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战争秘录 第32节

接待他的就是尤建华。

51.让雷场告诉未来

战区地土地上,布的雷总是比排的多,大地成了一张雷的储蓄单,支取的少,存入的多。雷已成为大地细胞的成员,随着大自然的变迁,与那些有灵性的及没有灵性的万物一起沉浮,它会沉睡,也会醒来,却不容易消亡,随时有可能重见天日。

地壳残留的雷是留给子孙的遗产。

不要以为地雷只是在对垒的阵地上,雷的扩散远远超出了敌我阵地。

老乡耕地常常耕出地雷来。上山打猎、砍柴,也会触雷致残、身亡。某部在山上发现了一具尸体,很象是特工触雷了。尸体被抬回来,很多人都来看,看看越南特工是什么样。有人当即辨认出来,他是一个村里的老乡,上山找猎,踩到了敌人埋的地雷上。

一个苗族小伙子上山砍竹子,被炸断了腿,周围又没有人能救他,村里派人找到他时,他已经不行了,家里只剩下两位老人。

老乡也会埋雷,哪里需要人们禁止通行,就来个地雷封闭。长到两三年的三七很值钱,有的百姓就在三七棚子边上埋上地雷,谁也不敢贴近。

在一个并不算太靠前边的小村庄,村里也有三个人触雷,死了一个。有个人腿被炸坏,架了双拐,从此他也就和地雷结了缘,家里地雷不少。

他家只有他一人,行动不便,怕人们来祸害他的东西,就有房子周围到处布了地雷。

部队配合地方有关部门,想办法在群众中收武器弹药,总也收不完:"你们要用地雷保阵地,我们还要用地雷保家呢。"

兄弟们分家,除了分家产,也顺便要分一下手榴弹、地雷。一颗手榴弹、地雷也可以换一瓶罐头。老人在去逝前给儿孙留下的遗产中,也包括手榴弹、地雷什么的。

地雷做为遗产留给后代,大量的是在地下掩埋着。

即使是在表层抛撒的那些成千上万地雷,年年的雨季都会带来大量泥沙把它们覆盖。洪水一来,便被卷入深层,开始了漫长的沉睡。

但这些雷也并不甘寂寞。

在上甘岭方向,战士挖水道,挖到一米七了,战士还是触了雷,某团二连一个哨所滑塌了,需装编织袋加修,他们是在地下两米的深处取土,连队的通信员小杨装了一编织袋土,他把袋子提上来,墩一墩,想墩实一些,不料袋内已混入一颗雷,刚一墩就炸了,腿被炸断,流血过多......

某部的指挥所是高在一个庞大的天然洞内,洞内可以搭起很多帐篷与木板房。这洞可称得上是世上自然奇观,如果旅游者进来,绝不会失望。

这洞很深,友军探过,打着多节电池的电筒走,越走越深,还有地下河,电池耗完了,只得返回来。为了防止敌人从洞里摸过来,就布了雷,连地下河里也抛撒了雷。

这地下河通着洞外,有不宽的石缝,水就从那里流出来,出水处正好是某部医院,有时就可以发现从那冒水的地方会冒出雷来。

在某了地有一条暗道,实际上是一条不宽的山洞,可以通到敌人那边去。后来这山洞就封闭了,里边密密麻麻地全布了雷。

过了几年,布雷的部队已换防走了,这条山洞似乎被人遗忘了,成了一条地下雷场。

那里边的雷会怎么样?没有人知道。这恐怕都留给了历史。也有人想象,在某个世纪,人类会打开这个山洞。

但有时历史也会浓缩。为了前去袭扰敌人,到眼皮底下干一家伙,决定重新打开这个山洞。

山洞打开了,他们象是一群未来的人走进了二十世纪人们留下的洞穴。

洞里依然是二十世纪的那个样子。

洞里是稀泥,泥中是地雷。

这个陌生的世界,排雷全靠两手一把一把地插那稀泥,那泥有毒,三个人的手都肿得老高,皮磨掉了,就感染。空气中也有毒,刺得眼睛红肿。

从这洞里排出的雷是用筐抬的。

排到洞那头,他们便看到了敌人的哨位,这才有一种返回了二十世纪战场的感觉。

通过这条"古洞",他们直插到敌人的厕所,把麻袋准备好了,谁来拉屎,就把谁装回来。

临撒,他们在敌人阵地上放了火,火烧得很大,敌人使劲地喊。内容无非是"救火啊!"

他们又返回了这条"古洞",重新布雷。布了多少?没法统计,要求是达到敌人无法来排除。

这洞又成了一个雷洞。洞又被封死了,别人是找不到它的,成了一个埋在地下的无人知晓的雷场。

人们说:我们这一代是无法打开它了。

也许未来人会发现它,那时人们会象探索山顶洞那样,不过关注的不是石器,不是骨针,不是用火的遗址,而是雷。

这些地雷一旦被人们投放到在自然的怀抱,一旦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被大自然所携带,所庇护,人就对它们无能为力了。

人可以排雷,但仅仅是在雷场的大平面上开出几条线来,那叫通道。

蚂蚁们可以把地雷蛀透,战区的蚂蚁能在水泥板上蛀窝呢,老鼠们可以在地雷上嗑洞,老鼠需要磨牙。但被蚂蚁、老鼠蛀坏的地雷有几个呢,地雷毕竟不是油饼。

1916年5月3日,英、德海军在日德兰半岛附近的海域展开了一场激战。战斗结束后,英舰"鲁普斯"号发射的一条鱼雷仍在海上横冲直撞。后来,有人在世界的其它海域也见过它,直到1972年后才不见它的踪影。

看来是需要时间,悠久的时间。时间就是历史。积淀已经留给了历史,历史会使地雷失效消逝,也会使地雷和恐龙蛋一起永久存留,并会使地雷变得象出土文物一样珍贵。

当我们在某部一连一排采访时,他们正在搬家,阵地上猫耳洞内的波纹钢全拆下来。

既要搬走,那所有猫耳洞都要炸掉,炸不掉的天然洞,石缝,就都布上地雷,整个阵地上都有地雷来封死,从里到外。地雷一箱箱运来,连那战地舞厅也堆了那么多箱的地雷。

这战地舞厅是战士们背水和水泥修的,上面编织袋被复层有二十厘米厚,舞厅内布置得很美。

明天一早这个舞厅将不复存在,它将被炸成平地,然后在上面布雷。标准只有一个:让敌人无法到这里来,也无法在这里排雷。

从明天起一连这里也不再是舞厅,而是一个再不能人有来的雷的原野。

战士们在达里举行最后一次舞会。

大家尽情地跳。音乐是欢快的,从此这里再也听不到欢快的音乐。

跳累了,就坐在一边的地雷箱上歇一会儿,接着跳。以后再不会有人到这里来跳舞了。

排长不想跳,班长郭庆喜也不想跳。"

你说,以后还会有人到这里来吗?"

"来不了啦。"

"真可惜,这儿风景多好,打完仗,应该开个旅游区。"

"坐直升飞机,不落下来,在顶上盘旋。"

"后方好多人候到这儿看看呢。"

首节上一节32/45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