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直播建立地府,帮诸君转世轮回 第207节

王发和望着面前的两个赤魂,随后幽幽的笑笑。

“这样啊!”

“那我和你们走。”

两个赤魂柔和的笑了笑。

他们的手里,握着阴曹的鬼差腰牌。

可以打开前往阴曹地府的路。

此刻,巨大的漆黑门扉出现。

王发和一言不发的跟在两个赤魂身后。

只是在彻底踏入阴曹地府的大门之前,还是回头看了一眼,这片他曾经最为眷恋的人世间。

现在的大夏真好。

辽东人,也真的没有为奴。

而与此同时。

老人的病房外,一个俊朗的青年,摘下了自己的金丝眼镜,默不作声的擦了擦。

直到老人的魂魄,彻底消失之后,那个青年,才神色有些落魄的走向养老院外。

他低声的喃喃。

“阴曹地府……”

“现在才出现吗?”

“但还不算太晚……”

“松阿里江上,我的家在辽东松阿里江上……”

“那里有森林石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辽东松阿里江上,那里我有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辽东,吉祥州,喜都。

林阎他们抵达这里的时候。

是在他们和朱元璋碰头的第二天 午。

三人降落在喜都,龙佳机场。

林阎本来是想要动用神行,直接缩地成寸,从长安抵达这里。

结果朱老爷子,一直磨磨蹭蹭。

林阎最后算了一下,他就算动用了缩地成寸的符,抵达喜都这边,也是深夜了。

还不如等着第二天坐飞机。

此刻,抵达喜都之后,张心怡第一个感觉是有些冷。

此时,已经入秋。

首都那里,虽然也是隶属于北方,但是和辽东三州的冷,不是一个级别。

朱元璋家乡金陵,后来又在天府州!

林阎还以为他会不适应。

结果没想到,这位老爷子,一落地,就笑呵呵的。

林阎挑了挑眉。

“朱老爷子,好像很喜欢这里。”

朱元璋笑了笑。

“当然!!!”

“谁能不喜欢这辽东三州,白山黑 ,冬天时,雪积的有那么厚,地三鲜,锅包肉,酸菜馅的饺子,查湖冰下的,几十斤重的胖头鱼,铁锅炖大鹅……”

“大夏最丰富的矿石也在这里,当年的倭奴,最贪图的,不就是这辽东三州这块宝地吗?”

张心怡,此刻怯怯的开口。

“那个辽东,和大秦的公子扶苏怎么会扯上关系。

“我记得当年大秦的版图里,好像还没有辽东。”

朱元璋此刻笑了笑。

“这就是最有意思的事。”

“按照张敬之查阅的生死簿。”

“当年和扶苏接触以及牵连最多的大夏部队,你猜是谁……”

林阎回头瞥了一眼朱元璋,声音低哑的开口。

“辽东的?”

朱元璋笑了笑。

“辽东的战联……”

“当年辽东最先被攻陷,所以现世的很多蠢货,就以为辽东没有抗敌……”

“辽东这些年一直被污名,“一枪不放不抵抗”,一直是描述辽东抗敌的谣言……当年的“不抵抗”是黄金年代的大夏高层,下达的指令,又不是辽东人民不抵抗!"“一枪不放更是扯淡,即使是奉命不抵抗的辽东部队,也和倭奴交火数次……”

“我当年来过这里,不比他们知道的清楚?”

“从九月八,开始,整个辽东就开始抗敌,包括有血性的辽东部队的官兵,都开始抗命交战,更包括商人、农民、工人、等各行各业的辽东人都有奋起反抗!”

“要知道,和天府州有人呼吁还不一样……这些反抗完全是自发的,并没有任何的领导,他们管自己叫做“辽东义勇部队”,现在的大夏用的,义勇歌……就是写给他们的!”

“辽东义勇部队并“不多”,比例却很高,由于是民间自发,当时,被记录在册的有 万人左右,一般认为至少有 万。”

“这当年,只有 万人口的辽东三州,除去妇女儿童老人,比例之高,让我都震惊,不过当年这是我亲眼所见,不会有错。”

“与之对应的是,其他各被攻陷区,也有自发的抗敌组织,不过所有非辽东地区民众自发抗敌队伍相加总和,也远不及辽东三州。”

“当然,这 万到 万左右的辽东义勇部队,并没有能战胜倭奴,辽东最终还是被攻陷了!”,“这些辽东义勇部队多数牺牲了,但有部分撤到毛熊那边修整,有部分撤到关内参加长城抗敌,还有一部分原地坚持,形成了后来的辽东战联。”

“辽东战联的人数要远少于辽东义勇部队,只有 万多不到 万人,具体的有名录被记下来的,只有一万五千人……”

“结果就是这点人,硬生生和倭奴,打了 年,斗了 年,拖住了倭奴,最为强悍的关东部队!!!"“最终只剩下不到 人撤退到毛熊。”

“其实,就算所谓不抵抗政策的牺牲品-一 万辽东义勇部队,也很了不起!”

“要论当年,战死的人数,天府州,当之无愧的第一,永远的天府部队。但是辽东人在抗敌战场上人数的比例,也远高于全国一一辽东三州,不过 千万人口, 万战士。”

“这些事情,不仅是我亲眼所见,现在的网络都能搜到。”

“辽东苦哦……不过也不愧是辽东,辽东猛虎,啸杀东海…”

林阎望着此刻的吉祥州,深呼一口气。

“那…扶苏又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此刻挑了挑眉。

“扶苏啊!”

“按照张敬之和我们的推测。”

“扶苏当年是医生,多年来一直辽东三州活动,九月八之后,他直接加入了义勇部队,成为了一名军医……”

“当年,辽东这边的环境很艰苦……”

“辽东的地理环境很奇特,平原和山区几乎不交错一一平原绝对开阔,如果辽东的战联,在平原地区开战,难么很难有安全的根据地!”

“毕竟倭奴在侵吞辽东之前,已经经营了数十年,公路网和铁路网是全国最密集的,任何一个地方的冲突,倭奴都会凭借速度优势集结绝对优势兵力!”

“在平原上,他们毫无胜算,实际上,战联曾经有过南下入关的行动,但是伤亡惨重………”

“山区山高林密,确实便于隐藏,却不便行军,登山尚且吃力,还要在原始森林里登山!而倭奴的公路铁路网已经深入到很多山区的山谷。”

“更何况,辽东的山地居民很少,无法用作根据地。所以,辽东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战联的人,没有可靠的根据地可以休养生息。有人说,是辽东人坏,出卖自己的老乡……纯属扯淡!”

“没打过仗根本不知道,任何一个根据地,必须有一定的人口,有一定的土地!!”

“辽东当时地广人稀,倭奴实行归屯并户政策,野外绝少有人民生存,即使占领一定土地,也没有人口支撑,这是辽东地理环境决定的。”

“气候环境更严酷……其他季节还好,但是冬天不行……山区气温经常零下 摄氏度,时间还长, 到 个月,这样的气候,绝对不适合人类野外生存!”

“辽东的那 孩子,不但要对抗环境和气候,还要对付倭奴的精锐,九月八以后,倭奴最精锐的关东部队,就是被那 孩子,死死地托在了辽东……”

“武器差距,被服差距,粮草差距……你们见识过明珠大战,知道那 倭奴有多强!”

“关内各种大战倭奴精锐部队的实力有目共睹,需要大夏动辄几十万部队,对抗几万倭奴,而辽东,是几十万关东部队对战几万战联!”

“孤军奋战,南无粮草一一大夏已经放弃辽东,北无救兵,白山黑 之间,舍生忘死,为大夏为百姓而战,拖住倭奴侵入关内的脚步!”

“就这样,还要被骂……我都替他们叫屈。”

林阎和张心怡对视了一眼,同时默不作声。

林阎半低着头。

“所以……扶苏,当年一直跟辽东的部队在一起。”

朱元璋淡漠的点了点头。

“是吧!”

“按照张敬之,查到的线索。”

“那位大秦的大公子,性子和多年前倒还是一样。

“仁和,见不得别人受苦。”

“他在辽东,应该很多年,对这片土地有感情。”

“义勇部队,和战联都有他的名字!!!”

“天府人,有骨气,辽东人,不为奴!!!”

“那才是当年的浩劫之下 . 的大夏,真正的战争,是血和肉堆砌的长城,这座长城的第一块砖,是辽东义勇部队!最惨烈的砖,是辽东的战联!”

“没经历过的人,很难想象,在沦陷之地打仗,有多艰难……”

“自己的妻儿老小,爹娘亲戚,都在对方的手里握着,但还是要打,要抗争……不抗争,就得做奴隶“不为奴这三个字,比你我想象的都要重。”

“我当年在大元末,当过第四等的民,知道那样的情况下,还能死战,需要多大的勇气。”

“这也应该是那位扶苏,一直留在辽东的原因。”

林阎沉默不语。

他望着脚下的土地。

喜都很好看。

吉祥州,位于辽东三州的 间。

冬天会下雪。

首节上一节207/2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