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曝光:开局拉十大皇帝入群 第54节

康熙:你们都是互相补刀啊,太狠了。

李世民:@苏辰 苏先生,快进到下一位统帅,安史之乱以后的事情,还是不要再说了,我的心要碎了!

李治:同意

武则天:+1

此刻,苏辰接到系统提示,分别给统帅榜第18和第17的两位将军分发了奖励。

接下来便是第16名的公布。

[华夏二十大统帅榜]

[第十六名]

[姓名:孟珙]

[朝代:南宋]

[蔡州之战统帅宋军,联合蒙古灭亡金国]

[以一人之力统御南宋三分之二战线上的战事,挫败蒙古帝国军队]

[后人赞之曰:孟珙在,南宋在,孟珙亡,南宋亡]

[战争防御大师,统帅能力极强]

[当之无愧的南宋第一战神]

这些消息在榜上一一公布。

宋理宗位面!

孟珙仰望金榜,感慨万分。

处在半壁江山,偏居一隅的南宋王朝,他看到自己上榜,压根高兴不起来。

对他来说,收复中原的目标还没有达到,所以他高兴不起来。而且,现在他已经辞去了官职,收复中原更是空谈。

皇宫内的宋理宗赵昀,看到金榜上的消息,心绪颇为复杂。

“孟将军的确是柱国将军也,可是……哎”

……

宋高宗位面!

有一将军站立在军营之中,望着金榜,眸中放光,大为震撼。

正是岳飞。

“孟……孟珙?”

“金国灭亡?”

岳飞着实没有想到,为大宋血靖康之耻的人,原来是这个叫孟珙的后辈将军。

岳飞和孟珙两人虽然相隔了半个世纪,在这一刻却似乎有了一抹心灵感应。

金榜继续显字:

[没有等到收复中原,孟珙便病逝了,年仅52岁]

[他晚年向朝廷举荐了大批人才,最著名的,便是南宋晚期弄权的丞相贾似道]

[南宋晚期,昏君无道,贾似道弄权,国无名将,内忧外患,最终,南宋灭亡]

[孟珙以一己之力抗住了蒙古帝国铁骑的进攻,为大宋多争取了几十年寿命]

[统帅能力一流]

[列在第十六名]

后半段的信息公布后。

孟珙忽然大吃一惊:贾似道?

“这小子看起来挺精明能干的。”

“真没想到,他竟然后期成了弄权贼子!”

“我之过也!”

看到金榜预言后,孟珙决定,这一次,他打死也不会向朝廷举荐贾似道这号人物。

……

聊天群!

孟珙的名字一曝光。

群里最先发声的,自然是忽必烈了。

忽必烈:好家伙,这位将军确实是个牛人,不得不佩服。

刘秀:@忽必烈 你被他揍过?

杨坚:哈哈

忽必烈:那倒不至于

朱元璋:蒙古帝国那么能打,但是却三番五次被南宋的孟珙打崩了,说孟珙是南宋战神,一点都不奇怪。

朱棣:确实,窝阔台那么猛,面对足智多谋的孟珙,还不是屡屡碰壁。

“如果不是孟珙死的早,襄阳城不至于破的那么快,南宋也不至于亡的那么快,也就不会出现陆秀夫抱幼帝投河的事情了。”

曹操:听你们这么说,这孟珙将军,果真如此勇猛?

朱元璋:主要是防御能力超一流,战略格局和战略眼光,非常独到!

刘彻:不错,这个将军,我喜欢

嬴政:哈哈

李治:@赵匡胤 你不想说点什么吗?

武则天:这群里只要对宋朝的相关问题讨论,赵匡胤绝对下意识的潜水,都吓得不敢吱声了

朱棣:哈哈

康熙:哈哈

赵匡胤:……

李世民:@赵匡胤 你不想对这位孟珙将军评价评价吗?

赵匡胤:我赵宋天下,能有如此勇将,我只能说:很强。同时,我也替这位将军感到惋惜,确实是生不逢时了。

朱棣:主要还是宋理宗昏聩,害怕孟珙功高盖主。孟珙因为一件小事置气,一怒之下向朝廷请辞,没想到宋理宗马上同意了,再也没用过孟珙,孟珙最终也是郁愤病亡了。

赵匡胤:……

朱元璋:说起来,这孟珙确实是南宋晚期唯一的定国之柱了,当初蒙古帝国南下攻宋,宋朝廷好多将军打不过直接就投降,跑到蒙古任职当官去了。

“结果孟珙大展神威,屡次挫败蒙古帝国的铁骑。”

“这些投降军官,看到这种情况,又偷偷跑回南宋,请求朝廷原谅,愿意戴罪立功。”

“这些投降派左右摇摆,真是让人无语啊。”

赵匡胤:……

嬴政:牛逼

刘彻:这种反复无常之人,杀了便是,留他何用,什么戴罪立功的屁话,骗鬼呢。

曹操:武帝说的极是,赞成。

刘秀:我也赞成。

康熙:这孟珙唯一看走眼的可能就是贾似道了,贾似道这个人,经历了晚宋三朝,大权独揽,上可忽悠天子,下可忽悠百姓,实在是坏透了。

朱棣:前期还有点本事,掌权之后就开始胡搞了,但南宋朝廷内忧外患,神仙也救不了,所以不是贾似道一个人的锅。

苏辰:对,一个帝国的衰败,可能是某个人导致的,但一个帝国的灭亡,理论上应该是多因素的。

“比如,我们完全可以说是李隆基把大唐带向了衰败,但不能说唐朝的灭亡是因为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唐哀帝,唐哀帝这个小皇帝,十六岁就被杀了,他背这么大的锅,显然是不公平的。”

武则天:额,又提李隆基??????

第62章 统帅榜第十五曝光

苏辰:……

赵匡胤:哈哈,李隆基成了这群里的红人了,太出名了。

武则天:你再笑?

赵匡胤:……

苏辰:可惜孟珙将军在后世的知名度,却并不高。

嬴政:这金榜一曝光,知名度不就刷刷涨起来了?

刘彻:哈哈,政哥说的对

曹操:有道理

苏辰:……

嬴政:孟珙因为功高盖主被宋理宗猜忌。那么,说到功高盖主四个字,你们大伙儿都谈谈,皇帝和臣子到底应该怎样处理这个问题呢?

刘邦:这个问题问的好,楼下回答!

李世民:……作为皇帝来讲,首先,皇帝最起码要能镇住臣子,树立威望,其次,面对性格各异的臣子,处理方式也是不同的,对待骁勇跋扈之臣,必不可留之,对待乖巧听话之臣,则可借机敲打,以震慑其心。

“作为臣子来说,无论是跋扈,还是乖巧,一定要始终铭记一个道理,在皇帝面前,你就是臣,绝不能僭越雷池,否则,周亚夫就是他们的下场!”

李治:嗯~同意

刘彻:基本同意。

朱棣:那如果跋扈之臣是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呢?

刘彻:不管是谁,威胁到皇权,都是不行的。

朱棣:可否削弱其权冷处理?饶其一命?毕竟是功勋!

李世民:但功高盖主,始终是隐患。

“臣子觉悟高的话,是可以善终的。”

“但觉悟低的,肯定是活不长的。”

苏辰:所以说,伴君如伴虎!

“虽然我觉得你们说了一堆废话。”

“但是,说的也是正确的废话。”

首节上一节54/1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