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稳健金乌,只想娶妻过日子! 第570节

还通晓天罡数、地煞数的各种变化,识得先天、后天易数手段。

可以说他的仙道修行,极其顺利,不会辱没老师的教导了。

但悟空也很清楚

比起自己的仙道修行,自己的老师更加看重他的文道修行。

只不过,

尽管他有一个赤子之心,也读了万卷书,但文道之路,并不是这般就可以十拿九稳迈入其中的。

想要在文道有所成就。

他还需要去悟、去感受,去行走天地间,见闻世间百态,通悟大仁、大义、大德。

然后,

在历经诸事,经受诱惑之后,任然保持住自己的初心,真正的愿意去肩负那一份属于儒教门生的职责,做到知行合一。

方才能够凝聚文胆,正式迈入文道修行之路。

文胆一成

无需用言语来证明自己,他都是儒教门生。

文胆不成

他便是说破了天去,都无法以儒教门生自居。

言语可以欺瞒得了别人,但是却无法欺骗得了自己。

也正是如此

倘若仙道修士说一声行事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或许只是口嗨、耍威风,内里可能是心怀鬼胎了。

但儒教门生行事,

那就是真的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

其身份。

其文胆。

其本人。

便是最好的解释!

言归正传。

悟空心中明白自己老师对于自己的期许,难免的也有了一些压力。

毕竟自他有意识以来,第一个接触的,便是待他如子一般的老师,所以悟空心中一直都想要回应自己老师心中的那一份期许。

所以,

他这个时候的心中,的确有着长辈带来的压力!

只不过,

还不等悟空多想

啪!

他那带着帽子的脑袋上,一只大手便是按在其上,压了压他的脑袋之后,又是轻轻的敲了敲。

被敲了脑袋的悟空,转过头看向了身旁的老师。

然后,

他便是看到了伏羲的眼中,流露出来的,温和而包容的情绪。

这一眼

便是让悟空内心之中的压力,尽数的消散了。

令他整个都是放松下来了。

“莫忧,莫虑。”

伏羲脸上带着温和笑容。

开口道:

“做老师的,虽然对弟子皆有期许,但未来的路,未来的道,要如何走,终究是你自己说了才算!”

“所以”

“悟空今后行事做决定,莫要让自己后悔就是了!”

闻言。

悟空一如万年来养成的习惯那般,靠在伏羲的身旁,屈膝抱腿而坐,安静的呆在自己老师的身旁。

见状。

伏羲微微一笑,并未再多说什么了。

并未多久。

从东海仙岛而至的伏羲与悟空,师徒二人便是来到了这一方大千世界的大陆之上。

然后,

便是在大陆之中开始游历起来了。

……

第一个百年。

伏羲领着悟空见识了不同的种族,体会到了不同种族之间的差异,同时也让他见识到了普罗众生之中的许多悲喜之事。

……

第一个千年。

师徒二人走过上百种族,悟空一颗初心,越发的澄明。

……

第四个千年。

伏羲领着悟空来到了心思最为复杂,最是能够考验他初心的种族-人族游历。

……

定居人族后不过十余年。

悟空看破虚妄,厚积薄发而凝聚出一颗雏形文胆。

……

第五个千年。

悟空一颗文胆已经彻底的凝聚成功。

自此之后,

凝聚出文胆的悟空,便是开始了主要在人族之中的教化游历之路,磕磕碰碰的开始成长,并且将自己的一颗文胆,打磨的越发坚韧完美。

……

一转眼。

足足两万年的岁月过去了。

在大千世界的众生、各族之中,游历了两万年之久后,伏羲终于是带着悟空,回到了他们师徒二人,最初的起点-东海仙岛了。

一回到仙岛。

对自己的爱徒甚是满意的伏羲,便是开口叮嘱身旁的悟空。

笑着道:

“接下来”

“为师要闭关一段岁月,在这一段时间里面,你且好好完成每日的功课,锤炼文胆。”

“对了。”

“此前你一直落下的仙道功课,也需要好生的弥补回来!”

略作停顿。

伏羲抚着长须道:

“文道修心,仙道修身。身心皆修,大道更顺。”

闻言。

悟空应声道:

“师父放心,悟空晓得的。”

在人世间走了一遭,沉淀了一番过后的悟空,一颗澄澈的道心更加的坚韧纯净,成长十分的大。

当然了。

成长越是大

他呆在伏羲身边的时候,也就越是如同稚子一般的,自然而然的孺慕着自己的老师!

满意的叮嘱一番悟空以后。

伏羲便是转身走进洞府,闭关去了。

第432章 伏羲回天庭,伏羲又走了。

走进洞府内。

伏羲抬手推算了一番

在这个大千世界内,他已经逗留数万年之久了。

如今,

悟空修得文胆,也算是文道有成,仙道也已经修至金仙之境界,也不算差了。

是故。

他也该是时候,离开此方大千世界,去往下一片天地了。

只不过,

在离开之前,伏羲打算给自己的首徒、爱徒,回去一趟天庭,求几件上好法宝来,以保证他离开以后,没有人能够欺负得了他的爱徒!

推算一番自己的爱徒,适合用什么样的法宝以后。

伏羲便不再犹豫。

随手留下一道念头分身留在洞府之中。

首节上一节570/67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