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货市场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第97节

  今天叶天也有事要忙,安排好他爸妈,他就直接去了文物局。

  老远就看到了两个朴实打扮的人在文物局门口等着,其中一个人手里提了个大袋子。

  老五的老叔跟他长得很像,只是脸上的褶子更多一些。

  看到叶天走过来,老五赶紧上前:“叶老师,您来啦?要是上次知道您要带我们来文物局,我们早就过来了。”

  “别叫我老师,我年纪比你小,就叫我叶天吧。这是你老叔?”

  叶天穿着很精神,一个帅气的小伙子站到面前,老叔还很不习惯,问老五:“这就是你说的老师?现在搞文物的老师怎么都长得跟明星似的?”

  老五嘿嘿的笑着,其实刚开始他也不信,要不是昨晚上看到了新闻,再加上,之前看到他和李仁中在一起...

  “大叔,你好,咱们走吧。”

  昨天文物局已经打过招呼,叶天在保卫那里报了个名字,人家看了眼身份证,就叫他们进去了。

  出来接待他们的还是个漂亮的小姐姐,看见叶天的那一刻眼睛瞬间睁大,在这帮搞文物的老土们面前,叶天显得过分帅气了。

  她甚至于都没注意到旁边还有俩人,对叶天说:“您就是叶天先生?”

  叶天点了下头,跟着她往里面走。

  那女孩子从侧面看过去,脸已经红了,嘴巴还往上翘着。

  按理说,年底了,也快放假了,他们单位平时就不忙,好多同事都提前请假回老家了,她很庆幸自己留到了最后,要不然怎么能见到这么一个大帅哥呢,还是局长亲自接待的呢。

  因为叶天要先去见局长,老五跟他老叔就被安排到了休息室等着,叶天就拎着他那个用黑布罩着的鸟笼子去了局长办公室。

  王孝庆和李仁中已经在办公室里等着了,见叶天进来,很热情的招待他,还见他拎着一个东西,就问:“你这是还带了礼物了?”

  “没有,昨天我爸买了个鸟笼子,说让各位专家给看看。”说完就跟局长打招呼。

  局长看上去比王孝庆、李仁中还要年轻些,戴着一副厚眼镜,穿着一件中式厚外套,头发略有点长,有点学院派的意思。

  “叶天,我给你介绍,这是文物局的周局长,上个月刚调任过来的,之前是高校的教授。”王孝庆介绍说。

  怪不得有一股学院派的味道,原来真的是从高校里出来的。

  “周局长好。”叶天客气的跟人家打招呼。

  周局笑着说:“我还是习惯别人叫我周老师,有时候被叫周局长,总感觉还有点别扭。”

  “慢慢就适应了。”李仁中也笑着说。

  屋子里还有另外两个人,看样子也是文物局的领导。

  王孝庆给叶天一一做介绍,打完招呼后,就是一顿客套话,无非就是说叶天是个文物天才之类的,没有正统的学习过,竟然眼力这么好。

  叶天安静的听着,偶尔自谦一下,等着体制内的这帮人把车轱辘话都说完,这时间都快一个小时了。

  叶天自愧不如啊,要是他,肯定没有这么多话能说。

  周局叫他来,也有自己的私心,现如今,叶天已经不止一次在文物界崭露头角了。

  现在国内的文物界分了几派,主要由南北划分,各派系之间都在笼络人才。

  文物专业本来就是稀缺专业,愿意学习这个专业的人少之又少,而每一届这有限的毕业生还有一部分会转行,让本来就稀缺的人才变得更少了。

  而每一年全国这些文物专业的毕业生,会分散到各地的文物局,京城名额有限,这几年就没有能顶得上的人才。

  更何况,这个行业能走出来,靠的是日积月累的积累,像叶天这种天赋型的选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周局长是很想把他招致麾下,先笼络过来,可他又给不了叶天什么承诺,毕竟体制内想要招个人,还得走一圈很复杂的流程。

  事急从权,先见一面再说。

  周局长问叶天:“小叶,我听老王和老李说,你已经入职了他们的鉴定中心,是吗?”

  “嗯,对,很感谢王,李二位老师对我的信任。”

  “那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吗?我是说,有没有考虑过到文物局来工作?”

  周局长这话说完,几个人都看向了他,这是什么意思?要破格录取?

  谁知道叶天说:“各位别笑话我,我还真没想过。”

  这个时候,几位的眼光又到了叶天这里。

  叶天继续说:“我比较爱好自由,也自由惯了。如果各位以后有我需要帮忙的地方,我已经尽我所能,但是要进来工作?我资质也不够。”

  叶天听到了轻微的叹息声,也不知道是谁发出来的。

  周局长又问:“你是本地人?”

  “对,土著。呵呵,没见过什么世面。”叶天能听出来周局长的口音不是本地人,自嘲的说。

  王孝庆大概能猜到周局的意思,也知道他不便明说,便说道:“叶天是地地道道的京城人,家就在二环内,我想他未来应该会一直在京城发展吧?是吧,叶天?”

  这个还真说不准。

  其实很早开始,叶天就把秦珏放进他的人生计划中了,未来会不会一直生活在京城,真的说不准。

  比较赵德山,他不就是就跟林慧去了云理生活吗?

  叶天只是笑了笑,说:“我父母现在身体还不错,年纪也不算大,我的根在这里,只是咱们搞古董研究的,我想难免会要到各处跑跑。”

  “明白,明白。”周局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他看了下王孝庆,用眼神示意他,接下来你就去问问这小子的意思吧。

  叶天终于有机会把他那个鸟笼拿出来了。

  专业的就是不一样,这几个人立马拿出了尺子,称,专业镜子开始看,连周局长都亲自鉴定了起来。

  这鸟笼直径27.5cm,厚50.5cm,重3600克。上置鎏金螭龙钩,笼架通体鎏金,内置四个掐丝珐琅花卉纹圆形食缸,外壁镂雕喜上眉梢饰,底座呈圆形,施蓝色珐琅釉为地,掐丝缠枝花卉纹和螭龙纹饰,下出三足。

  经鉴定,的确是乾隆年间的鸟笼无疑。

  这可是被文物局的局长亲自鉴定的东西。

  王孝庆问他:“这个鸟笼,你打算出吗?”

第一百五十七章 你们都有哪些派系?

  “文物局现在也在回收文物,给的价格也比较合理,昨天那个小女孩的那个茶碗就被我们局收了。”王孝庆说。

  叶天顺势问:“那各位打算多少钱收我的这个鸟笼子呢?”

  几个老家伙没想到叶天当众就问价,果然年轻人无所畏惧。

  王孝庆看了看周局,他才来一个月,还不太了解文物局收文物的价格,这个一般都是鉴定科给评定之后才出的。

  周局说:“老王,带他去鉴定科问问吧,尽量给一个咱们可以给的顶格价格。”

  出了局长办公室,另外两个人就回了自己的工作地点,王孝庆带着叶天往鉴定科走,李仁中就去了休息室找那两个一直等着鉴定的村民老五和他叔。

  叶天问:“王老师,您觉得他们能给多少钱?”

  王孝庆反问:“你有心理价位吗?”

  “大概吧。”

  “现在文物局为了收集落在民间的文物,也是准备花大价钱了,不像前些年了,具体他们能给多少钱,还是听听鉴定科的意见,不过既然局长都发话了,我觉得价格应该还可以。如果你不满意,再去外面找买家呗,只要东西是真的,还怕卖不上好价钱?这个东西真的是你爸收的?还是你收的?”王孝庆好奇的问,据他所知,叶天他家并没有这个传承。

  叶天实话实说:“这真的是我老爸收的,跟人家砍半天价,一直捂着不撒手,结果一分钱没砍下来。要不是我去付钱,这玩意他能抱一天,呵呵。”

  ***

  最终,叶天也没把鸟笼给文物局,他们给的价格太低,30万。

  如果这鸟笼是叶天自己的,出了也就出了。可这是他老爸的,他已经给老人家保证了50万左右,那30万委实是差得有点多。

  不过文物局也不是全无所获,老五他老叔的那个汉代鎏金长信宫灯就被他们以低于市场价60%的价格收走了,这笔功劳也算是有叶天的一份。

  就是这样,老五和他老叔对叶天还千恩万谢呢,非要塞给他2000块钱做感谢费。

  不要白不要,要不是他们不信任他,他收过来,还可以比文物局给的价高,而且自己也能出手赚一笔。

  算了,看来这个钱不该自己赚。

  局长刚上任不久,不太敢工作日大中午的就跑出去和人吃饭,于是中午这顿饭也没外人,就李仁中,王孝庆和叶天三人。

  三个人去了一家在胡同里的火锅店,要了个包间,方便说话。

  一进门,王孝庆就说:“叶天啊,今天周局那意思,你明白吗?”

  叶天正在脱外套,他把衣服包起来,刚进座位底下的空箱子里,以免沾上味儿,他说:“什么意思?想让我进文物局工作?我也说的挺清楚的了,我没有资质啊,真要给我开了后门,那不得多少吐沫星子把我淹了呢,我可不想那样。到时候再把我人肉出来?”叶天摇着头,找了个位置坐下了。

  “呵呵,你啊,还是想法简单,人也单纯。”王孝庆坐到了他旁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个周局刚从高校调出来,想大干一场,他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抢人才,这几年,咱们京城的几所古玩专业的毕业生有不少分流去了南方,当然了,也不全是个人原因,文物局岗位有限,每年新增就那么一两个,还有下边调上来的,根本没有应届毕业生的位置。”

  叶天本来今天对周局的话就没多想,他脑子也不在那上面,听王孝庆这么说,心里犯嘀咕:“这和我有什么关系?我既不是应届生,更不是学古玩的,他就算想招我,这个由头也没有啊?”

  李仁中刚才出去点了菜进来,听见两人正在说文物局的事,便对王孝庆说:“哎呀,老王,别把你们那一套弄到叶天身上,他啊,跟我一样,将来也是喜欢独来独往,说不定也会开一个古玩店,什么南征北斗的,我看他啊,根本没往那想。”

  叶天这次算听明白,原来今天周局和王孝庆他们说的是这个啊,那可真是想多了。

  就他还参与派系斗争?

  叶天问:“两位老师,你们倒是给我说说,你们都有哪个派?哪个系啊?”

  李仁中笑了:“看见没,老王,我就说他心思就不在这个上头吧,要是在这上头,凭他的脑瓜子,早就弄明白了。算了,你也别问了,这些都是那些体制内的人整天闲的瞎搞的,我就是嫌他们事多,所以早早退休了完事,也就老王愿意奉献爱心。”

  王孝庆说:“我又没有你的财力,不继续发挥余热,我还能干啥去啊,咱别的也不会啊,真要让我退休了,就这么闲着,非得闲出病来不可。行了,咱也别说那些与咱们无关的事了,说说明年年初沪市的拍卖会的事吧,叶天,沪市那俩专家昨天走的时候脸色可不好看,他们还是这次沪市拍卖会的主力嘉宾,怕就怕到时候会给你使绊子呢。”

  李仁中也有一点担心,他说:“抛开那些派系不说,单说要在古董圈发展,要是想往上走,获得更高的认可度和名气,迟早是要和各地的这些个业内人士打交道的,咱也不了解这两个沪市专家的脾气秉性,回头我找人给你打听打听。”

  对名气,叶天看的不是很重。

  他只是好奇,便问道:“我不是想加入啊,我就是好奇,想问问,你们古董圈都有哪些派系?”

  王孝庆回道:“其实就是地域保护性比较强吧,你也知道现在真正的古董越来越少了,各方虽然明面上没有提出什么区域划分啊,保护措施啊,但是暗地里都在较劲。比如上次,在豫省发现的那个古墓,咱们这边的人过去就只是帮忙,一件文物都没带回来,全都放在了他们本地的文物局,算是他们的功绩。”

  李仁中接着说:“这还只是文物局的事,还有各个地方的民间人士喜欢抱团,很排斥外面来的。”

  叶天想到了同爷,何同,在古董圈有名字的一号人物,便问道:“那同爷不是西南地区的吗?怎么在秦岭也有名气?”

  李仁中笑了笑,说:“同爷属于是已经闯荡出来的人了,他扎根在西南,但是名气是贯穿到了全国的。可即便是这样,他的那些同僚也大都在西南地区,来北方,偶尔出差,当个客座教授是可以,他不会长待的。沪市那些人更是了,非常排外。自负的不行。”

  叶天去报拍卖会也只是为了卖个更好的价钱,仅此而已,根本不想给自己惹麻烦,要是知道这里头的水这么深,他可能都未必去参加那个节目,当什么观众。

  可是又一想,如果他不去的话,那不是就平白砸掉了一个古董了吗?有些人反而把面子看的比这些都重要。

  也许在叶天不知道的地方,有不少古董已经被无端的破坏掉了。

  叶天问:“你们说的那个沪市拍卖会具体在什么时候啊?过了年就有?是在三月吗?”

  李仁中想了下,说道:“一般都是提前一个月给通知,也没有那么快吧,还要给报上去的文物做几层鉴定,最快也得4月份吧,是不是啊,老王。”

  王孝庆点了点头:“我这次也以卖家的身份报了一件,所以这次就当不了嘉宾了。老李,他们有没有邀请你?”

  “呵,怎么可能邀请我?那帮人一向都是只推崇自己本地的,更何况我都退休了。”李仁中自嘲的说。

  叶天问道:“两位老师不是在电视上挺有名的吗?上次陕省的都邀请你们了呢,他们为什么不能邀请?”

  “上次的拍卖会,是陕省和咱们这边联合举办的,区别就在这。陕省虽地处西北,但也算是北方,那边的人还好相处一些。总之,到了南边,咱们就走一步看一步吧。”

  叶天也不明白这两个老人为什么这么担心,在他看来,你东西鉴定了是真的,到时候举牌拍卖就完事了,卖多卖少,就看那场拍卖会买家的情况了,这个他是左右不了的。

  难不成,还能以低价卖出去?

  跟两位专家告别后,叶天给长发画家徐小波去了个电话,约着要画一个肖像画。

首节上一节97/28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