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第230节

  任超还是有些纠结:“可是,骨骼重建、肝胆系手术,和人工血管没有多大联系啊……他真的能搞定?”

  王晟德道:“说得好像颅脑分离术跟上面这些扯得上关系一样。”

  这一句话彻底击碎了任超的心理防线。

  一个不按常理出牌,深不可测的人,或许……研究所缺的,不是什么打破桎梏的关键材料,而是一个为研究注入新鲜力量的人!

  ……

  这场谈话过后,所有研究组都收到了消息:

  停下手上的研究项目,配合许秋主任开展一系列实验。

  各个实验组的负责人都有点摸不着头脑。

  一个小时前还坚决反对的任超,怎么突然改换风向了?

  很快,一百来号人来到了许秋所在的实验楼层,把这里围了个水泄不通。

  许秋也终于得到授权,可以任意调动研究所的资源。

  他随即拿出了几十份草纸,按照上面的设计要点,把任务分配给不同的研究小组。

  “黄主任的一号组,尝试特殊高分子材料+天然蚕丝。”

  “黄主任的二号组……”

  “……”

  “钱主任的一号组,按照我设计的‘三层仿生结构’展开实验,尽可能做到近似人体自身的动脉结构……”

  “……”

  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许秋讲解了各组的要求,难点、要点等等。

  最后,任务分配完毕。

  此时的实验室里无比安静。

  先前还觉得许秋是异想天开的科研人员们, 在听完许秋详尽而无可挑剔的安排后,彻底服气了。

  他们突然觉得,也许这次真的能搞出什么东西来!

  “最后。”

  这时,许秋再次开口。

  众人连忙看去,神情已经充满了郑重。

  许秋说道:“最重要的一点,工作时,任何人、任何事情都不能打扰我。”

  这一步,其实比如上所有事情都要重要、

  高级专注药剂的效果虽然变态,但只能持续一次思考,一旦中途被打断,专注的效果也会消失。

  “各位,开始吧。”许秋接着说道。

  这一刻,整个人工血管研究所动员了起来,每一个忙碌的科研人员,都仿佛是齿轮,推动着历史的车轮缓慢前进……

  ……

  八个小时后。

  后勤部的工作人员把饭送了过来,工作能力相对没这么突出的科研人员小谢负责发饭。

  很快,分发完毕。

  推空车回去时,小谢路过许秋所在的实验室,好奇地往里面看了一眼,接着就愣住了。

  其他实验人员都已经吃完了饭。

  唯独坐在小隔间里的许秋,外面的桌子上摆着两份饭。

  晚饭没吃就罢了,午餐也放凉了。

  他有些担心,走了进来。

  实验室所有科研人员都在埋头工作,根本没有料到会出现这么一个意料之外的人。

  一路穿过无数研究人员,小谢接近许秋。

  口中还在嘀咕:

  “怎么能不吃饭呢……”

  “科研再重要,许医生也要把饭吃了啊,身体垮了,我们不是没有了主心骨?”

  他叹了口气,心想许秋还是太急躁了。

  不吃饭,人扛不住。

  况且,吃饭的这点时间,根本就换不来任何突破,有什么意义?

  太急功近利了!

  就在他手伸向玻璃门,准备敲响玻璃叫正看着一堆草稿沉思的许秋吃饭时,一只手突然压在了他的肩膀上。

  “任……”

  小谢下意识地就要站直身子,打算问好时,任超立刻挡住了小谢的嘴巴,拉着他到了实验室外面。

  一路上,他的脸色都阴沉如水。

  小谢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埋怨道:“任院长,你也去劝一下许主任啊,他不吃饭,这哪能扛得住,节省的这点时间,哪儿有命重要?”

  任超眯着眼睛。

  不知为何,小谢打算敲玻璃打断许秋时,他有一种心脏骤停的感觉。

  仿佛只要敲下,这场全所联合的特别研究就会不了了之。

  “任院长?”

  小谢的声音把任超拉了回来。

  后者脸沉得可怕,道:“你距离成为中级研究员,还有多久?”

  小谢脸色大喜,道:“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明年。”

  “那应该出意外了。”

  小谢压抑着激动,这是要给自己升职了?

  但下一刻,任超冷冷地道:“从即刻起,你已经被临海大学人工血管研究所解雇。”

  小谢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面色煞白,颤颤巍巍地问道:“为……为什么?”

  “许主任说,任何事情都不得打扰他。”

  “可是……他得吃饭啊!”

  “自以为是、不守规矩,这是研究人员的大忌。”

  任超说完这句话,直接叫了保安过来,把小谢带了出去。

  此时,众人才深刻体会到许秋那句“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得打扰”,究竟有多大的分量。

  ……

  实验室小隔间里。

  许秋按着太阳穴,大脑飞转。

  而玻璃门外,其他的研究组主任也在汇报碰到的问题。

  许秋一面听着报告,一面则保持着对人工血管材料、编织方式的思考,确保始终不会从专注状态中脱离。

  “这样看的话,聚氨酯的老化钙解现象很突出,材料容易出现裂纹,甚至全部破坏。”

  “黄主任你们三组,虽然确实在人工血管表面形成了一个薄层保护内膜,但是性质很不稳定……”

  “还有雷主任组,你们组人工血管虽然实验层面能满足小口径的要求,但容易吸瘪,且保形性差、强力较低,根本用不到临床上……”

  许秋总结完毕后,主任们无奈地点点头。

  每一组几乎都有一大堆问题,他们很好奇,许秋要怎么解决。

第242章 这一刻,他无比接近真相!

  他们想从许秋脸上看到一丝迷茫。

  但很显然失望了!

  许秋的注意力都在眼前的稿纸上,他根据各组汇报的实验结果,不断完善最终的方案。

  与此同时,也给出了各组解决方案。

  “降解钙化这个,大致跟聚氨酯的降解机理有关。”

  “降解机理?”这涉及到众人的知识盲区了。

  连生物材料领域的主任,都有点不解。

  许秋接着说道:“简单来说,聚氨酯的降解,就是免疫反应细胞引起的氧化。

  其预防的核心,在于遏止炎性细胞浸润。

  因此,你们要做的是,提高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让材料不诱发,或者少诱发机体的炎性反应!”

  一个胖乎乎的主任眼睛一亮,道:“我回去带组试一试!”

  “黄主任这个组……”

  许秋继续开口。

  他们的问题是血管内膜表面的薄层不稳定。

  黄主任组里一群高级研究员商量了几个小时,用了各种办法,都没能解决。

  许秋也不问他们做了什么尝试,直接安排道:“把血管做碳化处理。”

  所有人都只听不问,接到下一步的要求后就立刻离开了。

  许秋继续说道:“至于下一组,只适合实验,不能运用于临床这个问题放弃该组的一切成果,我给你们安排新的任务。”

  如果是之前,负责人雷主任还会问一句为什么。

  但有了小谢的教训,没有人敢多嘴,生怕打断了许秋。

  雷主任想不明白。

  实验室能成功,这已经是近年来最成功的产品了,如果能把它完善起来,再推广到临床上,肯定能打破六毫米禁区。

  这是他们距离成功最近的一次为什么就这么放弃了?

  雷主任打定主意,等这次特别研究结束,他就带着研究员尝试从这个方向入手,把这款产品带到临床上去!

  但这时,分配完任务的许秋指明了放弃的原因:

  “想要突破实验室到临床的这层壁垒,需要制造毛细血管的相应技术。

  而人类科技距离这一步,起码还有半个世纪的发展。

  所以……不要试图打这个方案的主意,五十年内,不可能跨过这道科技鸿沟。”

首节上一节230/7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