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明星来自地球 第738节

韩觉进而参加《华夏有嘻哈》,正式宣告回归。

韩觉的回归,并没有召回曾经的粉丝。

曾经粉丝为韩觉一掷千金,组织公会众筹打款,打榜,大造声势,买下商业街广告牌的黄金时段使用权,大肆购买他代言的产品,买报纸版面为他庆生,以他的名字在公园里种树,以他的名义捐款行善,甚至还有为他做详尽的职业规划和宣传计划,风里来雨里去陪着他赶行程的。

粉丝为负,资源为零,什么都没有,是韩觉口中的“地狱开局”。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韩觉独自坐着公交车来来往往。去街头小巷和外裔人学习说唱,去找好友小范切磋说唱,甚至去录制节目。

但是韩觉说,那是自他当艺人以来,最开心最自由的一段时光。

我第一次见到韩觉的时候,是在一家音响店。我们同时看中一台二手唱片机,最后我抢先一步把唱片机抱走,而他只是隔着橱窗,很可怜地看着我。

那时我还没打算采访他,他也只是刚参加完《华夏有嘻哈》的现场海选。我虽然觉得他有些眼熟,却没有认出他来。

后来一段时间里,韩觉凭借在《有嘻哈》上演唱的几首歌,以及《我们恋爱吧》的良好表现,从圈子的边缘往里爬了爬。【金沙】看到闲置的韩觉突然有用,于是想要续约,但续约和韩觉的退休计划相悖,韩觉没有答应。

每到岔路,他总是选择最不委屈自己的那条。

再次以记者身份见到韩觉的时候,是在【巷口酒吧】。当时他正在排练新歌,同时也在寻找新房子。他面孔依旧精致,但眉目不再有慑人的淡漠。我说可以介绍他一处新公寓,房租也不高,甚至还有一个新工作——给某部电影写主题曲。韩觉好脾气地笑着接受了,像一张很干净的纸被揉皱了又展平。

《有嘻哈》也突然通知失去了参赛资格,原因是没有到场,自动取消资格。韩觉知道消息之后,当场心凉了一截,因为他没有收到录制的通知。

工作丢了一半,让韩觉的复出之路变得崎岖起来,似乎稍有不慎,他就又要跌出圈子。

雪上加霜的是,韩觉的日记在网上被人恶意公开,坎坷的身世和直白的谩骂,让韩觉再一次置身舆论中央,成为茶余饭后的消遣。

上一次韩觉面对这种情况,以一骂万,被骂得很惨。但这一次,韩觉没有上网说什么,他恼怒却很冷静。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得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能了解【自己】。”

韩觉冷眼旁观一切纷扰,在《我们恋爱吧》的节目里,和章依曼合作了一首歌曲——《那个女人》。大大方方摊开自己的伤口,给【日记门】划上一个句号。

人们感慨韩觉身世不易的同时,也开始正视起了韩觉的才华,因为在这次风波里,韩觉用作品回应,除了《那个女人》,他还展现了另外两首歌——《你的眼神》和《易燃易爆炸》。

人们猛然意识到,韩觉是个音乐人,不再是偶像了。

对于偶像,韩觉已经不期待了:“我有优点也有缺点,不想弄什么人设,也讨厌别人给我贴标签,我不是偶像,现在的我用作品诚实地表达自己。这些作品如果有人喜欢,我会感谢,如果不喜欢,我完全不在乎,也在乎不了。”

虽然韩觉丢了在《有嘻哈》上一展拳脚的机会,但是才华得到展示之后,章依曼所在的公司【艾都娱乐】向韩觉邀歌,参加《歌手》的踢馆。

韩觉欣然允诺。

韩觉说给章依曼当音乐制作人,是一种享受。

“歌手有两类,一种是创作型的,也就是现在的唱作人。另一类是职业歌手,技术很完美,自己不写歌。”韩觉说自己勉强是第一种,章依曼毫无疑问是第二种,但不同于一般的第二种歌手。

“她能把每一首歌打上她自己的印记。”韩觉说章依曼的声音里有她想要表达的东西,唱别人的歌也能唱得让人以为她才是原唱,真是天生就该吃这碗饭。

两个天生就该吃这碗饭的人,不仅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同一个时代),还吃到了同一个碗里(同一个作品),是我们听众的幸运。

现在人们能想到的章依曼的代表作,《易燃易爆炸》、《开到荼蘼》、《血腥爱情故事》、《你的眼神》、《因为爱情》,这些都是韩觉的作品。

仅仅是章依曼《歌手》踢馆成功之后,圈内不少公司便开始向韩觉邀歌。但那时候韩觉除了章依曼,一首歌也没打算卖,全部屯着,在找不到合适的声音之前,不打算放出去。

有次采访中,我问韩觉:“你最喜欢的歌有哪些?”

他反问:“你要最常听的,还是最喜欢的?”

我问:“这有什么区别?”

他答:“最喜欢的,是你希望你自己最喜欢的,最常听的,才是你真正最喜欢的。”

他最常听他自己的歌,也最喜欢自己的歌。

他有的歌做的很快,一小时之内能完成,有的歌得用了十几二十个小时不止。有的歌风格老旧复古,有的歌风格近乎实验。

据我所知,韩觉目前已经囤积了上百首歌曲。有华夏语的,有英语,甚至还有法语的。有抒情,有摇滚,有爵士,还有电子。

我和韩觉其他几个朋友,有着窜门听韩觉这些未发表歌曲的特权,羡煞旁人。每周一次,我们零零散散十来个人总是结伴去韩觉的家里,等着听韩觉这几天创作的新歌。每次我们听完【韩觉私人音乐发布会】回家之后,两三天里,几乎听不进市面上其他歌手的新歌。

【适合张子商】文件夹一度震动音乐圈,但我们几个相当清楚,那个文件夹真的只是韩觉音乐库里的冰山一角。

我不知多少次庆幸,如果韩觉搬家的时候,我没有说服他继续创作音乐,那么毫无疑问,世间会少一个巨星级的音乐人、艺术家。

那将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有人的损失。

第447章:肖像(下)

一个创作者的创作之路是有迹可循的,在哪个过程受谁影响进行转变,听歌偏爱哪类音乐风格。

但韩觉的音乐发展之路从来是个迷。韩觉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制作,没有崇拜的歌手音乐人,也没有影响其风格形成的大师。

韩觉创作的作品类型不一,涉猎众多,却鲜少能看到其他人的影子,或者干脆看不到。他就仿佛凭空跳出华夏音乐史,从而进行音乐创作。这让诸多内行人士感到惊奇,也让一些想给他扣上抄袭帽子的小人无功而返。

韩觉坦言他确实很少听别人的歌,听歌量少得可怜,而他所谓的创作,“其实只是把脑袋里的旋律记录下来罢了”,韩觉面带惭愧地说完这句话之后,似乎又从脑袋里抓住了一段旋律,他愣了一下,立马站起来跑进制作室,将灵感写下来。又是一首质量不俗的新歌。

韩觉的新家面积不大,却有一间专门用于制作音乐的制作室,里面除了从高档公寓带过来的音乐设备以外,他还添置了其他更专业价格也更贵的设备。

“这里本来是个漫画室。”第一次参观韩觉新家的时候,他是这么介绍制作室的。而我从音乐设备上放置的几个卡通手办看出,韩觉说的是实话。

韩觉复出做音乐很明确是为了钱,钱赚够就收手,看很多的小说和漫画。但是等到钱真正赚够可以收手的时候,他又犹豫了。他说他喜欢上了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感觉。

“诉诸笔端的表达,往往更严肃、更形而上,但是它也给了人们更多的机会去伪饰。音乐就不一样。”

那些音乐设备他最后还是没有舍得扔。

搬家的时候,他一直犹豫着,我干等着着实无聊,于是拿过他的乐器胡乱弹了几下,我看到他目光直直地盯着我业余的指法,欲言又止。我干脆请他弹一首,他没有拒绝。在乱糟糟的客厅中间,他轻车熟路地把设备架好,连上电源,信手拈来了一首新曲子,弹完之后马上拿笔写下来。

我提醒了他,他停下记录看看我,又看看手头的纸笔。他发现了音乐里有金钱以外的东西。

韩觉能够以低价搬到新家的条件之一,就是要给他的房东写一首电影主题曲。

老贾是他的房东,是个美利坚人。那时老贾正招贤纳士,召集人手野心勃勃地想在华夏拍一部英语电影,只有能够帮助他的人才能以极低的价格住到他的房子里。我把会写英文歌的韩觉推荐给老贾,老贾认得韩觉,立马和韩觉一拍即合。

韩觉自学英语三四年,英文创作已经无碍,他在纽约街酒吧演出的两首英文歌,传回美利坚之后立刻引起了轰动。这正是打动老贾的关键。

韩觉的新家和旧家区别很大,他像是真的在脑海里构思了很久,已经有一个完整的效果图。在添置家具内饰的时候,韩觉几乎不需要斟酌。出去逛一圈,一个下午的时间就敲定的大大小小各种东西。

首节上一节738/124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