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急诊科医生开始 第232节

  “教授,您确定您还能承担这个科研工作吗,这个项目太辛苦了,而且也没有什么利益可图……”一名三十多岁的男人说道。

  他的声音带着小心翼翼。对于一部分科研人员来说,利益两个字简直是对他们的侮辱。

  一名头发花白的老人此时躺在椅子上,神情虚弱,但目光坚定,说道:“总有人要去研究。没有其他人愿意,那咱们顶上去。”

  “可是教授,您在燕京大学那边就已经担任了博士生导师,而且在燕京国医那边下达了三次病危通知,现在您的身体……”

  “不用说了。”

  头发花白的老人名为谢思炜。

  谢思炜,魔都协和医院前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曾担任《Z国医学杂志》总主编、《Z国内镜杂志》常务编委、《Z国现代医学杂志》副主编等等。曾参加“九五”攻关项目“提高进展期胃癌疗效的研究”、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纳米生物制剂的生物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这样一位人物,足以称之为国宝。

  目前,谢思炜正带领着团队投入一个崭新的领域,他从来没有觉得自己老了,但身体上的病痛和脆弱时时刻刻提醒着谢思炜:他已经是一个七十三岁的老人了。

  很少人知道,谢思炜一直被脑血栓困扰着,病魔时不时地就会降临,让他失去在瞬间就失去意识。

  谢思炜的年龄太大了,而且血栓的部位很微妙,很难进行手术疏通,所以医生们采取的是进行血液代偿,即利用其它血管来弥补被血栓堵塞血管的血液。

  这些年来,为了治疗脑血栓,谢思炜前前后后花了一百多万,但是,血栓总是好好坏坏,前一阵子有好转的脑血栓,再次严重了起来。

  溶血栓治疗基本就是一个原理,利用溶栓药物激活体内纤溶酶原,使之变成有活性的纤溶酶,促进血栓的溶解,达到清除新鲜血栓的目的。

  但现在,常规的溶栓药物比如尿激酶、链激酶还有血栓心脉宁胶囊等等,市面上可以用于溶血栓的药物几乎都试遍了,却再也没有一种药物可以解决谢思炜的脑血栓问题。

  “科研还没有完成,我不能这么死了。”谢思炜沉默了许久,突然说道。

  “您的身体……”

  “赌一把吧。”谢思炜从旁边的公文包里掏出了一份文件——《新型溶血栓临床疗效实验项目志愿者》。

  旁边的学生一愣,“谢教授,您这是打算去试药?!”

  谢思炜沉默着点了点头。

  他没有想到,自己作为医学家,这一生研制出了这么多药物,到了晚年,几乎花光了积蓄,只能走上成为试药人的道路……

  “等等,新型溶血栓药不是已经上市了吗?这是一个多月前的一种新药,当时市面上反响极好!为什么还在试药?!”学生震惊。

  他看到了那份文件上的日期,就在这几天发出的,也就是说,在新型溶血栓药上市期间,居然还在进行新药的实验?!

  谢思炜摇头笑了笑:“我已经带着脑血栓生活了八年了,时好时坏的,因为这些溶血栓药都不能针对我的病情。能活这么久,不说是个奇迹,也很少见。或许这是一种预示,说不定这玩意儿就真能治好我的病呢?”

  枯瘦的他站了起来,颤畏着拨通了晖卫制药集团的电话。

  这一份文件其实还是谢思炜找关系要来的 。晖卫制药集团那边没有这么大胆,居然敢找一位德高望重的医学家试药。

  但,谢思炜这些年被脑血栓折磨得快要封掉了,所以国内外任何治疗脑血栓的新方法、新药物他都密切关注着。

  而国内新上市的这款新型溶血栓药进入了他的视线中,这些天他一直观望着,今天终于坐不下了。

  现在,随便发作一次脑血栓就有可能要了他的命,所以当下他已经不会考虑新药的风险。

  活命的机会非常难得。新药如果有用,他能活下去,如果失效了,脑血栓的存在也会随时夺取他的性命。

  晖卫集团的人有些吃惊,但还是派人赶来了。

  一般来说,都是志愿者自己跑去医院进行检查、评估最后确认是否可以进行实验。

  但谢思炜并不是普通人,临床实验协调员特地跑了过来,给他做完了一系列的检查。

  在进行了五次私人商谈、家属在场的会议,以及严苛的审核之后,谢思炜郑重地在新药试验志愿者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从这一刻起,曾经为广大患者带去新药的科学家,开始拿命试药。.

第352章

  谢思炜特地留意了风险一栏。

  知情同意书提到了,受试对象在服用了新药物以后,可能“导致您的免疫系统攻击您的正常器官和组织,可能会产生副作用,有些副作用可能变得严重或者危及生命,有时可能会导致死亡”。

  其他副作用还包括皮肤瘙痒、皮疹、关节疼、发热等多项。

  而关于晖卫集团的责任和义务一栏写着,“申办者应对参加临床研究的受试者提供保险,对于发生与试验相关的损害或死亡的受试者承担治疗的费用及相应的经济补偿。”

  谢思炜自然知道,现在实验的新型溶血栓药与正在流通的同种药物成分一定不一样,否则完全没必要再进行一次实验。

  是在完善药物还是什么?

  谢思炜不清楚。

  事实上,关于新型溶血栓的内情,包括最开始的临床实验结果,都只有何建一等少数参与试药评测的专家知道。

  但谢思炜也不在乎。

  对于这些所谓的风险、副作用、补偿,从死亡线上挣扎了这么久的谢思炜已经毫不在意了。

  谢思炜的病情说的严重一点的话,其实这些试药的风险已经远远比不上脑部的血栓。

  病情恶化至此,又没有新的药物有效,一家人都已经开始准备后事了,医院那边也觉得没有希望。谢思炜自己就是这方面的专家,肯定清楚自己的病情有多严重,现在试药,就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而已。

  不是被逼到了最后一步,谁愿意成为新药物的实验者?

  很快,晖卫制药集团那边就派来了专车,准备运送着谢思炜前往燕京的实验室。

  这让谢思炜有些疑惑。

  一般的新药都是派给某个医院,让医院协助制药公司给病人试药,结果到了晖卫制药集团这里直接省掉了中间的医院部分?

  到达燕京市后,谢思炜开始了第一个实验。

  入组第一天,第一次用药。

  谢思炜有些庆幸。

  试药的机会其实很难得,医院、制药集团方面都有很严格的要求,比如病历资料要特别全,现场还要进行检查,病情还需要符合要求,太早了不行,太晚了肯定也不行,而谢思炜的病程刚好到了可以用新型溶血栓药挽救的地步。

  当然,有更多的人比他更适合,而且年轻,但是,谢思炜本身就是研究药物的科学家,所以试药过程中能够给出更专业、准确、有价值的反馈。这也是为什么选择他。

  ……

  ……

  燕京国医、太平间。

  负一层的太平间处处弥漫着阴冷的气息。

  周元也分不清是心理作用还是确实如此。

  但此刻,看到检查结果的他觉得心都冷了许多。

  最后的结论很明确,钱浩波死于服用新型溶血栓药。

  药物里面有某些部分导致了钱浩波在溶血栓的时候发生了相互作用,从而引起了致命的死亡。

  至于这些致死的部分,是药物成分还是药物搭配比例的问题,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采取样本吧~「。”何建一说道。

  他和周元只有两个人,而且现在手上也没有设备,只能进行粗略的检查,更详细的报告需要送去专门的机构。

  周元点了点头,从钱浩波身上取了样本,接着就和何建一离开了太平间。

  “虽然还不能确认具体的死因,但跟新型溶血栓药拖不了干系。”周元说道。

  何建一沉默起来。

  “老师,您要不要看看其他医院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周元思考了一会儿,说道。

  燕京国际医院的钱浩波绝对不是个例。

  何建一点头:“我会处理这件事情。”

  周元皱着眉头。

  晖卫制药集团跟江晓琪也有关系,江晓琪养母就是晖卫集团的董事长,她也是晖卫的股东之一,这件事情要不要跟江晓琪说?

  周元清楚江晓琪为人很正直,新型溶血栓药的上市她根本不知情,如果告诉江晓琪,她肯定会站在正义的一边。

  但周元最终还是选择沉默。现在他和何建一都没有足够的证据,想要扳倒晖卫制药集团是不可能的。

  两人离开医院,出到门口,准备分别的时候,何建一又叫住了周元。

  “周元,之前方院长给你提升了一次职称对吧?”何建一突然说道。

  周元点了点头。

  “你这次取得的成就太大了,医院已经没法在你身上实施正常的职称提升体系……换句话说,你现在已经是特殊人才了。”

  周元愣了一下。

  这是又要升职了啊。

  “¨ˇ是杨教授吗?”周元问道。

  上一次特殊关照周元给周元直接升职就是杨树新的主意,他和方院长两个人都同意,自然是有这个权力的。

  所以这次周元也是直接想到了杨树新。

  “不是……”

  何建一沉默片刻,才说道:“不是杨教授,也不是方院长,是国家医学协会那群人……”

  周元有些吃惊。

  国家医学协会,这代表的就是国家啊!

  也就是说,现在周元已经引起了国家的注意,而且国家已经把周元当成是特殊人才了!

  当然,也只是吃惊而已。周元清楚自己的成就的震撼性,不被国家注意到才奇怪。

  “提升的话,直接到主任?”周元试探着问道。

  他倒是不怎么(的吗好)在乎职称,有技术在手里,什么职称搞不到?

  但现在既然已经要提拔了,自然也要关心一下这方面的事情。

  何建一思考了一会儿,摇头道:“不清楚。很大可能性直接提到主任医师,而且你可能还需要兼任一些教师职位,比如……或者博士生导师?”

  周元的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技术基础要求很高,也只有博士生才敢在这个领域深造了乞。

  周元沉默了两秒钟,“我还没有考博士呢……”

  何建一:……

  怎么忘记这茬了。

  “不碍事不碍事。你当断肢再植上的博士生导师,然后去考精神科的博士,不冲突。”何建一说道。

  周元默默地点了点头,何建一却又神秘起来,道:“还有一件事情,我觉得你听了之后应该会很兴奋!”.

第353章

  何建一也没有卖关子,直接说道:“燕京国医给你配了一个实验室。一般只有那种科研人才才有这种待遇。“

首节上一节232/3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