人说话的时候,台上已经开始了才艺表演。

  这才艺自然不是姑娘们站在台上说小品相声,而是唱词,大概类似于顾慎前世的歌曲演唱。

  所以在青楼中,最受欢迎的除了达官贵人外,就是那些文人墨客了,尤其是有名的词人,比如三十年前京城有个姓柳的词人,终日流连烟花之地,因为词写得好,出入各大青楼从来不花钱。

  一个个姑娘上台又下去。

  终于,在一片热闹的氛围中,万众瞩目的宋大家怀里抱着一把琵琶上台了。

第31章 入幕之宾

  宋大家号称江南第一琵琶手,南方各州还没有乱套的时候,宋大家是江南各大王府、世家的座上宾。

  现在南方乱起,宋大家北渡来到京城,在潇湘馆落脚。

  京城作为大胤朝都城,自然极为繁华,单是青楼、勾栏就有上百家,其中名气最大的是九大青楼和三十三处勾栏。

  潇湘馆就是九大青楼之一,只是在九大青楼里面排不进前五,大概在第七、八左右。

  而随着名满江南的宋大家在潇湘馆落脚,也令整个潇湘馆名声大噪,现在在京城九大青楼里面足以排进前三了。

  顾慎坐在椅子上,与同僚们共饮了一杯酒,然后继续看向台上的宋大家。

首节上一节18/440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