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小乡村,养车成村中首富 第165节

  只是让于大为犯难的是,不知道该给他安排到一年级,学前班,还是说按照他的年龄给他放到镇子里,直接上中学。

  如果给他扔到学前班那种地方,他还是有些担心,孩子被那些个小不点嘲笑,又留下什么心理阴影。

  这件事情,于大为还是得找时间跟小阿贵沟通一下。

  再或者他从镇子上请个私教,也不是专门教小阿贵,他家里还有个不学无术的二燕呢。

  自己这个二妹天生不爱学习,可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于大为说不得还得让老师重新教教她。

  至少未来某一天,让二燕有个大专或者是职高学历,不至于学历方面太过寒酸,最后只能在呼市某个国营企业做半辈子清洁工。

  他不否认二妹未来生活很幸福,但他更希望自己的妹妹能在原有幸福的基础上,再升那么一个小小的台阶。

  不知不觉,北墙上的窗外飘起了雪,外面是一片漆黑,于大为只能透过外面模糊的塑料布看到一点飘落的雪花。

  如今自己的现金资产一共是五万八,对于明年的各种事情运转,以及应对一些突发情况肯定是够了。

  再过四个月,也就是五月份的时候,八局油城分公司的那两台阿克曼维修服务费也就下来了,一共五万块钱。

  到时候他第一件事就是把欠小白的三万块钱还了。

  说起小白,于大为好像有段时间没见到他了,不得不说,一段时间不见还是有点想的。

  小白明明岁数比自己大一点,但相处下来更像是在面对自己的弟弟,于大为很喜欢跟他插科打诨,总感觉挺好玩的。

  于大为拿起炉子上面的茶缸子,由于炉火不断,缸子里面的白茶温度恰到好处,他牛饮了一大口。

  这才起身伸了个懒腰,梳理了一下自己这一年的账目,晚上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等明天的时候,他还有一件神秘的事情要去做,只是这件事儿不能让斧子知道。

  最好是找个理由把小阿贵带上,好玩的事儿带上他,能让他封闭的内心再打开一点点。

  打定了主意,于大为又从身后的小煤堆里,用铲子铲了一些,重新填进炉子里。

  做完之后,于大为才脱鞋上炕。

  不过在这之前,他也学着老纪上炕的样子,将棉鞋里面的鞋垫拿出来,放在炕头捂捂,这样已经走湿了的鞋垫子,明天穿起来又暖和又蓬松。

第265章 于大为给自家员工铺路

  这种鞋底可不是市场上能买到的,而是家里的媳妇儿或是老母亲亲手缝的,里面放的是棉花,点进去就是怕穿鞋没鞋垫冻着脚。

  当然夏天的鞋垫跟冬天的还不太一样,有点像纳出来的千层底儿。

  过程跟做鞋也差不多,先是画样,然后裁剪,这里面的第一步还需要做布骨,后面还得弄浆糊,抹一层浆糊铺一层布,总之不是个简单的活计。

  于大为对做鞋垫子,做棉衣棉裤的这事儿从不关心,以至于各种裁缝的步骤也记不全,只知道老妈每年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做鞋垫子

  印象里老妈有段时间每天都坐在炕头上,帮一家人做鞋和鞋垫子,反正就是那么一点点弄出来。

  “长了心”以后的于大为,也才明白老妈那些年有多么的不容易。

  所以他很感谢现在的凡凡,能这么理解他老妈,也感谢她能给老妈买个金首饰。

  想了想,于大为觉得,上辈子一定是自己打开韩静凡的方式不对,不然也不会性格上差了那么多。

  第二天于大为找了个借口带着小阿贵离开了凡凡修理厂,先把老纪送到路口等客车的地方,然后直奔段大海的废品回收站那边。

  于大为到的时候,段大海正抱着簸箕往出走,簸箕里面是刚掏出来的煤灰。

  “你咋来这么早呢?”段大海懵了,这大早晨的看于大为的模样也不像有啥急事儿啊。

  “段大哥,你还记不记得之前跟老梁喝酒的时候,我说斧子的那件事儿。”于大为将车门关上,带着身旁的小阿贵走到了门口。

  小阿贵手里面还拎着油条和豆浆,还有一大袋包子,有十几个的样子,这些都是师父买来带过来的。

  “哦,那个事儿啊,你等会儿,我去把灰倒了,一会儿聊。”段大海说着就快步走出了院子。

  回来的时候,包子、油条都已经装到了饭盆里,豆浆则是倒在了瓷碗当中。

  段大海将炉子上面的水壶提下来,左手将洗脸盆从旁边椅子上坐到炉子处,然后将壶里的开水倒在水盆里一些。

  今天早晨他起来的时候,发现炉子的火没灭,所以又填了点苞米瓤子,把火弄着了,又压了几块木头绊子和煤块,这才开始掏灰。

  不论是炉子里面的,还是火炕下面的早坑里,但凡烧火的话总会化成灰,段大海这不用簸箕刚弄出来,就在门口碰见了大为老弟。

  “买那么多包子干啥,咱们仨哪能吃得了那么多,浪费钱。”段大海一边洗脸一边有些心疼的抱怨。

  “我这不是怕老梁在你家么,这包子看着大,吃上去好几个不管饱,老梁要是在这儿的话,没五六个能停住嘴?”于大为拿起盆里的一个包子咬了一口,然后拿起炕沿上的白瓷碗喝了口豆浆:“他呢?这两天没过来?”

  “这不跟媳妇和好了么,现在一般都是在我这儿喝完酒,然后就回家找老婆去了。”段大海用洗脸盆的水搓了把脸,“斧子的事儿,你想好解决办法了?”

  “对,就按照老梁说的,买点便宜的水果,每家送个财神,这不得给他们答掇的乐呵的。”于大为看了一眼小阿贵用快速起夹包子费劲,便顺带着说了一句,“直接用手抓吧,反正都是你自己吃,还能嫌弃自己脏?”

  “哦。”小阿贵点点头。

  段大海这时拿着毛巾,一边擦着脸一边走进里屋:“既然已经定下来了,那就开始弄吧,或许今年斧子会屯子过年,还会有媒人给保媒呢。”

  于大为笑笑,他其实也是这么想的,自家兄弟过了今年就24了,屯子里同龄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自己还是屯子里面结婚比较晚的呢。

  不过感情这东西,还得看缘分,于大为毕竟是穿越回来的,知道男人就算再晚个几年也都无所谓,但终归还是要处个对象的。

  现在自己偶尔跟斧子提起哪家的姑娘,这小子听着听着竟然还会脸红。

  属实太青涩了,他可是未来要跟自己去大城市南征北战的,可不能中途被各种绿茶婊给魅惑了。

  抗异性抵抗力,还是有一些的好。

  “我是这么想的,今天就买点橘子,然后财神像也买一些,反正够河善村一队二队的就行了。”于大为将一些细节重新落定。

  屯子里的人要说有坏心思的吧,倒是不多见,有几个坏的那也是免不了,但大多数都还算淳朴,小恩小惠这种比较有效果。

  如今快要过年了,家家户户总得要买春联,包括一些财神像之类的,去年于大为家不就是有一个老头专门挨家挨户送么。

  只不过他是收钱的,于大为这边则是免费的。

  这东西加上一点点水果,本身也不值什么钱,给斧子在屯中提升一下好感度,还是挺不错的。

  敲定细节的过程当中,梁老板十分守时的来段大海这儿蹭早饭了。

  家里那口子昨天被自己折腾的起不来了,无奈自己只能来老段这儿蹭点吃喝。

  结果没想到早餐竟然是包子油条,包子是白菜油梭子的,这家伙在早市儿卖的可不便宜。

  梁老板双眼放光的使劲儿旋,吓得旁边小阿贵也加快了吃包子的速度。

  过程中,于大为又说了一遍财神像和送橘子的事儿。

  梁老板则是一拍大腿:“你早说啊!我镇子里一哥们今年倒腾辆大车橘子,先是给镇子商店供货,然后又给各个村子的供销社,小卖店供,结果还剩下好些卖不出,这不正瞅着要把车开到县里商店问问么。”

  “你要是需要橘子,咱就从他那弄点呗,不过我得找他问问,不知道他走了没有!”梁老板当时就穿鞋下地,嘴里叼着包子就要开车过去。

  “那一起吧,包子带着路上吃,开我的小红。”于大为反正也吃饱了,让小阿贵带着剩下的包子,坐上菲亚特小红车直奔批发水果那家。

  之后的事情还是比较幸运的,几个人在对方家门口截住了对方的大车,弄了四箱子水果,又去五金店买了好些个颜色不一的塑料袋,最后又去批发财神像的地方弄了一些。

  整理好这些东西,大家开车直奔河善村的兴隆屯和山窝棚屯。

  今天是二月一,农历的腊月二十一,家家户户开始收拾院子,屋墙,有些个爱干净的人家,也会把园子里面的白雪清一清。

  昨晚本就下了一场大雪,清理起来还没有那么麻烦,等到雪层渐渐变厚,最后硬到一定程度,那就不好清理了。

  “马上就要进屯子了,兄弟们怎么说?”梁老板开着小红,于大为坐在副驾,段大海与小阿贵坐在后座。

  “车停在一边,然后拿着东西挨家挨户送吧,送完了一队,就送二队。”于大为扫了一眼兴隆屯子的烟头,家家户户的烟头早就冒出道道青烟,说明大部分人都已经起来了,可以开始行动了。

  于是乎,于大为,梁老板,段大海下车拿东西挨家挨户送,主动地就是“姚金斧给屯子的父老乡亲拜年了。”

  家里面如果有岁数大一点的老人,就多给点水果。

  小红车载量有限,橘子都是拆开了箱子放到前备箱的,还有一箱子都是放到了于大为的脚底下。

  于大为粗略算过,橘子肯定是够用,路过姚山跑姚老师家里时,于大为特地把脚下那一箱子橘子给送了过去,这一箱子本就是给姚二哥二嫂还有姚老师这一家子准备的。

  而且也借机会将事情始末解释一遍,姚家的二嫂子可是清楚知道,自家的小叔子在凡凡修理厂干什么,也清楚跟着于大为干啥。

  于大为可怕他们心直口快说破了,那样的话人设就崩了。

  之后几个人继续给屯子里的人送温暖,只是曾经和老姚家特别不对付的那几家,于大为可是一点都没给。

  当初斧子的老娘去世以后,那几个被斧子妈欺负了大半辈子的妇女,可算是得了一朝升天报复回去的机会。

  刚开始只是在一些个不疼不痒的事情上做文章,后来姚金斧进去以后,仿佛人间体找到了变身器,一下子化身为黑之巨人,拼命地抹黑姚金斧一家子。

  有那么两三家,于大为刚才在二嫂子家可是打听清楚了的。

  路过几家门口的时候,于大为特意让小阿贵把车停到对方家院子的前面路口,车门打开,水果啥的都露出来,但就是不给你们家送,主打的就是一个恶心人。

  结果还真有一家婆娘看不下去了,年岁有四十多,长的尖嘴猴腮一脸刻薄相,来到于大为身边就阴阳怪气道:“这斧子是真发了大财了,在屯子西头就听说家家户户送财神,送水果。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挣了百八十万了呢。”

  小阿贵坐在主驾驶位,刚还在回味开这台小汽车的感觉,突然被车门旁边的女人阴阳怪气了一下,扭头吓了一跳。

  那样看人都不爽的神态,简直跟他之前见的常海老板一模一样。

第266章 反制

  “百八十万到是没挣到,就挣了个水果钱。”于大为从后座拎出一袋水果和财神像,绕过小红车看了妇人一眼。

  这人听二嫂子说,好像姓王,邻里乡亲的都喜欢叫她王婶儿,丈夫死得早,三十多岁就成了寡妇。

  当年之所以跟斧子妈有矛盾,还是因为姚山跑姚老师。

  两家相距不远,再者姚老师当年不仅长的可以,还在河善小学教书,那妥妥的是寡妇们的心头好。

  每次姚老师骑自行车回家路过王婶儿家门口的时候,听二嫂说,这位王婶子总是能找准时机,拎着脏水桶出来,二人“碰巧”一个照面,王婶儿抓住机会就会跟姚老师唠几句家常。

  一来二去的,被斧子妈发现了,可是把这位脾气暴躁的给惹火了。

  斧子妈本就是有气不隔夜的性子,直接拿着擀面杖就跑到王婶儿这位寡妇家里了,犹如孙悟空大战二郎神,打的难解难分。

  最后两家也存下了历史上的矛盾,不过于大为猜测,那一次战斗肯定是以斧子妈胜利告终了,不然后期对方不可能那么消停,一直到斧子妈没了以后,这才又硬气了起来。

  “哼,你不是四队于家屯的于大为么,不是说你养什么鸡了吗,这咋还得给姚金斧那个杀人犯打工呢。”王婶儿看见来人面熟,平日里村东头的“八卦娱乐中心”她也经常去,对于大为这个人她还是知道一点的。

  小阿贵这个时候从车上下来了,顺带着自车里面的手扣里,拿出一把锋利的螺丝刀。

  他总感觉这老太太不像好人,真要是敢欺负他师父,他手上可是毫不含糊。

  “东西放车里去。”于大为眼神一撇就看见了少年的小动作,说了一嘴,扭头继续看着这位王婶儿,“我的鸡早就不下蛋了,这不也得多亏姚金斧帮忙才能有点小钱赚。”

  “不跟婶子你多说了,我得去送东西了。”于大为朝对方笑笑,便要准备离去。

  可就在这时,王婶儿的身影快速跑到于大为前面,挡住了对方去路:“这不对呀,不是说家家户户都有么,我家的呢!咋跳过我家送别人家了呢!咋地?我不是兴隆屯的人呗?就算是有矛盾,那东西好歹有我一份吧。”

  你见过这么不讲理的吗?明明自己双手都能撸单杠,可一上公交车就得找年轻人让座?

  咋地?年轻人该死啊!

  于大为上辈子见过太多这样的老人了,明明心中知道好歹,知道善恶,也明辨是非,但到了自己身上就一定不分是非。

  眼前的王婶儿不就是这样么,还好,于大为这次来屯子的第二个目的就是给自家兄弟出气的。

  不知道有多少次,这老娘们儿带头说姚金斧是杀人犯,各种抹黑污蔑。

  于大为今天去二嫂子家的时候,特意挖了一些对方的黑料,已经开始跟段大哥和梁老板加工完了,后面就看效果了。

  毕竟常在村里生活,有邻里之间互相较好的,自然也有对王婶儿这种人看不顺眼。

首节上一节165/1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