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第242节

  此前,柳寺认为,哪怕是将七八个小时的缝合缩减到半小时之内,难度系数也不至于拔高到1.0的程度。

  但现在,他终于明白了。

  许秋缝合的不是五十段鼠尾。

  而是用五十段鼠尾,来了一场炫技,他选择了所有适合用于鼠尾移植的缝合术,且将每一种都发挥到了极致,将各种缝合术的优点都融合在了一条尾巴之上。

  1.0的难度系数,是给万千技艺融贯于一身的奖彰。

  ……

  柳寺从显微镜中收回目光,他深深地看了一眼许秋,轻轻地叹了口气。

  这么多年来,他顶着天才的名头一路爬上来,从来没想到,有一天,也会有一个天才压在他的头顶。

  柳寺回到协和的等待区后,史丰等人也相继过来查看。

  很快,这些人又默然离去,没有人再对这一个满分提出质疑。

  “哪里还要消磨锐气,这些人已经完全被打服了啊……”李明伟咳了一声。

  决赛开始之前,谁要是告诉他,这一届会有人一路碾压过来,他肯定骂对方太小看出题组。

  但现在,参赛队伍、考官、主办方全部都开始怀疑人生了。

  考题肯定是没问题的,难度绝对在线。

  出问题的,是临海一院的许秋啊!

  ……

  接下去的比赛,协和、华西等顶尖医院的医生,几乎完全丧失了斗志。

  一些本来就不指望拿名次的队伍,反倒心态更好了,取得了不错的发挥,甚至还有好几个医院刷新了历史最佳成绩。

  这场面,颇有一种临海一院这匹大黑马,带出了一大批小黑马的既视感。

  第二日的比赛结束,临海一院再次以满分结束。

  此时,第一名总分700分。

  协和位列第二,总分611分。

  华西紧随其后,609。

  直到此时,胜局算是初步奠定。

  决赛直到现在,还没有碰到让许秋完全展现实力,或者是让他觉得力不从心的项目。

  最后一场手术考核,除非对方直接放弃,否则,就算进手术室就退出,拿个保底的10分,也能拿下这次比赛的冠军。

  因此,

  今年的最后一个比赛日,创下了一个奇观。

  往年,最后一日都是竞争最为激烈,几个顶尖医学院打得白热化的阶段。

  谁稍有松懈,就可能被斩落马下。

  哪个医院超常发挥,就能横刀夺冠。

  今年的比赛风向却截然不同。

  没有人再讨论谁更有机会夺冠,话题全部变成了“手术考核的考官第几分钟会意识到自己不如许秋”“手术结束后,考官是否会喊许秋老师”……

  此时,临海一院也给自家的出征医生挂上了新的海报。

  随便摆一摆就很帅的照片。

  还有标语“截至目前,许秋带领临海一院医生以全满分的成绩险居名刀大赛第一名!”

  路过的病人们纷纷侧目。

  险居?

  你旁边就放着具体分数,第二名协和差了89分呢!

  你管这个叫险胜?!

  还有不少人是听说许秋的名头而来,看到医院外边的海报,他们才知道为何这几天许秋都没有放号。

  “原来是去参加比赛了啊?”

  “名刀大赛是什么,我查查……我超!国资主办的,奖励非常丰富,光是给冠军队伍所属的医院拨款就有三个亿啊!”

  “什么,许医生挣了三个亿?”

  “我突然有点担心了,许医生现在这么厉害,以后挂他的号是不是越来越贵啊!”

  “很多专家挂号费都要几百块钱,我之前去协和看过一个专家,他的挂号费1200!”

  这些担心,也从给王凡运送宣传册的医宣部工作人员口中,传到了许秋这里。

  医宣部工作人员问道;“许医生,王院长和省卫生部门、卫健委那边都让我来问问你的意见……如果要上涨挂号费,目前你可以提高到专家诊疗费的地步,最高大概是一千元。”

  许秋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他不希望高昂的挂号费成为拒绝病人的第一道门槛。

  任何病人,都有机会,有尊严、平等地来到他的诊室,这也是许秋一贯以来对自己的标准。

第256章 最后的手术,我们要挑战禁区!?

  前世,哪怕他已经是国医,依旧坚持每周上两三次门诊,挂号费是几十年前的标准,两块钱。

  从未改变。

  许秋的愿望其实很朴素,他绝不希望医疗资源成为富人的专属,任何人都有守住健康的权力。

  “改一下吧。”

  许秋突然说道。

  医宣部的工作人员打起了精神,“许医生您说!”

  “降低一些,挂号费调整为五元。”

  “好的,调整为……嗯?!五块?许医生,您说的是五块吗?”

  工作人员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以为自己听错了。

  许秋点点头,道:“对,两块钱还不够格,再过几年,医术再长进一些,我应该就有资格换成两块钱了。”

  这话让黎雪等人也震惊不已。

  临海一院里边,光是主治医师的挂号费就是九元了。

  许秋升了职称,挂号费反而进一步下探。

  而且,听他的意思,挂号费越低反而越有本事……他现在觉得自己还没资格用两块钱的挂号费!

  “许医生,我们……”黎雪等人欲言又止,突然觉得自己配不上九块钱的主治医师诊疗费了。

  他们也动了念头,想要降低自己的挂号费。

  这时,医宣部的同事默默地提醒道:“你们就不要想了,挂号费多少钱,也就许医生一个人能说了算,你们……调不调整和你们没关系啊!”

  许秋也摇了摇头。

  他这么做,是因为他一个月的薪水都快达到十万了。

  达则兼济天下。

  像云梅、王凡这些人,每天都忙得累死累活,还在为房租、贷款忧虑,实在没必要做出这种选择。

  如果将来有一天,他们真的到了许秋的地步,那时再考虑回馈社会,才是更有价值的事情。

  ……

  第三天的手术考核如期而至。

  许秋带着黎雪等人赶到考核地点时,发现会场出奇地安静。

  仔细一看,才发现李明伟的旁边坐了一位头发半白的医生,对方神态威严,既有学者的严谨与考究,也有医者的精干与果断。

  “那位是……大夏医学院阜外医院血管中心的主任,杨晨曦教授!”王凡惊了一跳。

  黎雪被王凡吓了一跳,问道:“你还关注这个方面的人?”

  杨晨曦,这个名字有些陌生,她和云梅等人都不太认识。

  王凡竟然知道对方!

  “你们当然不知道,阜外医院的血管中心,算是我们大夏走在人工血管研制最前沿的团队了……他们跟协和、华西等常年开展合作,所以,柳寺、史丰他们都认识杨教授。”

  王凡颇有些得意,接着说道:“许哥不是跑去研制人工血管了吗?我估摸着他肯定能搞出点东西来,为了装逼的时候有点水准,所以提前了解了这个领域的讯息……”

  “……”

  难怪王凡会认识杨晨曦,果然,出风头的事情他是一件都不想落下啊!

  ……

  许秋落座后,又等了七八分钟,考核时间到了。

  杨晨曦站起来,简单地宣布了考核方式、要求。

  手术考核,一共有两天。

  两天的时间里,参赛队伍在协和的各个病房内轮转,挑选要做手术的病人。

  手术完成后,将由整个考官组共十四人,对手术视频进行分析,从而给出最终分数。

  这种考核方式,对于病人、医生、协和三方来说,都有好处。

  能进决赛的,都是来自各省的顶尖医生,他们年轻有为,身体、智力、精力、能力等都处于人生最巅峰的上升期,让他们实施手术,绝对不会比协和本院的医生要差多少。

  对医生来说,这也是一次绝佳的锻炼机会。

  他们可以学习到顶尖医院协和的运作方式、调度策略,以及从术前准备一直到术后护理的细节安排,这都是在自己医院看不到的东西。

  而协和……

  也可以借此缓解积攒已久的病人库存。

  协和这边,病人太多,医生太少,很多病人的手术甚至安排到了两三个月之后。

  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医生团队,为了取得高分,肯定会选择复杂的手术病人。

  四十支队伍,那意味着两天内可以消化掉四十台棘手的手术。

  往年的名刀大赛到了这一环节,就没有团队出过错,目前为止手术成功率为百分之百,因此协和不用担心医生医术这是对各省医疗体制的信心。

  另一个方面。

  医生感受协和先进体制、管理思路的同时,协和也会反过来吸引医生。

  往年就有不少医生被协和相中,而后直接被协和的人事部挖了过来……

  ……

  手术考核,每年都没有什么大变化。

  杨晨曦宣布完毕后,不少医生已经跃跃欲试他们都是提前了解过协和目前住院病人的情况,有些团队甚至早就物色好了手术人选。

首节上一节242/7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