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我,东海龙太子,拜师菩提 第154节

敖青沉默了下来,半晌后,他叹了口气,道:“这些事情,我自己也并没有看破。因此,也无法回答与你。但是,有一点却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玉皇大帝对你兄妹二人的举措,多也是有无奈之处的。”

是的,龙族若是有危机存在,纵然是敖青明知道自己无法阻止,也必定会做到最大努力去出手相助。所谓尽人事,听天命,方无愧于心。

可是,如果从理性,从结果上来看,却是都一样的。

不过话虽如此,从杨戬的话中,敖青却是不由得想到了玉皇大帝。

如果按这么说,原本,杨戬兄妹应该也是注定要身死的。但玉皇大帝却仍然选择出手相助,不仅仅是对他二人,同样对云华仙子大概也是如此。否则,就没有噼山救母之事了。

以玉皇大帝的境界,绝不是会无法看破这一点。甚至,在敖青看来,或许他不仅仅是“圣”境,说不定与那太上道祖一样,已然接近了“道”境。但为何却仍然“执着”于如此呢?

敖青想了想,突然有一种莫名的领悟。

对一件本该是“定数”的事情,若是不去反抗,而是选择随波逐流的顺从,那或许就是“凡人”的选择。

若是去反抗,去违逆,但却并没有试着去理解,或许便是“仙人”去做的事。

而若是去理解,转圜,最后能够将这定数也改变了。说不定,便是所谓的“圣人”能够做的事了。

只不过,这也只是敖青个人的猜想,他也不好确定。

便在此时,杨戬看着沉默的敖青,心中却是有一件事压抑不住了,他开口问道:“敖青兄长,不知你对我那三妹,是如何看法的?”

此话一出,敖青身形忽然一顿,他看向杨戬:“杨戬兄弟何出此言?”

杨戬道:“实不相瞒,我那三妹,对兄长怕是已有了爱慕之心。原本杨戬是不希望有这一日的发生的,但兄长非一般人,何况屡次相助我兄妹二人,我兄妹二人也无以为报,如果是你娶了我那三妹,料想对她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归宿。”….

敖青却道:“我对三圣母,虽有些许欣赏,但是却并没有爱意。”

敖青并没有隐瞒。

对杨婵,他的确是抱有着欣赏的情感的。无论是前世故事中看到的感动,还是今生与杨婵结交的因缘。但是,这些感情,至今为止,却并没有演变为爱情。

杨戬道:“是因为兄长畏惧天规?畏惧情劫?还是因为只是单纯的并未动心?”

敖青叹了口气,道:“或许都有之吧。世间并非是非黑即白,相遇即缘,相知即有情,三圣母如若日后有难,我不会袖手旁观。但是,若仅仅是因为我屡次相助你兄妹二人,便因此对敖青有知恩报身之心,则此情未免冗余过多。何况我如今所想的,乃是求真修道,也并没有生出凡心来。”

说到这里,敖青仿佛有意一般,又道:“杨戬兄弟,可将此话也代为告知三圣母。”

言罢,便转过身去,回到了屋中。

敖青离去以后,杨戬沉默了良久,忽然说道:“三妹,你也听见了吧?”

林中,一个声音幽幽传来:“我确实是听到了。”

那杨婵竟然就在林中。

不过这件事情,敖青却也是感受到了的。所以,他方才那番话,也不仅仅是对杨戬说,更是对杨婵说的。

杨戬道:“既然如此,不如你也收下凡心吧。毕竟我二人日后还要救母,即使成功救出了母亲,也做好面对天庭的准备。”

杨婵缓慢从林中走了出来,道:“救母自然重要。只是,二哥未免此举着实是画蛇添足,多管闲事了……”

她叹了口气,道:“我早就知道,敖青公子对我或许并无爱意。不过那也无妨,我自己内心的情感是真实的,也绝非只是为了偿还恩情,才有以身相许之心。正如落花追随流水,即使流水无意,落花亦是无悔。二哥又何必非得将事情挑明呢?”

杨戬看向杨婵,却也是沉默了下来。他也不知道自己方才那一时冲动,究竟是对是错。也许,自己的确是多管闲事了吧。

……

……

敖青回到屋子中,五心朝天,汇聚混元龙珠的法力,在缓慢调息着精力。

他说出那番话,也是未免觉得自己有些狠心。但是,对此他却也并没有任何悔意。毕竟,当断则断,不断则乱。

如果始终对这份情感犹豫暧昧,说不定反而是对杨婵更大的伤害。也幸好,在敖青的眼中,除了第一次见面,与这次借开山斧,剩下的相助他都是以“龙神帝君”的身份。

这样的话,也许那杨婵对自己的情感,更多的也只不过是初次见面时少女情窦初开的懵懂而已。既然陷得不深,现在说明,也就罢了。

至于对那龙神帝君的情感,则应该尊敬更多一些吧。等此事结束,日后就算杨婵再意识到了龙神帝君便是自己,也已无妨了。….

敖青想的倒是不错。可他却不知道,那杨婵早已发现了敖青便是龙神帝君的事情。

是的,纵然有十天子,但一般来说,大多也只会以为敖青认得“龙神帝君”吧,却绝不会认为敖青便是龙神帝君本人。可如今,却是不同。

这也算是巧合吧。

甚至,别说是杨婵已明白了龙神帝君便是敖青。哪怕是钟离春没曾出现,没有她与杨婵的那番交谈,在听到敖青如此说,杨婵恐怕也会将这份情感埋在心中,最终遗忘吧。

但是,在钟离春的言语中,杨婵却是明悟了宝莲灯的“莲心”,正视了自己的情感。从某种意义上,如今对敖青的爱,便是她的内心!

也因此这时的她,是绝不会放弃对敖青的爱的。不过,她也不会强迫敖青去爱她。

这也是很正常的,因为爱一个人,本就是付出的过程,而不必非得有结果。

敖青自然不知道此事。但,或许对此时的敖青来说,不知道才是最好的情况吧。

因为现在的敖青,还并未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清静心”,元神青莲的清静心,毕竟只是法宝,在修道之路上,他还没有真正地迈开脚步。

这个时候就算是面对爱情,敖青也是难以坦然的。相比之下,对涂山柒柒,其实反而容易一些。毕竟柒柒在他的眼中,更像是与哪吒一般无二的妹妹。

敖青运转混元龙珠,调息法力,不知觉间过了不少时辰。

这时,忽然一个声音响了起来:“敖青公子,那杨戬学的怎样了?”

敖青抬头一看,却是钟离春推开了房门。

敖青道:“杨戬的噼天神斧已掌握了三成火候,再加上宝莲灯,噼山应该已无大碍。不日我便要离开此处,回到东海了。”

“是吗?”

钟离春目光一动:“既如此,公子也带我一起回东海如何?”

“带你一起?”敖青一愣。

“不错。”

钟离春笑道:“早在骊山时,我已喜欢上了公子,此次过来,也是在东华帝君的帮助之下,为了追随公子。只可惜看到了那三圣母,自惭形秽,才想要将你让给她。但你既然对她无意,那我就又有了希望。”

敖青顿时有些无语,原来钟离春离开骊山,却是如此的原因。而且,难怪原本是凡人的她,竟然有了不俗的法力。虽比不上强大的仙神,但那法宝却也不弱。

这东华帝君,自己一身情债就算了,还给自己弄出这许多麻烦来。

敖青摇头道:“钟离仙子……你应当知道,敖青有意大道,无心红尘。何况,仙子固然是黎山老母的弟子,但敖青对仙子却也是无意无心的。”

对杨婵,敖青可能尚且有些顾虑,毕竟,他内心对杨婵实则还是有些欣赏的。但是钟离春,敖青却是直接开口拒绝了。

只是却没想到,钟离春和杨婵的关系不知觉间竟然如此好了,这半年似乎发生了不少事情的样子。否则杨婵也不会将这么重要的事情,告诉钟离春。

当然,也不排除是钟离春才出来的。因为她的确很聪明。甚至是敖青目前为止见过的最聪明的人。虽然,小聪明居多。

但是,被一口拒绝,钟离春却并没有露出任何灰心之色,道:“我看敖青公子你,虽是上仙,但很多事情却还没我看得通透。别的不说,我师父那般人物,都躲不过情劫。公子你再厉害,还能有我师父厉害吗?”

敖青一顿。钟离春这话,确实说的不错……他再强,如今却也比不上大神女娲。

“不过,也或许是我和三圣母都没让你动心吧。这也是无妨的,毕竟类似我这样一见钟情的终究是少,公子可与我慢慢相处,当会日久生情。”钟离春半是认真半是开玩笑的说道。

面对钟离春,敖青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他便想要将其赶走。但就在这时,忽然他目光一凝,看向北方之处。

在北方所在,忽然间传来了阵阵喧嚣吵闹之声。敖青目运金光,只见北方黑压压地乌云沉沉,上方却有着成千上万的妖魔鬼怪逐渐靠近。

为首之人,却是一个身穿战甲,浑身绒毛,四只耳朵,相貌颇为清秀的猴妖!

那猴妖与敖青至今为止见过的猴子都不同,相貌似有人形,而且好像是一母猴,却是比猕猴王要好看得多。

只是她眼中却存在着杀意,对敖青等人的所在高声道:“二郎神,速速出来受死!!”

lq.

第二百四十一章 母猴

敖青看到那猴子,虽然有些猜测,却还是不由一愣,问向钟离春:“那是谁?”

钟离春道:“公子莫非不知道?那是禺狨王。公子昔日在北俱芦洲降妖除魔,禺狨王为求自保,联合了其他妖王,杨戬来到以后,寻找涂山的时候多次与禺狨王发生过冲突,未见胜负,却想不到竟然追到此处了。”

“禺狨王……”

敖青很是讶异。没想到,《西游记》中七大圣之一,与猴子结拜的禺狨王,竟然是母的!

要知道《西游记》中,可是没提到这一点。对禺狨王的描述也只有一句“又有个禺狨王,称为驱神大圣,做了六哥”,也没说是“六姐”。

可是,仔细想想,这却也不是不能理解的。禺狨王在《西游记》中本就是龙套角色,性别自然无所谓。

但是,如果按《山海经》等神话传说来说,禺狨王却极有可能是母猴。

《山海经》记载:有兽焉,似猕猴而长,赤目长尾。其状如禺而四耳。

《说文解字》记载:禺,母猴属,头似鬼。似猕猴而大,赤目长尾,亦曰沐猴。

除此之外,《本草纲目》中,也提到过沐猴,拿母猴引出“逐月天癸”,而“天癸”自然也只有母猴才有的。只不过,禺的天癸干了以后有药效,能治干血劳。

而“绒”,则是一种金丝猴。所以,禺狨王的形象,应该是母猴,长尾,赤木,金毛,四耳。

敖青看向那母猴子,果然,与这形象相差不大。看来,凡是也不能尽看《西游记》中的记载。毕竟,《西游记》里也有很多想象力贵乏的地方,比如孙悟空还打不碎一块石头。

神话的世界,却还是要以三教的经典传说为主旨的。

顺带一提,西游记里的青牛怪“独角兕大王”,多半也是雌性。因为古书上“兕”是一种雌性犀牛。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无论他们是公是母,和敖青都没什么关系。

别说双方是敌人的立场,就算不是。并且就算敖青真的想学习吕洞宾笑对红尘劫,他对猴子犀牛什么的,也是完全没有任何想法的。

人不能,至少不应该……

非要说的话,敖青也只会想留给未来的猴子师弟当压寨夫人。

而在敖青和钟离春交谈的时候,此刻,外面也响起了杨戬的回应之声:

“你这妖孽,我看你并非恶贯满盈,本无心与你纠缠,但你却屡教不改。既如此,今日便斩杀了你!”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huanyuan.换源,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言罢,便是一阵兵刃交加之声。天空中顿时响起了乒乒乓乓,喊打喊杀的声音。

不仅仅有禺狨王的呼喝,还有诸多妖王的诸位叫阵之声。

敖青将这些声音听在耳中,对禺狨王的武艺也甚为惊讶。却没想到,这禺狨王的实力竟然不凡!她身形虽小,但却手持一柄巨大的马槊,好似柱子一般,偏偏在她手里又运用的灵巧至极。….

杨戬的武艺已然近乎极致,但禺狨王一时之间,竟然也犹有周旋,并未落在下风!

从武艺上来说,七大圣中除了牛魔王和孙悟空,蛟魔王灵巧有余,力道不足。狮驼王则力道有余,灵巧不足。而禺狨王,却恰好兼具两者之长。虽都非顶尖,却也不可小觑。

只不过,这样的实力,敖青却并不放在眼中:

“我看此猴,非杨戬兄弟的对手。更不要说还有三圣母手中的宝莲灯,为何会留至现在?”

钟离春道:“三圣母的宝莲灯威力太大,杨戬怕引起旁人觊觎,因此并没有让她动用。而且,杨戬说这母猴在北俱芦洲算是个例外,与其他妖王不同,她只想独善其身。先前之所以引发冲突,还是因为我等为了寻找涂山,破了她的山中阵法。”

“原来如此……”

敖青微微眯眼,看向战场。转瞬,他运动元神青莲,果然发现那禺狨王身上虽有业力,但相较于其他妖王来说,却已是少的离谱了。

他又想起了《本草纲目》对禺的记载,记载提到:禺,又名果然,仁兽也,爱群行,老的在前,少的在后。吃时相互推让,相爱而居,相聚而生,相赴而死。人若捕住一只,则会引起它们成群地啼叫追赴,即使被杀也不离开。称它为果然,是取其必然来追之义。

如此说法,禺狨王应该也并非是真正的邪魔。难怪当初蛟魔王攻打北海的时候,没有叫禺狨王,禺狨王也没有来。

当然了,在北俱芦洲,类似猕猴王、禺狨王这样的妖魔,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了。尤其是越是幼小,在这里就越不可能独善其身。禺狨王和猕猴王之所以是个例外,一方面肯定是内中隐藏缘由,另一方面,则也是因为他们有自保的实力。

转念间,战场又有动作。

只见那天空之上,在一番大战过后,禺狨王却是逐渐变得吃力了起来。相比之下,杨戬则是越战越勇。

首节上一节154/232下一节尾节目录