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小乡村,养车成村中首富 第91节

  “那台就是。”林凌指着远处一辆天蓝色的挖掘机,旁边还有不少人,有些直接穿着修理服站在机盖子上面,有些则是对车子品头论足。

  “那些都是来维修的师父,现在这里都快成景点了,每天都有几个修理师傅没事过来转转,琢磨着怎么修,真要是修好了肯定能大赚一笔。”林凌回头对三人解释说。

  梁老板见远处足有十来个大师傅都在那琢磨,原本对自家兄弟修理技术自信满满的他,忽然有些发虚了,忍不住对于大为悄声询问:“你有把握吗?”

  于大为摇摇头:“得先看看,最好是车起着了之后,温度上来了,我才能判断出个大概,不然光这么看着肯定不行。”

  “这些个现在看车的师傅们,有一半都是外行,应该是凑热闹的居多,还有一些可能是开车的司机,没啥事就往这儿转转的。”于大为又补充了一句。

  段大海看了远处蓝色的挖掘机,不算很大,但跟于大为的轮挖比,肯定比他的大一些:“大为,这车是啥牌子的,我看人家的车不是黄色就是红色的挖掘机,它咋是个蓝色呢?”

  “神钢,也是小日子的,应该是国外进口回来的。”于大为眉头紧皱,“如今神钢在国内还没有代理分公司,真要是大修的话,估计还没地方买配件呢。”

  段大海和梁老板此刻也都听出来了,这台挖掘机在维修上确实有难度。

第145章 再见恩人,张双喜

  三人正在交流之际,远处开过来一辆白色的小面包车,头前有三个菱形的标合在一起,车身看起来跟正常七座面包车要短上不少,停到几人面前的时候,一股子汽油味扑面而来。

  “林老板,最近怎么总见不着你呢,又发什么大财呢?”车上主驾下来一位年岁约莫四十左右岁的人。

  他肌肤是小麦色,没有过于黝黑,但也不白,脸上是饱经风霜的坑坑洼洼,穿着一件深红色的短袖,外面穿着米白色涤纶外套。

  在他身后还跟着两个人,两个人都岁数不小,衣着很干净,只不过手里都拎着个小工具箱。

  其中一位的工具箱是木质的,很老旧,左右两边绑着麻绳宽带挎在肩膀上。

  “我可不是你张百万,不是发财的人,不做发财的梦。”林凌摆摆手,目光扫过张百万后头的两人,脸色明显不太好看。

  但他刚说的话跟看见这俩人没什么关系,认识他的人都知道林凌这人说话特别冲,做事情也从来都是我行我素。

  张百万自然也清楚对方的脾性,毕竟人家是油城子女,父母都是高管,要不是天生喜欢工具,应该也不会跳进这个行业里来。

  跟他这种从社会底层摸爬滚打出来的人不一样,哪怕如今被人叫什么“张百万”,也从来都是低调做人,低调做事。

  “你是巧了,给我打电话之前,我刚去接了两个朋友过来帮我看车,多个朋友或许我这车就能多一分修好的希望。”张百万叹了口气,从口袋里拿出一盒长白山,给周围几人挨个递了一下,“这三位都是大师傅?”

  段大海接过烟摇摇头,看向于大为:“这位才是,我俩只是过来凑热闹的。”

  张百万看了于大为一眼,朝对方点头一笑,将烟递了过去:“辛苦。”

  “不会,谢谢。”于大为婉拒,脸上同样回以微笑。

  有时候你会发现命运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原本会见到的人,终是还会见到。

  张百万,原名张双喜,油城五区四县里的康县人士,有一个姑娘,比自己小个十几岁,后来去了连城定居,结婚生子。

  如果说于大为上一辈子有什么要感激的人,那一定是张哥,这位平日里低调过分,对谁都是和和气气的人。

  两人上辈子是在二舅的万强集团,自己那时候在大车队当修理师傅,而张哥则是给万强集团提供配件的。

  自己第一次在油城落难,是因为租房子,房子在301国道旁边,结果因为那地方被石油公司看上了,要开个加油站。

  房东收了不少的钱,也不在乎租客的想法,把于大为连带着旁边几家租客全赶跑了。

  于大为的人生开的第一间修理铺,因此夭折。

  到如今他还记得清清楚楚,那是个寒冷的夜晚,外面雪花纷飞,他手里拿着退回的四百块房租费,身上还背负着外债,站在门口的301官道上,人生前所未有的茫然。

  那时候大儿子转学到了油城念三年级,在那所新区都风小学念书,也因为这所小学,让原本阳光开朗的大儿子,变得内向自卑。

  他明明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但却是深深的无力,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帮儿子走出来。

  也是在那个时候,自己跟媳妇吵架,怀孕了小儿子的韩静凡,一气之下坐客车回了老屯。

  人生的所有不顺遂好像都赶到一起了。

  那晚他破天荒骑着自行车,在冬日漫漫的雪花下,带着大儿子去了饭店,吃了顿热乎乎的火锅,也是破天荒要了一小杯二锅头,更是吃着吃着破天荒的在儿子面前哭了。

  大儿子伸出小手给他擦着眼泪,明明在学校受了很多委屈,还努力灿烂的笑着安慰爸爸。

  他到现在都记得那顿火锅花了五十四块五。

  好在,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

  拿着三百块钱,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生活的他,碰到了张哥。

  张哥了解了他的遭遇后,二话没说把万宝小区的一套商服(上下两层)租给了他于大为。

  租金也没要,只是淡淡的说了句,“空着也是空着,先住着吧。”

  这是于大为第一次感觉到漆黑的世界里,有一束光照在了自己身上。

  后来他又开了修理铺,按照周围邻居租金的价格,每年给张哥两万,不过对方却只收了一万。

  那一年是2004年,冬。

  第二次,张哥帮自己,是两年后自己老妈去世。当时自己换了个新地方,赚的钱都还债了,手头没有钱了,妈还在病床上急需抢救费用。

  还是张哥,听到消息后开车到他家给了他一万块钱,让他抓紧回家看看老妈去。

  于大为上辈子整个一生没有感激过谁,但唯独张双喜,是他两世都不会忘记的恩人。

  大儿子上初中了,张哥把给自家姑娘当年买的电脑送给他于沐雨了,让他好好学习。

  每年年冬的时候,都会给大儿子买一套衣服送过来。

  当年看不出来,以如今的阅历,于大为又怎么会看不出来,张哥很喜欢自家大儿子于沐雨,或者说更多的是心疼吧。

  一桩桩一件件,仿佛走马灯一样,在于大为脑子里闪过。

  再见恩人,他怎么能激动,只是成年人的世界,一切情绪都会埋在心底,从不轻易表露出来。

  “大为,大为?”梁老板站在于大为身旁,悄悄叫了他好几声。

  “嗯?”于大为这才晃过神来,扭头看向梁老板,“咋滴啦?”

  “你发什么呆呢。”梁老板责怪了一声,而再次悄声:“我看那位张百万身旁两人也是有备而来,你一会让他俩先上,别到时候你修好了,他俩又开始跟你抢功劳,说什么谁都能修好的话。”

  于大为沉思了一下,也不是不无道理,他点了点头,一会随机应变即可。

  张双喜发了一圈的烟,这才收回烟盒放回兜里,目光看向林凌:“林老板,要不让你的这位小师傅先帮忙看看?”

  张双喜觉得这位林老板可能是玩闹的心居多,估摸着不是洗脚城关门了,就是自己在店里打牌闲着了。

  “没问题,小于子,去看看吧。”林凌满不在乎的朝于大为说了一声。

  梁老板刚想出口反驳,却被于大为伸手搭在肩膀上,四指轻轻在对方肩膀上压了两下。

  “好的,张哥,麻烦把车重新起一下。”于大为收回手,从林老板车后头拿起修理包爬到了神钢挖掘机顶上。

  “好。”张双喜一愣,这小子倒是挺会套近乎。

  也不去深究,拿出钥匙进了驾驶室,开始启动挖掘机。

  “突突突突……”声音响起,张双喜没敢扒拉大臂和小臂,害怕身后站在车顶上的于大为不小心掉下去。

  其实张双喜有些多虑了,不说于大为本身就是个常年混迹各种工程机械里的大师傅,单说挖掘机的稳定性,那也是极好的。

  不然好几吨的配重干什么吃的。就算是抬大臂和小臂,包括铲斗,车身摇晃的幅度也非常小。

  当然干活的时候肯定不一样。

  于大为将车上方的机盖打开,露出里面的发动机,包括冷却系统。

  “嗯?”于大为蹲下身子,目光第一时间锁定了散热器和油冷却器。

  挖掘机散热有三种方式,一种是风冷系统散热,一种是油冷系统散热,理论上还有一种水冷系统散热,但大多都是微型挖掘机,风冷和水冷在未来会越来越常见,但油冷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坐标。

  至于这台散热器跟油冷却器,明显是换过的,应该是国产某个相似散热器,虽然也在工作,但于大为怎么看怎么别扭。

  “还是得感受一下发动机温度。”于大为蹲在发动机旁边,一边听着发动机里面传来的动静,一边伸手感受传出来的温感。

  下方两位跟随张双喜过来的师傅等的有些不耐烦了,其中一位嘴唇上留有胡须的男人皱起了眉头看向张双喜:“张老板,呆着也是呆着,我看我们也上去吧,省得浪费大家时间。”

  此话一出,不论是林凌还是,段大海,梁老板眼神都变了变。

  林凌更是直接开口炮轰:“呦喝,你挺牛呗,大手子?三两下子就能把这铁块子搞好?”

  胡须男面色一黑,心想,这人是个什么东西,说话也太蛮横无理了。

  不过他看了一眼张双喜,还是没有大动肝火,只是有些冷漠的回应林凌:“大手子倒不至于,但肯定是比你找来的那位小伙子强。”

  “真TM能吹牛逼。”林凌吐地上一口吐沫,扭了下头,“你牛逼你就去吧,没人拦着你。”

  张双喜看出师傅情绪要被激化,急忙开口安抚:“宋师傅,林老板快人快语,在我们圈大家都知道,您别在意哈。要去的话大家一起去车附近看看吧。”

  张双喜的提议既消弭了矛盾,也是变相的站在了宋师傅这边。

  其实倒也不怪他,这些个日子,年轻的修理师傅们来这里太多了,大多都守不住性子,想来这里捡钱。

  刚开始他也很积极的起车,可后来发现年轻师傅们的技术真的很一般,后来不是熟人介绍,他也就不来了。

第146章 发动机高温,要大修?

  宋师傅和另外一位修理师傅上来以后,各自站在了液压油箱和柴油箱上,俩人一前一后感受着一股热浪般的温度扑面而来,尤其是在四周冷空气的作用下,热空气的触感尤为明显。

  “这车弄回来的时候也没啥太大问题,就是下面分配器旁边经常漏油,换过几次液压油管就好很多了,结果下半年就开始高温。”张双喜从下面也爬到了车顶上,站在驾驶室旁边的脚垫位置,苦笑着抿了抿嘴:“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咯,一直高温就下不去,后来干活都不能干太长时间,干一会歇一会,这才把活给干完。”

  三位维修师傅听着张双喜的话,眉头都轻微的皱了一下。

  于大为还好,之前听林老板说的时候,他就已经有心理准备了,很可能是发动机本身的问题。

  但另外两位师傅好像是刚听说,其中宋师傅走过去先是扒拉开挡在自己面前的于大为,低头看了一眼发动机,又看了一眼旁边的散热器:“你这散热器换了吗?散热器如果不行的话,多好的发动机也受不了。”

  旁边另一位师傅也挤了过来,点头赞同道:“冷却器在夏天高温的时候,容易坏掉,如果这块不注意的话,确实容易造成高温。”

  张双喜从脚垫上爬上顶部,起身看向二人:“王师傅,宋师傅,不瞒你们,之前就有师傅说散热器有问题,我特地弄了个国产型号差不多的散热器安上的,结果你们也看到了。”

  随后,他将自己买车的经过毫无保留的跟两人说了一下,于大为也特意听了一耳朵。

  这台神钢挖掘机也是台旧款,是一位搞机械的朋友抵账给他的,原想着工程活比较多,再加上对方也是真没钱了,所以张双喜也就同意收下这台挖掘机了。

  万万没想到,抵了不低的欠款,结果还带了个祖宗回来,隔三差五就高温。

  张双喜伺候它,比伺候自家媳妇都难,光是给它找司机就换掉了好几个。

  倒不是他辞退的人家,而是司机师傅们普遍看不上神钢这种车,都以为是啥小品牌挖掘机不好开,然后就都走了。

  殊不知人家也是进口的,只是名声不显罢了。

  也难怪如此,神钢挖掘机在这个时候实在是太少见了,哪怕是未来也不多见,主要还是在维修成本和工业耐久度上,跟沃尔沃,小松这一类的还是有些差距。

  “节温器换过吗?”宋师傅再次开口问道。

  “换过,之前也有个大师傅过来,就说是节温器坏了,我当时也没多想,就直接弄了一个国产换掉了,然而还是没啥效果。”张双喜无奈。

  “这个……那液压单向阀呢?”宋师傅又想到了一个零部件,“液压单向阀如果失灵的话,也会导致油温过热。”

  “这个……也换过了。”张双喜有些尴尬。

  他忽然感觉这来人TM有点不靠谱,换没换过们不会自己看吗?再说这俩人跟之前那些个人好像一个尿性,都是采用排除法。

  这个不行就说下一个,一直到没换过,然后就说得换一下。

  张双喜还真怕俩人来这一手,他已经扔里好些钱了,包括自己的配件也安上去不少。

  最重要的是,这俩人的表现怎么看都有些不太靠谱。

  “水箱盖没坏吧?”王师傅又想到了什么,往水箱那边走,回头还不忘询问张双喜,“张老板,水箱您之前有换过吗?”

首节上一节91/1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