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283节

  季昌明看见侯亮平进门,态度十分和蔼的招呼道:“亮平同志,快坐。”

  “季检察长,您找我有事?”

  “嗯,你是不是刚从市委祁书记那里回来?”

  “是的,刚回来一会。”侯亮平回道。

  “祁书记找你什么事?”

  “没什么特别的事,就是让我在京州好好干,配合纪检部门,把反腐倡廉的工作搞上去。”

  “那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季昌明问道。

  “我没什么个人想法,既然干了反贪局的工作,就应该尽忠职守,严厉打击贪腐分子,不管祁书记有没有交待,我都会怎么做。”

  “那就好。”季昌明点了点头,又问道:“你和祁书记都是汉大政法系的校友吧?”

  “是的。”

  “刚刚祁书记还打电话给我,说你在他那里情绪不宁,让我开导开导你。

  之前你在省反贪局,抓了一些汉大政法系毕业的腐败分子,做的很对,祁书记非常认可。

  他还让我告诉你,心里不要有什么顾虑,保持现有的风格,以后再接再厉,不管是汉大学子,还是其他人,只要涉及了腐败问题,尽管重拳出击,市委会全力支持你的。”

  季昌明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又接着道:

  “昨天晚上,省委高书记也打电话给我了,高度赞扬你之前的工作表现。

  高书记说,他对所有汉大学子的态度都是一样的,好同志一定要关爱,对于那些贪腐分子,也绝对不会偏袒,你做的非常对,以后要坚持。”

  “高书记真是这么说的?”侯亮平一脸的惊讶。

  “当然,亮平同志,你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还有一位心胸开阔的学长,真是好福气啊,以后一定要认真工作,千万不要辜负了他们的期望。

  另外,我也代表市检察院表个态,希望你相信组织,相信领导,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在京州干出优异的成绩来。”

  季昌明的话,把侯亮平给弄迷糊了。

  对于这位检察长,他是比较了解的,政法系统内部的老好人,出了名的宅心仁厚,而且处事公道,从不站队。

  既然季昌明都这么说了,难道高育良和祁同伟真的会放自己一马?

  尤其是高育良,当年对自己多好啊。

  有没有可能,他还念着旧情,所以说服了祁同伟,给自己一个将功赎过的机会?

  ……

  当天傍晚,高育良下班后回到家,笑嘻嘻的对吴惠芬说道:

  “惠芬,侯亮平那个白眼狼,落到同伟手里,这回是死定了。”

  “怎么,同伟又想到新法子收拾他了?”吴惠芬问道。

  “没有新法子,之前同伟让我推荐侯亮平当省反贪局长,是个连环计。”

  “连环计?”

  “对,不管钟正国答不答应,都是输家,只有一个办法可以应对,就是主动把侯亮平交出来,任由同伟处置,可如此一来,又中了同伟的后招。

  京州市长李达康你是知道的,一心只想搞政绩,纵容手下胡作非为,培养了一大批腐败分子。

  同伟让侯亮平去抓他们,侯亮平如果真这么做了,就等于得罪了李达康。

  呵呵,李达康那么记仇的人,肯定要报复侯亮平,我们等着看好戏吧。”

  “这法子妙啊,让他侯亮平当陈世美,当白眼狼,现在报应来了,活该。

  话说同伟去汉南转了一圈,怎么变得这么厉害了,我记得之前,他可是一心想着为老百姓做实事,并不擅长搞斗争的啊。”

  “那是没办法的事,环境所迫嘛。

  汉南的局面更复杂,同伟单枪匹马杀过去,如果不快速成长,怎么能站住脚跟,又怎么能获得李维民的赏识,一路高升?”

  “说的也是。”吴惠芬点了点头,又道:

  “但是育良,同伟这样发展下去,会不会学坏啊,我心里有些担心。”

  “放心吧,我是一路看着同伟成长起来的,他这个人是有些小毛病,但本性善良,而且重情重义,感恩图报,不太可能学坏,即便真的学坏了,也绝对不会伤害我们。”

  “那倒是,同伟在情义方面,确实没的说。对了育良,你说侯亮平会听话吗?”

  “那可由不得他。”高育良的脸上露出一丝坏笑。

  “当一个人快要摔下悬崖的时候,哪怕递给他一条毒蛇,他也会当做救命稻草,死死抓住不放的。”

第459章 副市长周信是个人才

  祁同伟给侯亮平挖好坑后,又开始忙起了本职工作。

  做为京州市委书记,身系十区二县、六百万人民群众的发展和生计,不能只顾着搞斗争,还得做实事。

  李达康制定的发展规划,明显是不合理的,尤其在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弊端特别多,必须将其推翻,重新设计。

  但如何推翻,又是个讲究活。

  如果不拿出有足够说服力的论据,别说李达康可能会翻脸,提交到省里,大概率也通不过。

  为此,祁同伟找来了副市长周信,让他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周信早就明白祁同伟的意图,也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祁书记,我个人认为,现在大面积卖地的行为,必须立刻停止,后续要卖的话,方向也要转变。”

  “噢,具体说说。”

  “目前市里卖的建设用地,主要有两部分,一是郊区村镇的基本农田和菜地,二是各处的荒地。

  荒地暂且不论,先谈谈基本农田和菜地吧。

  政府把这些地从老百姓手里征上来,然后改变土地性质,转手卖给开发商,有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容易引起老百姓的不满,他们会认为政府在与民争利,产生抵制心理,强制征收容易引发干群矛盾。

  第二,如今房地产市场是供大于求,政府把地征收上来,也卖不出高价,只为了那么一点点利润,冒着和群众发生矛盾的风险,实在太不值当。

  第三,现在把地全部卖完了,将来就会无地可卖,这是寅吃卯粮,实在太过短视。

  第四,这些地全部转为建设用地,工业用地储备就不够了,没有土地发展工业,招商办厂,京州未来的经济发展速度,将难以为继。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耕地红线,高层三令五申,不能任意占用耕地。

  虽然随着城市的发展,郊区耕地消失是不可避免的,但应该循序渐进的推进,如果动作太大的话,恐怕会招来问责。”

  这番话,让祁同伟不由对周信刮目相看。

  此人确实有几把刷子的,也做了非常细致的工作,对房地产大跃进的弊端,看的十分清楚,就是不知道,他是否有解决的方案。

  “周市长,你说的很好,刚刚提出来的几点问题,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你觉得应该怎样转变呢?”

  “祁书记,我是这样想的。”周信低头看了一眼自己准备的材料后,又道:

  “应该立即叫停对郊区村镇的征地工作,那些已经征收上来的土地,也都不要再卖了,全部封存起来,作为土地储备。

  以城区中心为轴点,由内到外,一点点有序推向市场。

  与此同时,加大对城中村和棚户区的改造力度,先解决掉城市的疮疤,再考虑城市的扩张,这样做会更加稳妥一点。”

  “不错,说的有理。”祁同伟点了点头。

  他还想再考验一下周信,便问道:

  “但是城中村和棚户区里,居民众多,建筑物密集,拆迁工作并不容易展开,而且代价很大,开发商们未必会愿意参与。”

  “开发商如果不肯参与,那就由政府来出面解决好了,等我们把一切前期工作做好,整理成标准建设用地,再进行公开拍卖。

  城中村和棚户区的位置,大多数都是黄金地段,一定能卖到高价,财政上不太可能亏钱,无非就是同志们辛苦一点罢了。

  我们身为公职人员,不能偷奸耍滑,应该主动把困难承担起来。”

  “周市长,你这个态度很不错,身为公职人员,就应该有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觉悟。”

  经过这番对话,祁同伟对周信的好感又加深了不少,可以说是非常的欣赏。

  自身能力不俗,又肯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这样的官员,想必在经济上,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而且周信今年只有四十八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将来依然大有可为。

  完全可以把他拉到自己的团队里,成为核心成员。

  “周市长,要不这样,我们明天一起到市里的城中村去走一走,实地调研一下情况,再做决定吧。”

  ……

  虽然祁同伟在梅关,曾经亲自参与了多处城中村和棚户区的拆迁工作,但这次依然非常慎重,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原因很简单,京州和梅关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城市。

  棚户区还好说,基本大同小异,但城中村的区别,就大的去了。

  梅关地处山区,是个贫穷的地级市,没有多少外来人口,城中村以平房为主,承载功能有限,像戴久林那样的钉子户,为数不多。

  但京州是副省级城市,辐射功能强大,吸引了很多外地务工人员,他们经济能力有限,大多数都蜗居在房租相对便宜的城中村中。

  因此,京州的城中村里,基本上是清一色的楼房,要想拆迁改造,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二天早上,祁同伟和周信,以及秘书长孙玉亭,秘书刘建平等人,全都穿着休闲的便服,轻车从简,来到了市里现存规模最大的城中村之一,九龙村。

  该城中村占地面积约八百亩左右,居民户数一千二百多户,户籍人口四千余人,但流动人口高达上万。

  这里地段极佳,距离光明区政府、区人民医院和商业步行街,都只有几百米的距离。

  祁同伟下车后,看看周围的高楼大厦,再看看身边的一切,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城中村内主要以低矮的楼房为主,两层到四层不等,其中还夹杂着少数平房,像极了郊区的小镇。

  房屋与房屋之间,挂满了杂乱无章的电线,粗的细的都有,像蜘蛛网一样密密麻麻,安全隐患极大。

  街道上人来人往,热闹异常,路边有大量的门面房,经营着各种各样的店铺。

  面馆、大排档,包子店、便利店,服装店、美容美发等等,应有尽有,占道经营的早点摊和水果摊,更是随处可见。

  很多房子的外墙和电线杆上,都贴着各种各样的传单,有招租的,有家政的,有店铺广告,甚至还有“重金求子”……

  这里和大城市格格不入,但又充满了最地道的烟火气息。

  走了一会之后,祁同伟让大家在外面等着,自己单独进了一栋招租的三层楼房。

  “你好,这里是有房间出租吗?”

  “你要租房子?”屋主打量了祁同伟一眼,感觉他的穿着和气质,不像是租客。

  “我先看看,如果合适的话,就租。”

  “好吧,我家还剩下一个房间。”房主领着祁同伟上了三楼。

  出租的房间很狭窄,目测只有十几平米,放了一张床和桌柜后,便没有太多的空间了,而且房间内光线很不好,估计一年四季也晒不到太阳。

  “请问这房间多少钱一个月?”

  “三百一个月。”

  祁同伟摇了摇头,道:“租金倒是不贵,就是条件差了点,我还是不租了。”

首节上一节283/3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