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让你监国,竟成了千古一帝 第59节

  “魏征,你真当朕不敢杀你吗?”李世民真的怒了,随手抓起案边长剑,连剑鞘一起砸向魏征。

  哐当一声脆响,长剑坠地,剑体滑出剑鞘半截,整个大殿之上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

  房玄龄和萧面面相觑,纷纷默契低头,他们都想到魏征是要劝谏陛下收回成命,可是没想到魏征竟然会用如此激烈的手段!

第125章赌约真的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做臣子的参奏主子,这不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了吗!

  魏征却丝毫不惧李世民和百官的眼神,竟然直接起身,梗着脖子看着李世民。

  “臣为了大唐国祚,为了大唐万年基业,甘愿死谏,陛下若是心中有怒气,大可砍了臣的脑袋,但臣所言,句句都是为了大唐,为了朝廷!”

  一口一个死谏,一口一个为了大唐,李世民简直气炸了,可是却不敢下令杀了魏征。

  若是真的把魏征给砍了,那他多年来营造出来,愿意听取谏言的形象就彻底毁了。

  “可恶,该死,可恶……”李世民只能厉声咆哮,脸上青筋都高高凸起,显得无比狰狞。

  看到这样的李世民,朝堂之上,根本没谁敢劝,谁都知道,接下来李世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发,万一迁怒到自己身上,岂不是不值得?

  李成彤起初本来还挺生气,可是看到李世民勃然大怒起来,莫名竟镇定下来。

  陛下是信任自己的,自己绝对不能让陛下为难,自己有太子亲手教授的制盐技术,区区一个魏征要是都压不住,以后还有什么脸做制盐司司正?

  李成彤对自己现在的制盐技术,绝对有信心,于是她直接踏出班列。

  李道宗一个没抓住,看到女儿走了出去,急忙压低嗓音喊:“成彤,回来,别上去……”

  “陛下,臣有话要说!”李成彤朗声说道,盈盈拜倒在大殿之上。

  听到李成彤发生,大殿之上所有人的眼神,都集中在了她身上。

  这种时候,李成彤敢站出来,不用猜也知道,要么是有自知之明,主动请辞,要么就是想到办法化解眼前的危局。

  “准奏!”李世民压抑着怒火,眼神依旧紧盯在魏征身上。

  李成彤谢恩起身,看向魏征,“御史大夫,敢问本官若是能够胜任制盐司司正一职,那么本官就是否忠君体国,太子是否就尽忠职守,陛下是否教子有方,乃是一代圣君?”

  魏征看向李成彤,目光森然,“郡主自己也都说了,可你扪心自问,你能胜任吗?”

  李成彤微微一笑,“那本官敢问御史大夫,以您的见解,如何才能够证明本官,能够胜任制盐司司正一职呢?总要有个标准吧。”

  魏征微微思忖,朗声道:“自然是有标准,若是郡主在两个月内,让长安城所有百姓,都能够吃得起精盐,而且精盐价格只有如今盐价的一半,就算合格胜任!”

  哗……大殿之上,一片哗然,房玄龄等人一个个都倒抽一口凉气,李道宗甚至差点破口大骂出声。

  这特么太不地道了,摆明了就是欺负人,两个月时间,让长安近百万百姓,吃得起精盐,还要让精盐的价格,只有如今粗盐价格的一半,这谁能做得到?

  可是这种情况下,真的就是魏征说什么就是什么,即便所有人都认为魏征不地道,可是话已出口,接下来就看李成彤如何接招了。

  李世民眼眸中,掠过一抹恼色,当然更多还是担忧。

  魏征的条件,实在是太苛刻了,若是这个时间放宽到一年,甚至半年,李世民都觉得还有一丝丝可能,可问题就两个月,怎么可能做到?

  可就在所有人都认为,李成彤不可能做到的时候,李成彤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笑了起来,“御史大人说笑了,何须两个月,只需一个月,本官便能做到!”

  “从今日起,一个月后,本官必定保证让全长安城百姓,都能够吃得起精盐,盐价下调至当前的一半!”

  哗……整个朝廷再度沸腾,李道宗脑子瞬间一片空白。

  狂妄无知!魏征看向李成彤,脑子里一瞬间掠过这四个字,看向李成彤的眼神,充满嘲讽和不屑。

  李道宗清醒过来,看向自己女儿满脸苦涩,这小祖宗当玩儿呢,魏征给两个月都嫌少,她居然主动降到一个月!

  一个月让长安城所有百姓都吃得起精盐,这不是闹吗?

  房玄龄等人也是连连摇头,认为李成彤过分自信,一个月怎么可能完得成!

  就是李世民,也对李成彤很是失望,认为李成彤小孩心性,这种时候居然还跟魏征赌气。

  魏征却一本正经对李成彤说道:“郡主此言,可是当真?一个月,你不会再反悔?”

  “陛下与诸位臣公为证,若是本官做不到,即刻离开制盐司,永不回长安,承认你参奏我的那条是对的,可御史大夫,若是我做到了呢?”

  魏征冷冷一笑,他听到李成彤刚刚的话,就已经认定李成彤不可能做到。

  但他还是说道:“郡主若是做到了,尽管开任何条件,本官绝对照做!”

  李成彤眼底掠过一丝狡黠,“那我若是做到了,御史大人就打赤膊背荆条,头戴绿帽在长安大街上走一遭吧。”

  满朝上下瞬间一片静寂,继而有人失声笑了起来,大殿之中凝重的气氛,霎时间缓和不少。

  还真是小孩心性!李世民连连摇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魏征听到如此不堪的赌注,微微蹙眉,但是人家小姑娘都没讨价还价,甚至还主动所见时限,他怎么好意思拒绝。

  “好,就按你说的办……”

  “好!”李成彤不等魏征说完,转身冲李世民跪倒,“陛下,还请您安排,为下官与御史大人立下字据,诸位臣公都是见证人!”

  李世民点头,接着由房玄龄亲自执笔,很快就将字据写好,魏征和李成彤分别在字据上签下各自大名,并按上手印。

  一场剑拔弩张的朝议,竟是就在这样的赌注设定下,落下帷幕。

  对于这场赌约,所有文武百官心中都充满期待,谁都看得出来,这场赌约,决定了很多东西。

  御史大夫若是赢了,那么无论陛下,太子还是江夏郡王,都得颜面扫地。

  而要是李成彤赢了,魏征真的打着赤膊,戴着绿帽子,背着荆条在长安大街上走一遭,那么时候也就别做人了!

第126章 先打高句丽退朝后,李成彤便直接前往制盐司,开始紧张工作。

  与魏征的赌约,事关陛下和太子,乃至整个皇族的声誉,李成彤就算是信心十足,也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一刻都不敢懈怠。

  另一边东宫之中,马周将朝堂上发生的事情,都告诉给了李福。

  李福听完之后,一阵愕然,没想到自己这个堂妹居然这么刚,竟跟魏征立下赌约。

  “太子殿下!”马周摇头叹息道:“郡主实在不知人心险恶,居然主动要求,降低赌约时限,实在是太不明智了。”

  “一个月时间,怎么可能制出满足长安所有百姓食用的精盐,这赌约怕是要输了。”

  马周也不看好李成彤,李福闻言,却一脸不置可否的表情,因为他很清楚结果是什么。

  但是现在没必要告诉马周,李福就是要让李成彤自己,默默无闻将事儿办成了,然后震惊全场,最后将魏征的脸,彻底踩在脚底下。

  当然李福也知道,李成彤需要自己的帮助,于是立刻安排沈万三,全力配合李成彤。

  由东宫内卫专门负责押送关内最好的盐矿石进长安,然后源源不断运送到长安城内各处制盐作坊中,让作坊内备齐足够多矿石。

  有太子做老师,李成彤在制盐技术上很快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然后马上应用在当前长安城内所有制盐作坊中,于是制盐作坊马上开始日夜运转。

  制盐作坊制出的细盐,除了交给官办的盐铺外,沈万三的所有民用商铺,也都开辟了售卖精盐的柜台。

  所以仅仅只是与魏征立下赌约后的第七天,长安城内已经出现制盐司制出的精盐。

  得知消息的魏征,丝毫不以为意,甚至连派人去探查都省了。

  读了这么些年的圣贤书,魏征心里很清楚,千百年来无数人都没有解决得了的难题,一个十几岁的女娃娃,怎么可能解决得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可他哪里知道,从那日早朝之后,李成彤已经把制盐司当家了,简单来说是把东宫当自己家了,李福也乐意,毕竟李成彤是为了自己。

  李道宗虽然也认为自己女儿是必输的结果,但到底是自己女儿,因此赶紧把府上最得力的丫鬟送到李成彤身边,专门负责李成彤的饮食起居。

  整个长安城,这个时候也许除了李福,就没有一个人认为李成彤能赢。

  不过尽管如此,李福也没表现得太上心,他依旧该玩玩,该吃吃喝喝,就去吃吃喝喝。

  甚至还有闲情逸致,跟晋阳公主和长孙娉婷去参加了房遗爱和高阳公主的婚礼。

  当朝公主和丞相嫡次子的婚礼,自然是热闹非凡,看着一对新人,李福不知道他们快不快乐,反正他是吃快乐了。

  但是走的时候又不快乐了,因为他被李世民的贴身太监,传唤到了宫里面。

  等到了宫中后,李福才发现,御书房里面居然都是朝中重臣,甚至房玄龄都在列。

  见人都到齐了,李世民冲着卫国公李靖一扬下巴,“卫国公,说说情况吧。”

  “遵旨。”李靖点头走出班列,面朝众人说道:“根据最新的鸿翎急报,高句丽两支百人队骑兵,对我大唐边境商队,发动突然袭击,我大唐商队无一幸免,全部遇难。”

  “另外秦州方向,根据边关守军的急报,最近时日不断有吐蕃骑兵频繁出现在边境,斥候回报的信息是吐蕃大军正在集结,应该最近可能会有大动作。”

  【哟呵,还真特么有意思,一个东边,一个西边,都朝大唐开战了,这是没拿大唐当回事啊,难怪李二这老货不爽呢。】

  【不过这仗有点没法,战线太长,只能挑一个打,但不光是东边还是西边,都是个麻烦,接下来就看李二是准备怎么选择了。】

  李福纯粹就是看热闹的心态,李世民就有些失望,径直看向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那边,“丞相,诸公,你们都说说,此时该如何抉择?”

  长孙无忌微微蹙眉,“薛延陀部才被我大军击溃,高句丽就有所动作,明显是在试探我大唐的态度,依臣愚见,应该立刻兵发辽东,打疼高句丽,不给对方进一步试探的机会。”

  房玄龄闻言,赶紧劝阻道:“高句丽只是进攻商队,并未对我大唐边镇造成任何威胁。”

  “而吐蕃情况不同,禄东赞回归吐蕃,定然会撺掇他们的赞普对我大唐用兵,到时候不仅仅只是秦州,怕是松洲等地都会遭到吐蕃骑兵的威胁。”

  萧点点头道:“丞相所言有理,边镇数以十万计百姓安危,都在对方兵锋之下,此时我军应该立刻发兵前往西陲边镇,以防吐蕃的突然袭击。”

  文臣这边说完,李世民看向武将那边,英国公李出班奏道:“陛下,双线用兵对我军压力太大,就目前态势而言,吐蕃的威胁,大于高句丽。”

  李所言,得到不少人的赞同,李靖也紧跟着补充道:“是啊,陛下,高句丽和吐蕃,如果要做选择,臣以为先打吐蕃为好。”

  “前朝三度征伐高句丽,都是无功而返,所以对待高句丽,我军应当徐徐图之,从长计议,而且刚刚对薛延陀的战事,国库耗资甚大。”

  “而此时攻伐吐蕃,无论是在战略层面,还是对国库,都压力要小一些。”

  李靖的话,众人不约而同,意味深长朝着李福看了过去,因为大家都心里清楚,之前李福可是承诺过的,打吐蕃的军费他包了,显然这些武将们都听到心里去了。

  但李世民却一脸阴沉,显然群臣的意见,并没有与他想的达成一致。

  群臣注意到李世民的表情,终于意识到不对劲,一个个正襟危坐,整个大殿内,瞬间陷入一片可怕的静寂当中。

  良久之后,李世民突然长身而立,说了一段令人惊讶的话来。

  “在朕看来,高句丽对我朝的威胁更大,朕认为应该先打高句丽!”

第127章 都别争了李世民说出要打高句丽之后,群臣立刻就议论开了,很快御书房内就分成两个阵营。

  一个阵营支持李世民的决定,像长孙无忌就认为,绝对有必要好好教训一下高句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将其灭国,让天下知道大唐尊严不容侵犯。

  另外的阵营,以李靖等武将为首,反对这个时候对高句丽用兵,认为应该先打吐蕃,再图高句丽,毕竟只是为了意气之争打仗,明显不太合适。

  相比之下,为了大唐几十万边民的安全着想,还是应该先打吐蕃。

  李福看着群臣讨论得热火朝天,他也开始在内心里嘀咕开了,李世民的眼睛一下就亮了。

  【这个这个,李二这老货想打高句丽,有勇气,不过看来朝臣们都不是很轻易。】

  【但不得不说,李二的这个选择还是不错,打高句丽的抉择很正确。】

  李世民微微挑眉,这还是他第一次做出军国大计决定后,得到李福的认可。

  于是李世民直接忽略掉了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等人的争论,转而仔细倾听起李福的心声。

  【其实高句丽这个国家,就是贱皮子,一直以来中原王朝就不断遭受到他的挑衅。】

  【所以才会有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事情发生,尽管对隋炀帝这个人不认同,但不能不说,打高句丽,隋炀帝的决定并没有问题。】

  【应该没几个人注意到,高句丽的国祚,从汉元帝到最终被灭,持续了整整七百年。】

  【所有王朝多数都难过三百年的坎儿,高句丽一个塞外少数民族,居然苟了七百多年,仅次于周朝,可以说绝对不一般。】

首节上一节59/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