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曝光:开局拉十大皇帝入群 第121节

……

苏辰继续公布榜单!

[华夏二十位名相榜]

[第五位]

[姓名:萧何]

[西汉开国第一名相,汉初三杰之一,名相典范]

……

萧何的名字曝光,热度自然不低。

作为汉初三杰之一,他辅佐汉高祖刘邦开创大汉基业,功不可没,可以说是后世各大位面名相之典范!

“吾之萧何”这四个字,是后世皇帝们对辅臣的极高之评价,后世位面上的臣子们,如果谁能得到这四个字的评价,那就非常了不起。

因此,萧何作为前面王朝的开国名相,影响力非常之大。

……

刘邦位面!

此刻,在这个位面上,张良已离开朝堂,云游天下,韩信在得知自己的命运后也选择远离朝堂,浪迹天下。

汉初三杰,只剩下萧何一人,仍在辅佐刘邦打理天下。

未央宫门!

望着金榜,刘邦对旁边的萧何道:“相国登榜,可喜可贺啊!”

萧何忙拱手应道:“此乃天道之榜对臣的褒奖!臣惶恐之至!”

刘邦笑道:“萧相谦虚了,你看那些上榜的人,哪个不是一代名臣,国之栋梁,你辅佐朕几十年,朕得天下,你萧相国当为首功也!”

闻言,萧何耳朵一竖,浑身一抖。

皇帝这话把他捧高,这可不是好兆头啊。

萧何已经从之前的金榜上获悉了刘邦诛杀功臣的事情,所以此刻他听到刘邦如此夸赞他,这让他不寒而栗。

萧何忙道:“陛下捧煞臣了,臣微薄之功,岂敢号称首功,臣现在也老了,再辅佐陛下一年半载,臣也要请辞,告老还乡去了,朝堂之事,就让曹参陈平周勃等人替陛下排忧解难吧!这些人跟随陛下南征北战,都是栋梁之才,相信他们会竭力辅佐好陛下的!”

萧何这番话说完,刘邦眼神亮了。

刘邦不是傻子,他马上就听出来了萧何的话中之意。

这是要急流勇退,以求善终啊!

刘邦没有说话,只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两人对视一眼。

萧何也是笑了起来。

君臣二人,心知肚明。

……

金榜继续更新:

[萧何,年少时任沛县主吏掾,学识渊博,善于识人,曾经多次利用职权保护了当时任泗水亭长的刘邦,两人结成好友]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掀起秦末起义大旗,天下云集响应,时任沛县功曹的萧何,联合曹参,樊哙,周勃等人,请刘邦入沛县,揭竿而起,刘邦写信给沛县百姓,引起大家共鸣,百姓开城迎接刘邦入沛县,众人在县衙举行仪式,开誓师大会,并称刘邦为“沛公”,在沛县起义]

[公元前207年,刘邦一路杀去,萧何坐镇地方,负责军队的后勤供应,刘邦一路西进,大军压境咸阳城,秦王子婴开城投降,刘邦大军攻入咸阳,大家看到秦都的繁华,都是趁机抢夺财宝,连刘邦也沉浸其中,唯独萧何,不贪珠宝美女,他派人将丞相御史府邸包围,然后将里面关于秦朝的户籍册,书籍,法令文件,礼文,等等统统取走收藏,留作以后备用,这为大汉开国的政策制定奠定了基础]

[韩信因为得不到项羽的重用,于是转投刘邦,刘邦也没有重用他,韩信心灰意冷,离开汉营,萧何知道韩信是不可多得的帅才,于是月下追韩信,并且向刘邦保举韩信,刘邦这才拜韩信为大将军,果然,韩信日后为刘邦建功立业,可谓一代战神,韩信军事能力的大力发挥,和萧何的慧眼识人是分不开的]

[楚汉之战中,刘邦和韩信等人前线作战,萧何坐镇后方,安抚百姓,供给粮草,颁布法令,稳定了后方,极大的保障的前线的粮草供给,好几次刘邦陷入困境之时,都是萧何后方的巩固,给了刘邦一颗定心丸,楚汉战争后期,项羽因为连年征战,陷入兵尽粮绝之境,而刘邦这边,由于萧何坐镇后方,供给不断,在粮草上占据了巨大的优势,刘邦大军越战越勇,最终,垓下之战,项羽兵败自杀,刘邦胜利,萧何功不可没]

[大汉开国后,刘邦赞道: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粮饷,吾不如萧何,给予萧何极高的评价,并且推至开国首功,位列众卿之首,称为开国第一侯,地位之高,无人可比]

[同时,萧何也成为大汉国都长安城的设计者和规划者,并且他制定了大量法规政令,推行无为而治,休养生息,轻摇赋税,大汉帝国一片蒸蒸日上之势]

[萧何协助刘邦消灭了几位异姓诸侯王,其中韩信之死,也留下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

[萧何功高至极,已封之最高,无可再高,而且萧何的百姓缘极高,深得民心,这件事引起了刘邦的猜忌,于是萧何采取了自毁名节的办法,得罪百姓,以至于百姓纷纷向皇帝告状,刘邦将萧何下狱,后又释放,经过这样自污名节的方法,萧何失去许多民心,刘邦对萧何的猜忌便逐渐消失了]

[刘邦驾崩后,萧何又尽心辅佐惠帝刘盈,公元前193年,萧何为汉室操劳终生,积劳成疾,最终一病不起,病逝于长安,汉惠帝给了其极高的评价和肯定]

……

萧何的信息曝光完毕!

未央宫门口的刘邦和萧何两人,各有感触。

刘邦看到榜上关于萧何自毁名节的事情,颇为动容。

他心里暗叹:这萧何的政治智慧实在是太高了!

萧何只是默不作声

君臣两人相视一眼,再次会意一笑!!!

第142章 曹操由,呆?呆*发。书}小?说.群#9,8;02,05?8:5,6,的调侃

聊天群!

嬴政:反贼!

刘邦:???

杨坚:哈哈,政哥说的没毛病,刘邦,萧何这都是反贼,起义造反大秦,不是反贼是什么?

嬴政:哎,废物胡亥,思之令人恼怒!

李世民:哈哈

李隆基:胡亥确实废物!

李世民:那你呢?@李隆基

李治:那你呢?@李隆基

武则天:那你呢?@李隆基

李隆基:……

“我……我不说了!”

“我闭嘴.jpg”

赵匡胤:666

曹操:太真实了!

“这年头,只要你是身负骂名的皇帝,哪怕说一句话都是犯罪!”

李隆基:……唉……

武则天:呵呵,这怪谁,还不是怪他自己作!

李隆基:……

嬴政:行了行了,你们又掐起来了。

刘彻:就是,别掐了,打口水仗有啥用啊,我的建议,你们直接跨位面视频对喷吧。

苏辰:……拱火大师!

刘邦:刘彻这小子也学坏了,挺正经的一个人,怎么在群里待了会就变了呢。

刘彻:……

刘邦:言归正传,还是说说吾的萧相国吧!

“美滋滋.jpg”

朱棣:你美啥啊,萧何差点都被你杀了,还搁这儿美滋滋呢!

刘邦:???没有吧,榜上写得清清楚楚,我后来只是猜忌了萧相国,并未起杀心!

康熙:我觉得刘邦应该不至于会杀萧何!

“要说韩信,彭越等人,这都是骁将,功高盖主,握有兵权,所以必然是会引起刘邦的忌惮的!”

“历来都是如此,武将永远都比文臣更具隐患,毕竟文人执笔,武将执刀!”

“所以,刘邦会杀韩信,会杀彭越,但应该不会杀萧何!”

李治:未必!

“要知道,一般的文臣可能确实不咋滴,确实掀不起太大的风浪,可这萧何不同,此人治理汉中,长安之地,长达半辈子,早已经与民打成一片,说句难听的,萧何为百姓谋了许多福利,他甚至比刘邦更得民心!”

“这样的一位极具威望之臣,做皇帝的怎么可能不害怕?不担心?”

“说实话,以刘邦的禀性,要不是萧何晚年聪明的选择了自毁名节,恐怕他也要遭殃,就算不会被杀头,也恐怕要落得被贬黜之类的下场!”

嬴政:我支持这个观点!

“刘邦这样有前科的皇帝,杀人往往是不眨眼的,更何况,前面苏先生也说过,刘邦,朱元璋这种草根皇帝或者半草根皇帝,他们得到皇位后往往比一般人更加珍惜,所以猜忌心也比一般人强烈!”

杨坚:同意!

朱元璋:……

刘邦:……

曹操:哈哈,有趣!

“你们讨论的这个问题,其实没什么意义。”

“不如多讨论一下榜上名相萧何的个人履历。”

刘秀:曹操难得说一句正经话。

“有道理!”

曹操:???

刘询:哈哈。

“萧何啊,如果名相榜分排名的话,此人必然可进前十,毫无争议!”

“只是苏先生这榜,没有分排名。”

“如果真要排,萧何是不可能出前十名的。”

“他的才能和贡献,担得起名相二字。”

刘邦:不错,刘询你小子半天不说话,一说话就说到我心坎去了。

“我也认为萧相国必然名列前茅!”

嬴政:别说了!

“我承认,单从金榜信息来看,这个叫萧何的,的确很不错。”

首节上一节121/1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