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曝光:开局拉十大皇帝入群 第64节

汉武帝位面,卫青叹道:好一个大明战神,果然厉害啊!

霍去病:徐达果然乃后世之猛将也!

李广:佩服!

东汉位面上的张辽:大明战神,名不虚传!

南宋位面上的岳飞,看到“燕云十六州”这五个大字,不由得眸子一聚,感叹道:“我大宋自太祖起,屡次北伐,终不能收复北地,燕……燕云十六州,最终被后世大明的这位徐达将军收回了么!!!”

第72章 赵匡胤:又扎我心?

徐达的上榜,引来热议。

聊天群里!

对于明朝将军的上榜,忽必烈第一个开口发言了。

忽必烈:好家伙,上次一个戚继光,这次一个徐达,扎心啊。

“@朱元璋 你这名字起的真好,你是故意针对我大元所以起的这名么。”

朱元璋:……

康熙:哈哈哈哈,朱……元……璋,诛元璋,有道理啊,@忽必烈 高啊!

刘秀:真的秀

康熙:朱元璋本名朱重八,后改名朱元璋,看来,这名字确实是另有他意啊。

朱棣:……@忽必烈 你搞错了,戚继光将军主要是抗倭的,但这徐达将军,俺的老岳父,他的的确确是抗元之名将!

忽必烈:感觉被刀子扎.gjf

曹操:哈哈

李世民:@朱棣 徐达是你的岳父?

朱元璋:是的,徐达之长女与老四的婚事,是经过咱同意的。

朱棣:是啊,她后来就成了我的皇后!

朱元璋:……哦!这倒没什么意外的,徐达家教有方,那孩子看着挺贤惠的。

苏辰:不错,徐皇后辅佐明成祖朱棣开创永乐盛世,执掌后宫,管理的井然有序,实乃贤后!

朱棣:害羞.gjf

李世民:???又到了炫妻环节?

赵匡胤:隋文帝杨坚表示,你们别再说这个话题了。

杨坚:……

朱棣:哈哈哈哈

康熙:哈哈哈哈

曹操:不对啊,@朱元璋 你不是杀人狂魔么?前面说了,你大量屠杀功臣,为何这徐达没有被你除掉?

“@苏辰 苏先生这榜上也没有说明徐达的结局,那这徐达到底是怎样的归宿呢?”

苏辰:正史记载,徐达北伐归来,背后生疮,最终因病而逝,但也有野史记载,徐达生病之后不能吃鹅,而朱元璋又偏偏派人给他送去一只蒸鹅,然后……

朱元璋:……

李世民:按照朱元璋的禀性,有可能!

苏辰:此事还是存疑,徐达死亡之时,太子朱标还活着,况且,由于朱元璋的大力集中皇权,晚年的徐达将大部分权利都交出去了,况且此人政治智慧极高,所以极大概率他是最终病逝的!

“总之,徐达的确是大明第一功臣,故而,列在榜上!”

嬴政:好!

“朕现在有个疑问!”

“这榜上所说的燕云十六州,是何意?”

刘邦:不愧是政哥,眼光犀利,我刚想问这个呢。

嬴政:斜眼瞪表情

苏辰:燕云十六州,也称幽云十六州,这是一个地理名词,指的是华夏北方的幽州以及附近等十几个州组成的一片疆域,可以说是北方的一道屏障,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自秦汉开始,这片区域便是抵御匈奴,鲜卑等的战略要地!”

“隋唐时期,这片地域对于抵御突厥和高句丽,也是起着很大的防御作用!”

“总得来说,燕云十六州,这是护卫京城的一道巨大屏障,重要性不言而喻!”

“至于燕云十六州是怎么失的。”

“这个问题,交给宋太祖@赵匡胤 来回答!

赵匡胤:……

康熙:杀人诛心

朱棣:哈哈哈哈

嬴政:???赵匡胤弄丢的?

赵匡胤:额,关我什么事,又不是我弄丢的。

“燕云十六州,是唐末时期的后晋皇帝石敬瑭割让给辽国的。”

嬴政:???

刘彻:???

赵匡胤:两位大佬先别生气,听我说完,石敬瑭反唐自立,为了取得辽国人的军事支持,石敬瑭与辽太宗耶律德光约为父子,石敬瑭拜辽太宗为父,辽国出兵,扶持石敬瑭建立了后晋政权。

“石敬瑭取得辽国扶持的条件,便是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

“于是,这道屏幕就没了,我多次北伐,也不能收复!唉……”

嬴政:震怒表情

刘彻:震怒表情

刘秀:石敬瑭这小子真坏啊,身为唐臣,竟然背叛国家,随意割地,拜他国皇帝为父???

朱元璋:别提了,南宋的宋孝宗本来准备和金国干架,但是惨败,于是,南宋皇帝和金国皇帝的关系,由开始的称臣,变成了叔侄关系!

赵匡胤:……

忽必烈:扎心了老赵!

朱棣:而且,这宋孝宗是宋高宗赵构的养子,是@赵匡胤的七世孙,折腾到最后,皇位终于还是传到了赵大这一支!

李世民:什么?宋高宗身为皇帝,后宫无数,连个皇子都没有?

李治:世上竟然有如此清心寡欲之人,佩服佩服!

朱棣:佩服个屁,赵构本来有五个孩子,但是在靖康之变的时候,五个孩子全部被俘虏,赵构逃亡南方之后,据说是丧失了传宗接代的能力,于是,只能传位给养子。

赵匡胤:……

曹操:厉害,赵构总是能给群里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李治:哈哈哈哈

朱棣:哈哈哈哈

赵匡胤:……

康熙:老赵别哭,毕竟赵构是赵二的后代,和你赵大有什么关系呢?

曹操:哈哈哈哈

赵匡胤:……

苏辰:……咳咳,赵匡胤情绪极不稳定,此话题终结,那个,说到石敬瑭向辽太宗称父这件事,其实啊,高丽和倭国这两个小国,在后世也有向其他国家“叫父”的这个癖好。

“尤其倭国,真是个无耻,无下限,毫无尊严的可笑之邦!”

嬴政:可恶,我大秦,耻与和此等小邦为邻!

刘彻:我大汉也是!

曹操:是啊,咱们要尽快在各自位面谋划消灭倭国的计划!

朱棣:赞

……

苏辰:咱们回到原话题,这燕云十六州战略意义实在太过重要了。

“所以说徐达和常遇春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算是给明朝把北方屏障给抢回来了!”

朱元璋:好

朱棣:好

康熙:但是明朝后期的党争太可怕了,尤其东林党和阉党的斗争,真的激烈啊。

曹操:他来了,他又来了,他带着新节奏又向大家走了过来!他是谁,没错,他就是我们的节奏大师: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

李世民:额……曹操还是那么不正经。

“不过话说回来,玄烨这个话题劲爆的很,快快爆料!”

李治:+1

武则天:+1

忽必烈:+1

杨坚:+1

第73章 为这位统帅正名

康熙:既然你们问起,那我便满足各位的好奇心!

“东林党的源头,其实是东林书院,本来是一个讲学场所,后来东林书院里的顾宪成,高攀龙等人,自命为清流,对朝廷政务大力批评,久而久之,这股力量逐渐发展成了一种政治帮派,故而称为东林党!”

“东林党崛起的时代,便是明神宗万历皇帝在位时期,万历皇帝宠爱郑贵妃,企图立其子朱常洵为太子,结果东林党人以无嫡立长的理由大力反对,许多大臣也纷纷反对,万历最终还是放弃了朱常洵,立朱常洛为太子!此之为国本之争!”

“后来在明末三大案中,东林党在党派之争中逐渐占据了上风,取得了政治优势,到了天启一朝,反东林党集团纷纷投靠魏忠贤,形成阉党,于是,东林党和阉党斗争的热火朝天,整个明末的朝堂,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党争!明争暗斗,那是一片阴云啊!”

“党争,可以说是明末政治腐败的罪魁祸首!”

朱元璋:……

朱棣:……

首节上一节64/1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