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世界的长生道士 第72节

甚至为了当初的老二打压他,对悍妇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想到这里,许光庭想对许玄说一声抱歉,不知有没有机会说出口。

……

“可恨!!”

“暴君妖贼灭我道统!天灭之!天灭之!”

一群伪乾的文武大臣关在囚车上,路过菜市口,迎接着百姓的唾骂和石头。

其中包括衍圣公家族、洪家、范家等等,叛国、欺君、勾结蛮夷、杀人种种死罪放在他们头上。

衍圣公并非无辜,各地护教军作乱有他三分功劳,甚至亲自号召信徒匡扶正统,灭尽妖贼。

数罪并罚,他们面对的是灭族,最轻是夷三族,最重自然是九族。

他们不甘、他们怒吼,妄图唤醒人们心中的“良知”,推翻眼前这个恐怖的王朝。

有一些人愤怒大吼,还有一些人面如死灰,闭目失神。

他们知道已经败了,再做反抗也无用。

唯一可惜的是自己的身后名,成功了还好说,后人会帮自己洗的;一旦失败,那就是遗臭万年。

犯人在全城军民的注视下被拉到菜市口,除了主犯凌迟以外,剩下全部斩首。

这些人远远不是全部,早在命令发布之前,就有朝廷兵马前往他们的老家抓人了。

京城最高的楼,全楼戒严,顶部有两个人,一个长相年轻,气质飘逸出尘;另一个是中年人,留着山羊胡,稍白的皮肤显示他身份地位挺高。

这人是许永和许玄两兄弟。

对于下方的杀戮,两人都没有意见,毕竟自己才是决策者。

许永的三观源自于许玄,两人的做法向来是一绝后患。

从来不相信后人的智慧,不会错误地认为后人能按照自己的方法走下去,毕竟后世的环境可能和现在不一样。

杀了又如何?不管别人觉得残忍与否,反正被杀之人,也不会有后代出来闹事。

看着兄长不变的样貌,许永暗暗感叹,时间变化太快了,现在许永反而像大哥。

再过一些年,自己变得像父亲、爷爷;而许玄还是风采依旧。

“大哥,我定都哪里好?中京,还是北都?北都的话容易控制草原和辽东。”

“定都中京吧,金陵、北都作为陪都,接下来一段时间,你待在北方稳定一下局势,十年内把漠北、关外收回来,基本差不多了。国内也不要闲着,该干嘛干嘛,蒸汽机研究出来了吗?”

“有雏形,但不实用,我们琼岛种了橡胶,加了橡胶应该好不少,五年,五年内一定成功。”许永忽然想起什么,说,“登基大典可能需要三个月时间筹备。”

“好,等你三个月。”

三个月后,许玄将回去闭关。

许玄回到太一观,把一本册子交给李见性。

“此乃唐代谢自然神仙的事迹,根据史料来看,事迹大多为真,谢自然神仙最后消失的地点在终南山,到时候派人找找。”

“好!”李见性有些激动,他们的祖师爷就是谢自然神仙的门徒之一,骤然听到老祖宗的消息,如何不感到高兴。

“已经有人前往交趾暹罗了,估计过一段时间就回来。”

“好。”

李见性汇报完毕,许玄说无事之后才退了出去。

大门关闭,许玄变出镜子,洪毅还在沉睡,好消息是这家伙身上的伤口开始愈合,看来是真有作用。

还得观察观察。

“大网已经根据线索铺开,接下来静心修炼,等待时间即可。”

众多线索之中,谢自然这条信息是最真实的,不仅官方史书记载,太一道也有人看过谢自然施法,奇怪的是谢自然只要离开道场,立即不会释放法术,变成一介凡人。

太一道用计将谢自然骗了出来,一路追杀其到终南山附近,最终谢自然消失,太一道找了千年,企图找出其传承踪迹,可惜都一无所获。

也有人传言,谢自然只是个戏法高手,道场内有不少机关,后来他们查看了一下,并没有发现所谓的机关。

于是这就成了一个谜流传下来,终南山时常有太一道士出没,身形如鬼魅,此山名声越发大。

不过他们寻找多年,至今也没有发现谢自然的传承。

不仅太一道感兴趣,许玄同样也很感兴趣,谢自然到底发现了什么,才有释放法术能力?

凤凰石上的灵气是可以自然挥发的,到了唐代基本什么都不剩才是。

这个只等找到再解密了。

“易形术(易容之法)飞云咒,召风法……闲来无事,练练这三门法术也好。”

许玄拿出灵石,按照本子上的记载修炼起来。

时间渐渐流逝,三个月后。

京城胡风一扫而空,人流量多了不少,城池也重新修复。

南方官员这几个月也紧赶慢赶过来,

骑马,坐船……大概在几天前过来,京城恢复故国衣冠,百姓脸上少了麻木,多了笑容。

幸福是对比出来的,经历前面晚明、大顺、伪乾三个怪物,后来者只要正常一点,足以令他们感到开心了。

人潮聚集在城东的天地坛,诺大的广场分为内外两层,内部中央有九层祈谷坛,东西南北按照礼制,坐落着文武百官,皇亲国戚。

外墙被拆除,同时拆掉遮挡视线的杂物,视野更加宽广,百姓能看到祭坛。

众多士兵将人群分割成一块块,严格看守秩序。

百姓们也不捣乱,因为听说今日有神仙出来,在这种场合捣乱,那是要被神仙惩罚的。

铛!

洪钟大吕响起,李见性作为大祭酒,主持祭天仪式,向祖宗、神灵、历代帝王宣告神州光复,确定许家为正统。

天地坛经过特殊布置,声音可以传播很远,平添一股庄严肃穆的威严。

文武百官以及皇帝按照规矩进行祭祀,皇帝走“神道”,文武百官走“王道”。

这个仪式只是个流程,按理说没什么好看的,反而有些枯燥难熬,可众人心里还是有种期盼。

哗!

此时,风云突变,白云拨开,露出朗朗日光。

众目睽睽之下,国旗上的火龙翱翔天空,张牙舞爪,显露威严。

白衣仙人踏云而来,双目蕴紫光,飘飘凌霞烟,常带羽衣色,不沾桃李花。

宛如天上白玉京之仙。

又是大范围显神迹,这次看到的人更广;带给人们的震撼,有些读书人想到当初黄帝统治下的人是否也是这般震撼?

第81章 终南山

镜中界的人永远体会不到末法时代的人见到修士的震撼。

镜中界有修士,部分凡人有生之年还是有机会见过一两次修士飞行,心中也震撼,但没有这个时代那么夸张。

在这个时代,戏法师稍微弄点风吹草动,都能引起大规模的崇拜

读书人大多对鬼神敬而远之,没有亲眼见过更不为真。

如今真真正正见到神仙下凡,如何不感到惊讶。

好似神话出现现实,犹如黄帝御龙升天,这是新的圣朝吗?

仙人由远而近,众人依稀窥见神仙真容。

长生久视,不垢不净,所谓真仙清静,一眼望去,即便不懂文字的野夫也顿感不凡。

空气中隐约回荡道歌。

“人命如朝露,寿数非石金;丹书破万卷,逍遥上玉京。”

仙人落上天坛,收束云气,神龙消失。

“神君天地同寿,日月同辉!亿岁亿万岁!”

众人叩拜。

这是汉昌时代最后一次神迹,自此之后,许玄仿佛从未出现,新一代的人半信半疑,唯有老一辈人深深怀念这段岁月。

“平身!”李见性示意众人起身。

许玄环视四周,整个场景寂静的落针可闻。

“奉昊天上帝,真君许玄代行,敕令许永为华夏皇帝,万世不易!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许玄此言一出,众人这才叩拜皇帝,可见神仙之威望。

说罢,许玄乘云离开。

回到太一观,关上房门,神情莫测,昏暗的暗室,显得他有些阴晴不定。

随着修为提高,表现出越来越多的超凡力量同时,也代表着其他人的疏远和惧怕,即便亲人也是如此。

毕竟谁也不敢和一个拿着致命凶器的人打交道。

这种惧怕疏远不是主观意义上的,有些人和自己相识良久,知道自己的性格,一般不会惧怕,敬畏倒是有。

而是一种生理本能上的惧怕,犹如普通人碰到猛兽的表现是一样的.

“明日出发回岳麓山吧。”许玄心想。

想到这里,他又改变了主意,或许可以去终南山看看,终南山一带很大,太一道的人找了千年,甚至在当地扎根,一代代人寻找下来,并没有发现什么东西。

或许是他们没有“缘法”,只有有真气的人,才能感应到类似的东西。

这个东西可能藏在地下数尺,或者伪装成了其他事物,许玄有真气,又有可以感应的神识,或许能找到那个地方。

接下来,许玄独自乘着驴车离开京城,前往遥远的西北。

终南山可不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山头,而是属于秦岭的一段,西起陈仓,东至蓝田,古人常说终南捷径,可终南捷径并非那么好走。

驴车一路前行。

太一观众人只知道天师消失了,至于消失去了何方,也没有人知道,当然,他们也没有担心天师的安危。

当今之世,已没有什么人能够对付他。

一日复一日,走走停停,从春季走到冬季,穿过嵩山峻岭,储物袋里有食物,偶尔碰见饥民,给予一些食物,留下不少名声。

许玄一身单薄衣裳,坐在驴车头,迎着风雪赶路,不惧寒冷的异能,让路人纷纷侧目,心道好一个小道士,看来是有真功夫的。

越往西北走,环境越发恶劣,光秃秃的山脉,一望无际的大雪地,直叫人心神绝望。

“小冰河时期差不多过去了吧?”

前些年冬季异常寒冷,各地灾害数不胜数,连粤州都开始下雪,近几年好了不少,可还是人们不能承受的温度。

要不是有另一个世界的千斤稻,可能会死更多人。

首节上一节72/2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