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风月觅长生 第144节

毕竟这位可是一连击杀了两名化神境强者的猛人,战绩简直骇人。

这战力,怕是已经超脱了三品。

风剑门的门主南宫辰宇并不在驻地内,先前在青峰山的武夫大会中,便与其他武洲顶尖门派的门主,一同被青衣门邀请了上去。

董青衣虽然能够代表武洲应下结盟之事,但这事还需与诸多门派商谈。

定下具体的结盟事项。

能够成为一派之主的武洲顶尖武夫们,自然都能明白这其中利害。

与朝廷结盟,是武洲现在惟一的选择。

......

数日后。

京都的回信到来。

宗宏清带着刚刚从飞禽妖兽身上取下的密信,找到了待在独院里的楚歌。

“戈哥,京都的回信到了。”

楚歌微微颔首,抬手摄来信件。

打开密信。

果然,朝廷答应了武洲的条件,甚至允诺,待得一切平息之后,将武洲划给青衣门等江湖门派自治,朝廷概不干涉。

虽然先前武洲也几乎是江湖门派自治的现状,但毕竟没有朝廷认可。

只不过朝廷觉得麻烦,收回武洲吃力不讨好才一直没有发兵镇压。

但现在有了朝廷的文书,那便不一样了。

这些武洲的江湖门派便名正言顺的成为了武洲的主人,不必担心朝廷随时可能落下的利刃。

凑到楚歌身后,看到信件内容的宗宏清,不由的喜道:

“看样子这次的任务出奇的顺利呢,再过些天咱们就可以回京受赏了,以后去教坊司,可以挑花魁的院子也不心疼了。”

楚歌白了对方一眼。

要不是自己宰了两名邪道的三品,这次能这么顺利?

楚歌起身道:“我先去青衣门一趟,你再传信与武洲相邻的皖鄂等洲,即刻整顿兵马,准备入驻武洲边境。”

宗宏清干劲十足的点头道:

“是。”

......

青峰山下。

楚歌刚到山门,便有守山的弟子,一脸兴奋的激动跑来。

楚歌之前接连斩杀两名三品的实力,自然是没有继续参加之后的武夫大会,不然就太欺负人了。

反正自己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楚歌也懒得再去凑热闹。

但自己那一战,在武洲算是彻底扬名了,简直成为了武洲年轻武夫的全体偶像。

一个个以楚歌为目标,誓要成为下一个三十岁前的化神境武夫。

先前没人能达到,所以大家也都不会去想。

但是现在有人达到了,那是不是就意味着,这是人力能够做到的事情,自己也有希望做到?

听到这条消息的楚歌,当初摇摇头道:

“年轻人啊,还是太年轻。”

守山弟子激动的道:

“戈大人,门主有吩咐,若是您来了可以直接上山,不用通传。”

楚歌微微颔首,道:“谢了。”

随后身形闪烁间,快速朝着山顶行去。

只余下山下的弟子,兴奋的一拍手。

“戈大人居然和我说谢谢。”

......

青峰山山顶。

楚歌来到山顶后,便见到先前主持武夫大会的青衣门二长老。

二长老禾连点头笑道:

“戈大人,这边请。”

楚歌微微拱手:“禾老请。”

显然是董青衣发现了上山的自己,让禾连过来接自己。

二人走在山顶的碎石小径上,这次去的并不是先前董青衣的院子,而是来到一处大殿前。

大殿前方有着宽阔平整的石板广场,楚歌跟着禾连走到大殿前的台阶下,抬头朝着上方的大殿看去。

庄严威武的大殿上方,挂着一副刻着“武德殿”三个鎏金大字的牌匾。

字体遒劲奔放,气势逼人,隐隐散发出一股凌厉的气息。

是武道气息!

看样子,这副牌匾是那董青衣亲手所刻,字体中蕴含着一丝其所领悟的武道真意。

“戈大人,请。”

楚歌目光从牌匾上移开,微微点头,朝着台阶上方走去。

来到大殿外,见到殿中除了之前见过的董青衣外,还有着数十道身影。

其中便有自己认识的南宫辰宇,卢长龙,以及其他一些见过的武洲顶尖大派的掌舵人。

其中让楚歌特别注意到的。

是一名身材敦厚,气息沉重的矮壮中年人,以及一名身形精瘦,气息凌厉的黑衣面具客。

楚歌猜测。

这两人应该便是先前未曾出现的铁壁门,以及影金门的门主。

没想到,这武洲还有两名货真价实的三品武夫。

楚歌走进殿内,殿内众人的目光纷纷集中到了其身上。

与楚歌相识的几位门主,朝着楚歌微笑点头,不过,也有人反应平淡,甚至眉宇间有着一些厌恶之意。

楚歌自认来到武洲后,并未得罪什么本地势力。

那么对方厌恶自己,那只能是因为自己的身份了。

看样子,有几个门派跟朝廷的关系有些恶劣啊。

不过,楚歌也懒得去给朝廷挽尊,大势如此,武洲不得不选择结盟,就算个别门派心中不喜,但为了门派未来,以及整个武洲的未来,也只能暂时放下心里那口气。

而自己只要完成任务,就直接回京了。

剩下来跟武洲这些门派打交道的,也是朝廷派来的将领,以及儒道两家支援的高手。

跟自己毫无关系。

所以,爱谁爱。

楚歌跟向自己表达善意的一些门主微笑抱拳,对那些摆脸色的,直接无视。

走到董青衣身前,抱拳道:

“董前辈,朝廷的回复来了,你的条件大离已经答应,并且大离答应,事后将武洲划给青衣门等江湖门派自治,朝廷概不干涉。”

“这是朝廷送来的文书。”

听到楚歌的话后,大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哗然。

便连董青衣脸上,也是露出一丝讶色。

不过其转念一想,朝廷能够拿出一洲之地作为诚意,看样子大离的处境是真的不太好啊。

这也就意味着。

武洲想要拿到朝廷的这份承诺,也必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董青衣接过信件,在殿内一众武洲大佬的注视下,打开信件仔细看了起来。

看完后,董青衣微微点头。

“朝廷的诚意我们看到了,各位门主会即刻通知下属的各城各县,让朝廷大军进入武洲。”

“各门派也会召集人马,前往边境协助,共同阻挡随时可能袭来的洲叛军,以及其背后的南蛮军队。”

楚歌抱拳道:

“董门主大义,在下代大离百姓,谢过董门主,以及在场的各位。”

“各位放心,既然武洲选择与大离站在一起,那么大离也绝对不会抛弃盟友,朝廷的援军必然充足,保住武洲不失。”

......

从青峰山上下来。

楚歌此次武洲之行的任务其实已然结束。

果然虽然......骇人了一些,但结果还是好的。

从楚歌与董青衣的短暂接触来看,对方其中心中早已选择了大离朝廷。

虽然其因为大离的一些官员,以及背后的腐朽,对朝廷保有一些偏见。

但显然与洲背后支持的圣教邪道相比,朝廷要更加值得信任一些。

并且朝廷取胜,对百姓也必然是一件好事。

大离如今的局面,便是因为那乾元帝不顾国运,为了一己私欲,背弃江山,背弃百姓而起。

若是让对方再得了江山,那恐怕这天下就更加黑暗了。

这位董青衣数十年后,依然是当初那位仗剑为民,敢杀奸邪的青衣侠客。

楚歌从那武德殿的提字中所蕴含的武道,也能感受到其正气与侠气。

道由心生。

每一位武夫的武道,皆是其心所感,这是做不了假的。

回到风剑门的驻地,接下来便是等待大离的大军过来,完成交接之后,便可以启程回京了。

......

数日后。

首节上一节144/1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