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蔡减半的幸福人生 第77节

“啊?怎么回事!你跟我详细说说。”

“我跟刘岚一个街道的,早晨的时候就看到他家进进出出的都是人,这一打听才知道,她男人死了,自己吊死了。”

“为什么呀?”

“还不是刘岚男人的病折磨的,听说他这病是绝症,没的治,活着也是受罪,应该是怕给家里增加负担吧,昨晚上吊自杀了,派出所都出了证明了。”

“唉,真是遭了罪了,以前刘岚男人在咱厂子上班的时候,我还见到过他,多好一个人啊,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就是不咋爱说话。可惜啊,好人不长命啊。”

“谁说不是呢?孝敬老人,疼爱孩子,尤其对刘岚宠的不得了,唉~可惜啊。”

……

何大清在一旁听着食堂大妈的讨论,整个人也呆住了,依稀记得昨日那个骨瘦如柴的男人。

显然,刘岚最近是不可能来上班了。

就是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不知道刘岚能不能挺得住。

何大清想了一会,悠悠的叹了口气。

“唉~造孽啊。”

马华走了过来,见到何大清在出神,拍了拍他的胳膊。

“师爷,师爷。”

何大清回过神,见是马华,于是说道。

“怎么了?”

“师爷,我们大家在讨论给刘姐家凑份子的事,您打算随多少,王姐打算写个名单,下班一起送去。”

王姐就是与刘岚一个街道的邻居。

在四九城,不管红事白事,随的礼金都叫凑份子,白事的份子也可以叫白包,红事的份子叫红包。

白包的礼金一般不可用双数,因为“双”与“伤”谐音,有伤心的意思在里面,因此,白包都为单数,像三毛,五毛,七毛,一块。

这个时候大部分都是三毛五毛的,只有关系亲近才可能随个一块。

何大清想了想,掏出五毛钱,递给马华。

五毛足够了,毕竟关系在这里,要是自己随个一块,别人就该嚼舌根子了。

马华点头接过,就交给王姐去了。

整个食堂的员工,基本上都凑了份子,小的一毛,大部分三毛,也有几个五毛。

王姐记好了名单,下午早走一会,给刘岚送去。

因为刘岚的事情,今天食堂的气氛很低。

今天的蔡减半不等何大清送饭,就早早的来到了第三食堂。

食堂准点开饭的时间是十二点,但就蔡减半的关系,11点半过来照常能吃上饭。

蔡减半来到食堂,径直找到何大清。

“你怎么过来了,一会我让马华给你送去就好。”何大清疑惑的问道。

蔡减半摆摆手,笑着说道:“今天不忙,正好我过来有事跟你说。”

“那去里面吧,我先给你打饭,咱们边吃边聊。”何大清招呼了一句。

蔡减半跟着何大清来到一间没人的小包厢,小包厢里一般都是主任及主任以上的用餐的地上。

不过平日里蔡减半倒是很少来这里。

何大清打好饭菜,放到桌上:“你过来有事啊?”

“有点事,听说刘岚的男人死了?”蔡减半说了一句,便拿起馒头吃了起来。

并不是蔡减半冷漠,而是他面对生死,早就习以为常。

“唉,自杀的。”何大清叹了口气。

蔡减半点了点,不再说话,吭哧吭哧的吃着。

何大清看了他半天,忍不住问道:“完了?”

“什么完了?”

“你说有点事,就问了一句就完了?”

“那你还想咋滴?故作伤心的哭一场?我就是过来看看你的反应。”蔡减半继续吃着饭菜。

“我能有啥反应。”

“看你是高兴,还是伤心啊?”

何大清瞬间就明白了蔡减半的意思,老脸有些涨红,一把夺过蔡减半手里的馒头。

“别吃了你,在你心里我就这么不堪,我还要脸。”

您瞧,他急了。

见何大清有些生气了,蔡减半嘿嘿一笑,说道:“瞧您,还急眼了,这不是逗您呢吗?我来是有别的事,刘岚的事只是顺嘴一问。”

听到这话,何大清半信半疑的问道:“真的?什么事?”

瞧着何大清小孩子的作态,蔡减半有些好笑,不过确定这老小子,寡妇之心不死啊,不过刘岚年纪比陈雪茹还小呢。

不合适着实不合适。

有合适的老寡妇再给他介绍不迟。

蔡减半不再逗弄他,开口说道:“晚上,我打算带你去做个饭。”

“害,我还以为什么呢,就这?你直接安排就行了,晚上我跟你走。”何大清毫不在意,也并没有问去什么地方,他只管做饭,别的一概不问。

“得嘞,下午我来喊你。”

说完,抢过馒头又吃了起来。

五个大白馒头吃完,蔡减半一抹嘴,溜溜达达的走了。

“嘿,这小子,属猪的,看这造的。”

何大清看着这一桌子的狼藉,笑了起来。

随即自己亲手收拾干净,然后把饭票,放到了钱盒里。

时间来到十二点,食堂准时开饭,工人们一股脑的推搡着走进食堂,排队开始打饭。

自从何大清来了之后,第三食堂,重新回到了轧钢厂食堂的金字塔地位。

工人宁可多跑一里地,也到第三食堂来吃饭。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大锅菜都有何大清来炒,但是只有一进门,那独有的香气,工厂门闻着味的都能分辨出来。

“哟,今天这白菜肯定是何师傅的手艺。”

“用你说?我早就闻出来了。”

有大白菜的窗口瞬间排起了长龙,食堂的人早就见怪不怪了,也没有人嫉妒,谁让何师傅的手艺名声在外呢。

很快,大白菜卖完了,工人们无奈开始打别的饭菜。

何大清就是一个招牌,就算他不炒菜,都足够第三食堂的效益,高出别的食堂好多倍。

饭菜卖光,还有一些工人没有打到,只能转战别的食堂。

工人们边吃饭,便谈论着别刘岚的事情。

在这个年代,就没有秘密可言,有一个人知道,基本上整个四九城就都知道了。

就算谁家的狗生病了,都能成为这个娱乐匮乏年代,人民群众的谈资。

第109章 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过的战役

下午四点左右,蔡减半就来到食堂喊何大清。

两人来到厂门口,等了片刻,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缓缓停在了蔡减半的跟前。

一名30多岁的男子在车上跳了下来,直接给了蔡减半一个熊抱,激动的说道:“班长,想死我啦。”

可以看出男子是真的高兴,脸色激动的有些潮红,下午的时候受领导的嘱托,说让自己去接一个熟人。

男子思考好久也没有想到是谁,问领导也不说,到了才知道,还真是自己的熟人,一个记忆深处的熟人。

蔡减半拍了拍他的后背,说道:“猴子,都当爹的人,能不能稳重点。”

猴子名叫李红军,是蔡减半当初在半岛战争中,同属一个连的战友。

1952年,年满16岁的蔡减半,瞒着家里,毅然参加了华夏的扩军报名。

同年秋,半岛战争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华夏为了更多的部队获得作战经验,从国内又调集了三个野战军,其中就有蔡减半所属军队。

蔡减半跟随大部队,进入战场,虽还年幼,但是相貌身材可不像16岁的孩子,打起仗来更是英勇异常。

枪法奇准,武艺高强,才思敏捷,勇敢果断。

几场小战役下来,蔡减半很快就荣升了班长,李红军就是同班战友。

16岁的小班长,很多人不服,但是在经过了几次战争之后,众人对这个年纪轻轻的小班长,打心里敬佩。

在一次次深陷危机的时刻,蔡减半挺身而出,不但征服了同班的战友,更是在整个连里,名声大噪。

随后的战争中,蔡减半带领小队,首当其冲,屡立战功。

而且小队的战损,全连最低。

直到,10月份的一天,在名叫上甘岭的地方。

蔡减半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那一场用鲜血染透了的3.8平方公里的战斗。

有太多的英雄永远躺在了躺在了那块血浸的土地上。

有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堵住了敌人机枪眼,为冲击部队打开道路的黄继光。

有趴在熊熊烈火中,一动不动,宁可身死,也不暴露目标的邱少云。

有双腿被打断仍然坚持指挥战斗,拉响最后一颗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孙占元。

还有很多很多这场战役中身受重伤顽强抗敌的战斗英雄。

而蔡减半的小队,战斗到最后,只剩下了三名队员,坚守阵地,打退敌人40多次进攻,歼敌300余人。

李红军便是这三人之一。

一直到1953年,半岛战争彻底结束。

李红军随部队返回,而蔡减半由于特殊原因,留在了大东北。

时至今日,两人9年未见。

李红军眼眶微红,对于自己的这个小班长,他永远心存感激。

如若不是蔡减半,自己可能就永远的留在了那场战斗中。

两人拥抱许久,才放开彼此。

首节上一节77/1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