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第359节

  许秋哦了一声,道:“嗯,我改良的。”

  “?!”

  这一刻,对参与手术兴趣寥寥的约瑟夫等人都好奇起来。

  尽管他们依旧认为手术必定失败。

  但,还是想要看看,这所谓的改良式,究竟配不配的上“改良”两个字。

  ……

  距离吕桂兰入院第五十七分钟,许秋等人进入手术室。

  明亮的无影灯下,吕桂兰静静地躺在台上。

  从抢救,到敲定手术方案、正式推入手术台,仅用时不到一小时,算得上是极速了。

  不说其他的,单单是这个效率,临医已经位列国际一流。

  “特殊器械阻断带、心脏纤维器械、除颤机、除颤板、微创术中支架系统等已备妥……”洗手护士汇报着常规及特殊用物的准备情况。

  此外,还要冰帽、加压袋、可吸收止血纱布、不同型号的人工血管、临海小血管、生物蛋白胶和机械瓣膜等等。

  这台手术需要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进行,难度已经比心脏手术还要高。

  “手术间温度恒定二十五摄氏度……”

  “手术床变温毯调节至三十八摄氏度……”

  “心电监护仪、直肠、鼻咽温度装置安置完毕!”

  “静脉缓慢推注力月西0.1mg/kg,丙泊酚1.5mg/kg……”

  “调节机控呼吸,潮气量8ml/kg,呼吸频率12次/分,I:T=1:2!插尿管!”

  “……”

  麻醉医师、护士和助手们相互配合,终于做好了开刀前准备。

  许秋扫了一眼,确认各处指标无误后,点头道:“开始吧。”

  持刀而立,许秋目光仿佛也化作了犀利的尖芒,冷厉凛冽。

  嗤

  闪着寒芒的刀尖划过右锁骨下,开出一个平行切口。

  接着,依次解剖、游离右锁骨下静脉。

  套阻断带、备用。

  抬手,再次按下刀尖,从锁骨正中切口入胸,分别解剖游离右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做锁骨下动脉。

  套阻断带……

  接下来是重中之重打开心包。

  这一步,对许秋来说自然不成问题。

  随着心包被暴露,一助郑主任迅速进行右锁骨下动脉和右房插管,开始建立体外循环。

  不过,当开始术中探查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吓到了。

第401章 许秋,你简直不是人!

  术野下,心包腔内可见大量淡黄色液体。

  升主动脉已经扭曲了,而且向外膨出很大一块,呈现出瘤状。

  这也是主动脉夹层被称之为主动脉瘤的原因。

  其他地方,主动脉根部显著增粗、左心明显扩大。

  当然,最触目惊心的,依旧是升主动脉。

  它的内膜已经剥脱,根部一直撕裂到了右、无冠脉窦的交界处,更远处的破口则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内侧。

  其实就是将主动脉血管壁硬生生撕开,在原本的血管腔旁,再生出一个假腔。

  而且,随着病情的拖延,猛烈的血流会逐渐冲击假腔,从而导致血管壁被撕得更严重,危险性、死亡率都会直线飙升。

  此时的病人,已经在濒死的边缘。

  一般人的血管壁足足有二十页纸的厚度,但吕桂兰由于夹层动脉瘤太大、血管壁被像气球一般撑开,管壁也只剩下约莫一页纸的厚度。

  如此薄脆的血管,别说咳嗽、翻动身子等,就是深呼吸,都可能让夹层进一步撕裂,大出血而死!

  “还好紧急手术了……”郑主任脸上冒出汗珠。

  杨晨曦也瞪着眼睛,一阵后怕。

  如果按照常规的处理程序,慢悠悠地做CTA、MR等各种检查,然后再讨论个完善的手术方案,病人可能已经死于下一次大出血了!

  “别高兴得太早。”这时,约瑟夫冷冷地哼了一声。

  什么Bentall、改良式主动脉弓置换术暂且先不提,如此凶险的动脉瘤夹层,真的能顺利解除?

  “许医生,能做吗?”介入中心的主任凑上来。

  主动脉瘤的话,临床上有三个治疗方案。

  一是药物保守。

  而是修复或置换升主动脉的手术。

  第三,则是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也即微创腔内隔绝术了。

  当初名刀大赛时,许秋就开展过下肢重建+微创腔内隔绝术的联合手术,那位病人就用的是支架介入。

  这台手术叫上介入科的主任,也是考虑到了术中可能要转微创的因素在。

  “不行,内膜撕裂口太大,血管壁过于薄弱。”许秋摇头。

  “那……”介入主任一愣。

  想要预防动脉瘤破裂,首选肯定是腔内隔绝啊。

  尽管瘤状扩张的位置和形态不太适合隔绝,但,总比开刀要安全一些吧……

  许秋表情多了一丝凝重。

  介入主任的确没说错。

  如果是原本的主动脉弓置换术,的确凶险到了极点,安全性、疗效,肯定都是不如腔内隔绝的。

  但……

  他做的,是改良过的置换术!

  且,不只是主动脉弓置换改良过,就连Bentall术式,也被许秋完善了几分!

  “准备三联术式,开始深低温体外循环。”

  话音落下,众人先是一愣。

  术中行深低温吗,果然还是要做SUN式手术!

  短暂的迟疑后,手术室立刻重新运作了起来。

  经左右冠脉开口冷血停跳液灌注停跳行心肌保护……

  深低温……

  分别阻断头臂干血管停循环……

  选择性脑灌注及脑保护……

  深低温体外循环完成,主动脉阻断成功,等待已久的许秋轻飘飘地落下手术刀。

  哗

  动脉瘤夹层被切开。

  由于血流被阻断,此时的动脉瘤没有了供血通路,吸尽假腔内的血流后,便瘪缩了下去。

  另一边,杨晨曦熟练地阻断着三支头臂血管。

  一切准备妥当,Bentall手术开始!

  切开瘤变升主动脉……

  切除病变主动脉瓣……

  “28mm人工血管。”

  “莓国ST Jude25号人工机械瓣。”

  “临海小血管,A4亚型。”

  许秋目光紧盯术野,手术室的每一个人都仿佛流水线上的熟手,执行着自己的工作。

  很快,带瓣管道制备完成,许秋将其置入切除的病变主动脉处。

  “30的prolene线。”

  信手捏来的连续缝合。

  “试瓣器。”

  这是测试人工瓣叶是否能正常运转的器械。

  “成了!”小护士们欢呼。

  然而,约瑟夫、杨晨曦、郑主任等人却瞪着眼睛,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

  这是……Bentall术式?!

  这怎么能是Bentall术式!

  乱入的临海小血管是什么鬼,不是应该用在下一个步骤的吗?

  “许秋,这……”约瑟夫终于还是按捺不住好奇了。

  许秋瞥了一眼,随口道:“我也改良过。”

  “改良?这怎么改良的……”

  “用小口径人工血管和冠状动脉吻合,可以避免术后的恶性出血和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规避掉Bentall术式天然的缺点。”

  约瑟夫等一众名医全部瞪圆了眼睛。

  你还是人吗?

  临床上早就广泛使用的术式,说完善就完善?

  困扰了医疗界这么多年的缺点,随手就解决了?!

  改良的主动脉弓置换还没看到,怎么先来了个Bentall术式的改良。

  而且,其他人即便是知道了方法,也根本学不会。

  一个是,小血管与冠脉的端端吻合,对缝合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但凡缝合有些缺陷,或者是存在张力、对齐不整等,不仅无法规避原本的缺点,反而会带来更多并发症。

首节上一节359/7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