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之上 第677节

虽然如此,但老皇帝并没有易储的意思。武震已经七百岁了,早年在战场上受过伤,所以虽然是玄通境,寿元却止步于八百之数。

他反对太子,想要扶莲贵妃的儿子上位,多少有些投机的成分。便是失败了,等太子登基,他也已经寿终正寝不怕报复。

若是这么下去,先皇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机会的。

先皇那时已经迎娶了当今的太后。

那一年的夏天,京师忽降暴雨,电闪雷鸣,有人见到巨怪从倾盆大雨之中而降,落入了武震府中,一口气吞吃了武震家中十九位护院大修,最后将武震和他的三个儿子一并吞吃。

雨停之后,京师龙仪卫受命查办此案,天下震惊。

武家灭门,但是尸体完好无损,只是魂魄和阴神都不见了。

这样一场惊天大案,查来查去却没有什么结果,各方阻力重重。但人人都怀疑是太子殿下做的。

不过宋征看来显然是不可能的,太子大占上风,只要稳稳守住就好,没必要这样冒险。

直到两年之后,这个案子才尘埃落定,凶手被抓住了,竟然只是一个九十多岁的兵痞,六年前他在南疆服役,阵前饮酒恰好被来此巡视的武震发现,打了他八十军棍,剥了他的军籍。

他因此怀恨在心,一直在京师中浪荡,想要找机会报复。据他说他是在京师城东的一座破落的山神庙里找到的这部《大噬灭天阴神》秘法,而后只修炼了两年,就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势力,足以凭借一己之力灭了当朝兵部尚书满门!

整个案子疑点重重,但当年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老皇帝勃然大怒,太子因此失宠最终被发配岭南,下场凄惨。

而莲贵妃也被皇帝打入冷宫,她的两个儿子先后夭折。整件事情最大的受益者,后来看起来,其实就是先皇。

当时京师的各大势力,包括龙仪卫在内,都曾经暗中寻找《大噬灭天阴神》的下落。那名老兵痞被抓的时候,出手杀伤了三位老祖。人人都知道,这部《大噬灭天阴神》诡异而强大,能够速成强修。

但是录完口供之后,他就神秘的死在了冥狱之中。这件事情真的不是龙仪卫下的手,可是全天下没有人相信,黄泥巴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

那段时间,据说是龙仪卫总署衙门被“夜行人”光顾最多的时候。

但找来找去,这部皈依法典的下落也是个谜。但各方都查到了一些线索,可以确认的是,这部魔典最早出自灵河东岸天魔神绝域,传承古老,被当年的“黄天立圣教”带出绝域后,曾经短暂的在人族七雄中流传,却并没有形成什么大的影响。

黄天立圣教当年号称“世间第一魔教”,人数不多,但每一位都是当世大魔,教中魔典十九部,每一部都神秘莫测,有着诸多特异。

他们当年已有横扫之势,只要有任何一个魔头步入镇国,恐怕就势大难制——这样的结果就是,引来了整个灵河东岸所有镇国强者的默契联手,几乎是一夜之间,将黄天立圣教扑灭了。

世间第一魔教烟消云散,但那整整十九部魔典,却也随之消失无踪。谁都知道是落入了那些镇国强者手中,但没人敢去追问。

甚至哪一部魔典落入哪一位镇国手中都能推算出来。

然而《大噬灭天阴神》却始终不见踪影,后来有人猜测,黄天立圣教最后的余孽,带着《大噬灭天阴神》和另外几部并不著名的至高魔典转入了地下潜伏,在世间失去了踪影。

这一场浩劫之后,强修们对于灵河岸边那些危险的绝域的探索热情忽然高涨起来,也的确有人从中带出来许多高深的道典,从一定层面上,促进了随后修真界的繁荣。

整部卷宗到了这里结束,宋征看完之后沉吟起来。

“这般说来,太后很有可能便是出身黄天立圣教,之前世间传言,太后在进入王府之前不曾接触过修行,只怕是误传。”

“先皇还是一位普通王爷的时候就野心勃勃,所以才会接纳黄天立圣教。”

“成为太子之后,他的几个主要对手都莫名其妙的出事,必定也是黄天立圣教的手段,甚至可能就是太后亲自出手。”

“而她派来的杀手,身负大噬灭天阴神,已经可以确定太后就是黄天立圣教的人了。而且想必在教中身份不低。”

宋征摸摸下巴,自己想要《大噬灭天阴神》法典,看来不容易啊。不过自己对这东西并没有非常强烈的需求,于是也就暂时放下来,开始重新考虑自己入京的问题。

江南稳定,没有后顾之忧。他已经考虑好了各州指挥使的人选,但他拿起了另外一份名单,这是江南六州州牧的名单。

黄大祖的事情给他提了个醒,不仅仅是要掌握龙仪卫,要想让江南成为自己的大后方,军政大权都要抓在自己手中。

雷敏之没有问题,其余五州需要换上自己的人。

要达到这个目的看起来很难,因为州牧乃是朝廷册封的,现在朝中太后当政,她不会配合宋征。

但别忘了,宋征手中掌握着龙仪卫,他想让谁上去可能不容易,想让谁下来太简单了。折腾几次之后,总能换上自己的人。

但这样做太过麻烦,宋征仍旧是打为辅,拉为主。尽量把他们都变成自己人。至于他们投靠之后会不会背叛,呵呵,这里是修真界,龙仪卫中有的是手段可以彻底控制一名文修。

这些肮脏的事情,不需要宋征亲自去做,稍稍流露出一点意思,自然就有下面的人全部办好。

这一天,被他派去盐州“办事”的李三眼忽然窜了回来,一进衙门就兴致勃勃的冲到了宋大人的面前:“大人,小的来请功了!”

宋征正在批阅公文,眼皮子一抬,问道:“盐州的事情办好了?”

“没有!”李三眼说的理直气壮,宋征气的差点把手中毛笔砸在这货脸上,差事没办好,你还有脸来请功?

李三眼一看大人有暴怒的迹象,急急说道:“大人莫打,听我说完。”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第二六七章 京师将乱(上)

“是,小的这就放……不是,这就说,保证不熏着您。”李三眼一着急,错话连篇,宋征对他实在无奈了,放下毛笔等着他。

李三眼神秘兮兮道:“大人,您猜我在盐州见到谁了?”

“谁?”

“范佩龙!”李三眼说道:“他被调回京师,这老小子竟然非常低调,车队只有七八辆马车,随从三十多个,要不是属下到了盐州就命令底下的兄弟们小心留意,还真被这老小子从眼皮子底下给溜过去了!”

宋征冷冷道:“本官记得已经告诉你,不要去管这件事情了。”

李三眼连连摆手:“属下没有准备做了他,只是多留了个心眼,要是这老小子浩浩荡荡的回京,带了诸多财宝——这可不就是他贪腐的把柄?他在绵州咱们管不着,他从咱们江南境内路过,那正好撞在咱们手里。

大人您抓住了他这个把柄,总能让他有所顾忌吧。”

宋征虽然心中不同意,但至少李三眼已经懂得独立思考问题,而且最重要的是:思考的比以前靠谱多了。

范佩龙是东阳公主的人,对于目前的朝廷来说,贪腐真不是什么大罪名了,只要东阳公主保他,区区贪腐不会对范佩龙造成任何影响。

“按照你的说法,他只有七八辆车子,岂不是毫无把柄?”宋征问道。

李三眼兴奋地连连摆手:“大人,这次真是逮到大鱼了,岂止是贪腐的问题。”

首节上一节677/2197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