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第299节

  “没事。”

  许秋摇摇头。

  “还有一件事情。”

  白溪叉着腰,道:“我就和我几个闺蜜说我跟你很熟,她们羡慕惨了……改天有空,你能不能陪我去和她们吃顿饭啊?”

  许秋认真地计划了一阵。

  这几个月,每天基本都有手术安排。

  到年底,还要忙临海小口径人工血管上市、新手术的教学与推广。

  明年一年,可能都得跟肝安宁背后的辉宁开战。

  还要兼顾肝胆外科的新方向,手外科领域王晟德提供的新术式等等……

  这样算来。

  “行,我后年应该有空。”许秋正色道,眼睛炯炯有神。

  白溪:???

  ……

  气……送走白溪后,许秋一如往常,开始了手术练习。

  只不过,如今从长桌训练,变成了脑内模拟手术。

  在外人看来,许秋仿佛只是闭着眼睛发呆。

  发着呆,莫名其妙就无敌了。

  个中的辛酸和艰苦,只有许秋知道。

  毕竟,模拟手术室虽然能恢复精力,但,手术练习中的疲倦感,以及每一步改良的艰涩推进,都是真实存在的。

  返还的精力,也不过是为了避免影响到许秋下一台手术的状态罢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资本家知道这个系统都得流泪。

  “叮!”

  “恭喜完成今日练习进度!”

  “冠脉人工血管旁路置换与移植术机器人手术能力获得了小幅度的提升!”

  “1机器人=1.8杨晨曦。”

  “您增长了3%的经验值,成功解锁新的奖励!”

  “获得:手术学习门槛小幅度降低、手术难度轻微下降!”

  许秋从模拟手术室回过神来,看着这些奖励,露出了温柔的笑容。

  等着,医生和病人们。

  手术很难,没关系。

  我把它刷到普通三甲的主任就能做,每个病人都有机会实施置换术,有拥抱更好的生存质量的机会!

  ……

  第二天。

  早间的阳光洒在医院,值了一宿夜班的医生和护士们,终于有了换班的机会。

  “吗的,昨天有病人送我草莓,我想拒绝都拒绝不了,病人太热情了!”

  “我也被送了芒果……怪不得昨晚夜班累到死!”

  “夜班之神保佑我,下次夜班少点病人吧,也不要再有病人问我为什么右眼不舒服滴左氧氟沙星!!”

  夜班之神,这是游走在医院的神明之一。

  每当有人在值班期间说“今天很闲”“最近不累”“今晚运气不错”之类的话,夜班之神都会降下神罚,让他忙到好友大早上打开V信步数,就直呼“有挂”。

  而且,交班前两分钟,还能再收到一份产科大全套。

  这东西简直是夜班选手的噩梦,来个产科大全套,一个上午就得交代进去。

  至于芒果和草莓。

  芒果,意为“忙果”,也有忙成狗的谐音。

  草莓名列夜班禁忌榜,则因为它是红色,而且带个“霉”字。

  此外,旺旺大礼包也是临海一院这边独有的禁忌。

  曾经有个医生叫王凡,吃了旺旺大礼包,浴血奋战了二十七个小时,把夜班、白班、中班轮了一遍,第二天还跟着上了台手术。

  这也是王凡在成为缝合一霸前最知名的事迹。

  凭一己之力,让旺旺大礼包在临海一院医护人员群体的销量归零,载入医院口口流传的坊间传言。

  “赶紧交完班走人吧。”

  “走走走,又能看到许医生了,每天夜班的动力,就是第二天交班能看到许医生!”

  操劳了一夜的小护士和女医生们,又像是打了鸡血一样。

  不过,这份鸡血只能持续到进入会议室。

  交接完后,她们立刻垮起了个批脸。

  “呜呜,许医生没来!”

  ……

  此刻,许秋正在ICU。

  他早上刚签到完,拿了个大师级可复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就被江主任在院门口拦截,拉来了重症监护这边。

  ICU的小护士是高兴了,但急诊科那边翘首以待许久,失望而归。

  “怎么回事?”许秋问道。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检查是肺炎,发展到了重症,这两天一直反复发热,怎么都降不下去。”

  江主任简单介绍了下病人的情况。

  许秋点点头。

  这算是专业对口了。

  肺炎大多是各种微生物的感染,抗生素和感染这一块,许秋很熟练了,掌握的用药方针也极其有效。

  而反复发热。

  临海一院接收的好几例反复发热的疑难杂症,包括名刀大赛的罕见病,特征表现也是这个。

  许秋处理起难治性发热,简直和回了家一样。

  “咦,你是许医生吗?”

  去ICU的路上,一个抱着餐盒的女人,歪着脖子打量了许秋一阵,突然笑逐颜开了。

  江主任眼神一凛:是她!

第324章 诡异的反复发热!

  “刚才我跟你提到的病人,她就是老人的女儿。”江主任解释道。

  许秋朝女人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许医生来了我就放心了,我爹有救了!”

  女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此刻她只感觉如释重负。

  她跟在两人的后面,亦步亦趋,时快时慢,喉咙耸动了几下,欲言又止。

  许秋瞥了一眼:“什么事情?”

  “许医生,我……我上个月才在咱们院生了个孩子……”

  “恭喜。”

  “不是不是,我是想说,前几天她不是睡觉嘛,我就拿放大镜看了看,发现她腋下有一根金色的小短毛,这没问题吧?”

  许秋摇头:“没什么大碍。”

  “还有还有,她胳膊上有一个很小的痣,也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到,你说会不会恶化,有没可能是癌症啊?”

  “不用过度担心。”

  “可是我用放大镜看,她眼皮那里有一条细细的血丝,我该怎么办啊?”

  许秋沉默了几秒钟,“丢掉你的放大镜。”

  ……

  到ICU门口时,江主任脸都憋红了。

  差点就笑出声来。

  说实话,丢掉放大镜这个医嘱,的确是针对母亲过度焦虑最好的治疗措施……

  只是怎么听怎么搞笑。

  关键是,许秋并没有开玩笑,而是一本正经,有理有据地给出了这个治疗方案。

  “病人的情况就这样,这是更详细的检查报告……”

  江主任接过护士送来的病例,双手传递给许秋。

  许秋边走边翻看。

  病号叫陶昌翰,今年六十六了。

  最开始是乏力胃口差,首诊是消化科的医生。

  查了半天,不是慢性胃炎,不是心力衰竭,也不是肝功异常这些老年人常见的病因。

  后来做了个CT,发现肺炎,转到了呼吸外科,确诊。

  典型的肺炎,是咳嗽咳痰发热,但陶昌翰正好是不典型的肺炎。

  家属最开始以为只是一个消化不良,去药房开了点促消化的药。

  直到后来不起效,才来临海一院, 这才发现其实是肺炎。

  而耽误这其中宝贵的治疗时间的代价,是老人由肺炎进展为了重症肺炎。

  入院当天,老人就急性加重,呼吸急促、极度缺氧,最后连呼吸机都用上了,还差点直接发生休克。

  稍微稳定下来,呼吸科立刻急急忙忙把病人转到ICU。

  转诊过程值得庆幸的两件事。

  一,老人顺利来到了ICU,在这里,只要有钞能力,轻易是死不掉的。

  第二个,家属没有纠缠“在家里好好的,怎么一来医院就加重了”。

  “许医生,我爹还好吧,他应该没什么生命危险吧?”女人这时才把注意力掰回来。

首节上一节299/7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