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曝光:开局拉十大皇帝入群 第119节

朱棣:……

嬴政:这么夸张?

苏辰:对,考虑到《三国演义》是小说,具有艺术加工的性质,所以这不能甩锅给罗贯中。

“还是那句老话,小说的出现自然是潮流使然,对于其中的真假,也要理性看待,不能盲目!”

“从史书上来看,诸葛亮他不是神,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而且,是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存在!”

“就算没有小说,没有民间传说,诸葛亮的影响力,也是很大的。”

“许多人颂扬他,是被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质所感动!”

李世民:他的八阵图,也非常值得研究。

“我与李药师经常拿来讨论,每每感叹不已。”

武则天:诸葛孔明,登得名相榜,这是实至名归,毋庸置疑吧,难道还需要一本后世的小说来证明他的功绩???

李治:说的好!

朱棣:赞

康熙:的确,《三国演义》问世之前的各大朝代,都对诸葛亮赞誉有加,传颂不止,足以见得他的影响力了。

苏辰:不管怎么说,抛开小说不谈,诸葛亮作为名相典范,被后世传颂,这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苏辰:关于诸葛亮,还有一件有趣的事!

“蜀汉丞相诸葛亮,和汉献帝刘协,这两人是同年生,同年逝,都是生于181年,死于234年,说起来,还真是缘分!”

李隆基:卧槽,以前没仔细研究,还真没发现这个。

刘邦:666,虽然感觉这两人之间没什么故事。

“但,这确实是缘分!”

刘询:卧槽,细思极恐,这真的只是巧合吗?

第139章 一位特殊名臣

朱棣:这种事情,应该是巧合!

乾隆:肯定巧合!

苏辰:嗯,那么,现在继续公布榜单!

“很快,这个榜就结束了,到时候新人进群,各位就敬请期待吧!”

刘邦:啧啧,苏先生太吊胃口了

刘秀:确实

曹操:到时候看看都是哪些大佬进群呢?

嬴政:那么,下一位名相究竟是何人呢?

刘邦:政哥别急,还没到你大秦呢,下一位名相,应该还是我大汉的吧,我心目中的那位都还没上榜呢,

嬴政:呵呵

苏辰:下一位名相,比较特殊。

“他并未担任过丞相之职,但却总揽朝政,辅佐君王,开创中兴之世!其个人大权独揽,为一代权臣。但对于大汉来说,算得上一代名臣!”

李世民:我知道是谁了

武则天:此处@刘询

刘询:??????

……

苏辰接着更新榜单!

[华夏二十位名相榜]

[第六位]

[姓名:霍光]

[西汉政治家,一代权臣,勤劳国家,受命托孤,辅佐汉昭帝,国家有中兴之势,为后面宣帝的中兴巅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期大权独揽,行废立之事]

[虽为权臣,但忠于汉室,兢业为汉室,辅佐幼主治理国家,不失为一代名臣,霍光总揽朝政,权利远大于丞相,但由于他并未行篡逆之举,且一生致力于中兴汉庭,故而,列在名相榜]

……

霍光的名字赫然曝光。

这,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

甚至比之前曝光的王安石争议还要大。

后世各大位面上。

对霍光持肯定态度的人,他们认为霍光正如金榜所言,一生忠于汉室,辅佐汉昭帝,延续汉室的稳定统治,没有辜负汉武帝的托孤使命,的确算是一代名臣,有功于汉室的名臣!

持否定态度的人,则是对霍光诟病不已,他们认为霍光效仿当年商朝伊尹之举,行废立之举,这实在非臣下之道,简直是祸乱朝纲的大奸臣,根本无法登得名相榜,他们对霍光的态度,是消极负面的。

每个位面上都有两派人,进行激烈辩论。

霍光的争议无比之大。

争议的最大原因,便是霍光开启了帝制时代里权倾朝野的先河,以至于被后面许多人纷纷效仿。

……

汉武帝位面!

刘彻:??????

宣武殿里的刘彻,看着金榜,有点懵。

“霍……光?怎么有点熟悉!”刘彻眸子一紧。

旁边的中常侍道:“陛下,这霍光,正是大司马骠骑将军的弟弟啊!前日在上林苑的时候,他还拜见过陛下!”

刘彻猛然眼睛一亮:“朕想起来了!那孩子很有教养!”

刘彻突然想起来,聊天群很久之前好像有人提到过霍光的事情,当时他并没有太注意。

没想到,这个霍光竟然登榜了!

转而,刘彻心头一震。

冠军侯的这个弟弟,未来竟成了自己的托孤大臣???成了一个大权臣???

对于霍光未来权倾朝野,行废立之举的事,刘彻表示非常难以接受。

不过他转念一想,此刻在他的这个位面上,巫蛊之祸基本上已经避免了,托孤之事更是无稽之谈,所以霍光在这个位面上,恐怕很难有做权臣的机会了!

……

汉昭帝位面!

这个位面上,此刻,热闹无比!

幼小的汉昭帝刘弗陵无法亲政,按照汉武帝遗诏,由霍光,金日、上官桀、桑弘羊四位托孤大臣共同辅政。

然而,此刻的金日早已病逝。

霍光和上官桀产生矛盾,于是,上官桀联合桑弘羊以及燕王刘旦,结成同盟,共同反对霍光!

朝堂内斗,此刻那是相当激烈!

……

汉废帝刘贺位面上,霍光已是大权独揽,权倾朝野,朝堂之上无人可与之抗衡。

……至于汉宣帝刘询位面上,霍光早已病逝多年,霍氏被刘询诛灭全族,坟头草都老高了……

刘询看到霍光登榜,一方面,他对霍光做出的功绩相当肯定,另一方面,他想起当初年少登基被霍光打压,以及自己的皇后被霍氏毒死的事情,想到这些,刘询心头微凉。

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刘询看到霍光登榜,其实是心存芥蒂的。

甚至可以说,他现在看到霍这个姓,就有一种毛骨悚然,令人生寒的感觉!

想起当年和霍光同车而行的场景,简直是:若有芒刺在背。

刘询想到这儿,突然打了一个冷颤。

……

金榜继续更新:

[霍光,字子孟,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同父异母之弟,公元前121年,在霍去病帮助下,霍光任郎官,踏入仕途,时年仅十岁]

[公元前117年,霍光升至光禄大夫,侍奉汉武帝身旁,二十多年尽心侍奉,受到汉武帝的极力信任,公元前91年,汉武帝立刘弗陵为太子储君,赠霍光一图,暗示让霍光辅政]

[公元前87年,汉武帝临终前指定霍光,金日、上官桀、桑弘羊四人共同辅佐幼小的皇帝刘弗陵。]

[昭帝继位,四人共同辅佐,后来,霍光和上官桀产生矛盾,

上官桀与桑弘羊,燕王刘旦结成联盟,与霍光斗争,最终,霍光胜利,独揽大权,他采取一系列国策政令,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在他的推动下,被汉武帝折腾到几乎崩溃的大汉国力,逐渐恢复了元气,此刻已有中兴之兆]

[公元前74年,汉昭帝崩,无子,霍光迎昌邑王刘贺继位,仅仅27天后,霍光以刘贺荒淫无道为理由将其废黜,同年,霍光与群臣从民间迎接武帝曾孙刘病已继承皇帝大位,是为汉宣帝,后改名刘询。]

[刘询初登帝位,霍光准备还政于帝,但是被刘询果断拒绝,霍光仍然大权独揽,功高震主,一时无两]

[公元68年,霍光病逝,刘询以最高礼仪将其下葬,表彰其对大汉帝国做出的卓越贡献]

……

信息曝光完毕!

汉昭帝,汉废帝,汉宣帝,这三个位面上的霍光,都已经是大权独揽,当金榜信息曝光的时候,这些位面上的霍光,心情还是比较平静且泰然的。

但是汉武帝位面上!

仅仅十岁的霍光,看着金榜上自己的未来,陷入了沉思!

“这是我?我以后有这么猛?”

第140章 刘邦的愤怒

小霍光还在沾沾自喜呢。

旁边的霍去病,吓坏了。

“天呐……”

霍去病看到金榜上的信息,发出一声惊叹。

他的目光移向旁边的霍光,显得非常不可思议。

首节上一节119/1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