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急诊科医生开始 第278节

  片刻后,肖学默问道:“那你想到办法了吗?”

  “肿瘤和脑组织几乎看不出分别,要想完美地切除肿瘤,却又不伤害脑组织,完全不可能!!”

  然而却在这时,周元微微笑了笑:“谁说不可能?”勺.

第435章

  原本肖学默只是试探性地询问,他并不认为周元有什么想法。

  脑肿瘤手术最大的难点便是在这里,面对跟脑组织几乎一模一样的肿瘤,医生们往往是宁可少切也绝对不切错。

  周元除了尽可能地将肿瘤清除干净之外,应该不可能有什么解决措施了吧?

  但是周元似乎另有想法!!

  周元偏头看向了麻醉师,一直在负责检测患者身体情况的麻醉师站了起来,走到手术台旁边。

  “这是……”肖学默没搞明白周元的意思。

  只见麻醉师轻轻地拍打着患者的脸部,进行唤醒措施。

  肖学默一下子就惊了,这还在做手术呢,把患者叫醒是什么意思!

  他刚想要阻止,却发 现周元并没有什么异样,这是周元允许的?!

  肖学默强忍着阻止麻醉师的冲动,问道:“这是要干什么……”

  麻醉师也戴着口罩,声音显得有些含糊,道:“术前我做麻醉的时候特地减少了剂量,能够保证患者感受不到手术的疼痛,同时不会进入深度麻醉状态,以便于术中唤醒。”

  术中唤醒……

  这个词语一出来,手术室众人都愣住了。

  肖学默还好,他是脑外科的主任,一直在关注国际方面的各种前沿手术科技,所以对术中唤醒有多耳闻,但何建一和江晓琪就有点不明所以了。

  江晓琪虽然留学归来,但她研究的是急诊医学,对于脑外科的精深领域没有过多了解,不清楚什么是术中唤醒也是理所当然。

  连肖学默这位脑外科主任,看到麻醉师的动作后都下意识阻拦,直到他口中说出“术中唤醒”这个名词的时候才反应过来,可想而知这一门技术受众有多小。

  “术中唤醒……你学过?”肖学默看向了麻醉师。

  这一刻,他突然感觉到这个默默无闻的麻醉师形象顿时高大了起来……

  麻醉师摇了摇头:“没有。”

  肖学默:???

  麻醉师道:“周医生让我叫醒他。手术是周医生做,我就是个叫.床的。”

  周元:???

  这像话吗?

  叫人起床能缩写成叫.床?!

  江晓琪默默地说道:“别开荤腔。”

  虽然说手术室的男医生为了调和气氛,有时候会说一些黄段子,但这还有器械护士呢。

  对方是个年轻的女孩,不比一些甚至比男医生还能开黄腔的老护士。江晓琪隔着密实的口罩都能看见小护士的脸红了。

  麻醉师听到江晓琪这位副主任发话了,立刻就老实了。

  唤醒过程中,江晓琪越发疑惑:“周元,术中唤醒是新出现的技术?”

  周元摇了摇头:“不是。准确来说最早的应用可能有那么一二十年了,只不过一直没有用到临床上。”

  “什么意思,把患者喊醒做手术?”

  “对。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唤醒患者是一种有意识的开颅手术,传统的麻醉后开颅手术就像是在按程序修理一个机器,要切除哪里、缝补哪里都是固定的,但在有意识的情况下,可以明确哪些部位应该切除,哪些部位需要保留。”

  传统意义上的功能区的脑肿瘤切除可能难以彻底切除或者是损伤到大脑的功能区,使患者出现偏瘫、失语、失明等等后遗症,而且术后的复发率高。

  这正是肖学默担心的问题。

  但术中唤醒技术可以将患者从麻醉状态唤醒,利用神经电胜利技术精确定位脑重要功能区并探寻病变与功能区的关系,可以达到最大限度切除肿瘤和保留功能区的目的。

  简单来说,就是电刺激患者的脑部功能区,刺激某个地方,如果患者给出了反应,那么说明这里是脑部的功能区,需要避开。而如果刺激之后患者没有动静,可能是肿瘤,也有可能是脑部的无用区。

  这样至少能够确保不会把患者的功能区给损坏了。

  而且现代麻醉手术功能可以有效保证患者对于手术过程无记忆,也就是说在手术过后,患者可以忘记手术中发生的一切,也避免了术中唤醒给患者造成精神伤害的可能性.. ......

  毕竟一不小心从擦得锃亮的无影灯上反光看到自己脑子被切开了,谁都会有心理阴影……

  不过,术中唤醒的应用范围极其狭窄,仅仅可以用在神经外科领域,同时,也只能够在脑肿瘤的切除手术中发挥作用。

  这依赖于脑部的特殊构造。

  人体的大脑是没有痛觉神经的,所以术中唤醒大脑不会给患者带来痛苦,但如果是断手断脚来个术中唤醒,先不说有没有用,患者先会被痛晕过去。

  “周医生,完成了。”

  麻醉师立刻推到一旁,开始进行电镜监控。

  肖学默看得瞪直了眼睛,“你还会电镜监控?!”

  电镜监控是一门专门的学科,跟脑外科与麻醉科的区别差不多,什么时候麻醉师能够兼职电镜监控了?!

  麻醉师苦涩地瞅着电镜,“被逼的……再不兼职我就没饭吃了。”

  肖学默:“……”

  周元回到了主刀的位置,着手开始进行术中唤醒下的开颅手术。

  肖学默还没有缓过神来,道:“术中唤醒是一门难度很高的技术,我也打算学习来着,不过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周元摇了摇头。

  事实上,学习术中唤醒的价值不太大。

  术中唤醒所能发挥作用的不过是这十几年,或者几年而已。由于目前的医疗技术做不到在病人意识消失的情况下爱准确地定位脑的功能区,才会退而求其次选择术中唤醒。

  现代科技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尤其是医疗科技,很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就出现可以替代术中唤醒的高科技设备。

  高成本的学习却没法带来太大的受益,与其费尽心思去掌握术中唤醒,还不如在其他方面下功夫。

  周元会术中唤醒,完全是大师级脑干切除手术附带的。

  更何况,术中唤醒对于麻醉师的要求也极高。.

第436章

  这位兼职电镜监控的麻醉师还是周元术前特地嘱咐过的。

  术中唤醒的麻醉方法是一种复合麻醉,而且需要根据手术的时间、手术手法以及患者的情况等等选择麻醉剂种类、麻醉剂量等等,比普通的手术麻醉复杂了许多。

  除了基本的麻醉外,还需要通过充分的头部神经阻滞、精细化的TCI加上BIS术中麻醉深度管理,来控制患者能够在麻醉状态中清醒。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开颅手术很有可能诱发癫痫、恶心呕吐以及唤醒后出现烦躁、暴戾等等,这都需要麻醉师来控制。

  只有完善所有细节,才有可能完成术中唤醒,配合电镜信号完美切除肿瘤。

  “再增加罗哌卡因对患者进行神经阻滞、切口浸润。”周元说道。

  术中唤醒最主要的疼痛来源便是手术切口。

  虽然脑内没有痛觉神经,但是头皮上有啊,在疼痛的刺激下,术中唤醒的患者更有可能出现不良情绪。

  麻醉师早已经准备好了,上前再次给了麻醉药。

  与此同时,相关的麻醉药已26经全部停掉,在等待了差不多三十秒后,杨林终于醒了过来。

  “五加三等于多少?”周元迅速问道。

  “??”杨林懵逼。

  这特么的发生了什么?

  “我在哪儿?”杨林下意识地问道。

  他嘴巴上还戴着氧气面罩,所以说话很含糊。

  周元瞥了一眼便说道:“氧气面罩扯掉吧。”

  杨林一下子就慌了,瞪大了眼睛:“不能扯啊!我还有救!不能扯啊!”

  江晓琪一把拔掉了氧气面罩:“就是装饰用的,其实没通氧气。”

  杨林:……

  周元简短地说明了情况,杨林很快就明白过来现在是什么情况。

  其实术中唤醒应该在手术前就跟患者沟通好,以免出现意外,比如吓着患者什么的。’

  但杨林的手术刻不容缓,周元也是在手术前不久才决定术中唤醒的。

  “好好配合,你老婆他们还在等着你回去过年。”周元淡淡地说道。

  原本还有些害怕的杨林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安静了下来,一瞬间他觉得十分安心。

  这也是周元敢直接开展术中唤醒的原因——百分之十的语言亲和力使得他可以立刻让患者安静下来。

  “爸。”杨林说道。

  周元的表情凝固了。

  特么的正做手术呢,你叫谁爸?!

  杨林:“哦哦,我是说五加三等于八。您之前不是问我来着?”

  周元:……

  “呵呵,你的反射弧挺长啊。”

  杨林:“记性也好。”

  周元突然有点后悔把杨林给叫醒,这货脑袋不疼了之后话怎么这么多呢?

  “开始手术吧。”

  周元叹了口气,也不再废话。

  肖学默等人都没有太多经验,麻醉师便走上前来协助周元帮助杨林保持意识的清醒。

  他手里拿着准备好的几张图画卡片,问杨林“苹果”“梨”,以及一些简单的加减法。

  “现在感觉怎么样?你看着我手里的图片,告诉我图片上是什么。”麻醉师问。

  “这张图片上是香蕉。”杨林的声音很笃定。

  “动动你的脚趾。”

  周元盯着电镜监控。

  在杨林脚趾受到指令运动之后,电镜监控仪上立刻出现了反应。

首节上一节278/3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