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九叔世界不朽 第354节

主要教导学生读书习字以及伦理、术数,初期学制两到三年视各地方教育进度而定。

各个乡镇建立第二级体系称小学,小学同样强制适龄孩童入学。

其内教导学生文科、数科、农科、畜牧科、武科、道科、兵科、符文、阵法等九门学问,学制为六年。

其科的教授不拘于儒家经典,诸子百家的学问皆可取其精华编纂于一书之内教导学生。

数科教导同样不要死着脑筋硬啃前人著作,当今之世所有大家亦可延请其来编纂书籍,尤其要记住莫要抹杀掉学生们的对于数学的幻想。

农科与畜牧科的教导除了要落于纸面上,还要不断邀请劝农官与畜牧校尉前往学校教学乃至让他们带领学子实践。

余下的五门学问则按照宗门教导弟子的模式来进行,无保留的进行教导,只不过要注意一下教学进度,莫要教导一些危险太大的内容便可。

县设县学,跟上面两级学院一样,所有小学毕业的学子必须进入县学受教育。

至于县学教导的内容,我看在小学教导的内容上进一步加深便可以了,学制的话便定在三年吧。

一般孩子五六岁入学,学完这十一二年后刚好成年,这般年岁的孩子学完这些内容以后那怕不能出将入相,也应当能找到一碗饭吃不至于看不见半点前路在何方,迷茫过一生。

郡、府一级在郡治或府治所在地设立府学,府学并不强制学子入学,其内教导的内容可以变的专精一点,学什么以学子的自己的意愿为主。

学制的话就限定为四年吧,另外,学子四年后必须接受镇北军布置下来的考核,考核不通过者一律肄业赶出学院,考核中优秀者可经府学推荐前往州学学习更高层次的学识。

在府学之上设州学,幽、并二州,漠南、漠北,以及辽东地区各设一州学,州学的教育模式参考昔日的四大书院便是。

另外,在军中按照各级军队的军力配比同样开设各级军事学院,军事学院内教导的内容可以灵活运用一点,乃至超纲一点。

经过这五级教育以后,我想我镇北军这偌大的领土上当再也不缺人才了吧!”

王禹口中吐出的一连串制度与想法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能站在这里的都不是傻子,稍稍过一遍这大致完善的教育制度,众人便知道自家侯爷筹谋广开民智这件事只怕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想明白这一点以后,所有人都以暧昧的眼光盯着冯和与王禹看了起来,没想到冯和你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居然也心有锦绣很会替主上分忧。

在脑海里细细捋了一遍王禹提出来的制度,镇北军领土的大管家诸葛卧龙向王禹详细咨询起一些问题,只有确定这些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他才会执行广开民智这一惊天动地的政策。

“侯爷,恕属下冒昧,关于冯将军提出来的广开民智这一政策属下有些不解之处想请侯爷给予解惑。

第一,这适龄孩童是不是同样包括女娃娃?

第二,如此大笔的投入需要的银钱简直骇人听闻,这笔钱该怎么解决。

收束脩,价格太高的话学生们的家庭不可能人人都能承担的起。

不收束脩,财政压力太大,那怕倾尽我们整个镇北军之力,恐怕也支持不了几年。

第三,关于各级学识的传播我等要不要进行严重管控,要是按照侯爷您所说的那种教育方式,天底下的那些宗派学院只怕都会视我等为仇寇。

因为,咱们镇北军手里现有的这些知识,只怕连那些宗派、学院自身都没有,砸人饭碗造成的羡慕嫉妒恨会使得他们疯狂仇视我们,视我镇北军为邪魔外道。

第四,咱们麾下的那些世家豪强里若有人反对该怎么办?侯爷你这一政策可谓是在挖世家豪强们的根基啊!

当他们没有了知识层面的垄断所带来的巨大便利后,再与基数巨大的普通百姓们站到同一起跑线上时,那些世家豪强的子弟里总有竞争不过寒门子弟的人。

走捷径走惯了的世家豪强们铁定不能接受这一结果,到时候的话唉……!”

第266章 天下纷扰我却关门苦练内功(64)

“第五,办学院必然要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才能办成,咱们镇北军麾下虽然储备了一批人才但远远不够用啊!

第六,属下想待这堂中列位同僚问一问侯爷,您是否熄了问鼎至尊的心思。

照您刚才的布置,我镇北军的财政就算能供应起这一政策也再无南下之力,而且,按照您定下的制度,最起码要花上十来年,我镇北军才能收获到第一批培养出来的人才。

天下正处在争龙之时,时局变化风起云涌皆在一瞬之间,错过了那可就真的错过了。

而且,在场列位同僚中有不少人寿数已经不小了,侯爷,您认为他们能等得起吗?”

六问。

诸葛卧龙不愧有天下第一智者之称,这六问算是全都问道点子上去了。

若王禹不能给出解决这六问的办法,他绝不会同意推行广开民智这一政策。

看着一幅你不给我个说法,我就要开喷你异想天开的诸葛卧龙,王禹并未计较他目前这种拆台的举动,而是理理思绪,将自己老早就考虑好的解决办法一一道出。

作为一方势力的领袖,诸葛卧龙能想到的问题,他又怎么可能发觉不了:“诸葛有六问,我同样有六答。

一,适龄儿童包括女娃,男娃也好女娃也罢,都是我麾下的子民理当一视同仁。

而且,你等作为过来人也都知道,女娃过早结婚生娃并不是什么好事,每年有多少生头胎的小女娃娃因为身体还未生长完全而丢了性命。

二,学院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就要全部成功的,譬如小学与县学乃至府学,没有适龄的学子,它们也开不起来。

所以,学院的建设可以分几步来进行规划建设,另外,我们可以培养一匹建设学院的工匠,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必然可以又快又好又省钱。

还有,所有学院一律奉行简朴苦素的建设风格,不得有奢侈浪费出现。

征伐匈奴得来的那些金银财宝就不用归入侯府私库了,全拿出来的话应该够初期使用。

学子们的束脩只需要征收一些课本费用便可,蒙学离家近,衣食住行镇北军不负责,小学与县学提供住宿与可填饱肚子的基础伙食。

至于学子们用的桌椅以及床铺财政吃点苦,一并承担了吧!另外要明令禁止粮食浪费与桌椅床铺的人为破坏,一旦有发现这种情况该罚钱罚钱,该劝退劝退。

再有一个,平日里,乡镇与县衙也可以将一些不太重要的事务和一些简单的活计作为任务,下放到学院之中。

学子们按质按量的完成任务以后,乡镇与县衙便可以拿出本就准备用在这件事上的钱财奖励给学子们,给学子们提供一条勤工俭学之路。

三,学识的传播不需要进行特殊掌控,那些宗派书院就算派人摄取走了各级书院传播的知识,你认为他们能够像我们一般毫无保留的传授下去吗?

就算他们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门下弟子了,你觉得他们那人数少的可怜的弟子们学成以后出现的人才会有我们多吗?

第四,咱们麾下的世家豪强们若有反对者,就让他们滚蛋,真当我镇北军手中的刀不够锋利乎。

有胆敢闹事者全部抓捕,该判刑判刑,该斩首斩首。

第五,学院的师资力量,初期的话可以从军中以及那些退伍士卒里调拨,这么多年来经过军中将武堂的默默耕耘,我想蒙学与小学的师资力量应当不成问题。

首节上一节354/5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