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 第1163节

  高三最后一学期了,没啥要学的内容。几乎是天天考试。

  一模二模三模,一次一次的考。考的娃们一个个的都麻木了。

  大致是个什么水平也都知道。

  家里也是高度紧张啊,心里都知道,一旦考上了,这就不一样了,将来出来即将有稳定的工作,会有福利分房等等。

  林雨桐却掰着指头算,好像是从明年开始,就要停止大学生包分配的制度了吧。到九八年前后彻底就终止了。

  九五年上大学,九九年毕业。

  倒霉催的连末班车都不会赶上。

  当然了,家长们这个时候是想不到这些的。

  学校是一个月开一次家长会,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然后对报考院校提出指导性的意见。

  四爷呢,就是再忙,家长会没耽搁过。

  自家孩子这边还没安排明白呢。

  林玉康带着他家的孩子林小军来了。这小子跟清平清宁是一年的,只小了两月罢了。今年也十六了。一米七多点个个子,见了林雨桐就笑眯眯的叫姑姑。

  “这都初三了,老师也给批假?”林雨桐笑了问了一声,又递了香蕉过去给他,这才问林玉康,“二哥来是有事?”

  很直接的问法。

  林玉康也很直接:“这小子不念了。眼看也初中毕业了,跟人家老师说好了,给他发毕业证。你说这么大的小子了,该咋安排?”

  初中毕业,能咋安排?

  这事得跟林玉健说吧。那边是亲大伯。找自己这个不怎么亲的堂姑姑,自己也不能随便给人拿主意吧。

  因为爹没了的事,大嫂跟二嫂之间闹的有点不好看,林玉康这么来,是将了林玉健一军。

  林雨桐就笑:“二哥你真是!俩嫂子吵两句,你还跟大哥外道了。”她说笑着,就给林玉健打电话,“我二哥带着小军在,你下班来一趟……”

  林玉健来的很快,不等下班就跑来了,说林玉康,“桐忙着呢。一个区长整天就管家里这鸡毛蒜皮的事了?你有事找我就是了……”

  林雨桐留两人吃饭,说起小军的事,“还是得先念书吧。要不然这怎么安置?”

  “我不想念书。”林小军对着他大伯,倔的很,“我不念书了。念不进去。”

  林玉康就说:“兔崽子,找了个姑娘谈恋爱,那姑娘有了……那边找家来,说来说去的,干脆就说给结婚算了。”

  不领结婚证,就是举办婚礼。

  农村认这个。觉得这就是结婚了。

  林玉健气的肚子疼:“你这不是瞎胡闹吗?他这么大点的年纪,能担事不?”

  “我养着咱一家七八口的时候还没他大了。”林玉康软软的怼了他大哥一句,“那不都是被逼的没办法了吗?”

  旧事重提,把林玉健给堵住了。

  林玉健拿了烟出来点燃,连着抽了两支才道:“年龄不到,安置起来比较困难。”

  “去派出所改一下年龄,不费事。”林玉康看了看儿子,“大两岁小两岁,没什么要紧。”

  学历不够,年龄改成十八岁,工作还得说的过去。

  什么地方能塞人?

  林雨桐不说话,林玉健琢磨了半天才道:“路政……你们看行吗?”

  路政管理局?

  林雨桐眉头微微一挑,这地方确实是能塞进去人。

  那父子俩不知道路政是干嘛的,清远就在一边补充了一句,“就是那些在路上查农用车,收罚款的。”

  这么一说,就明白了。

  一些小的管理局,离县城镇点都很远,偏僻的很。愿意去的人不多。

  但这里有个好处就是,捞外快的机会多。

  好些个在下班之后,穿着路政的衣服,专门跑到农村的一些路短上,挡车呢。

  好些农用车是不挂牌的,买来的都是二手,谁挂牌?一旦挡住了,三百五百,不交钱就扣车。有熟人的,抬手就叫过了。没熟人的,对不住,掏钱吧。

  可如今这执法,没啥监督手段的。

  罚没罚的,罚多少,只有鬼知道。

  之前也听老二和老三也说过这些事,有时候就是胡乱的罚呢。你要罚款的单据,就罚你三百。你不要收据,两百就走人吧。

  这凭空的,钱就到私人的腰包去了。

  都是农村出来的,谁家村上出去的车辆没被扣过?

  这么一说,父子俩就明白了。

  林小军眼睛都亮了,“就干这个……这个好……”

  至于他大伯怎么安排,他才不管呢。

  人家当事人都不管,林雨桐听过就算了,更不会伸手管这闲事。

  倒是这次说起了路政上的事,给林雨桐提了个醒。

  她觉得,在政务的透明度这一块,还是有文章可以做的……

第1078章 悠悠岁月(95)三合一

  这边林玉健叫人把林玉康父子送回去,那边林大嫂就找上门了。

  “管到啥时候是个头?”林大嫂看林玉健,“你给个准话!”

  这哪有准话?

  管哪个不管哪个都不行!

  林玉健就说:“干啥呢?这不是咱家,当着桐的面呢。”

  当着小姑子的面才好呢。

  林大嫂退了一步:“这么着,小军工作到买房到结婚,你可以一次性给解决完。你给老二安顿了一个孩子,当然的情分也就算是还上了。咱也就不欠谁的了。”

  林雨桐觉得林大嫂这么说有道理。别受那零七八碎的罪,应该把话说到明处。但随即又想,这人跟人的想法不一样。

  林大嫂这么想,就是想着林玉康当年供了他哥哥上学,如今他哥哥给他儿子前程,甚至连房子这一系列的问题就解决了。这不光是扯平了,这是连利息也算了。

  但叫林玉康说,当年我要是上学,我也出息了。我出息了,别说安置一个孩子,家里啥事我安置不了?给我安置一个孩子你就觉得两清了,门都没有。

  看!谁都觉得自己是有理的。

  所以啊,这世上的道理有时候真就掰扯不明白。

  而林大嫂当着自己的面问,又是什么意思呢?想叫自己传话?我干嘛掺和这浑水。人家那兄弟姐妹是亲的。自己本就远了一层,还是半路上认回来的。有些话自己来说,并不合适。

  林雨桐跳过这个话题,拉着林大嫂坐,反而劝起了林玉健,“该好好的说说小军,孩子年纪小,有时候稳不住自己。不管是干啥事,这都得有个度……”

  林大哥点头:“我知道了,敢胡来我也就彻底撒手了……”

  这话也就是说给林大嫂听的,他自己压根就做不到。

  清宁还惊诧于:“这么早就结婚?”

  没什么稀奇的,“你爸他小姨家那个姑娘,是比你跟你姐大十几天吧。”

  清宁‘嗯’了一声,“婚事也定下了。你姨妈打电话说日子定下了。我叫随了五十块钱的份子,回去肯定是不能的。”

  清宁不可思议:“我光听我姐说,我姨妈老说她不如这花花能干。说人家家里的活做的比谁都好。过年做的那一套,走亲戚蒸花馍的,都会干。说我姐啥啥都不会,手笨的很。我姨妈也是,整天爱说这个。人家的孩子就都是好的。她咋不说花花小学一年级都没念明白呢。”吐槽完了,又问说,“嫁到哪了?咋这么早啊……”

  “女婿二十八了,等不起了。”林雨桐这么说。

  十六岁嫁了二十八岁的?

  “卖闺女了?”这是清宁的第一反应。

  “两万的彩礼。”确实跟卖差不多。

  “咋到如今还有这样的人呢?”她家的日子也没那么难过吧。

  她想不通,闺女咋了嘛。她爸重男轻女也就罢了,干嘛她妈也这样。她妈自己不是女人?

  林雨桐喜欢跟孩子说这些家长里短,别看这些小事,人情世故的道理就是从这里来的。

  人不同对待的方式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份不同,她都说给孩子听,孩子看在眼里,自然会记在心里。人活在世上,就得跟人打交道,不管什么事,说到底不外乎‘人事。’

  再有三个月就高考了,可清宁的状态特别放松。

  林雨桐跟她说选学校的事,侧面的建议:专业性的院校其实也挺好的。

  清宁眼睛闪了闪没说话:“我还是想考青华……”

  当时她是这么跟严格说的。

  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很多,选择很多,对严格来说,不一定非得跟着她的步伐走的。

  闺女的心思,林雨桐还真不知道。见孩子好像是拿定了主意,她算是默认了。

  回了房间,清宁长吁了一口气,喃喃的道:“我给你机会了……”

  清远却跟间谍似的跟林雨桐告状:“以前听我姐跟严格哥说一起考青华……我姐……嘿嘿嘿……”好像有点春心萌动哟。

  林雨桐愣了一下,然后拍了拍儿子:“不许胡说。”

  说完就瞅着姑娘的房间笑,孩子还是长大了。对异性有一些朦胧的好感也是正常的。小伙伴常年的陪伴,还有为了陪她所付出的辛苦,她都看在眼里。她的做法或许不是最理智和最成熟的。可这却是她最香做的。

  晚上在被窝里了,她才跟四爷说了这事。

  四爷就说:“没事,谁没年轻过?”

  没干过几件傻事蠢事,都不叫年轻过。

  林雨桐觉得,像是她跟四爷这样的父母,不说绝无仅有吧,也绝对不多。

  爹妈就跟啥也不知道一样,该干啥干啥,连多问一句都没有。

  四爷忙着给高校和企业做媒人,一天三场都在谈判桌上。

  林雨桐呢,组织开会讨论城中村改造的事。

  正说到一半,赵梅进来了,耳语道:“市里来电话了,您过去接一下……”

  市里来电话了,这没什么不能见人的。干嘛说的这么隐晦。

  林雨桐估摸这是有事,安排了一下就起身回了办公室。

  电话是李书记打来的,她这边寒暄的话还没说出口呢,那边就说:“小林啊……中Y、J委来人了,一位副省只怕要动一动的……你呢要在区里做好稳定工作……”

  林雨桐一口一口应着。又觉得不对。

  这是公事,这样的安排该打给区委书记才对,那才是一把手。打给自己算怎么回事?

  难道是书记处问题了,J委来人不能叫他知道?

  搭档出问题,就更不能跟自己提前说这事了。

首节上一节1163/1932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