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曝光:开局拉十大皇帝入群 第124节

[姓名:卫鞅(商鞅)]

[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辅佐秦孝公,变法强秦]

……

商鞅的名字在金榜赫然曝光!

后世各大位面上,迅速热议了起来。

作为变法派的人物,一旦上榜,则必然会引来后世正面和负面两种评价。

李斯:秦孝公重用商鞅,令其推行变法运动,秦国超越山东六国,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商鞅之法,为富国强民之法!

桑弘羊:商君相秦,国富民强,一位伟大的改革者!

王安石:商鞅以诚信和百姓相约,取得民心,这是他令政必行的最大原因!

……

除了正面评价,也有负面评价。

贾谊:商鞅变法,违背礼义!不可取!

司马光:商鞅者,刻薄人也!

……

历史上搞的轰轰烈烈的变法者,必然会受到两面评价,无一例外!

此刻,秦孝公位面!

秦孝公嬴渠梁,任用商鞅,在秦朝进行了前后两次变法运动,秦国国力已然今非昔比。

秦国国都,城墙之上。

两道身影赫然而立。

正是秦孝公和商鞅!

两人望着金榜,交谈了起来。

“商君登榜,天大喜事也!我秦国有今天之改变,全赖商君之法也!”

嬴渠梁叹道。

商鞅揖礼道:“鞅不敢邀功,若无君上鼎力支持,新法又如何推行的下去呢?”

嬴渠梁缓缓道:“商君还记得吗?当年你我二人也是在这里,君臣约定,定要携手富国强秦,这一幕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啊!”

商鞅应道:“是啊,时光飞逝,俨然已过去十多个年头,想当年,推行新法之时,可谓困难重重,甘龙、杜挚等人极力阻碍,幸得君上深明大义,委鞅以大权,放手推行新法,若无君上,新法断难实行。”

言罢!

两人相视一眼,皆是一笑。

金榜继续更新:

[商鞅,出生于卫国,公孙氏,名鞅,又称公孙鞅,卫鞅,年轻时非常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当时,魏国相公叔痤向卫鞅举荐卫鞅,认为卫鞅是大才之人,然而魏惠王并未采纳,卫鞅因此不受重用]

[公元前362年,秦孝公继位,立志要强大秦国,于是下求贤令,卫鞅听到这个信息,果断离开魏国,前往秦国,面见了秦孝公,卫鞅前后三次以帝道,王道,霸道之术游说秦孝公,秦孝公皆不感兴趣并冷落卫鞅,第四次,卫鞅终于明白秦孝公心中之志,于是以富国强兵之术游说之,果然,秦孝公果然听的入迷,于是重用卫鞅]

[秦孝公试图任用卫鞅变法,但是遭到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的反对,卫鞅在庭中极力反驳复古主张,坚持要实行新法才能强秦。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卫鞅为左庶长,开启第一次变法运动,改革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法,实行军功制,废除世禄制度,重农抑商,推行秦律,向全国范围推行新法]

[公元前350年,卫鞅推行第二次变法,开阡陌,废井田,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等许多政令,推行极为严厉的法令,使得百姓不敢触犯,有一次,太子犯法,卫鞅本想处罚之,但太子尊贵,则由太子师傅公子虔代为受过,后来公子虔自己触犯了法令,被处以劓刑,轰动整个秦国,百姓都不敢轻易触犯法律]

[公元前352年,卫鞅率兵占领了魏国旧都,后又大败魏军,魏国被迫割让河西部分土地给秦国,卫鞅获封于商地,故而又称“商君”]

[秦孝公去世后,旧贵族反扑,罗列商鞅罪名,诬其谋反,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被迫起兵抵挡,最终失败战死,尸体被运回秦国,处以车裂,全家被诛灭。商鞅虽死,但他的新法并没有废除]

[变法图强,强秦东出,改革家,一代名臣]

……

商鞅的信息曝光完毕!

城墙上的嬴渠梁:??????

商鞅:……

两人都很无语,这就相当尴尬了!这个曝光的结局太让人猝不及防了!

被诬谋反?战死于战场?死后还要被车裂鞭尸?全家被诛灭?

怎一个惨字了得。

商鞅震撼无比,以至于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没想到,旧贵族的反击,竟然会来的如此猛烈。

秦孝公嬴渠梁看完商鞅的结局,此刻也感到非常震惊!

两人一时之间,竟是说不出来一句话!

……

聊天群里!

嬴政:嚯,商君登榜,又一位我大秦之名臣登榜了!!!

刘邦:就是死的太惨了!

朱棣:历来变法者,有几个下场好的?

康熙:这样一看,王安石的结局已经算好的了。

“商鞅死了还要被鞭尸。”

“张居正死了也差点被开馆鞭尸。”

朱元璋:那毕竟宋朝文人地位高!

李世民:商鞅变法,确实轰轰烈烈。

“但他的死,恐怕和秦孝公分不开。”

杨坚:胡说

李世民:怎么胡说了?

“秦孝公给商鞅放了太大的权利,官至大良造最高爵位,商鞅为了推行新法,甚至处刑了公子嬴虔,这就已经注定了商鞅的结局了!”

“最关键的一点,战国策记载,秦孝公临终前,竟然要传位于商鞅,你让太子赢驷怎么想?足以见得秦孝公这句话,成了商鞅死亡的一大因素!”

杨坚:秦孝公恐怕没有想这么多吧!

李隆基:不一定

杨坚:你看看蜀汉皇帝刘备托孤给诸葛亮也说了类似的话,刘备这是真心为了他蜀汉帝国的事业能够延续啊,所以才说,如果刘禅不才,君可自取!

“秦孝公或许是欣赏商鞅之能才这样说的。”

朱棣:不可能!

“哪有君主皇帝传位给臣子的。”

“除非他没有儿子!”

乾隆:没儿子也能传孙子啊。

“总之传给臣下,确实离谱,人心本私,何况帝王!”

苏辰:战国策记载的这个秦孝公传位商鞅的事情,恐怕值得商榷。

“不管怎么说,他变法的确使得秦国强大了!”

“但也确实引来了无数的争议!”

嬴政:是非功过,不可一言而尽也!

刘秀:最离谱的事情是,商鞅竟然对人家秦国长公子处刑,割了人家的鼻子,这是真的牛啊!

嬴政:……

第146章 变法强魏之相

曹操:确实!

“再怎么说,嬴虔可是秦孝公的亲哥哥,秦献公的长子,这样的一位身份高贵的公子,都被商鞅给办了,足以见得,商鞅是真的有原则,我欣赏!”

李世民: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曹操,要是这事情搁你身上,你恐怕就不这么想了!”

曹操:……

李治:虽然有原则,但得罪了太多的人,所以秦孝公一死,商鞅马上成了众矢之的。

苏辰:只能说,历来变法者都是孤独者,也注定要得罪权贵!注定了结局不会太好!

康熙:确实!

嬴政:无论怎么说,商君之法,富国强兵,我大秦历代先祖遵之,大秦才能东出,才能一跃超过山东六国。

乾隆:我发现,苏先生这金榜,似乎对历史上的变法者,格外的偏宠啊!

朱棣:好像确实是这样!

苏辰:@弘历,你说对了,下一位登榜者,也是一位变法者!

“二十个名额有限,所以要选择每个朝代代表性最强的人物登榜!”

“而这些变法派,往往最具有代表性!”

嬴政:可以

“对于变法者,应当给予他们一定的尊重和肯定!”

“且不管他们的变法搞的好不好,至少这些人是在积极进取,而不是坐以待毙!”

刘邦:这话,精辟了!

杨坚:马屁精

刘邦:……

李世民:哈哈,那就赶紧看看下一位上榜者吧!

“我似乎已经猜到是谁了!”

……

苏辰继续公布榜单!

[华夏二十位名相榜]

[第二位]

[姓名:李悝(kui)]

[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魏国名相,战国第一个变法者,变法强魏]

首节上一节124/1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