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第523节

  但下一刻又嘴角一抽。

  也不对啊,哪怕不是第一作者,一个人怎么可能署名二十多页的论文数量,加起来有几百篇了吧?

  而且,第一作者是许秋的论文,没有指导老师,也没有其余人参与,就是许秋一个人完成的。

  而剩下的论文,许秋基本都是指导老师!

  一个二十多岁的医生,指导出几百篇论文,这合理吗?

  客服立马意识到不对劲……

  许秋名气虽大,但主要是在同行之间,以及活跃在互联网上的年轻人群体中出名。

  这位客服显然不认识许秋,但在见识到许秋可怕的论文数量后,也察觉到一丝异常,于是赶紧联系了上级。

  “请稍等!”客服的声音都高亢了几分,匆匆忙忙离去。

  ……

  知网总部。

  网络部主管办公室,负责人刘恒正一脸阴沉地翻阅着近期的投诉报告。

  这几年,知网数据库的收益越来越难看了。

  去年全年,大夏高等院校的数量超过三千所,但购买或者是续订了知网学术数据库的高校已经不足一百所,锐减了将近一半。

  “呵呵,知网收录的文献资源极为丰富,国内没有对手,这些高校有本事就一直不订购!”

  知网对大夏学术来说,就如空气一般不可或缺。

  国内任何一个做科研的人,都不可能绕开知网,查找资料、查重等,都是建立在知网数据库的基础之上的。

  而个人单独购买知网的文献极其昂贵,查重的费用更是高达800~1500元一篇。

  而绝大多数学生,毕业论文都是浑水摸鱼的,他们的论文想要及格,一般需要2~3次的查重修改才能做到。

  也就是说,每年知网光是靠查重费用,就能从每个学生手里收割几千元,而知网付出的代价,仅仅是检索它的数据库而已。

  因此,知网向各大高校开放了数据库权限,校方可以一次性购买知网数据库一年的权限,类似于年费会员。

  年费期间,校内所有人,都可以通过校园网ip访问知网数据库的内容,无需付费,即可免费下载。

  一开始这的确是皆大欢喜的措施。

  但是,数据库的定价慢慢水涨船高,这几年每年的价格涨幅都超过百分之十,去年的涨幅更是高达百分之二十!

  如天都师范大学,去年光是续费知网数据库,就花费了两百二十万元!

第647章 查无此人!天下苦垄断久矣!

  这一点自然让无数人怨声载道。

  除开985、211等大学还算是有点余钱,且学生进行科研活动的比例更高,不得不忍气吞声,接受知网数据库的漫天要价外。

  许多大学已经自发形成组织,开始以停用知网,对抗其在学术领域的霸权地位。

  但,收效甚微。

  “还有这个自以为是的老家伙,竟然连续向我们发起了十三起诉讼……”刘恒咬牙切齿。

  资料上是一个中文系的教授,八十三岁了,竟然试图对抗知网。

  总部这边给出的指示也非常果决:下架老教授全部作品。

  这一举动堪称神来之笔,釜底抽薪!

  一个下架,老教授八十三年的岁月所取得的所有学术成果,都将查无可查、荡然无存,他瞬间成为没有任何学术著作的光杆教授。

  “连大学联盟都奈何不了知网,你一个破教授,凭什么?”刘恒不屑地笑了笑。

  咚咚咚

  这时,急切的敲门声响起,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快步走来,汇报道:“主管,有个叫许秋的人,要求我们免费开放他撰写论文的阅读、下载权限!”

  刘恒正在气头上,听到这里气极反笑道:“让他滚,所谓德高望重的老教授,都死得体无完肤,他算什么东西?”

  客服喉咙滚动了一下,流着汗道:“主管,这个人可能不是一般人,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就有十几篇,而且每一篇的影响因子都非常高,几乎篇篇是接近各类鼻祖论文的数据!”

  这一点,简直不可思议。

  鼻祖级论文,也就是指一个行业的开山之作,如任何一个想要从事断指再植的人,都必定绕不开开创此术的断手再植之父陈中伟。

  一个人,能写出一篇鼻祖级论文,已经足以在医学界横着走,但许秋的名下,这种级别的论文有十几篇!

  这还只是两年里完成的。

  客服瞳孔微微抖动着,道:“而且,把他当成指导老师的论文,有二十多页,足足四百篇论文!其中SCI论文就有31篇!”

  刘恒的表情一滞,眼里充满了不可置信。

  十几篇鼻祖级论文,四百多篇指导的学术成果?

  指导老师的填写,可严肃可随意。

  一般来说,论文质量好,才会写上自己导师的名字,质量不好导师都觉得丢脸。

  而四百多篇论文,显然许秋不可能是这些人的导师。

  那么只剩下一个原因这些论文真的是在许秋的指导下完成的!

  这得是多恐怖的科研能力,连院士都做不到吧!

  “许秋,许秋……”

  刘恒念叨着,快速查阅起资料,当电脑中出现相关信息时,他的脸色猛地一变。

  轰!

  刘恒粗暴地扫开桌面,把一旁的办公室电话拉到了面前来:“赶紧,电话多少!”

  客服一脸惊恐……自己果然猜对了,这是个大人物啊!

  他赶紧汇报起号码。

  滴滴滴

  漫长的等待后,电话终于接通。

  刘恒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道:“许医生!”

  “嗯。”

  “许医生,你反馈的问题,我方已经收到,一定会尽快查明,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许秋不吃这一套,道:“我反馈的是不是事实,你已经很清楚,现在给我个答案。”

  刘恒脸色微变,道:“许医生,你想要怎么解决?”

  “返还所有已产生的购买费用、同时承诺以后所有用户都可以免费下载。”

  刘恒摇头:“我不能答应。许医生,知网是学术期刊的最高数据库,我们依法收录各种论文,从而建立国家级的学术中心。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以维持知网的运转。

  “因此,不管是免费开放,还是返还费用,我们都无法接受。”

  ……

  许秋皱眉道:“我不是问你们接受与否,而是……给你们唯一一个和平解决问题的方案。”

  刘恒瞥了一眼被扫落在地上的资料。

  中文系老教授因起诉知网擅自收录他的论文,而被知网下架所有作品,毕生研究一夜清空……

  刘恒的目光微微发冷,随即皮笑肉不笑地道:“许医生,我尊重你为医学界做出的贡献,但,也请你清楚自己的定位!

  “知网,是国内所有数据库论文的合法来源。同时,各大学术期刊都已经被我们独家买断,除了知网,如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论文数量都少得可怜……

  “知网掌握着整个学术界数据库的命脉,而且,我们背后是青华大学与国家共同控股,你何必与我们较劲?”

  掌握着命脉……

  这意思是,许秋继续维权,知网就要封杀他吗?

  刘恒眯起眼睛道:“许医生,我劝你好自为之。你的学术生涯刚刚开始,没必要自毁前程或者你可以去搜一搜林德教授。”

  许秋笑了笑,没有再浪费口舌,挂断了电话。

  既然不愿意用和平的方案来解决问题,那就举报吧!

  不过……林德教授?

  许秋试着搜了搜,网页上弹出了一系列的资料。

  著名文学家、经济史学家、大夏中文学会名誉会长,著有作品两千万字,及各类研究论文一百余篇。

  “嗯?”

  许秋微微皱眉,只有一个概括吗?

  他想起刘恒的威胁,又上知网搜索“林德”,试图找到这位老教授的作品。

  但,检索栏中跳出了一行提示数据库暂未收录此信息!

  许秋瞳孔一缩。

  查无此人!

  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曾担任大夏中文学会理事、推动学术发展,并在退休后被选举为终生名誉会长,他几乎已经是普通人所能攀登到的学术最高峰了。

  然而,这样一位大人物,过去的学术贡献付之一炬,只剩下“查无此人”四个字。

  许秋眼中隐隐闪烁着怒火。

  他之前只觉得知网过于霸道与蛮横,但这时才意识到,比起垄断知识、向全国高校、科研者收取巨额利润,它更恐怖的地方在于,只要知网愿意,就可以随时抹杀一个科研学者的所有存在。

  比如林德教授。

  除了在百科上记载的“作品两千万字”“各类研究论文一百余篇”,论文的详细内容一概不可见,就连标题都被知网封锁了!

  正因为知网拥有着垄断权,无数人的论文、学术著作,都只有知网这一个来源,其他地方都找不到一星半点记载。

  所以,知网更像是一根判官笔,可以任意定夺生死,只要知网删除一个人数据库内的论文,他就将在学术界消失!

第648章 人类知识边界

  即便是最专业的罪犯,毁尸灭迹也需要大费周章。

  但对知网来说,任何一个会点击鼠标的人,都可以毫不费力地抹除科研者在学术界的痕迹……

  “以我的名义,联系林德教授在内的,所有遭受类似待遇的人。”许秋深呼一口气……赚垄断的钱是小事,但想要垄断知识,那就是弥天之罪了。

  “是!”施怜语气中透露着兴奋……好刺激好刺激,去年出差的那两个月,就听说老师是罪恶克星,见一个举报一个,但自己却没机会跟随去,现在总算是逮着机会了!

  那可是知网啊!

  圈子外的人,如林德教授,早已经退休,不再惧怕知网的惩罚,但却没想到被下架所有作品。

  而其他人,如在职的教授、科研学者等等,谁又敢和知网作对?

  告赢了,赔比钱了事,顶多也就是几十万,但代价却是往后的学术之路几乎断绝,工作也大概率没了。

  因此,直到如今,真要说正儿八经跟知网掰手腕的,可能就一个许秋了。

首节上一节523/7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