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第262节

  “素素。”

  结束检查,他拨通了电话,将刘素素喊了过来。

  罗笛没有带家属,此时他突然失明,只能由护士暂时引导。

  “带病人去做个血尿常规、脑电图、心电图还有脑脊液检查。”许秋飞快开出单子。

  刘素素应下,带着罗笛离开。

  “不查碳氧血红蛋白?不直接安排个高压氧舱吗?”何海有些不解地问道。

  碳氧血红蛋白是判断是否一氧化碳中毒的金标准。

  如果数值超过百分之五十,就相当严重了那意味着很有可能出现肺水肿、脑水肿。

  此时应该第一时间进行氧疗、防治脑水肿。

  比如高压氧舱治疗、静滴甘露醇、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等。

  许秋却摇了摇头:“不是一氧化碳中毒。”

  “为什么……”

  “皮肤黏膜的颜色。”

  一氧化碳中毒时,病人皮肤黏膜会呈现樱桃红色,但罗笛却没有表现出皮肤改变。

  最重要的是,检查到一半时,罗笛突然开始叫痛。

  没来由的全身疼痛。

  这也是一氧化碳中毒绝不会出现的表现,更像是大脑本身的器质性病变!

  听完分析,何海等人心惊胆战地点了点头。

  即便如此,不做检查的情况下,他们也不敢像许秋这么笃定啊!

  果然,许秋的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是学不来的!

  ……

  接下来,许秋又碰到了几例病人。

  不过,都没有罗笛的病情奇怪。

  结束门诊后,许秋打算去住院部看看,顺便问问罗笛的检查结果。

  路上,电话又响了起来。

  看到来电人,许秋淡淡一笑。

  杨晨曦!

  刚接通,那边就传来了嘶吼声:“许秋,你可算是接电话了,你把这几张东西发过来,又把最关键的地方遮住,什么意思啊!”

  “上面的内容都是真的?小口径人工血管禁区真的能破解?!”

  此时,杨晨曦已经急得想要立马从阜外飞过来了。

  这稿纸上记载的设计方案、人工结构等,都异常精妙,他看到的第一瞬间,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就像是数学家看到了一个精简的数学公式。

  但许秋太贼。

  把最关键的信息挡住了。

  这让杨晨曦十分抓心!

  他连续打了快四个小时的电话,终于接通,如果不是杨晨曦还顾忌自己长辈、教授的身份,他都想把许秋骂成狗了。

  “不好意思,杨教授,我刚回来,门诊这边病人量都爆满了,才处理完……”许秋淡定地解释道。

  “没,没事。”

  杨晨曦的怒气顿时消散了一大半。

  他平缓了下心情,沉声问道:“许同志,你同我仔细讲讲,那三张稿纸上的具体内容,比如从三层结构跳到物质缓释设计,这中间省略的步骤是什么!”

  许秋微笑着道:“这一步的确是困扰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关键环节之一。我已经想到一种绝妙的解决方案,但稿纸太小,写不下。”

  “我当然知道区区三张纸写不下什么,现在你和我聊聊!”

  “晚上我还要几个病人。”

  “那你定个时间,我随时打给你!”

  杨晨曦此刻的态度算是卑微到了极点。

  他半辈子都扑在了人工血管上,从纯进口,到伪国产,到6.5mm血管的轻进口化,毕生的梦想便是做出真正的国产人工血管。

  至于6mm小血管禁区,想都不敢想!

  然而此刻,许秋将这份蓝图摆在了面前,三张稿纸,或许可能代表着一个波澜壮阔的未来。

  他如何能不激动?

  许秋也是吃准了这一点,慢悠悠地说道:“电话里如何讲得清,杨教授,你来临海吧。”

  “我……来临海?什么意思?许同志,你这是……”

  杨晨曦心脏一抽。

第280章 三张稿纸,一个划时代的未来!

  他立刻就明白了许秋话里的意思。

  这位小同志是要挖人啊!

  数天之前,他还把许秋当成可培养的人才,想要让他加入6.5mm人工血管团队。

  结果现在可倒好,许秋反倒打起了他这位阜外人工血管带头人、国家特殊津贴人员、名下有一座几十亿价值的人工血管科技园区的主意!

  这是大王想招安,对面直接把大王给策反了!

  “许同志,你,你……”

  你不讲武德!

  但这话在嗓子里堵了半天,杨晨曦还是讲不出口。

  蓝图近在咫尺,只要飞去临海,就能看到真相,他有再硬的骨头也顶不住这等诱惑啊。

  许秋这时又添了一把火:“杨教授,据我所知,6.5mm人工血管已经进入临床阶段了,接下来只需要物色志愿者,进行临床试验即可。

  你在与不在,对这个项目不会有什么影响。

  只需要确保大方向不出差错,就没问题。

  即便是成功了,你也只不过追上了外国七年前就已经成熟的技术,赶上了七年前的外国。

  但,如果你来临海,让外国人七年,他们也追不上我们。

  未来将人工血管带入6mm小口径时代的创始人中,也会有你的一个名字。”

  杨晨曦心神激荡。

  他想不到,自己在许秋心里的地位竟然这么高。

  原来,他的才华,决定着临海研究所能不能出成果!

  这一刻他从许秋这位天才身上获得的认同感,比国家批给他几亿拨款还要大。

  来自同行佼佼者的尊重,这才是更深层次的成就感。

  “好,许同志,我即刻启程,只希望未来十年内,我们真的能做出成果!”杨晨曦深呼一口气,做出了这个足以改变他人生的决定。

  这一刻,他颇有种壮士断腕的感觉。

  离开阜外,放弃领导几十亿科技园、主导数十项重点科研项目的机会,去一个小小的临海研究所,与许秋从头开始。

  这需要莫大的勇气。

  不过,许秋顿了顿,突然说道:“杨教授,这个不用着急……”

  “不着急?”

  “嗯。临海研究所这边经济条件不太乐观,所以缺少很多设备、仪器……”

  杨晨曦瞪大了眼睛,“你意思是,让我把阜外这里的设备调过去?”

  “6.5mm血管不是已经进入临床阶段了吗,这个应该是你们当前的重心,因此大量仪器、设备应该会暂时闲置下来吧?”

  杨晨曦听到这里差点吐血。

  敢情你早就做好了这一步打算啊!

  许秋说的还真没错,如今阜外这边,所有相关人员的精力都在6.5mm血管上。

  万年没有进展的6mm,还有始终无法摆脱外国核心专利钳制的其他口径血管,都暂时搁置,一切都等着6.5mm出成果。

  若能成,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

  他们也能少走很多弯路,节省大量经费。

  因此,这几个月的研究,着实没必要用钱去砸可能性了,只有少数的基础科研还在运转,很多设备都封存起来了。

  “你刚才说的这么多好话,是为了让我带着设备进组啊?”杨晨曦差点崩溃。

  这特么……

  还以为许秋是看上了他的才华。

  结果,这家伙盯上了自己能调动的阜外仪器、技术!

  “杨教授,用外国淘汰了十年的机器,去打破他们认为不可能突破的6mm技术壁垒……”许秋又准备来一套组合拳。

  这一招屡试不爽,杨晨曦立马又感觉到热血沸腾,连面色都涨红了不少。

  他当即打断了许秋,道:“我以为你们医院的王凡是搞传销的料,结果没想到,隐藏最深的人是你……行,仪器的协调、运输需要时间,两个月内,我会向阜外、国家提交外借申请,带‘资’进组!”

  许秋微微笑:“共事愉快,杨同志。”

  杨晨曦听到这个称呼,嘴角又是一扯。

  总感觉被忽悠上贼船了。

  但是这条船,好像是宇宙飞船……

  ……

  挂断电话,许秋舒了口气。

  人工血管研制有三大难题。

  一,技术。

  包括各种高分子材料、天然材料的加工、编织、合成、后处理等技术,还有各种材料的制备等。

  二,设备。

  人工血管制造是一项蕴含着高技术含量的产业,从各种分析仪器,到制造、加工设备,以及最后的测试软件、调控机器等,大夏都没有研制的能力。

  三,钱。

首节上一节262/7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