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304节

  之前,村里的土地全部被征收了,但征地款却被村支书给挪用了,还是祁同伟到京州任职后,才帮他们把钱要回来。

  “祁书记,你是个好官,一定不会骗人的,能不能告诉我们,他们真的还有救吗?”

  祁同伟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想了想后才道:

  “乡亲们,实在对不起,我不懂医学,所以现在无法给你们肯定的答复,但有一点,只要他们还有一线生机,我们都不会放弃的。”

  说到这里,祁同伟看向李达康和医院院长,又道:“李市长,胡院长,这个问题,你们来回答吧。”

  老汉又连忙问了一句:“祁书记,我听说急救室很贵的,花钱和流水一样,一天要几千块,我们哪有那么多钱啊。”

  “这点你们可以放心,所有的医药费,都由政府报销,不会让你们出一分钱的。”

  听了这话,遇难者家属们都放心了,纷纷调头去找李达康他们。

  趁这个机会,祁同伟挤出人群,把站在旁边的主治医师,拉到了无人的角落里。

  他本想确认一下,遇难者到底还有没有起死回生的可能,可话到嘴边又缩回去了。

  有些事,还是毫不知情,会更好……

  ……

  离开市人民医院后,祁同伟打算去一趟殡仪馆,探望那些已经确认遇难者的家属。

  可车子刚走到一半,就突然接到了李响的电话。

  “祁书记,出麻烦了,文化中心遇难者的家属,纠集了将近两百村民,围攻光明区委区政府,孙区长出来和他们商量,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他们用板砖拍晕了。”

  “有这种事?”祁同伟吃了一惊。

  “李响,你赶紧派人把孙连城送去医院,然后给我稳住局面,决不允许发生大规模肢体冲突,我马上就到。”

  当官的,肯为民做实事、得民心,还是有很大好处的。

  祁同伟到了光明区委区政府之后,把自己的身份一亮,刚才还乱作一团的现场,立刻平静下来。

  村民们不仅不闹了,还主动退后十几米距离,并派出一名老者,前来交涉。

  “祁书记,您是个大好人,大清官,我们大家都知道,也不敢冒犯您。

  但我们村里的后生,实在是死的太冤了,那可是十几条人命,您一定要替他们做主啊。”

  “大爷,你不要激动,具体怎么回事,慢慢说?”祁同伟安慰道。

  经过一番深入的谈论后,老者向祁同伟提出了两个要求:

  第一,这次事故并不是单纯的意外,而是人为导致的,必须严惩幕后真凶。

  第二,凭什么那个城里的技术员,一次性死亡赔偿金能有五十多万,而村里的后生们,却只有二十多万可赔,大家都是一条命,应该一视同仁……

第488章 让李达康去对付丁义珍

  孙连城那家伙,表面上看起来磕磕巴巴的,实际却是个机灵鬼。

  他曾经当过几年乡镇干部,太了解农民的秉性了,一看到区委区政府被围,就知道来者不善。

  于是,他选择以进为退,主动上前挨了一板砖。

  下沙村的村民也并非傻子,不至于真的拿砖头,去拍政府官员的脑袋。

  他们使用的,不过是还没有烧硬的砖坯罢了,一拍就碎的那种,看上去挺夸张,实际伤害并不大。

  没想到孙连城不讲武德,被拍后直接往地上一躺,眼睛一闭,开始装晕。

  如此一来,他便可以名正言顺的置身事外,彻底撇清自己和塌楼事故的干系,把难题甩给了他人……

  事实上,还真给孙连城猜着了。

  下沙村村民反映的情况,处理起来确实很麻烦。

  首先,据死里逃生的建筑工人说,工地上使用的模板支架有严重的质量问题。

  那些钢管,都是重复使用过很多次的,弯曲之后,用机器掰直了继续用,多少会带着些暗伤,强度明显降低。

  金属扣件也一样,存在滑丝和裂缝的问题。

  光明区文化中心的大厅是镂空的,从地面到楼顶有十六七米距离,需要用架子一层一层搭上去,如果使用了不合格的钢管配件,安全隐患极大。

  但施工员却认为没有什么大问题,无需大惊小怪,就连工地上的安全员和监理,也同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多重因素之下,最终导致了塌楼事故的发生。

  如果工人所言属实,那性质就严重了,可以被视为豆腐渣工程。

  不但施工员、安全员、监理、公司负责人要进去,相关部门的官员,也会被抓一大批……

  然后,关于赔偿金问题,同样让人头疼。

  对于安全事故遇难者的死亡赔偿,是有明文规定的。

  这个年代,一次性赔偿金,按照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二十倍支付,但有城乡之分。

  城市户口按城镇收入计算,农村户口,按农村收入计算。

  京州市上一年度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二点六万元左右,农村则只有不到一万一千元。

  再加上丧葬费等其他赔偿。

  那个城市户口的技术员,可以获赔大约五十七万元,而下沙村的工人,每人只能获赔二十六万元左右。

  同一场事故,同样丢了性命,赔偿金的差距却如此之大,确实有些不公平,村民们来闹,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制定赔偿金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办法,毕竟规定摆在那里……

  当然,这两个问题难办,是对于其他人而言,在祁同伟这里,却并非什么大麻烦。

  尤其是第二个。

  祁同伟先是让工作人员把相关规定拿出来,开始苦口婆心的摆事实讲道理,告诉村民们,政府也有苦衷,还望大家理解。

  就在村民们大失所望的时候,他突然话锋一转,当即宣布:

  考虑到此次事故,给遇难者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悲痛,京州市委决定特事特办,对所有遇难者一视同仁,全部按照城镇可支配收入计算赔偿金,每人都可以获赔五十七万元。

  另外,每个遇难者家庭,都将获得用工指标,可以派出一名家庭成员,到开发区的工厂上班……

  这次落差极大的反转,一举抹平了下沙村民心中的愤怒。

  在老者的带领下,现场响起了热烈的鼓掌声,村民们纷纷称赞,说祁书记是京州的青天大老爷,真正为民做主的父母官。

  有几个遇难者家属,被感动的老泪纵横,如果不是祁同伟硬拦着,差点就给他跪下了。

  到最后,追究事故责任人的问题,都不好意思再提了……

  ……

  村民们不提,并不等于到此为止。

  如今的祁同伟,虽然不再像当年那样,会为了群众的利益,去顶撞领导。

  但他的仍有满腔热血,初心犹在,只是通过多年的斗争和历练,更懂得了权衡利弊而已。

  事故已经发生了,人已经死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即便李达康真的瞒报了人数,也不会损害群众的利益。

  这才是祁同伟不强行阻止的最根本原因。

  但如果光明区文化中心是豆腐渣工程,那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祁同伟一定会彻查到底,把罪魁祸首揪出来。

  更何况,这件事根本不需要他亲自去做……

  回到市委后,祁同伟立刻找来了李达康,开始分配工作任务。

  “达康市长,我仔细想了想,光明区文化中心塌楼事故的调查和认定工作,还是由市里来做比较好,等得出了结论之后,再向省委汇报。

  由市政府牵头成立工作组,你亲自担任组长,全权处理相关事项。”

  “我担任组长?”李达康好奇的问道:“祁书记,你不亲自参与吗?”

  “不参与了。”祁同伟摇了摇头。

  “最近党建方面上的事情比较多,我脱不开身,只负责善后问题就行了。”

  这个态度,令李达康感到十分意外。

  在常委会上,政法委史向军因为死亡人数的问题,公然和自己唱反调,肯定是祁同伟的意思,否则他不敢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只要认定为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自己就一定会被高层问责,甚至面临严厉处分,祁同伟也可以趁机,将自己边缘化,彻底掌握京州的局面。

  这么好的机会,他为什么要主动放弃,还把调查权交给自己?

  莫非,祁同伟是想等我犯了错误之后,再跑到高层去告黑状,把我彻底整死?

  按理说不会啊。

  祁同伟虽然手段花样百出,但人品绝对没问题,骨子里有股正气,告黑状这种下三滥的事情,应该是不屑于去做的。

  难道他还念着旧情,决定放我一马,甚至想和我重新合作?

  要知道,祁同伟这个人是很有胸襟的,当年易学习也曾经得罪过他,后来他却不计前嫌,把易学习从穷县调出来,并且一路扶到了省纪委常务副书记的位置上。

  又或者,他不想对我赶尽杀绝,只是不希望被连累,所以故意把调查权交出来,以便置身事外,立于不败之地。

  李达康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不管怎么说,既然祁同伟没有落井下石,就说明一切还有挽回的余地,自己也应该识相一点,主动配合。

  “祁书记,您放心,我一定会把此次事故的原因,彻底调查清楚,给您和省委一个交待。”

  “那好,我们就这么说定了,我等你的好消息。”祁同伟笑着回道。

  李达康的猜测没有错,但他还是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

  如果真的要彻查光明区文化中心的事故原因,一路顺藤摸瓜,最后必然会查到丁义珍的头上。

  而丁义珍是李达康一手提拔起来的,一旦被查出非常严重的问题,他还得背上“识人不明、用人不当”的责任。

  相当于身居沙漠,面前摆着两杯水,一杯毒药,和一杯尿。

  想要不付出任何代价,绝无可能……

第489章 给侯亮平画饼

  给李达康挖完坑之后,祁同伟又开始了一轮新的部署。

  第二天早上,他把市纪委书记沈清平、常务副书记张树立、副书记徐建发,以及市反贪局长侯亮平、副局长安欣,一并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开了个小会。

  “各位同志,今天叫你们过来,是想重点讨论一下光明区委书记丁义珍的问题。

  光明区文化中心塌楼事故发生后,有建筑工人实名举报,工程的承建方宏涛建筑,使用了劣质材料,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而丁义珍和宏涛建筑的总经理余宏涛之间,私人关系非常好,甚至到了称兄道弟的地步,有严重的经济犯罪嫌疑。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群众反映,丁义珍在光明区土地拍卖和市政工程招标的过程中,屡次和相关部门打招呼,进行暗箱操作,很可能也存在利益交换的现象。”

  祁同伟话音刚落,沈清平就补充道:

  “祁书记,我要向您检讨,长期以来,针对丁义珍的举报一直没有断过,但当时的姜书记和李市长,都不赞成查办丁义珍,所以一直没有动作,是我们市纪委失职。”

  “清平书记,我这个人不喜欢翻旧账,过去的事情不要再提。”

  祁同伟摆了摆手,又道:“从现在开始,只要你们摆正心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彻底查清楚丁义珍的问题,那就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祁书记,照您的意思,是不是立刻把丁义珍规起来?”

首节上一节304/3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