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货市场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第71节

  那头发花白的老太太也瞧见了自己的孙子乐儿和一个年轻男人一齐蹲在地上看她做的那些玩意呢。

  叶天瞧着这老太太虽然头发花白,但是脸上的褶子倒也不是像是80岁的人,整个仪容还是能看出来以前家庭条件不错的,看来这个孩子没说谎。

  叶天站了起来,喊了一句:“奶奶,您好。我是从京城过来的...”

  说到京城俩字,老太太明显愣了一下,眼睛定定看着叶天,似乎在看他,又似乎没有,过了一瞬,老太太笑着点了下头,还是叫他的孙子:“乐儿啊,给客人拿个马扎儿,蹲地上多累啊。”

  “哦。”叫乐儿的小男孩风一样的跑进那个小屋子,从里头搬出来一个木头做的马扎儿,递给叶天:“哥,你坐着看。”

  那老太太坐到了门口的一把竹椅上,用手按了按自己的两个膝盖。

  小男孩赶紧去屋里拿了个毯子出来,说:“奶奶,你把膝盖盖上,别再受风了。”

  “好孩子。”

  叶天状似无意的问老太太:“奶奶,我听您口音是京城人吧?咱俩是老乡啊。您过来多少年了?这口音倒是没怎么变。”

  老太太脸上倒没什么表情,说了一句:“好些年前的事了,口音改不过来了。”

  这老太太好像不愿意过多的提过去的事,小男孩笑嘻嘻的说:“我奶奶以前是京城的大小姐呢,她的故事可精彩了,要是她愿意给你讲就好了。”后面这话声音很小,生怕老太太听见似的。

  叶天说:“就算我把这些都买了,恐怕也不够你们祖孙二人一个月生活费吧?小伙子,你得想想办法啊。老人家的身体可拖不得,得去医院看看。”

  “我不用去医院,都是小毛病,浪费那钱干嘛!小伙子,你要是能买了,我谢谢你,其他的事,用不着你操心,我们祖孙俩自然有我们的生存方式。”老太太穿着一件毛衫,说话间胳膊肘就漏出来了一截镯子的边。

  叶天瞧见了,这镯子是银质的。

  物品:银手镯

  年代:民国时期

  市场价值:2000

  虽不是特别值钱,但是叶天想帮他们,不如借这个由头。

  叶天说:“老奶奶,听小乐说你以前是富家小姐,那应该有不少旧物件吧?我呢,有这个爱好,喜欢收藏一些时间比较久远的东西,来这边也是为了这个事。您有什么老物件,可以拿出来叫我瞧瞧?”

  乐儿眨巴着两只眼睛,看了看叶天,又看了看他奶奶,说:“这首饰你不买了吗?”

  “买啊!几百块钱的事儿,着什么急!”叶天无视那小男孩的目光,把马扎儿搬到离那老太太比较近的位置,这回看的更清楚了。

  老太太满头白发,一根别的颜色都没有,但是头发还挺多的,比现在好些年轻人头发还多,眉宇间还有几分英气。

  叶天心想:这老太太要是一直生活在富裕家庭,那绝对是老祖宗一样的人物了啊。

  叶天怕他不信,翻出了自己手机里的照片,把自己收过的那些东西给老太太看了看:“您瞧,这些都是我在旧货市场找的,这勺子,是最近在滇南一个农户家里收的,也是上千年的物件了。还有这布,这铜钱是我老爸从我爷爷那传下来的。您要是有这些老物件,我都可以看看。”

  小男孩终于相信叶天说的是真的了,他小跑着过来,站到老太太和叶天中间,对老太太说:“奶奶,他说的应该是真的。”

  老太太说:“我的东西都是跟了我一辈子的,但是不值钱啊。”

  叶天觉得这老太太对刚才他说的话有些动心了,便继续劝道:“这老物件啊,值不值钱,是市场说了算。您可能不了解,最近这十年,古董的市场价值越来越高了,就我刚才给您看那勺子,带花纹的这个,您知道值多少钱吗?”

  “多少钱?”小男孩更好奇。

  叶天伸出了五根手指头。

  “500?”小男孩问。

  叶天摇了摇头。

  “5000?”小男孩明显不相信。

  叶天说:“比你认知里的钱多多了。我这么跟你说吧,差不多能把这栋二层楼买下来。”

  “别吹牛了!”小男孩梗着脖子说:“我奶奶也有一套餐具呢,你一个勺子要是能把这栋楼买下来,那我奶奶那套餐具是不是能把后面这栋楼都买下来?”

  叶天被这孩子的“无知”给逗笑了。

  老太太也笑,但是他显然把叶天的话听进去,因为老太太的眼神里没有露出特别惊讶的神色来。

  她说:“乐儿啊,你去,把我那套餐具拿出来。”

  “奶奶...”小男孩想说你还真信他说的话啊?

  “去吧。”

  没一会儿,小男孩从那个破旧的小屋子里拿出了一个小花布包裹的东西,递到老太太面前。

  老太太接了过来,放到了腿上盖着的摊子上,里头是五把铜勺,铜叉子。

  老太太说:“小伙子,你说的什么一个勺子买一栋楼,我是不信的。不过,这套餐具应该值一点钱的。你说得对,就算把这些首饰都卖了,也不够这孩子一个月的生活费。我最近是干不了什么活了,把这些东西卖了,给孩子先凑活一段时间吧。”

第一百一十七章 “物价系统”的bug?

  老太太连带着碎花布和那些餐具一块递给叶天,说:“你看看,能给多少钱那?”

  叶天早已经用系统看过了,这一套餐具是清末时期国外流进来的铜制品,应该是留到了这位老太太当时的富贵老家里,也或许是谁送给她的礼物,她一直保留至今,跟了她一辈子,要不是今天叶天出现,说了这番话,恐怕这餐具还会一直跟着她直到入土也未可知。

  市场价也不算高,30万左右。

  叶天问:“奶奶,有心理价位吗?”

  老太太说:“没有,我对钱啊,其实没什么概念,要我一个人过,多少都能过。可是这孩子跟着我,吃苦了啊。”

  “奶奶,您说什么呢。要不是您,我都不一定能活下来。”小男孩笑嘻嘻的说。

  叶天似乎从他俩的对话里听出来,这俩人并不是亲的祖孙俩。他也没多问,说:“按照我对这个东西的判断,我估摸着它值三十万,老太太,我可以直接转给您,有了这些钱,应该够这孩子上完学。”

  老太太没什么表情,那小男孩惊得张大了嘴巴:“30万?这么多??天啊!一辈子都花不完吧,奶奶。”

  老太太又指视着小男孩去给她拿存折,对叶天说:“让孩子带你去银行,把钱转过来,这餐具你就可以拿走了。乐儿啊,回来的时候给我买几副膏药,我把膝盖贴一贴。”

  “诶,知道了,奶奶。”

  叶天觉得有点意思,30万对他老爸来说都是个不小的数目了,这老太太却一点波澜都没有。

  真是有过经历的人那。

  老太太说完话,就扶着拐杖,起身,撂下一句:“哎呀,腿疼了,回去躺会。乐儿啊,今儿个也收摊了,下午给你回学校上学去!”

  “知道了,奶奶!”小男孩情绪都挂在脸上,丝毫没有遮掩,还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啊。

  叶天跟他去银行的路上,小男孩说:“我今天早上出门的时候就有鸟屎落我衣服上,我就知道,肯定有好事发生。果然,让我遇到了。”

  叶天问他:“那是你亲奶奶吗?人家是富贵出身,你呢?瘦的跟猴似的。”

  小男孩现在觉得叶天是他的大财主,钱没到账,他说啥都行,自己绝对不反驳:“那是的,我奶奶以前是京城人儿,后来就到了这里,独自一个人生活,虽然我俩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她就是我的亲奶奶。我这辈子就这一个亲人。希望我的奶奶可以长命百岁,看到我上大学,我工作了还要买大房子让她过上富贵的生活。”

  小男孩憧憬着未来,在前头一蹦一跳的....

  ***

  那些首饰叶天也都包圆了,他拿着一个包裹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干脆直接带回了酒店,扔到了桌子上。

  从广宁买的那几幅画被王孝庆锁在了他的房间,他们俩已经去看紫砂壶去了。

  叶天想着这套餐具也不是特别贵,到时候拜托李仁中放到他店里去卖好了。

  首饰嘛!他想到那个小男孩说要送给女朋友。

  就给秦珏发了个消息:“忙吗?给你看个东西。”

  秦珏回:“在收拾东西,晚上飞欧洲,在京城转机。”

  “这么快?姐姐,就算我不在南边,在京城,我这签证也来不及吧?”

  秦珏的视频电话打了进来:“你可得赶紧搞你签证,年后总不能让我带着首饰独自去吧?毕竟原材料是你出的,制作费也是你出的。”

  叶天说:“搞,搞,回去就搞。”做为一个仅有四级水平,并且在毕业之后再也没用过英语的人来说,不跟团出国,等于两眼一抓瞎啊,这要是跟秦珏出去,不得什么都得听她的吗?

  到时候,自己多没主动权啊。算了,走一步算一步吧。

  叶天又说:“对了,我买了一些首饰,给你看看,你喜欢吗?喜欢送你!提前说啊,这些东西可都很便宜。”

  叶天把摄像头对准了桌上上摊开的那二三十个手串,项链,给秦珏看:“看看,纯手工制作,几十年的老手艺啊,而且每个都是限量款。”

  秦珏还真的认真看了看,那极具塑料感的材质和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造型,很限量款是一分钱的边儿也不占那。

  她忽然就笑了:“这不会是你参加了个什么手工制作活动,自己做的吧?”

  “不是,我哪有这手艺。我刚说的话一个字都不带虚的,真的是是老手艺人做的,一个八十岁的老太太自己个儿一个一个串的,我全包圆了。”叶天说这话还有些得意。

  秦珏一听就知道咋回事了:这人做慈善来着。

  “花了多少钱那?”秦珏问。

  叶天照实说:“几百块钱的事,我可是紧着你先挑的啊,挑剩下的送给我那些铁粉。”

  “就几百啊?够给老太太做慈善吗?我怎么不信那!”秦珏笑着问。

  “还有这个。”叶天把那套铜勺铜叉子拿出来给秦珏看:“这个贵一些,30万!”

  “哟!”秦珏故意做出大为震惊的样子,“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吧?你怎么不把这个送我?送我几百块的玩意?叶天弟弟,你怎么这么小气呀?”

  “送,送,你喜欢这个?那我就送!”

  “哈哈哈,开玩笑的,这种东西我不感兴趣,你自己留着吧。对我来说,就是个金属制品。说起来,这次你不算捡到漏吧?”

  “没有,不算。”叶天就把那个老太太和那小男孩的事跟秦珏讲了讲,最后说:“我也不吃亏,按照我预估的市场价给她的。但是我看那个老太太好像不为所动,是不是在你们有钱人的眼里,钱都不是钱啊?”

  “怎么不是呢?钱当然是钱了。不过,你说的这个老太太,我倒是很感兴趣,我挺喜欢老人家讲过去的事的。我想她一定有很多故事。你说她不愿意跟你讲,或许是因为你是男的,而且你未必能理解她,要是我在就好了。”秦珏的眼睛亮晶晶的,比起叶天和她老爸喜欢的古董,她更喜欢那些久远的故事。

  ***

  叶天赶在午饭前去跟王孝庆他们汇合了。

  是个紫砂壶厂子,说是厂子,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手工艺人,在后面雕刻。

  前面架子上摆着已经制好的紫砂壶。没有一把是完全一样的。

  单从造型上来看,叶天也能辨别出哪些简单,哪些复杂。

  有些紫砂壶上面还有字画,也是堪称艺术品的。

  王孝庆在里头看一位上了年纪的手艺人雕刻,看了半天,都没动地方。

  李仁中在跟老板交接他之前订的货。

  看到叶天过来,王孝庆终于挪动了地方,他扶着自己的腰说:“真佩服他们,能一直坐着雕刻,我就看了这一会儿,腰就疼的不行了。”

  叶天朝那位手艺师傅点了下头:“老师好。”帮着扶着王孝庆,说:“我以前没仔细看过这些紫砂壶,今天看了一圈发现真是好看,每个都是艺术品。”

  老师傅笑了笑,没说话,手下的活也没停。

  叶天凑过去看,他正在雕刻上面的字,问王孝庆:“这是人家师傅自己写的吗?”

  王孝庆说:“是啊。这位顾师傅,还是桂省书画协会的呢。我想等他忙完,跟他交流一下书法方面的东西,你过来看,这上面的字,苍劲有力,潇洒自如,这雕刻可比单纯的写上去难多了。看顾师傅这手艺,我都想试两把了。”

  叶天顺着王孝庆指的字看去,这上面已经刻到了最后阶段,写着:醉余睡觉诗情远,一勺香茗值万钱。

  现在这位顾师傅就在刻这个“钱”字。

  这紫砂壶的形状扁圆,有四瓣形状,壶盖被放置在一侧,那更像一个带着叶子的柿子瓣儿。

  叶天说:“这壶好像个柿子啊!”

  顾师傅难得趁着空档说了句话:“没错,这个就叫柿子壶。”

  正好李仁中走了进来,听到叶天的话,笑着说:“这个是客人定制款,是按照民国时期一位吴云根的原壶打造的。这种柿子壶在清末民初的时候广受欢迎。”

  顾师傅说:“吴先生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位手艺人,我钻研他的壶也有几年了,所以李先生给我发来这个定制图的时候,我就欣然接受了。况且,价格也合适,呵呵。”

首节上一节71/28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