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曝光:开局拉十大皇帝入群 第130节

第152章 药圣

苏辰:薛雪和叶桂这两位,是同时期的两大名医,两人都精通医术,而且经常互相轻视,据说两人之间还有“扫叶庄”和“踏雪斋”的典故!

“当时有个病人得了一种怪病,找薛雪治病,薛雪不善于此症,觉得已经病入膏肓,便无能为力了,而恰巧叶桂能治这种疾病,最终,这病人的确被他被治好了!”

“薛雪听到此事,非常不甘心,于是在门额挂了一块匾,题字为扫叶庄,其中寓意不言而喻了吧。”

“叶桂闻听,立刻给予了回应,也挂一块匾额,题字为踏雪斋!两人互相杠上了!”

“后来叶桂的母亲得了重病,叶桂却始终治不好母亲的重疾,最终,还是薛雪出手,治好了叶母,叶桂深感羞愧,于是登门拜访薛雪,两人将积怨抛却,结为了朋友,从此交流医术,互相进步,后来就都成为了温热学的极其重要的奠基人!”

刘邦:一笑泯恩仇!

李世民:这故事挺好的,这就叫,不打不相识。

朱棣:可以!

苏辰:继续公布!下一位名医,是一位重磅级的人物。

……

[华夏十二位名医榜]

[第十位]

[姓名:李时珍]

[药圣]

[明代医药学家]

[李时珍,字东璧,生于1518年,祖父和父亲都从医,父亲觉得民间医生地位太低,所以希望李时珍能够踏入仕途做官,李时珍酷爱医学,并不热衷科考,三次不中,于是决心弃考从医,随父亲行医,颇有名气]

[公元1551年。李时珍治好了富顺王朱厚儿子的病,从此医名大显,后来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一年后辞官回乡,并且在家乡创立了东璧堂,专心钻研医学]

[公元1552年,李时珍经过多年的行医和各种履历,他发现古代本草书存在很多错误,于是,他开始撰写《本草纲目》,参考了千本书籍,离家到各地考察,跋山涉水,踏遍了千山万水,搞清了许多疑难问题]

[经过李时珍将近27年的努力时间,他在61岁的年纪,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的初稿,后来又经过10多年的反复修改和更正,总共花了40年左右的时间,终于完成这本192万字的医药学著作。同时,他对脉学也有研究,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书籍]

[公元1593年,李时珍与世长辞。享年75岁]

[李时珍吸取古籍精华,去其错误,呕心沥血,编纂40年,最终完成了这本伟大的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是当时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不仅为华夏医药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影响了世界各国,得到许多国家的推崇,影响极其深远]

[上榜理由:李时珍,药圣,贡献巨大。《本草纲目》影响了全世界]

……

李时珍的信息曝光完毕,各大位面上,轰动无比,众人都是为这位被誉为“药圣”的伟大医药学家喝彩!

他坚持四十载,完成这一巨著,登得金榜,实至名归!!!!!

第153章 名医朱丹溪

聊天群!

康熙:这位是重量级!

雍正:这位确实牛!

乾隆:相当厉害!

朱元璋:李时珍可以嘛,我大明排面!

朱棣:被誉为“药圣”,这个评价就非常高了,结合榜上他的事迹来看,这个李时珍,确实是个牛人!

李隆基:优秀!

苏辰:是的,关于药圣李时珍的轶闻趣事,那是相当之多的。

“他能把死人给诊活!”

柴荣:??假的吧!

李世民:我也觉得!

刘邦:属实有点扯了!

苏辰:你们往下听就知道了。

“有一天李时珍和他的徒弟行医到了江南之地,看到几个人抬着一口棺材送葬,奇怪的是,棺材里竟然往外滴血,李时珍走近一看,急忙叫住抬棺者,劝说之后,众人答应开棺,于是,李时珍对棺内之人按摩一番,然后在心窝扎了一针,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那棺内妇人突然咳嗽一声,醒了过来,几个抬棺者吓个半死。”

“李时珍笑着解释了一番,原来这名妇女是因难产而陷入假死,抬棺者纷纷视李时珍为神仙,那妇人回去后,调养一番,果然顺利产下了腹中子!”

“这是将死人诊活的故事!”

刘秀:原来如此,我以为真的把一个死人给医活了,原来是假死之人。

李世民:误会解除!

赵匡胤:哈哈

苏辰:除此之外,他还能把活人给诊死!

朱棣???

李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苏辰:有个大户人家的公子哥,他在大吃大喝后,纵身蹦跳了一番,忽然觉得腹部疼痛,李时珍忙给他把脉,并且告诉他情况危机,如果不及时医治,活不了三个时辰,结果这公子哥对着李时珍破口大骂,根本不信邪,结果,不到三个时辰,这公子哥果然死掉了。

“原来,他吃饱饭纵身跳跃,竟导致内脏受损,最后挂了!”

嬴政:……

曹操:牛皮!

“还有这种死法?”

苏辰:这些故事的真实性值得考究,但都传达了一个信息,那就是,李时珍不仅在药学方面贡献巨大,他的医术也是相当不俗的。

朱棣:可以可以!

“名医者,仁济天下!”

……

苏辰加快节奏,继续排名医榜!

等到名医榜盘点完毕后,他准备搞波不一样的花样。

……

[华夏十二位名医榜]

[排名不分先后]

[第九位]

[姓名:朱震亨]

[滋阴派创始人]

[元代著名医学家]

[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先生,又称朱丹溪。自幼聪明,少年时素怀惠民之心,再加上他的母亲生病,许多当时的名医都束手无策,于是,朱丹溪决定弃儒从医,踏上了研究医学的道路]

[他的医学天赋异禀,自己钻研了五年医学古籍,心有领悟,于是自己抓了药方,竟然治好了母亲的旧疾,这让他自信满满,更坚定了他学医的决心]

[朱丹溪一生致力于医学,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丹溪心法》《金匮钩玄》《素问纠略》等书籍,有许多开创性的医学理念,是元代最著名的医学家,同时也是华夏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位名医]

……

第154章 世界法医学鼻祖

[朱丹溪,与刘完素、张从正、李杲等四人,合称为金元四大医学家,对华夏医学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

名医朱丹溪的信息曝光结束。

许多位面上纷纷讨论。

与此同时,苏辰继续公布下一位!

[华夏十二位名医榜]

[第八位]

[姓名:宋慈]

[朝代:南宋]

[法医学鼻祖,法医学之父]

……

宋慈的名字曝光,引起了不小的热度。

宋慈并不是传统的救死扶伤的医生,他本职是南宋的官员,但他开创了法医奠定学,被后世尊称为法医学鼻祖,成就无比之高!

宋慈不光是华夏法医学鼻祖,他被外国法医界也公认为,是世界法医学的鼻祖!

……

金榜继续显示:

[宋慈,字惠父,生于公元1186年,唐代名相宋的后人,宋慈从小好学勤奋,其父宋巩曾任广州节度推官,对宋慈的童年教育非常看重,宋慈聪慧努力,重视实践,力求真知,为他今后创造伟大成就奠定了基础]

[公元1205年,宋慈进京城,进入太学,得到当时赫赫有名的太学博士,号称西山先生的真德秀的赏识,于是,宋慈拜真德秀为师,公元1217年,宋慈考中进士,但因为父亲重病,所以他放弃了入仕的机会]

[公元1226年,宋慈才踏上仕途,履任多地的小官,当时他参与了平定“三峒贼”的战役,而且宋慈还率兵三百大破石门寨,俘获敌酋,因战功卓著,升至特授舍人。后来他又参与了平定闽中叛乱,宋慈胆识过人,经常率军冲锋,连军中主帅都对他刮目相看,]

[宋慈辗转各地,做了许多地方的官吏,每到一地,他总能发挥优点,发展民生,积累了无数佳誉,公元1239年,宋慈升为提点广东刑狱,8个月时间便处理了200多件积压案件,为众人所惊叹]

[公元1245年,转任常州知州,正式开始编纂《洗冤集录》,宋慈廉政爱民,执法严明。他在做官的这些年里,积累了大量经验,并且开启了法医奠定的实践应用,并且将这些理论逐渐写入书籍中,公元1247年,《洗冤集录》初稿撰写完成]

[宋慈认为,要成为一个合格、出色的检验官,至少要有两个绝招:一为尸、伤等检验的技术,二为综合素质的考量。且后者更为要紧]

[公元1248年,宋慈辞世,享年64岁]

[上榜理由:宋慈,世界法医学鼻祖,开启法医奠定学,《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被世界各国推崇,书中蕴含了大量法医学原理知识和正确的检验方法,影响深远]

……

宋慈的信息介绍完毕!

各大位面顿时议论不止!!!

尤其是南宋之前的各大位面上,许多人纷纷为金榜上的这位名医感到惊叹和佩服!!!

这名医宋慈,能文能武,关键还是法医学之鼻祖,他绝对是百年难遇的天才!

……

此刻,聊天群里,也是沸腾了!

首节上一节130/1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