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曝光:开局拉十大皇帝入群 第52节

太平公主(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噗,你俩真逗,看你们取得这名字,就跟亲兄弟似的

上官婉儿(才高八斗):哈哈哈哈,有意思。

狄仁杰(大唐永远滴神):……楼上一群幼稚鬼,那个,问一下,女皇不在吧?我偷偷说一句:大唐万岁!

太平公主(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

聊天群。

武则天:???评论区那个喊大唐万岁的是谁?

李世民:不对吗?

朱棣:哈哈,在武则天跟前喊大唐万岁,就跟造反似的。

李治:……

朱元璋:但她最终还是还政于唐,所以这喊的也没毛病。

赵匡胤:这人肯定是女皇的仇家。

武则天:有道理,一定是李唐皇室中的某个人,或者曾经反对过我的人。李唐皇子们和大臣们,李显李旦,以及狄怀英张柬之这些人,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

康熙:那可不一定,都匿名了,谁还管那么多。

武则天:……

评论区被刷爆了,苏辰便关闭了评论,继续放榜!

[第十八名]

[姓名:周亚夫]

[朝代:西汉]

[汉文帝时,周亚夫驻军细柳营,抵抗匈奴,治军严明,训练有素,保卫京师长安!]

[改变了传统以车骑为主的战术,提出短兵+利刃的方略,更利于迎战匈奴骑兵]

[被汉文帝称赞为:真将军也!]

[周亚夫利用超强的军事指挥和统帅能力,冷静分析战局,最终以少胜多,三个月平定了七国之乱,为西汉帝国的巩固立下汗马功劳]

汉景帝位面!

周亚夫此刻正在和几个大臣聆听刘启的诏令。

七国之乱刚平定不久,刘启和大臣们都没想到周亚夫这么快便上了天道榜。

刘启起声盛赞道:“将军刚刚平定吴楚之乱,便被天道肯定,可喜可贺啊。”

群臣也是齐声向周亚夫道喜。

周亚夫朝着皇帝和群臣还礼,淡然一笑,只是仰起面庞,望着金榜。

榜上继续显字:

[后因三次得罪汉景帝,而逐渐受到冷落]

宣室殿内的汉景帝,周亚夫,大臣们,都是露出了极为尴尬的表情……

第59章 性格决定命运

金榜预言了周亚夫未来会三次冒犯汉景帝,这让殿内的气氛非常尴尬。

不等众人反应,金榜继续显字:

[因为三次冒犯景帝,周亚夫只得失落辞官,数月后,周亚夫在一次宴会上,因性格执拗不羁,彻底触怒汉景帝]

[后期,周亚夫之子被人告发盗买官器,周亚夫因牵扯其中,受到廷尉言语侮辱,羞愤无比,绝食抗议,五日后,吐血而亡!]

[其统帅能力和分析战局的能力极强]

[故而列在统帅榜第十八位]

榜单消息全部显示完毕。

殿内的气氛尴尬到了极点。

周亚夫和汉景帝刘启这对君臣,此刻感觉都能在地上抠出一个洞。

大臣们纷纷低头,没有一个人说话。

汉景帝和周亚夫两人各有所思。

……

聊天群!

刘邦:周勃这儿子可以啊,能上榜,说明有点东西。另外,这个七国之乱到底是怎么回事?

刘彻:简单的说,就是诸侯王势力太大,先帝要削藩,结果高祖您的侄子,吴王刘濞联合楚王等七个诸侯国,以及匈奴,闽越等势力,发动的一次夺权军事行动。

刘邦:……

嬴政:@刘邦 让你分封!

李世民:政哥,其实分封是有好处的,况且刘邦实行的是郡国并行,所以,分封同姓皇子王爷给朝廷看大门,其实也挺有效果的。

“政哥倘若你实行郡国并行,说不定秦不会亡的那么快。“”

朱元璋:有可能。

苏辰:这么说吧,纵观历朝历代,后一个王朝的开国君主在政治制度选择上,必然参考前一个王朝的灭亡经验,所以这就形成了一种奇怪的现象。

“汉高祖刘邦认为秦二世而亡的原因是暴政和郡县制,于是,他搞休养生息和郡国并行!结果,七国之乱就来了!”

“魏文帝曹丕看到七国之乱和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后,觉得分封太危险了,二话不说,就搞郡县,不给曹氏宗亲封地放权。结果,曹家被司马家轻易取代。”

“司马炎发现曹魏这么容易就被干倒了,他认为这是曹丕没有分封宗亲的缘故,于是,他又开历史倒车,分封司马家诸王,结果,八王之乱来了!”

“到了隋唐,杨坚和李渊深深的感受到了十六国乱世的阴云,于是,他们坚决不搞分封!”

“但这里面出了个意外,就是李隆基,他把亲王全部圈养监禁在京城,结果搞了一堆节度使,相当于是分封了!”

“赵匡胤吸取唐亡经验,直接来个崇文抑武,连武将都不给权,更别提搞什么同姓分封了!”

“元朝厉害了,直接搞一个行省出来。”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宗亲藩王镇守疆土,于是他又搞起了分封。结果靖难之役就来了。”

“清朝吸取经验后,在平定三藩后,再也没搞过分封。”

“所以说,开国皇帝总是吸取前朝经验而制定相关国策,必然会走上教条式的道路,不管搞郡县还是分封,归根结底,需要时刻灵活变通,与时俱进,采取适当手段,保持朝廷和地方上的相对稳定性!”

嬴政:彩

刘彻:有道理

李世民:赞

朱元璋:嗯

苏辰:我这说着简单,做起来难上加难,各位加油!

“还是说这位周亚夫将军吧。”

“第一次是因为反对汉景帝废太子,从而触怒汉景帝。”

“第二次,窦太后想让汉景帝封皇后哥哥为侯,周亚夫坚决反对,触怒了窦太后,也让汉景帝发现周亚夫的桀骜。”

“第三次,汉景帝准备封匈奴降将为侯,周亚夫又是大力反对,彻底惹怒了汉景帝。”

“经这三次,君臣彻底疏远。”

“后来一次宴会上,汉景帝想试试周亚夫脾气是否改了,故意命人在周亚夫席前不放筷子,周亚夫不仅迟到,还对不放筷子之事非常不满,汉景帝训斥了其几句,周亚夫一脸不服,但无奈还是跪在景帝面前,景帝刚说了一个起字,周亚夫站起来直接离开了宴会,完全忽视了汉景帝的面子。”

“性格的致命缺陷,使得他最终落得个凄惨下场。”

嬴政:这样的将军,当皇帝的恐怕都是不喜欢的。

刘邦:……没想到周勃的这个儿子竟然如此桀骜不驯。

“淮阴侯和他有一拼啊!”

李世民:周亚夫的悲剧,主要因素确实是他的性格问题。

武则天:君臣之间,君怕臣功高盖主,臣怕君反复猜忌,原本就是很难调和的,只有智慧的臣子,遇到智慧的帝王,他才能拥有相对完美的结局!

赵匡胤:女帝这句话内涵了一批人啊。

朱棣:哈哈,总之,汉高祖刘邦,还有我爹,肯定是被内涵到了。

刘邦:……

朱元璋:??????

康熙:所以,性格决定命运!

嬴政:大总结家?

忽必烈:冒个泡,玄烨说的对!

康熙:???

苏辰:要想善终,这就需要考验为臣者的政治智慧了。

“接下来排名在第十七位的统帅,向我们完美展示了一个臣子优秀的政治智慧和强大的政治情商!”

“你们猜是谁?”

嬴政:不知道

刘彻:苏先生不要兜圈子了,我就喜欢直接的,拐弯抹角我最不喜欢了。

李治:对对对,快公布吧。

朱棣:盲猜一手,莫非是始皇帝麾下大将王翦?

嬴政:???帝师竟排名如此靠后???不会吧?

康熙:王翦将军的确符合苏先生所说的政治智慧极高,看来很有可能就是他了。

嬴政:额……@苏辰@苏辰

武则天:哈哈,政哥别急,应该不是王翦。

朱棣:哈哈,不是王翦的话,那就是大明第一名将徐达将军了!

朱元璋:??老四。你能不能闭嘴!王翦和徐达在你的心目中就如此的不堪?

康熙:永乐大帝确实谁也不服,他就服他自个儿,毕竟,皇帝里面打仗厉害的,我只服他。

赵匡胤:只?玄烨又疯狂拉仇恨了,你这话一说出来,群里有人已经不开心了。具体是谁,不用我多说了吧,请自觉发言!!!

刘秀:???

首节上一节52/1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