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112节

  “祁主任,这是工程招标的惯例啊。”

  “把它改掉,五通一平工程没有太高的技术门槛,不需要这样的资质,纯粹是多此一举。

  而且,凡事都有个开始吧,总要让人家干一次,积累积累经验,以后才能接其他的工程。”

  “祁主任。”李发江突然凑近身子。

  小声道:“我听说易学习得罪过你和李市长,所以故意把这条加进去,为的就是阻止道口建工中标。”

  祁同伟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这个李发江,还挺会做人,真是自作聪明。

  他虽然不喜欢这种曲意奉承的小人,但这事毕竟牵扯自己,也不好直接怪罪对方。

  便吩咐道:“你不要道听途说,我和易学习县长没有矛盾,赶紧把这条改了,如果道口建工符合其他要求,就让它进入下一环节。”

  “这样不太好吧?”李发江似乎没有领会到他的意图。

  祁同伟顿时不高兴了,板着脸道:“让你改就改,少废话。”

  几天后,招标结果出来了。

  道口建工依然没有中标,最终的中标者,是林城本地的另一家公司,名叫江南建工,法人是陈江南。

  陈江南?

  祁同伟好像在哪听过,但想了很久都没想起来,他也就不去想了,毕竟这个名字非常大众化。

  江南建工的中标价格为九千三百万,仅仅比道口建工的投标价低了两百万。

  事已至此,祁同伟也不好强行改变招标结果,只能向易学习说了声抱歉,并且告诉他:

  “下个月还有四期,到时候我会提前做些工作,争取让你们中标。”

  没想到的是,几天之后,李达康把祁同伟叫去了,并且怒气冲冲地道:

  “易学习那个狗日的,真不是好东西,他把我们都告了。”

  “啥?”祁同伟一脸的不可思议,问道:“这不可能吧,他告我们什么?”

  李达康把一封举报信丢在祁同伟面前。

  “怎么不可能,举报信就在这里,你自己看。

  他说我们公报私仇,还说我们收了江南建工一百万,故意在招标过程中刁难道口建工,导致他们无法中标,

  寄信地址就在道口县,就算不是易学习,也是他指使别人这么干的。

  幸好这封信到了立春省长手里,否则我们被易学习害了,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祁同伟认真看完了举报信后,问道:“赵省长是怎么说的?”

  “他问我有没有收钱,我说您还不知道我吗,根本不可能嘛。

  他又问我,会不会是你收了钱,我还不了解你吗,既不可能收钱,也根本不差钱,就帮你打了包票。”

  “谢谢达康市长信得过我。”祁同伟点头致意了一下,说道:“举报信我看完了,但我觉得不会是易学习干的。”

  “不是他,还会有谁?”

  “有件事情你不知道,前段时间,易学习跑我家送钱去了,求我让道口县的农民工到开发区干活。

  我没要,也没答应他的要求,只教了他一个办法,成立道口建工,过来投标。

  易学习如果举报我公报私仇,还可以理解,但举报我收钱,不等于把他也牵进来了吗,他哪怕再傻,也不会这么干。”

  “易学习给你送钱,这怎么可能?”李达康一脸的不信。

  “要不是他亲自去了我家,我也不会相信,可这就是事实。”

  “算了,先不提他了。既然不是易学习,你觉得会是谁?”

  “达康市长,事发突然,我也没有什么准备,现在说不清楚,还是等我回去,仔细了解一下情况再说吧。”

第204章 水落石出

  这已经是祁同伟第二次被人陷害了。

  上一次在金山县交通改造指挥部,也是公开招标惹的事,而且检察院的人还真从他办公室里搜出了二十万,间接导致了他和侯亮平的彻底决裂。

  所以祁同伟这次非常小心,先确认王子衿没有收过礼,又问了祁长贵夫妇,然后带着几个亲信,把自己的办公室翻了个底朝天,最终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祁同伟松了口气,开始分析那个诬告者,到底是何方神圣。

  按照正常逻辑,无非就是两种人,一是仇家,二是利益冲突方。

  和自己有过节,又了解、并参与招标过程的,除了易学习,没有第二个人,既然易学习不可能,就能排除这个选项。

  而此事的利益冲突方,除了道口建工之外,还有另一家投标失败者,永久建工。

  反复推敲了许久之后,祁同伟认为,永久建工的嫌疑非常大。

  很可能是他们故意派人去了趟道口县,往省里寄举报信,栽赃给道口建工。

  这样一来,说不定自己和李达康会迁怒于道口建工,在第四轮指标中直接取消道口建工的资格,永久建工就少了一个强劲的对手。

  祁同伟越想越的靠谱,应该就是这样,但没有确切的证据,也不能直接去找永久建工的麻烦。

  于是他又把思路放到了举报信里的一百万上。

  为什么举报金额是一百万呢,究竟是诬陷者随口编的一个数字,还是……

  难道真的有人收了一百万?

  祁同伟觉得,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

  当初自己在紫溪修路,才区区三十万的工程款,包工头郭有财还打算给自己三万元回扣呢。

  现在开发区可是好几个亿的项目,光是第三期五通一平工程的预算就高达一个亿,送一百万太正常了。

  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中标的江南建工。

  祁同伟看完江南建工及其法人的详细资料之后,立刻确定,肯定有人收钱了。

  说来也巧,江南建工的法人陈江南,竟然也是个旧相识。

  祁同伟担任暖水乡书记的时候,因为运送乌石村石煤的车被砸,他亲自去了趟静安县与人谈判,而和他谈判的就是这个陈江南。

  当时,陈江南曾经拿出五万元,要和暖水乡私了。

  一个喜欢用钱开道的人,接了这么大的工程,怎么可能会不送钱。

  甚至有可能,永久建工在江南建工安插了眼线,发现了这一百万的存在,然后据此写了举报信。

  问题在于,是谁收的钱呢?

  开发区有着高度自主权,市里的领导根本插不上手。

  征地这一块,又是自己全权负责的,方顺宏和另外一个副主任许德发也插不上手。

  难道是社事部部长李发江?

  他有这么大的胆子,敢收一百万?

  可祁同伟想来想去,除了自己和李发江之外,没有第三个人能干预到招标的结果,不是他还能是谁?

  为了不打草惊蛇,也避免冤枉了好人,祁同伟没有声张,而是去市政府找了李达康。

  紧接着,李达康动用了市公安局的力量,悄悄监视李发江以及他的家人,并且调查他们所有的通讯记录和银行账户。

  最后发现,李发江和陈江南确实有过几次通话联系。

  而且他的叔叔、姑姑、岳父和小舅子,近期都有大笔现金存入银行,总计金额刚好是一百万。

  至此,事情水落石出,祁同伟把来龙去脉认真回想了一遍之后,更是怒不可遏。

  李发江这个人,真是太阴险了。

  他收了钱,阻拦道口建工投标,还想让自己和李达康背锅。

  来而不往非礼也。

  既然李发江都这么干了,祁同伟也不会再给他争取宽大处理的机会,冒着承担领导责任的危险,直接让司法机关把他带走。

  李发江并不是个硬骨头,在检察院的高强度审讯下,很快便全部交代了。

  他利用道口建工缺乏投标经验的弱点,打了个时间差,将道口建工的标底价格透露给江南建工,换取了一百万的报酬。

  这个年代,一百万属于数额非常巨大,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预计刑期至少会在十年以上。

  出了这种事,第三期五通一平工程的招标结果自然也要作废,江南建工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失去了这个项目,还被禁止参与开发区的所有工程项目。

  不过,陈江南并没有被严办,因为他一口咬定,是李发江向他索贿的。

  事后,市委书记钱治国认为,开发区在公开招标的过程中,出现了如此严重的腐败现象,说明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必须立刻废除。

  按照他的想法,三期工程和四期工程,应该分别指定给道口建工和永久建工。

  虽然祁同伟觉得,钱治国这个决定非常愚蠢,无异于因噎废食,但手下人刚刚出了事,他也不好提出反对意见,只能默认。

  但李达康却唱了反调,因为他也认为,是永久建工寄的举报信,必须教训一下,以儆效尤。

  于是他挖空心思,挑了很多毛病,将永久建工也排除了出去。

  易学习反倒因祸得福。

  道口建工刚一成立,就连续吃下了两期五通一平的工程,总预算高达两个亿。

  具体能赚到多少纯利润,大家都不得而知,但还掉挪用的三千万扶贫救灾款之后,肯定还会有至少几千万的结余。

  这笔钱,可以去买更多的工程机械,为将来道口县全民当建筑工人,并发展成建筑强县,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为祁同伟在后续招标工作中的妥协,钱治国也退了一步,没有追究他在这次腐败事件中的领导责任,继续安然无恙的回去当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紧接着,他向方顺宏提出申请,让刘瑞英接替了李发江的位置,成为社事部部长,正科级。

  ……

  不知不觉中,2000年春节来到了,又很快过去了。

  就在这个时候,京州突然传来一条重大新闻。

  常务副省长吴长庆,突然毫无征兆的被高层调离了汉东省。

  虽然暂时没有明确的说法,但坊间传闻,吴长庆涉嫌严重的经济犯罪,被高层纪委隔离审查了。

  由于吴长庆在汉东省的工作时间,长达二十多年,曾经担任过多地的党政一把手,并且当了五年的副省长和将近两年的常务副省长。

  他的倒下,势必会牵扯出一大批人,那些吴长庆有密切往来的官员,一时间全都惶惶不可终日。

  按照快乐守恒原则,有人如丧考妣,自然也会有人欢呼雀跃。

  到底有多少人正在欢呼雀跃,祁同伟不知道。

  但他自己,无疑是其中最开心的一个。

第205章 刘高配

  按照正常的升职程序,刘和光目前只是一个普通的副省长,下一步应该晋升为兼任常委的第三副省长,或者是其他排位靠后的省委常委,诸如宣传部长、统战部长之类的。

  祁同伟之前也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没想到,这次刘和光却直接顶替了吴长庆的位置,破格提拔为常务副省长。

首节上一节112/3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