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第185节

  “这一批公司,到时候年产值总共加起来,将会到达100亿产值,带动不小的就业岗位,拉动上下游的产业链……”

  “不错,这一次,多亏了秦市长向我们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让我们拥抱东部那边的发达省份!从目前的看来,我们的方向是对的!”市委书记蒙庄接过话茬。

  对于秦毅的这个建议,在场的领导班子自然都是知道的,毕竟当初开常委大会的时候,所有人都听到了秦毅的这个提议。

  秦毅面对书记的表扬,面带笑容,不骄不躁。

  “我们不能因为拉来这区区几十个公司就这样子满足!这些公司一百亿的年产值加起来不算很多,起码对于我们海桐市来说,不算太劲爆!我们还需要加大力度对苏海省,还有那边东部的几个发达省份进行更多,更大力度的招商引资!特别是那些和东盟各国有大量订单的公司!”蒙庄继续说着。

  “下个月,我们商务部将会继续派出几支队伍,继续前往苏海省,还有东部几个省份进行招商引资!我们不能局限于油漆、涂料、建材、仿制等行业,我们要对化工、电子配件等产业链也要发起主动出击!”蒙庄继续道。

  他们现在尝到了甜头,自然是要继续加大马力,不能放过这样子的好机会。

  两人发话完毕之后,蒙庄微笑着看向秦毅,把话筒交给了他。

  “蒙书记和梁市长说的对,我们应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甚至未来三年,五年,都要持续的去东部地区那边招商引资……”秦毅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一百亿产值?

  不!

  应该向一千亿,两千亿看齐!

  随着一个个的公司要在海桐市投资建厂,新工业园区那边开始破土动工,这个消息终于是引起了省里一些领导们的关注。

  其中最关注的就是天南省省委书记梁丘和省长谭驰仁!

  梁丘当初投秦毅一票,就是看中了秦毅的能力,看看放秦毅去海桐市,是否会给海桐市带来一丝改变。

  也许放下去没有什么改变,就算有改变,也许还需要一两年之后。

  可他没有想到,秦毅下去几个月之后,竟然带领一群干部跑去东部招商引资!

  (求免费礼物)

第276章 瞄准化工行业!

  这对于梁丘来说,还真的是意想不到!

  毕竟他们整个天南省这些年主要还是拥抱大湾区那边,紧抱着海越省的大腿。

  可秦毅建议海桐市另辟蹊径,去拥抱苏海省等东部经济大省的大腿,可是现在东盟出口量其实还是大湾区这边碾压着东部地区才对。

  但是秦毅等人去东部地区那边招商引资,一下子就拉来了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工厂来投资,年产值达百亿。

  这对于海桐市来说,不算小数目了。

  这才是第一次去招商引资,声势不算浩大,未来多去几次,能再招到更多的公司来海桐市投资建厂,那么情况就不一样了。

  “这个秦毅,有点东西!”

  其实不单单是他,谭驰仁看到海桐市的一丝变化,他也是有些惊讶!

  对于海桐市这边有些小调皮,跑去东部那边抱大腿,他并没有任何的生气,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能招商引资到企业发展海桐市,一切都是好说。

  “我们拥抱海越省的大腿,是否错了?”谭驰仁喃喃自语。

  近十年来,他们都是拥抱海越省,但是这十年以来,他们天南省的发展速度并没有获得太大的提升。

  虽然有各种客观因素,也有自身的原因。

  可现在他看到海桐市这边舍近求远,拥抱苏海省,让谭驰仁的思想上出现了一丝动摇。

  “有时候需要跟这个秦毅聊一聊才行。”

  年轻人思路好,说不定会有新的收获。

  对于省里对海桐市的看法,秦毅并不知道。

  会议室内。

  市委书记蒙庄、市长梁兴力和秦毅正在对招商局的局长马祖杰和副局长张广森吩咐着一些注意事项。

  没错,市招商局明天将会带队再次出发苏海省、甚至浙海省、还有魔都那边。

  这一次由副市长吴宗昌带队过去。

  本来书记和梁市长打算让秦毅带队的,可是现在不少工厂要过来建厂事宜,秦毅根本就抽不开身,太多东西需要他去监督把控了,所以就退求其次,让吴宗昌带队出发。

  “吴市长,马局长,张局长,这一次我们目标除了原来的苏海省,还有前往浙海省那边碰碰运气之外,我认为魔都这边的大企业我们一定要去碰碰运气!”

  “随着东盟博览会规模越来越大,随着东部地区对于东盟各国的出口额越来越大,特别是涂料、油漆、建材等等不断的输出量增大,化工这一块也绝对是重头戏!”

  “所以魔都那边的几个化工公司,我们需要去争取一下!”秦毅开口建议道。

  “化工?”一众人都是纷纷看向秦毅。

  “化工行业,动不动十几亿,几十亿的投资,我们小小的海桐市能争取来吗?”吴宗昌有些蛋疼起来。

  这种企业哪有那么容易争取啊!

  “大型化工企业能争取来的话,那么对于我们海桐市的发展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强劲的推力。”梁兴力目光锐利。

  因为油漆、建材、涂料、还有其它各种行业,很多都需要到化工材料。

  如果有一个大型的化工企业落户在海桐市的话,那么肯定会吸引不少企业纷纷过来海桐市这边发展!

  “的确很难,但是我们没有争取过怎么就知道不行呢?”秦毅反问。

  “秦市长说的对,不管成不成,我们厚着点脸皮去接触一下,如果能挖来这种级别的化工企业,我们最低条件都可以给出五年免税政策!至于地皮的话,到时候半卖半送也不是不可以。”梁兴力沉声道。

  像这种化工企业,厂址肯定是需要在单独的一个地方的,毕竟建筑面积本来就大,还要考虑到整个的废气、废水等等处理和排放等问题。

  最好不要太靠近城市!

  会议结束之后,秦毅把招商局的局长马祖杰和副局长张广森拉到了一边。

  “马局长,张局长,你们到达那边之后,有时间的话,必须要去一趟魔都那边接触一下这个魔都华宜化工新材料公司!”秦毅语重心长的道。

  “啊?”

  两人有些懵逼。

  “这好像是全国五百强企业啊,我们去接触,人家会鸟我们吗?”马祖杰咽了咽口水。

  这个企业的确是全国五百强,并且在五百强当中目前排名第223位。

  前世,这个公司就是看中了海桐市的地理位置和东盟各国的市场,打算在这里投资建厂。

  现在,秦毅倒是可以提前去争取一下!

  前世,这个公司在未来一两年之后打算投资海桐市,建设分厂厂房,一期工业气体岛项目总投资约162亿元,年产值约80亿元,2017年11月开工,成为海桐市首个投产的百亿元重大产业项目。

  接着又投了第二期,二期75万吨丙烯及下游深加工和氯碱项目,总投资189亿元,设计产值170亿元。

  后面几年,随着东盟博览会越办越大,再加上海桐市的地理位置又是越发凸显,再加上天南省转变思路,开始逐渐拥抱东部地区到底大腿,最终这个公司追加项目,后面规划总投资约700亿元,产值约650亿元,主要生产氢气、合成气、氮气等工业气体和甲醇、乙二醇、醋酸等化工产品!

  如果现在及早的把这个公司争取过来投资建厂,那么对于化工行业的上下游发展,将会提前四五年以上。

  四五年,到时候可就是抓住了机会了啊。

  说白了,前世天南省抱紧苏海省的大腿还是有些晚了。

  现在,秦毅当然不会放过这样子的机会!

  必须要趁早!

  “怕什么!他们拒绝你们,你们又不会掉块肉!这个时候,脸皮必须要够厚!你们到时候就算是睡在人家公司门口,也要见到人家的高层,跟人家推介我们海桐市!记住,一定要尽最大可能的把我们的优势给讲解给别人听,明白了没有?如果你们能拿下这个公司,你们就是海桐市的功臣!你们不想升职加薪?”秦毅眯着眼道。

第277章 百亿化工落户,震惊全省!

  “秦市长,您放心,我们就算是脸都不要了,都要去接触一下这个公司!必须把我们海桐市给推销出去!”

  看着两人被自己忽悠瘸了,秦毅很满意。

  “嗯,我非常的看好你们!局长不是你们的终点,未来难道你们就不敢奢望一下副市长吗?”

  两人听了之后,就好像打了鸡血一样!

  如果换成别人说,他们自然是没有这么激动的。

  但是秦毅这样子说,可就不一样了。

  秦毅目前是常务副市长,肯定要在这里干好几年,好几年就算是晋升,大概率也是晋升市长,极有可能还是在海桐市干,也就是说,未来十年八年,说不定秦毅都是在海桐市干,这种大腿他们不得抱紧?

  看着两人的表现,秦毅微微一笑。

  要不是秦毅自己抽不开身,自己得亲自去一趟。

  但是功劳总不能独吞。

  他开辟出这个拥抱东部经济圈,已经是一份很大的功劳了,上面的领导又不是看不见。

  一晃,又是过去了一个月。

  这一个月以来,秦毅都是各种亲自接待那些来考察的公司,同时对新工业园区的那些工厂的建设还有各方面等问题的处理。

  差点跑断腿!

  每一个环节,秦毅都是需要严格把控一番。

  毕竟一个工厂企业落户海桐市,将会涉及到很多的东西。

  贪婪是人的最基础的东西。

  就怕有些人看到这些工厂落户之后,都想上来咬一口!

  最简单的说,一个工厂的投资建厂,需要建厂的原材料吧?需要运输吧?需要请工人吧?

  还有其它上下游配件等等。

  这里面,就有很多空子可以钻了。

  就好像你买了一套房,要装修的时候发现,自己请一辆车拉来了一车沙子想要搬上楼,保安不给你进车库,把你拦在外面,只要通过保安联系拉沙子的司机他才可以放你进去,不然你的沙子堆积在楼盘外面,要需要搬运工走更长的路!

  这种情况,不少地方都存在。

  更别说这么多的企业落户海桐市,到时候空子太多了。

  秦毅严格把关就是因为要严抓,不能让这些还没有彻底落户的企业老板们感受到不好的经商氛围。

  这一点不单单是秦毅,也是蒙庄和梁兴力叮嘱秦毅要严格把关的。

  万一你这经商情况让人家感觉不友好,人家万一直接不来了,那么就不好了。

  说到这里,秦毅还想起了前世一个有趣的事情。

  还是关于三江县的事情。

  当时当地大力发展陶瓷业,所以大力发展招商引资,不但把厂房都给建好了,外地老板只需要拉生产线过来安装好就可以投产,还给了三年的免税政策。

  当时有一个外地老板来投资,干了三年,直接选择破产跑路,还拖欠了半年的员工工资。

  紧接着,这个破产的公司又被这个外地老板的堂弟过来接手,由于新老板接手,又是三年免税政策。

  这个堂弟干完,这个堂弟的表弟又来干了三年……

  也就是说,干来干去,其实都是一个老板过来投资干的!只不过是换了个空壳公司,换了个公司法人罢了。

首节上一节185/49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