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294节

  “但对于这件事本身,我确实不了解,因为光明区老年大学归区委老干部局管,而对老干部局负责的,是区委办公室。”

  胡伟是所有参会人员中级别最低的,有锅无处甩,只能硬着头皮道:

  “祁书记,我是这件事的直接责任人,请您和市委免去我的职务,让我引咎辞职也行。”

  “今天这个会,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谁说要免你的职了?”

  祁同伟面无表情的继续说道:“具体到底怎么回事?”

  “三年前,光明区老年大学整体改造,把旧楼全部拆除重建,一共花了二千一百万,但工程款当时已经全部结清,一分钱也没有拖欠。

  至于今天那几个农民工,为什么没有拿到钱,我现在也没办法下结论,必须回去调查之后才知道。”

  这时,祁同伟的秘书刘建平敲门进来了,把一份材料放在他面前。

  这份材料,是市公安局副局长于涛刚刚送过来的。

  祁同伟拿起来看了一小会,心里立刻有分寸了。

  “各位同志,既然此事的来龙去脉,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调查,才能得出具体的结论,那今天这个会,就先到这里吧。

  你们回去之后,一定要跟各自单位里的同志交待清楚,让他们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到处乱说,以免引发社会上的谣言和不稳定因素。

  另外,大家要引以为戒,进行认真细致的排查工作,发现有类似情况的,必须尽快妥善解决,绝不允许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等众人纷纷起身出门的时候,祁同伟又说了一句话。

  “丁书记,你留一下,我有话要单独和你谈。”

第474章 高育良又来出主意了

  于涛送来的材料内容很简洁。

  死者名叫陈大有,今年五十一岁,家住在光明区郊外,是一名农民工,据了解,他已经身患癌症。

  祁同伟看完之后,立刻就明白了。

  很明显,陈大有知道自己已经得了绝症,时日不多,所以干脆主动寻死。

  这种行为,和某些老头老太在马路上故意制造车祸,手段大同小异。

  说白了,就是碰瓷。

  区别在于,老头老太碰瓷,属于个人行为,他们是为了给家人留一笔赔偿金。

  而陈大有这帮人,跑到市人大办公楼上去跳楼,未必是为了死亡赔偿金,真正的目的是三百万工程款。

  这明显是有预谋的集体行为,性质极其恶劣,已经涉嫌严重的犯罪。

  背后的主谋,肯定是那三百万工程款的债权人,也就是陈大有的老板。

  甚至,他很可能花了一笔钱,直接买断陈大有的性命。

  于涛还在材料里给祁同伟带了句话:

  由于时间紧迫,我们目前只了解到这些,和陈大有一起来的人也还没有开口,更多的情况,需要进一步调查……

  这是正常的,毕竟办案子需要时间。

  但祁同伟心里依然有个谜团,迫不及待的想要解开。

  教唆他人自杀,这么明显的犯罪行为,陈大有的老板难道会不知道吗,他为什么要铤而走险,去做这种事?

  陈大有跳楼前,曾经指名道姓要见丁义珍,难道丁义珍有直接牵连?

  因此,祁同伟立刻解散了会议,把丁义珍单独留了下来。

  “丁书记,对于今天发生的跳楼事件,你有什么个人看法?”

  “祁书记,现在我对此事也是知之甚少,难以发表确切地结论。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是一次蓄意行为,他们想把事情闹大,以实现讨要工程款的目的。”

  “在此之前,你知不知道光明区老年大学拖欠工程款的事情?”

  “真的一无所知。”

  “是吗?”祁同伟的脸色暗了下来。

  “那为什么他们指名道姓要见你,而且你一到,那个人就跳楼了?”

  “这个……”

  丁义珍咬了咬嘴唇,在心里盘算起来。

  对于这件事,他其实是知道的,而且不止知道,还曾经亲自接触过那个被欠款的包工头,只是因为某种原因,才没有把问题解决掉。

  谁知道,居然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当时就应该掌握好分寸,帮着把钱要回来。

  可事到如今,后悔也已经晚了。

  唉,还是先在祁同伟面前蒙混过关,再另想办法吧。

  “祁书记,或许有可能,他们确实找过我,只不过类似的事情比较多,我一时记不起来了。

  您应该也知道,拖欠工程款的情况,很普遍也很复杂,我不可能每一件都亲力亲为,只能交给分管部门的同志去办。

  也许他们没有要到工程款,就觉得我是在敷衍他们,所以怀恨在心,故意当着我的面搞个意外事件,想让我受处分。”

  祁同伟当然明白,丁义珍是在推卸责任。

  但实事求是地讲,这番话还是有一定逻辑的,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也不好直接驳斥。

  “既然你现在也说不清楚,那就先到这吧,回去之后,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展开认真细致的调查,把来龙去脉搞清楚,一有结论,就立刻向我汇报。”

  目送丁义珍进了电梯间后,祁同伟拿出手机,把电话打给全旭。

  “小全,你在暗地里盯住丁义珍,看看他这两天会接触什么人,如果有人要离开京州,直接控制起来。”

  ……

  京州是汉东省省会,从市委到省委只有几公里的距离,这边刚一出事,那边很快就知道了。

  副书记赵建华率先打来电话,问明情况后,关切的说道:

  “同伟,这件事可大可小,而且发生在京州市人大,你又兼着人大主任,最好还是不要掉以轻心。

  一定把问题彻彻底底查清楚了,免得某些人借题发挥,在背后搞小动作。”

  “大哥,我明白了,谢谢您的关心。”祁同伟回道。

  高育良则显得非常紧张,还亲自往京州市委跑了一趟。

  听祁同伟讲完了事情的发生经过,以及目前掌握的情况后。

  他问道:“同伟,这件事你打算怎么向省委汇报。”

  “汇报什么?”祁同伟摇了摇头。

  “这又不是生产事故,而且死者只有一人,远远谈不上重大事故,京州方面自己处理就行了,没必要向省委汇报。”

  “话不能这么说,虽然不是重大事故,但毕竟发生在市人大,即便你压着不汇报,也难保省委不过问,还是要做些准备。”

  “放心吧老师,准备工作我肯定会做,现在已经让下面的同志展开调查了,预计几天之内就能出结论,就算省委要问话,我也能说的清楚。”

  “那你打算怎么定性,是死者主动跳楼,还是不小心坠楼。”

  祁同伟略微思考了一下,问道:“这有区别吗?”

  “当然有区别。”高育良耐心的解释道:

  “假如死者是不小心坠楼,应该属于意外事故,意外嘛,很难避免,也无需有人承担责任。

  但如果是主动跳楼,那就成了责任事故了,必须把背后的隐情挖出来,还要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听了这话,祁同伟呵呵一笑。

  “老师,您可真是心细如发,连这个问题也考虑到了,不过没关系,就算要追究责任,也是光明区区委书记丁义珍。

  他是李达康的人,而且很可能有严重的腐败问题,既然事情出了,干脆就趁这个机会,把他拿下吧。”

  “同伟,理是这个理,但事情不能这么办。”高育良摇了摇头。

  “你刚才说了,事发的时候,周信和孙连城也在现场,硬要追究起来,恐怕也脱不了干系,他们总是你的人吧。

  丁义珍跟了李达康那么多年,现在把他打掉,李达康肯定很生气,如果他跑到钟正国那里去告状,说不定周信和孙连城也要受处分。”

  “这倒是。”祁同伟觉得挺有道理,虚心的请教道:

  “老师,那您看,这事具体应该怎么处理,会比较稳妥。”

  “依我的意思,你先主动跟钟正国提一嘴,就说是个意外坠楼事件,自己正在展开进一步的调查工作。

  如果他不信,硬是要追问的话,过几天再改口也没关系。

  至于那个丁义珍,既然你说他是个大腐败分子,那以后有的是机会收拾他,没必要急于一时,免得周信和孙连城也被殃及池鱼。”

  祁同伟在心里细细的推敲了一会,回道:“老师,我听您的,过一会就去省委,当面和钟正国说这事。”

第475章 对钟正国的思路转变

  就在祁同伟和高育良密谈的时候,省委秘书长江宝善走进了钟正国的办公室。

  目前的汉东省委,有四个人是明确支持钟正国的,其中三人是赵立春的旧部。

  唯独这个江宝善,不仅和钟正国有私交,还同时空降到汉东,属于嫡系中的嫡系。

  “钟书记,我听说有人在京州市人大跳楼了,这事您知道吗?”

  “刚刚知道。”钟正国点了点头,道:“说是有个讨薪的农民工,跳楼自杀了。”

  “对此您怎么看?”

  “我没什么看法,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都会有大量的农民工讨薪,甚至还会惊动高层领导。

  有个别人一时想不开,走了极端,也是正常的,没必要大惊小怪。”

  “但这次情况不一样,那个人是从京州市人大办公楼上跳下去的,会带来很不好的影响。

  据说祁同伟当时就站在市委大楼上面,却不管不问,只是远远看着,直到出了事才赶过去。”

  “老江,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没必要和我绕圈子。”

  江宝善想了想,说道:

  “钟书记,我是这么认为的,祁同伟不仅是京州市委书记,而且还兼着京州人大主任。

  现在发生了这种恶性事件,他没有及时出面处置,应该负有一定的领导责任。

  而且他这个人,年少轻狂、恃才傲物,还和赵建华与高育良一起拉山头、搞小团体,不服从您的指挥,应该趁此机会敲打一番,杀杀他的锐气。”

  “老江,此言差矣。”钟正国摆了摆手。

  “汉东省是平原地区,只有京州市附近有一些丘陵,拉不起山头,就算有山头,那也是小山头,还达不到省委的层面。

  赵建华当年在汉南,是祁同伟的老上级,高育良又是祁同伟的大学老师,他们的关系比较特殊,互相走的近一点很正常,算不上什么小团体。

  再说,汉东省委是党的省委,不是我个人的省委,大家都是常委会成员,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也没有那条制度规定,一定要听我钟正国的。”

  钟正国看似在打官腔,实际上却传递了一个很明显的讯息:

  他不想去招惹祁同伟……

首节上一节294/3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