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239节

  什么兢兢业业为国为民啊。

  给予祁同伟的评价,一个比一个高。

  只有应明辉和刘万平没有说话。

  他们好不容易盼来了高层纪委调查组,自然不可能支持祁同伟,但要想揭祁同伟的短,又没有现成的材料,只能闭口不言。

  ……

  见面会结束后,赵建华要回省城,临走前,他悄悄和祁同伟见了一面。

  “同伟,调查组里那个钟小艾,不是你在汉大政法系的校友吗,怎么看上去似乎对你有敌意?”

  “这很正常,她和我之间有矛盾。”

  “难怪,那你可要小心,别让她抓住什么把柄。”

  “放心吧大哥,我有什么把柄可抓的,随便她怎么折腾。”

  “你没事就好。”赵建华正要离开,突然又想起一件事。

  “同伟,人家要查,你就让她查,查完之后走人就行了,千万不要想着对付人家。

  钟小艾的父亲可是现任汉东省委书记钟正国,如果你和她撕破了脸皮,刘省长那里,恐怕面子不好看。”

  “谢谢大哥的提醒,我自有分寸。”

  与此同时,钟小艾和田国富也在单独商量着。

  “小艾,你刚才也太没有分寸了。

  不管怎么说,王凡是梅关的一把手,你连一声王书记都不肯叫,他肯定不高兴,会产生抵触心理。”

  “田主任,我下次注意就是了。”钟小艾说道:“我现在是算看明白了,汉南省委和梅关市委,全都帮着祁同伟。”

  “越是这样,就越说明举报信是对的,他们都在包庇祁同伟,如果祁同伟没有问题,他们为什么要包庇呢?”

  “听你的意思,是要认真查?”田国富问道。

  “必须认真查啊,要不领导把我们派下来干什么?”

  田国富顿时有些无语。

  钟小艾的话听起来似乎挺有逻辑,但全部都建立在祁同伟违法乱纪的前提上。

  如果把这个前提拿掉,就是狗屁不通。

  但田国富也明白钟小艾的家世背景,所以并没有直接拒绝,而是试探性的说道:

  “可是李维民书记和赵建华书记的级别都很高,真要认真查的话,我恐怕……”

  钟小艾不以为然的回道:“他们级别高怎么了,级别再高也是党的干部,应该遵守党的纪律,不能干扰我们高层纪委办案。

  田主任,如果你怕得罪他们,那就由我来负责此案好了,我不怕得罪人,有什么问题,我担着。”

  田国富等着就是这句话,回道:“那好吧,小艾,以后的调查工作以你为主,我和其他同志尽力配合。”

  在他看来,祁同伟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既然钟小艾铁了心要认真查,自己也挡不住,只能让她去查,有这句话说在前面,将来起码能减轻一点责任。

  真是怪了,他们两个不是汉大政法系的师兄妹吗,而且还是同一批老师教的,怎么好像有深仇大恨似的?

  难道?

  祁同伟是钟小艾的前男友,分手之后,钟小艾因爱生恨?

  或者?

  钟小艾当年追求祁同伟没有成功,一直记恨在心,得不到就要毁掉?

  唉,女人这个物种,真是可怕啊……

  ……

  因为有梅关市委各位领导作证和大量民意调查,祁同伟滥用职权和排除异己的嫌疑可以消除。

  钟小艾所能调查的,只剩下祁同伟的经济问题。

  但在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的情况下,纪委也不能擅自查封祁同伟及其家人的财产,只能先找他谈话。

  于是,两人时隔多年又见面了。

  钟小艾先礼后兵:“祁学长,好久不见,这么多年过去了,你风采依旧。”

  “呵呵。”祁同伟笑着回道:“小艾,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有十几年了吧,没想到我们再次见面,会是这种场合,这种形式。”

  “我也没想到会是这样,但职责所在,还请你能谅解,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工作吧。”

  “好,我一定全力配合。”

  钟小艾打开录音笔,正声道:

  “祁同伟同志,据我们了解的情况,你在2003年12月,曾经向汉南省委李维民书记汇报过自己的资产,高达三亿两千七百五十余万,是否确有其事,有的话,这么多钱是哪里来的?”

  祁同伟回道:“确有其事,这些钱都是我通过炒股赚的,但是具体数目,现在已经有了很大变化?”

  “很大的变化是多少,现在股票账户里有多少资产,一个亿两个亿,还是四个亿五个亿?”

  “为了接受你们纪委的询问,我昨天特地看了一下股票账户,截止收盘,我拥有的股票市值是十四亿一千六百五十七万八千零七十三元五毛四分。

  外加我的房产、私家车和少许银行存款,可以值到大约两百二十万左右,合计起来,就是十四亿一千八百七十七万八……”

  “好了好了。”钟小艾不仅惊呆了,而且被这些数字绕的有些头晕,赶紧打断了祁同伟的话。

  “你在两年零四个月的时间内,通过炒股赚了接近十一亿?

  你买的什么股票,有没有遵守回避原则?”

  “回避原则是硬性规定,我当然会遵守,我只买了一支股票,名叫飞天酒业,该公司总部和汉南省差了上千公里,根本不在我的辖区范围内。

  当年我买的时候,股价是27元左右一股,现在已经接近120,三点三亿赚了四倍多,可不就是十四亿吗?”

  “那你之前的三点三亿是哪来的?”钟小艾问道。

  “也是炒股赚来的,我从九五年开始炒股,最初的本金是二十六万八,找同村的乡亲借的。

  多年来,我从未参与任何一家辖区内公司股票的买卖,完全合规合法。这是一部分交易凭证,剩下的你们可以通过证券公司,进行仔细查询。”

  祁同伟拿出准备好的一大堆票据,摆在桌子上……

  ……

  调查组经过几天查证,确定祁同伟的所有炒股收入,全都合法合规,也没有发现他有其他不明财产。

  至此,基本证明了祁同伟的清白,沈有道的举报毫无依据,纯属子虚乌有。

  就在高层纪委调查组收拾行囊,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

  市委副书记应明辉突然收到了一份举报材料,大致内容为:

  祁同伟在京海担任纪委书记期间,曾经有一位来自祁同伟老家金山县的老板,名叫叶兵,他在京海创建了启程房地产公司,拿下很多地,迅速做大做强。

  祁同伟本人在该公司拥有40%的股份,是幕后实际控制人。

  现任公司董事长叶兵,总经理高启强,实际上都是祁同伟的打工仔……

  应明辉看完举报信后,再一打听,这才如梦方醒。

  好家伙,怪不得高启强会出现在金玉妍的商业活动现场,原来这都是祁同伟给文永山设下的圈套。

  真阴险啊。

  想到这里,应明辉当机立断,带着举报信找到了高层纪委调查组……

第394章 祁同伟的如意算盘

  祁同伟真的拥有启程房地产公司40%股权吗?

  当然没有。

  他是启程公司的幕后实际控制人吗?

  是,但也不是。

  截止到现在为止,祁同伟穿越过来,已经整整十一年。

  在此期间,他利用未来认知,指引着一群老朋友们,已经打造出庞大的实体商业帝国。

  叶飞和二蛋联手管理着几十个企业,不仅覆盖功能手机全产业链,还高薪招募了大量国内外人才,正在研发智能系统、芯片等核心科技。

  目前技术储备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很快就能全面转型,量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型消费电子产品。

  叶兵、高启强夫妇、林守业夫妇共同管理的启程房地产公司,深耕平原三角洲各大城市,不仅开发了数十个精品楼盘,还以低廉的价格,拿下了大量城乡结合部土地储备。

  公司目前已经进入国内同行业第一梯队,综合实力丝毫不逊于最大的几家老牌房企。

  老家石塘村,已经全民进军快递业,从汉东省第一物流村,变成了全国闻名的快递之都。

  拥有顺达、极达、通达三家大型快递企业,占据同行业超过半数的市场份额。

  就连陈舒婷夫妇的玻璃杯厂,也顺利转型,开始量产汽车玻璃,业务蒸蒸日上。

  虽然还没有一家上市公司,但所有产业加起来,整体市场估值至少达到上千亿。

  但除了已经退出的玻璃杯厂之外,祁同伟在其他任何一家公司,都从未有过股权,也没有拿过一分钱的分红。

  钱对他来说,早就只是个数字了,十八辈子都花不完,要那么多干嘛?

  祁同伟要的是控制权,这些钱是他帮着赚来的,除去各位老总该拿的一部分之外,必须用在他想用的地方。

  为我们国家在科技领域崛起,打败西方科技霸权,尽自己的一份力。

  所以,不管谁来查,怎么查,查多久,祁同伟都没有任何问题……

  既然祁同伟没有问题,那么这封举报材料是哪来的呢?

  当然是祁同伟自己炮制的,然后匿名寄给了应明辉。

  高层纪委调查组千里迢迢来到梅关,折腾了十几天,到头来却白忙活一场,空手而归。

  祁同伟身为东道主,对此有些过意不去,所以他给调查组准备了一份大礼。

  如果没有应明辉在背后谋划、怂恿,沈有道是不会对祁同伟死缠烂打,并且跑到首都去告状的。

  本质上讲,是应明辉把调查组请来的,那最后就应该让调查组把他抓走,没有比这更完美的结局了。

  这叫什么?

  这叫自掘坟墓。

  可应明辉为什么不先查证举报材料的真伪,就直接去举报祁同伟呢?

  以他的智商和阅历,只要静下心认真想一下,就应该知道这份材料很可能有问题。

  祁同伟既然能给文永山下套,完全也可以给他下套啊。

  但此时的应明辉,即便明知是套,也只能往里钻。

  因为高层纪委调查组,是他最后的翻盘机会,如果这次扳不倒祁同伟,等调查组一走,祁同伟肯定会对他秋后算账。

  所以,祁同伟故意卡在调查组准备离开的时候,才让人把材料交到他手里,让他没有时间去查证。

  现在的应明辉,除了豁出去赌一把,根本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首节上一节239/3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