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曝光:开局拉十大皇帝入群 第66节

“接下来,在公布第七名之前,先公布一位特殊上榜人物,”

刘邦:期待

刘秀:+1

曹操:+1

杨坚:+1

朱棣:+1

苏辰:此统帅榜,盘点范围是从战国时期开始到清初。

“故而,有一位特殊人物,虽然不能上榜,但却不能不提!”

“你们知道是哪一位么?”

嬴政:孙子?

刘彻:我也是这么想的!

刘秀:是啊,孙子乃春秋人,虽然不符合上榜的时期要求,但孙子兵法影响后世何其深远啊。

李世民:嗯,你们说的对,确实只有他了。

朱棣:同意

苏辰:没错,这位特殊人物,正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军事战略大师,被誉为兵家至圣,东方兵学鼻祖的孙武!

“尤其他所著的《孙子兵法》十三篇,被后世大力推崇,甚至在世界上也受到极大的引用和推广,可谓是兵学经典书籍。”

“因此!虽然孙武是春秋人,但他以及其兵书的地位,无可撼动!”

“故而,在统帅榜特设一荣耀席位,孙武登此荣耀榜!”

嬴政:没毛病

刘彻:同意

刘询:孙子兵法博大精深,的确厉害。

杨坚:后世用兵之人,多多少少都参考了孙子兵法,它的地位,确实很高。

朱棣:没错,我没意见!

说着。

苏辰在二十大统帅榜单的右侧,另设一荣耀席位,写上了孙武的名字!

万朝各大位面,都是为之沸腾。

几乎是清一色的好评。

大家一致认为孙武值得登上这个特殊荣耀榜。

毕竟。

后世的用兵打仗之将,都多多少少受到了孙子兵法的耳濡目染和熏陶。

尽管有一些军事天才独创战术和理论,但,他们也都是在《孙子兵法》的基础上进行发扬光大。

孙子的上榜,各大位面自然没有异议。

春秋位面上。

许多孙武的崇拜者,望着金榜都是为之欢呼。

而一些孙武的敌对势力,则是窃窃私语,对金榜颇有微词。

无论怎么说,孙武的兵书,乃是华夏军事史上独有的辉煌杰作。

系统也是给春秋位面上的孙武发放了丰厚的奖励。

而接下来。

便是第七名统帅的曝光!

[华夏二十大统帅榜]

[第七名]

[姓名:吴起]

苏辰在排完孙武之后,立刻接着将吴起排了出来。

毕竟,孙吴是先秦时期的两位军事理论杰出代表。

兵家四圣,孙武,吴起,孙膑,尉缭。

其中,吴起是唯一一位统帅兼军事理论家。

故而,苏辰将吴起列在了统帅榜上!

榜单继续更新:

[最初,吴起指挥鲁军大败齐国]

[后,吴起受到排挤,只身前往魏国,得到魏文侯重用。吴起指挥魏军屡次击败秦国,并且改革兵制,创建魏武卒]

[与诸侯战76场,胜64场]

[后因魏武侯猜疑,吴起转投楚国,在楚悼王支持下进行变法。经过改革,楚国实力大增,后来楚悼王逝世,吴起因变法而得罪守旧贵族,惨遭杀害]

[吴起所著兵法《吴子》具有极高的军事价值]

[列在统帅榜第七位]

魏文侯位面!

当魏文侯和吴起看到金榜曝光预言之后,大为震惊。

而现场最尴尬的,莫过于太子魏击。

这魏击,正是榜上所说的魏武侯。

“金榜预言到,吴子竟遭我魏国排挤,出走他国,这实在是魏国之不幸啊!”魏文侯朝着吴起说完。

紧接着,魏文侯将目光投向左侧席位上的太子魏击。

魏击连忙眼神闪躲,内心一震。

他何尝不明白父亲这是话中有话啊。

按照金榜预言,这榜上的魏武侯,应该就是他了,也就是说,他以后竟然将吴起从魏国逼走了???

魏击心头一凉,此刻突然不知道如何面对眼前的吴起了。

吴起望着金榜,他最关注的,当然是自己的结局。

吴起喃喃低语道:

“我竟一生漂流?辗转了鲁国,魏国,楚国三国,最终……竟然遭人杀害???”

想到这里,吴起汗毛直竖。

他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修齐治平,是他的目标,如今,他已经帮魏国提升了国力,创办的武卒制,更是所向披靡。

最终竟然是被魏武侯排挤出走???

殿内的魏文侯,以及太子魏击,吴起等三人,三人心里三种心情。

气氛尴尬了片刻。

忽然,魏文侯开言道:“太子听命!”

魏击连忙起身:“在!”

魏文侯大声宣布道:“即日起,太子拜吴子为师,一日为师,终生为师!”

旋即,魏文侯将目光转向右侧的吴起:“先生!”

吴起猛然回过神,连忙起身!

“寡人百年之后,还愿先生能够辅佐太子,寡人相信,你二人一定能够带领魏国走向更远!”

闻言。

吴起和魏击相视一眼,齐声应诺行礼。

尴尬的气氛被魏文侯的一席话化解了。

魏文侯的用意,一方面是为了改变吴起的命运,二来是为了魏国。

毕竟,从榜上看,吴起这人确实是个牛人。

所以,魏文侯才这样做。

吴起心头暗叹:但愿!但愿这一次,魏国能够不负我!!!

……

(ps:其实孙武,吴起这两位大佬是理论派大师,按理说其实应该是前两名的水平,但这个统帅榜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所以对于孙武和吴起,作者就按照这样的方式排位了!仅代表个人观点!还有六个名额了,你们猜都是谁???)

第75章 聊天群里的讨论

孙武和吴起两人,在聊天群里引起了热议。

嬴政:《孙子兵法》和《吴子》这两部军事典籍,的确是成就很高!

刘彻:是啊,我经常让冠军侯多读读孙子兵法,没想到这小子偏偏不读。

刘秀:霍去病不读兵法,但是人家独创战术啊。

曹操:确实

刘彻:后来我又告诉他:秦国司马错的兵书也很不错嘛,但是他还是不愿意读。

刘邦:啧啧,你果然宠爱你的霍去病啊。

刘彻:……

李世民:《孙子兵法》确是一本好兵书,但对有的人却不适合。

“举个例子,如果孙子兵法是一门军事考试。”

“为将者,只要能够学到孙子兵法的六七成精髓,就算及格了,就可以应对一些基本的战争了。”

“所以孙子兵法是一本适用于绝大多数将领的兵书。”

朱棣:可以,总结的很到位,有个别智慧超群的人,以《孙子兵法》为基础,然后不断深化,钻研,最后凝练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兵法战术,这样的人,纵观整个华夏,也只是个位数。

刘询:《孙子兵法》没有太大的争议,孙武本人也没什么争议。

“但这吴起,似乎很有争议!”

嬴政:哦?

刘邦:怎么讲?

刘询:司马迁《史记》中描述道,吴起杀妻求将,个人品德极为不正。

首节上一节66/1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